在改革中扩大内需的系统框架与政策建议

2024-06-23 23:19惠春琳
开放导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

[摘要] 刺激消费被视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思路。然而,这一命题的两大前提:居民储蓄率高而消费率低以及将消费行为视为居民愿意掏钱即可完成的单方面行为,都不能成立。为准确找到扩大内需的方向,从内需概念的传统界定思路出发,认为静态截面式的研究视角让内需的真实内涵以及决定性因素被忽略。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消费是收入水平、支出成本与供给质量三大变量的函数。而收入增速下降导致居民不愿消费、大额长期性消费压力导致居民不敢消费、供给质量偏低导致居民不能消费,共同构成了中国内需不足的系统成因。对此,成功扩大内需,须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为根本目标,并从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四方面分别采取改革举措,让居民愿消费;着眼于住房、医疗、义务教育三方面,以降低成本为主要抓手,让居民敢消费;以吸引支出为发展导向,以法律保障、品牌培育、研发支撑、政策支持等方面为着力点,让居民能消费。

[关键词] 内需不足    居民收入    生活成本    消费支出    边际消费倾向

[中图分类号]  F8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4)03-0096-09

[作者简介]  惠春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文化软实力等。

一、刺激消费难以成功扩大内需的真实原因

长期以来,通过税收减免、价格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来刺激消费,被视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思路。然而,多年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未能发挥最大成效。时至今日,扩大内需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顺利形成的关键前提(黄奇帆,2020)。基于此,我们不仅需要厘清这一思路难以奏效的内在逻辑,更要进一步剖析导致中国内需不足的真正成因,为最终成功扩大内需提供决策参考。

刺激消费之所以长期被视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手段,其前提条件有二:一是中国居民有钱但不爱消费,即储蓄率高而消费率低;二是认为消费行为仅仅是居民愿意掏钱即可完成的单方面行为。然而,这两大前提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都难以成立。

一方面,中国居民的真实储蓄率并不高。从理论逻辑看,居民储蓄与消费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过高的储蓄率无疑会导致相对较低的消费率。而中国的储蓄率也被认为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1年中国储蓄率为45%,全球储蓄率平均值为27%、中高等收入国家储蓄率平均值为35%、中等收入国家储蓄率平均值为33%、中低等收入国家储蓄率平均值为28%,均远低于中国储蓄率水平①。然而,世界银行的储蓄率指标是通过(国民总收入-消费总额+净转移收入)/GDP这一公式测算而得。该储蓄率是包含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综合储蓄率,其本质是“国民储蓄率”,而非单一的居民储蓄率,如果将这种储蓄率作为衡量居民储蓄率高低的指标,容易高估中国居民的储蓄率水平从而影响我们对内需不足问题的判断。

实际上,从内需与居民消费的紧密联系程度看,能更准确衡量内需情况的居民储蓄率的定义应直接立足于居民储蓄与居民收入以及GDP等指标的关系,具体包括以下两种:居民储蓄增加额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比重,居民储蓄增加额与GDP的比重。前者能够直接衡量居民部门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倾向,后者则更能准确揭示居民部门消费在整个经济增量中的比重,具体测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无论是居民储蓄增加额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的比重,还是居民储蓄增加额与GDP的比重,其真实水平不仅都远低于世界银行的储蓄率水平以及日美等国的储蓄率水平,更是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储蓄率1和储蓄率2分别从2010—2013年的23.6%和9.69%下降至2014—2017年的14.4%和6.31%。此后,因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选择趋于保守和谨慎,中国居民家庭的储蓄额开始上升并扭转了储蓄率在2014—2017年间的大幅下滑趋势,但总体看,中国居民家庭的储蓄率水平仍低于2010—2013年,并不符合中国储蓄率长期处于过高水平的固有印象②。与此同时,在2010—2021年间,储蓄率1和储蓄率2都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如果储蓄率高是内需不足的主要成因,那么储蓄率的变化理应对内需产生相反影响。然而,现实情况,无论储蓄率是降还是增,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的增长率几乎始终呈现下降趋势:自2011年的15%持续下降至2019年的6.4%,内需指标并没有随着储蓄率指标的变化而变化。可见,过高的储蓄率水平固然会对内需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政府主体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强大作用,储蓄率的主体构成尤其是居民部门与政府部门的各自消费水平和结构比例同样会对内需产生重要影响。2012—2020年,政府部门、企业部门与居民部门的国民收入比例分别为20%、19%、61%,而美国三大部门同期的国民收入比例分别为9%、16%和75%,中国居民部门的收入份额远低于美国居民部门。因此,当前是政府部门而非居民部门的消费行为对内需的形成发挥了主导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将内需不足的成因归咎于居民部门的储蓄率过高可能并不恰当③。

另一方面,消费行为并不仅仅是消费者掏钱即可完成的单方面行为。刺激消费论认为,只要消费者愿意花钱,消费行为就能立刻完成,消费规模也就能随之上升。显然,这一观点忽略了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即忽略了需求主体与供给体系的匹配问题。党的十九大已明确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清晰地表明当前中国的供给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对更好产品与服务的消费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即便出台再多的刺激消费政策,消费者再愿意掏钱消费,但由于供给体系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整个消费行为仍然难以顺利完成,内需规模也就不可能持续扩大。

可见,由于两大前提都难以成立,通过刺激消费来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也很难发挥预期效果。这也是刺激消费的政策在中国实施多年,而内需不足却始终难以破解的根本原因④。进一步地,之所以刺激消费会被长期视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思路,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内需问题的认识并不系统,除了将储蓄率过高当作导致内需不足的原因外,还容易将内需问题视为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王宋涛、吴超林,2012)、新冠疫情导致的居民避险心理增强(郑江淮、付一夫、陶金,2020)、房地产消费导致的居民负债增加(张自然、祝伟,2019)等单一因素的作用结果。实际上,内需不足是一个系统问题,导致内需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剖析内需不足问题形成的真实成因,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分析内需问题的系统框架,对影响内需的多方面因素同时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扩大内需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二、正确认识内需的本质及其决定性因素

为了准确界定影响内需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首先应该明确内需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影响内需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围绕这些因素对如何扩大内需展开具体分析。

(一)内需概念的由来及其弊端

现有内需概念源于GDP核算的支出法,即将支出法视角下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指标之和视为一个国家的内部需求,而这种将GDP进行静态截面分解而得到的内需概念存在明显弊端。

第一,掩盖了内需与收入的关联性。众所周知,GDP属于流量指标,仅度量当年的产出或支出情况。在支出法视角下,相应的消费、投资与净出口指标也都为流量指标。然而,内需显然为非流量指标,或者说内需不可能仅仅受到流量指标的影响。以居民消费为例,任何一种消费理论都明确指出居民消费不仅会受到当前收入指标的影响,同样会受到往期收入存量的影响(朱国林、范建勇、严燕,2002)。可见,内需会受到过去经济发展活动的影响,是一种动态指标,按照支出法将GDP进行静态截面分解而得到的内需概念并不准确。

第二,忽视了需求与需要的差异性。在GDP核算的支出法中,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都是最终支出,在这种背景下,内需作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综合效应也是一种最终支出。然而,内需的“需”显然包括需求与需要两种含义,从需求含义看,内需等同于支出法视角下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之和,其支出水平具有绝对性。但经济学理论也明确指出,需求在源于需要的同时,也会受到边际参数的影响,如消费、投资、进出口分别会受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投资倾向、边际贸易倾向等参数的直接影响,如果仅从支出法视角下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最终指标来直接观察内需,容易忽视收入等变量对内需影响的相对性。

第三,忽略了需求与供给的匹配性。GDP核算的生产法、收入法与支出法分别从不同视角测算经济规模:生产法关注各生产环节的增加值,收入法基于各类已投入生产要素应获得的回报,支出法则立足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最终支出水平。因此,在支出法视角下,内需不足问题完全是消费、投资、净出口环节的需求侧问题。然而,需求问题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需求侧问题,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匹配程度同样是决定需求规模与水平的关键因素,比如供给体系的产品数量与质量、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内需水平(刘江宁,2020)。因此,仅从最终主体的“支出”视角来研究内需不足问题,容易忽视导致内需不足的供给侧问题。

(二)内需的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无论从何种视角分析,当前导致中国内需不足的最大问题在于居民消费不足。因此,内需不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居民需求不足问题。同时,根据上述对内需问题的相关讨论,可以认为居民需求是受居民收入水平、边际消费倾向与供给体系质量等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综合变量,见下式。

内需水平=S(居民消费/国民收入)=S[(居民消费/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国民收入)]=S(边际消费倾向*居民收入份额)

其中,S代表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匹配程度,而居民消费与国民收入的比值则反映内需水平的高低,进一步可以将其分解为居民消费与居民收入的比值以及居民收入与国民收入的比值,前者代表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后者则是居民部门的国民收入份额。

从直接作用渠道看,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内需水平的直接因素,居民收入越高,内需扩大的概率就越大,居民收入越低,内需扩大的概率就越小。与此同时,内需也受到边际消费倾向即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单位居民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高,内需扩大的概率就越大,反之亦然。另一个直接决定内需水平的重要因素就是供给体系的质量,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越高、与需求侧越匹配,内需的潜力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当然,除了直接作用渠道外,内需水平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间接影响。如居民收入水平与居民部门的国民收入分配份额直接相关,居民收入份额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越小,居民收入水平也就相对越低,内需扩大的难度就越大。此外,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参数除了与居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外,还受到成本变量的巨大影响,如果生活成本过高,即使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可能也会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因此,可以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是居民收入水平与成本支出的综合函数。

(三)破解内需不足问题的现实逻辑

结合影响内需的直接作用渠道与间接作用渠道,可以发现居民收入水平、居民生活成本与居民消费支出是影响内需水平的主要变量。为此可以进一步将不同因素影响内需的作用渠道归纳为收入环节、成本环节与支出环节,这三大环节的综合效应直接决定了内需水平。其中,居民收入水平与居民部门收入份额等因素作用于收入环节、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于成本环节、供给体系的质量则作用于支出环节。具体而言,首先,收入环节决定消费者的收入来源与收入水平,收入来源越多、收入水平越高,能够支撑的消费需求就越高,而这既与居民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相关,也与决定居民不同类型收入的渠道质量有关。其次,成本环节直接影响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往往会依据收入与成本的净值来进行消费决策,生活成本低就意味着相对收入水平高,居民的消费需求也会增加。再次,支出环节则对居民消费支出会产生直接影响,收入只有在消费成功之后才能成为有效需求,在影响消费的诸多因素中,产品的吸引力是关键因素。因此,可以认为收入环节决定消费者有没有能力消费、成本环节决定消费者愿不愿意消费、支出环节决定消费者能不能够消费。在这一背景下,破解内需不足问题就需要在收入环节、成本环节、支出环节分别实现有钱消费、愿意消费与能够消费的目标,倘若三者中的任何一个目标没有实现,就会导致内需不足问题。

三、导致内需不足的症结及其表现

根据前文分析,居民消费既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也与消费支出结构和成本密切相关,还与供给体系的供给质量高度关联。因此,居民消费是收入水平、支出成本与供给质量三大变量的函数,而这三大变量当前都遭遇了较大挑战与困难,使得居民不愿消费、不敢消费与不能消费,并最终共同导致了内需不足难题。

(一)收入环节——收入增速下降导致居民不愿消费

居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组成,而无论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基于各分项收入,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增速都明显偏慢(表2)。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自2013年的8.19%下降至2019年的5.51%,下滑趋势较为明显。与此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自2016年就开始低于经济增速且差距在逐渐拉大,2017年经济增速高于收入增速0.35个百分点,2018年与2019年这一差距则分别扩大至0.36与0.59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居民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从各项收入的增速变化看,四类收入的增速都出现明显下滑,与可支配收入增速变化趋势相同。其中,财产性收入增速的下降幅度最大,2013—2019年共下滑5.6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速下降幅度其次,2013—2019年共下滑2.29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增速下降幅度位于第三,同期下降1.91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下降幅度最小,同期下降0.46个百分点。

从各项收入增速水平看,财产性收入平均增速最快,为9.13%;转移性收入增速其次,为8.79%;工资性收入增速位于第三,为7.05%;经营性收入增速最慢,同期平均增速仅为5.26%。

从各项收入与经济增速的关系看,只有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在2013—2019年的增速能够高于经济增速(仅2016年财产性收入除外),但二者与经济增速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转移性收入增速方面,2015年转移性收入增速要高于经济增速3.3个百分点,2019年这一差距已经缩小至0.71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同样如此,2013年财产性收入增速要高于经济增速5.57个百分点,2019年这一差距已经缩小至0.89个百分点。相比之下,经营性收入增速在所有年份都低于经济增速,工资性收入2013年的增速还要高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但2019年其增速已经低于经济增速0.29个百分点。

根据上述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可支配收入方面,自2016年其增速水平就开始低于经济增速,2013—2019年可支配收入增速每年下降0.38个百分点。进一步观察收入构成,四类居民收入的增速都处于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财产性收入增速的大幅下降、工资性收入的较低增速水平和较大降幅、转移性收入增速的下降以及经营性收入增速的长期较低水平,是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缓慢的重要成因,表明这四种收入的来源渠道也面临较大阻力与增收障碍。以工资性收入为例,2016—2019年,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分别为56.48%、56.29%、56.08%、55.92%,要高于其他三类收入之和。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居民收入主要来源的工资性收入增速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与下滑趋势,无疑将给扩大内需带来巨大障碍。因此,面对收入环节存在的巨大增收压力,扩大内需必须首先立足于收入环节,针对制约四类收入可持续增长的体制弊端来采取相关措施以实现收入增长,从而成功扩大内需。

(二)成本环节——支出成本增加导致居民不敢消费

除了收入指标的影响外,边际消费倾向也是影响内需的重要变量。在决定边际消费倾向的诸多参数中,生活成本的高低也是居民决定消费比例的关键指标。由于生活成本包含领域太多,难以直接对居民生活成本进行分析,为了更清晰展现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化趋势,本文利用2012—2019年居民各项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表3)。

从居民总消费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趋势看,2012—2019年居民总消费支出增长1.79倍,低于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82倍增速,居民消费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充分说明中国居民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处于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不同消费支出项目,可以发现部分消费支出的结构性分化尤其是部分消费支出的快速增长,是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重要成因。

按照2012—2019年的增幅大小排序,居民消费支出项目依次为医疗保健支出、居住支出、服务性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交通通信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食品烟酒支出、衣着支出。其中,前五项消费支出的增幅分别为2.27倍、2.04倍、2.03倍、1.99倍与1.97倍,都要高于总消费支出的增幅;后三项消费支出的增幅分别为1.73倍、1.53倍与1.35倍,都要低于总消费支出的增幅。与此同时,这八项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并不完全一致,按照不同的作用机理,可以将这八项消费支出分为两类:直接促进居民消费类的支出类型和间接抑制居民消费的支出类型。前者是重复性、必需性的消费,包括服务性消费支出、交通通信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食品烟酒支出、衣着支出五项,是居民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后者则是突然性、预防性的消费,包括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两项,此类消费的支出如果增长过快,会增强消费者的避险心理和储蓄倾向并最终导致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此外,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则兼具两类消费的特征。

根据这一分类,可以发现,一方面,居住与医疗保健这两类支出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而二者恰恰又是过去几年增长最快的消费支出。实际上,如果考虑教育文化娱乐的教育消费部分,居住支出、医疗保健支出与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所涉及的房地产、医疗、教育培训三大领域的产品与服务价格也是上涨最为迅猛的领域。另一方面,在服务性消费支出、交通通信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食品烟酒支出、衣着支出五项居民消费的主要构成中,除了服务性消费支出与交通通信支出的增速能够超过总消费支出增速外,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食品烟酒支出、衣着支出的增速都低于总消费支出增速。因此,住房、医疗与教育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价格快速上涨,使得居民生活成本上涨速度高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居民通过压缩其他领域的消费支出并最终导致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三)支出环节——供给质量偏低导致居民不能消费

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相比,供给体系的质量及其满足居民消费的能力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培育品牌意识不足,在很多原本可以成为支撑内部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供给上,中国还存在较多短板,这使得很多大量原本有收入支撑的消费也难以在国内实现,只能转化为对国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表4)。

表4所列举的产品并没有过高的技术与生产门槛,中国完全具备足够的能力供给这些产品。然而,一方面受限于产品安全体系建设的滞后,消费者在选择包括食品、水果、奶粉等产品时,往往会因为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而去选择国外产品。以奶粉市场为例,中国拥有奶粉企业20万余家,奶粉行业产能持续提升且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2015—2021年,中国奶粉的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仍然持续增长,2021年分别是2015年的2.14倍和2.24倍①。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品牌培育意识不足与水平不够,导致国内产品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强,消费者在选择汽车、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服装、酒类、钟表、家用电器等产品时,会偏爱国外品牌。以汽车市场为例,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国与销售国,但中国每年汽车进口额仍然超过3500亿元,如果再考虑国外品牌在国内的合资车型所占据的需求份额,中国在这些领域明显存在巨大的扩大内需潜力②。

此外,当前国内供给体系除了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外,更明显的缺陷在于中国供给体系的创造与引领需求能力也明显偏弱。居民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产品吸引力的提高如新产品的出现、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创造都会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因此,未来不仅要通过完善和增强中国供给体系的质量来满足现有需求,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增强供给体系创造与引领需求的能力。

四、扩大内需的改革方向与具体思路

综上分析,成功扩大内需首先需要准确认识内需与收入、成本、支出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收入环节、成本环节与支出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坚持精准思维,基于制约收入增长、导致成本上升、抑制消费支出的本质原因,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出台更多具有实质效果的政策举措,从根本上破解中国的内需不足问题。

(一)收入层面:采取精准有效的政策举措,破解制约不同类型居民收入增长的难题,让居民愿消费

前文已经指出收入是影响内需水平的首要因素,当前居民收入增速的持续下滑已经成为制约内需扩大的关键原因。针对四类收入面临的增长压力,要采取更大力度和更加精准的改革举措。

首先,通过提高产业体系的质量与布局水平来确保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一方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兴国战略与教育强国战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科技体系能力与创新能力,破解产业体系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不断提升中国产业体系在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链的位置,从而在全球产业分工与收入分配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稳定当前产业体系。就业是工资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为了避免产业大规模向海外转移所导致的就业岗位流失现象,要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区域间深度合作来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的稳定,尽可能将就业岗位留在国内(蔡之兵,2020)。

其次,加快拓宽财富增值渠道,持续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长期低于10%,远低于发达国家20%左右的平均水平,这与中国财富市场的发育不足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未来要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完善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韧性和服务能力。同时,要大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强化法律责任追究,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使资本市场真正能够成为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值的可靠渠道(许坤、卢倩倩,2018)。另一方面,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让农民手中的财产释放出更大的价值。针对闲置的宅基地,可以加快构建动态的宅基地进退机制,引导农民通过租赁、委托、合作等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此外,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征地补偿机制,依照土地征用的不同用途与潜在产出,使土地收入在政府、农村集体、农民个人之间形成均衡分配。

再次,出台更多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提高居民的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在2016年之前仅次于工资性收入,曾长期位于四类收入中的第二位。但由于近几年经营性收入增速大幅下滑,经营性收入已经下降至第三位,考虑到民营经济在提高居民收入方面的巨大潜力,未来要采取更多有力举措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在发展空间上,要尽可能缩短负面清单长度,扩大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未来应采用负面清单赋权方式推动立法,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根本上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面对的制度性壁垒;在政策舆论上,要采取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坚决遏制否定市场经济、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对于产生特别恶劣影响的不实言论,要依据法律进行惩处;在制度设计上,应加强调研,准确把握民营企业关心与担心的痛点,统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全局,强化政策效果研判,系统制定制度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复次,进一步提高居民部门的转移性收入比例。政府财产支出可以分为劳动报酬、社保福利救助、投资性支出三大部分,社保福利救助就是居民部门能够获得转移性支付。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上述三大支出在2012—2020年的占比分别为34%、32%、32%。与主要发达国家50%左右的社保福利救助平均占比水平相比,中国社保福利救助占比明显偏低。有鉴于此,第一,继续完善社保体系,统筹财政资金,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保制度综合保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第二,提高对困难群体的定向转移支付额度,加快构建覆盖全国的困难群众信息数据库,制定与物价变化挂钩的补贴发放机制,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第三,提高宏观调控政策中的直接转移比例。针对居民需求不足问题,要科学借鉴消费券、商品券、发放补贴等直接转移性的政策经验,有序提高财政支出用于此类直接转移的支出比例。

(二)成本层面:通过政府的有为作用有效降低居民的综合生活成本,让居民敢消费

收入与成本的差值是决定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关键因素,在确保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从而稳步扩大内需。因此,在未来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将降低成本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结合当前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特点,从不同角度制定降低成本的改革举措。

首先,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加快完善住房市场,既鼓励商品房市场的有序发展与稳定经营,也要高度重视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土地与资金供应向保障性住房建设倾斜的力度,鼓励多主体多渠道建设保障性住房,尤其是要加快和提高共有产权房、租售同权房的建设进度和数量比重,尽可能削弱住房所附带的公共产品属性,实现居民居住成本的稳步下降。

其次,加快完善医疗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社会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全民健康的广泛共识,科学制定医疗体系发展规划和加大医疗体系建设支出,持续提高中国人均医院、医生与病床数量,减轻居民医疗负担。另一方面,完善医疗体系空间布局,在资金支持、高校选址、职称评审、工资定级等方面向中小城市制定倾斜性政策,引导和鼓励中小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发展综合性或者专科性医院,降低居民因集中涌入大城市治病而需额外付出的医疗和搜寻成本。

再次,压实义务教育责任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准确认识与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系统制定与全方位优化义务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将中小学建设作为国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对中小学的支持力度,让学校承担更多适龄儿童的教育责任,减少普通家庭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必要的金钱与精力支出①。

(三)支出层面: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制定消费鼓励政策优化供给体系,让居民能消费

供给体系能够满足、引领和创造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必要条件,结合当前中国供给体系存在的不足,未来扩大内需战略要真正将消费者视为主体,以消费者的偏好为导向,全方位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与创新能力,确保内需能够被完全满足,同时真正提高供给体系创造和引领需求的能力。

首先,以法律为保障,构建国家级的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一方面,加快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降低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容忍底线,提高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加快建设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完全可追溯的产品安全体系,提高产品质量监测人员、仪器与技术的专业化程度,缩短监测体系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反应时间,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其次,以品牌为核心,不断培育更多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国货品牌。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将打造中国品牌作为产业与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既要针对性地选择和发展一批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也要根据自身优势,主动培育一批能够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新产品,在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中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再次,以研发为基础,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创造新的消费产品、消费场景与消费模式。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同时,引导企业确立长期性发展战略,树立以产品质量与技术为载体的竞争格局,实现新产品、新模式与新场景的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确保原创性产品的丰厚回报,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复次,以政策为支撑,形成刺激消费的规模效应。鉴于当前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政府可充分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居民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的政策机遇,在尊重企业和消费者意愿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支持和推动,集中政策资源,提高刺激力度,着力形成更新换代的内生动力和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 蔡之兵.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形成路径:基于区域优势互补的视角[J].改革,2020(8):132-146.

[2] 黄奇帆.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经济周刊,2020(14):94-103.

[3] 刘江宁.扩大内需:“中国之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山东社会科学,2020(10):73-77.

[4] 王宋涛,吴超林.收入分配对我国居民总消费的影响分析——基于边际消费倾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2(6):44-53.

[5] 许坤,卢倩倩.经济波动、资本市场发展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11):103-106.

[6] 张自然,祝伟.中国居民家庭负债抑制消费升级了吗?——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J].金融论坛,2019,24(8):34-44.

[7] 郑江淮,付一夫,陶金.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消费经济,2020,36(2):3-9.

[8] 朱国林,范建勇,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和数据[J].经济研究,2002(5):72-80+95.

① 数据见世界银行网站,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NS.ICTR.ZS。

② 无论是储蓄率1还是储蓄率2,中国的储蓄率水平在全世界来看都是偏低的。为了易于比较,我们同样测算了两种口径下日美两国的储蓄率水平,2021年日本的两种储蓄率分别为28.9%与16.7%、美国的两种储蓄率分别为23.7%与14.9%,都要显著高于我国储蓄率水平。

③ 这也是为何扩大内需战略不能只关注居民部门的储蓄指标,而应该重视影响内需的深层次因素。

④ 内需不足绝非短期问题,将导致内需不足问题的成因归咎于疫情冲击所导致的居民预防性储蓄上升,是片面且不符合事实的。这是因为在疫情暴发之前,中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速已经从2011年的18.1%快速下降至2019年的8%,且2019年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速已经开始低于经济增速,这充分表明内需不足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长期问题,疫情的冲击只是进一步显现了该问题的严峻性,并没有改变这一问题的本质。

① 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年中国奶粉行业全景图谱》。

② 实际上,此类案例比比皆是,如我国是猕猴桃故乡,但新西兰佳沛公司依靠从中国带走的猕猴桃种子,通过研发改良打造出高价的奇异果产品,赚得盆满钵满。2021年,佳沛公司全球销售额达到35.8亿新西兰元,约合157.2亿元人民币,单价近20倍于国内的猕猴桃产品。

① 这并不意味着家庭在子女的义务教育阶段毫无责任,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家庭与学校必须相互配合。但从当前义务教育体系所承担的责任看,在降低普通家庭的教育成本上,义务教育体系还存在巨大的作用空间。

The Systematic Framework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n Refor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Variables: Income Level, Expenditure Cost and Supply Quality

Hui Chunli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National Academy of Governance), Beijing 100089〕

Abstract: Stimulating consumption is regarded as the main idea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However, the two major premises of this proposition, namely, the high savings rate and low consumption rate of residents, and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as a unilateral behavior that residents are willing to pay for, cannot be tenable. In order to accurately find the direction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start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 of domestic dem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eal meaning and decisive factors of domestic demand are ignored from the static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this basis, it is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consumption is a function of three variables: income level, expenditure cost and supply quality. The decline in income growth has led to residents' reluctance to consume, the pressure of large-scale long-term consumption has led to residents' fear of consumption, and the low quality of supply has led to residents' inability to consume,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systematic causes of insufficient domestic demand in China. Therefore, to successfully expand domestic demand, i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increasing residents' income, and take reform 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 wage income, property income, operating income and transfer income, so that residents are willing to consume; focus on housing, medical care,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reduce costs as the main starting point, so that residents dare to consume; take attracting expenditure as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focus on legal protection, brand cultiv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upport, policy support, and other aspects, so that residents can consume.

Key words: Insufficient Domestic Demand; Population Income; Living Cost; Consumer Spending;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收稿日期:2024-04-28   责任编辑:赖芳颖)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基于VEC模型的资阳市居民收入与物价指数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数说陕西70年”之居民收入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2018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国有经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
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