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研究

2024-06-21 01:35孙可杨立新
东方收藏 2024年2期
关键词:昌黎秧歌秦皇岛

孙可 杨立新

课题项目:2023年度秦皇岛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文旅+语境下的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研究”

课题编号:2023LX024

摘要:文章以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本源,以昌黎地秧歌为切入点,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创新的同时,阐释和论证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可行性,探索以本土非遗文化资源为根基、以现代艺术设计思维为载体、借助国际旅游城市优势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秧歌;创造性转化

一、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秦皇岛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其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个、省级40个、市级112个,涵盖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曲艺、民俗等多个领域。为更好保护和深入挖掘秦皇岛非遗资源,加快传承发展,当地成立了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并建成展示传统民俗艺术的文化场馆设施,如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广中心、昌黎县民间艺术馆、青龙民族文化宫、卢龙县民俗博物馆等。此外,秦皇岛市政府还致力于策划实施富有地方民俗文化传统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孤竹文化节”“中华爱情节”等[1]。

然而,尽管相关部门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秦皇岛非遗的宣传力度与落地转换率还是不够高,民众知晓度仍有欠缺,其传承和传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那么,如何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有效地弘扬秦皇岛非遗,就成为一个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

二、非遗文化符号与IP的挖掘和利用

在非遗传承和创新过程中,文化符号与 IP 的挖掘和利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秦皇岛非遗中,昌黎地秧歌、孟姜女故事传说和昌黎皮影戏等都有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动作、服装道具,孟姜女故事传说的人物形象、情节,昌黎皮影戏的影人造型、唱腔等,都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文化符号的提炼、挖掘与设计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秦皇岛非遗,同时在其产业化过程中与文旅相结合能生发出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 IP 的创建和利用,能够将非遗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有效地作为创新发展非遗的重要推动力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秦皇岛,昌黎地秧歌、孟姜女故事传说和昌黎皮影戏等非遗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性设计转化。例如推出了众多在全国获奖的地方文艺作品与演艺节目,并多次在世界各地的各大平台展演,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与影响力。此外,成功地将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动作、服装、道具等转化为瓷盘、抱枕、扇面、冰箱贴等多种形式;孟姜女故事传说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也被成功地转化为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戏曲、影视、动画、游戏等;昌黎皮影戏的影人造型和唱腔已被成功地转化为皮影画册、工艺品摆件、音乐CD等。各类文创产品不断涌现,既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又表现出为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的独特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绝大多数产品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缺少关联性,导致无法产生品牌效应,未能成功创建自己的IP,未能通过对IP的深入挖掘和利用实现非遗文化的产业转化[2]。

对昌黎地秧歌经典形象、特色艺术语言进行提炼,通过 IP 的挖掘、塑造、转化、赋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打造 IP 驱动型文化生产方式。互联网打通平台,艺术赋能未来,通过多元化文创开发与文旅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得以再创造、再创新、再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为保护、传承、发展秦皇岛非遗乃至其他传统艺术提供思路和方法,也为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三、秦皇岛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策略

(一)IP挖掘:主题先导

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抚宁鼓吹乐、孟姜女故事传说、昌黎皮影戏五项国家级非遗,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昌黎地秧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将舞蹈与吹打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也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民间舞种之一。其产生年代久远,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裘帽”反映它的产生至少可追溯至元代。昌黎地秧歌伴随着民生、民风、民情而生发,发展至今,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民间基础成为秦皇岛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独特的乡土气息与欢乐基调易于形成鲜明的艺术符号与品牌形象,其创造性转化具备切实的可行性。

(二)IP塑造:故事驱动

“妞”“丑”“?”在昌黎地秧歌中有着“铁三角”的关系,三人的角色结构让人物关系充满了戏剧与喜剧色彩。妞一般是俏扮的少女或新妇,类似戏曲中的青衣和花旦,烟视媚行、楚楚动人;丑由男性扮演,面部鼻梁眼窝位置勾画小块白色脸谱,无拘无束、诙谐滑稽;?来源于戏曲中的彩旦(媒婆)形象,扮演者多为上了年纪的妇女,身材健壮,泼辣强悍。在“铁三角”的表演中,其实并不注重有无故事情节,而是以逗趣的艺术形式为主。

我们基于昌黎地秧歌的文化符号,以主要人物为创作核心,筛选、完善人物形象、服饰道具、扮相等,设计一款以昌黎地区秧歌文化为灵感、突出三个灵魂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的地方特色形象 IP——“铁三角”(图1)。其中,妞是头扎长辫的少女形象,右手执扇,左手执绢,身着戏曲旦袄,“稳中怯,柔中俏,扇花飞舞周身绕,双臂摆动娇又媚,好似葫芦蔓儿飘”;丑头戴裘帽,腰系彩绸,“应变快,招数多,浑身是戏最灵活,翻、转、钻、闪满场飞,逗得小妞无处躲”;?身着彩旦褂,头梳黑老旦箍,手持长杆烟袋和团扇,“抖肩碎步颤,哪有逗就往哪钻,穿针引线哈哈笑,双臂一横把脸翻”[3]。在此基础之上,对角色原型进行艺术化处理,强化了国风色彩,弱化了乡野气息:总体基调采用中式风格,偏二维平面的绘画表现,仿古底色衬托,追求人物的动势美感与画面的整体韵律感;设色选取地秧歌表演服装中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桃红、金黄、大红为主题色,服饰造型提炼款式、概括细节,突出代表性;造型神态在还原民俗风采的前提下减弱了夸张程度,相较于真人角色更加沉稳大气,同时不失优美灵动,有利于多种艺术形式的表现与转换。

(三)IP转化:多元演绎

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过程中,IP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4],而多元演绎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

1.文艺作品创作

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将秦皇岛文化符号进行艺术表现,深化IP形象的文化底蕴与呈现方式,增强其传播力与影响力。

在舞蹈领域,昌黎县艺术团申报的昌黎地秧歌群舞《炫舞奤风》,顺利获批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小型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与昌黎秧歌队创演的《昌黎大地秧歌》等节目在各大媒体平台和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中展演,获得很好的反响。而在美术领域,相关主题的作品数量并不多,《龙抬头》是一幅以中国传统民间节日为主题的插画作品(图2),画面中心围绕昌黎地秧歌表演、舞龙舞狮展开描绘——地秧歌欢乐闹腾,巨龙纳瑞、点睛祈福,锣鼓喧天、喜迎八方游客;画面左侧为一组舞蹈少年化身正义的孙悟空形象,猴打棒驱邪避灾;画面右侧太平鼓舞庆大地回春、风调雨顺。

2.衍生产品开发

基于IP形象开发衍生产品,如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等,拓展文化IP的商业应用。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和喜好,同时还需凸显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高端艺术品位的旅游产品才具备生命力和发掘潜质。例如,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应以美育教育熏陶为主,开发寓教于乐的文化创意产品,如非遗文化绘本、非遗文化动漫、益智玩具、益智游戏、文化周边、伴手礼等;针对中老年群体则以艺术文化浸润为主,设计具有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高端民间工艺品、高档礼品等。

在设计理念和方法上,我们需要将秦皇岛非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融入产品设计中,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通过这样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就能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高度艺术价值、鲜明地域特色、深厚文化内涵和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文化衍生产品。

3.高校课程联动

秦皇岛非遗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创新举措,现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高校专业与通识课程中引入秦皇岛非遗的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手工技艺等内容,根据本地区特点,结合民族文化特征来进行创作、创编;另一方面,为增加青少年对秦皇岛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大学生志愿者还与各级教育部门合作,在校园内引入非遗,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知识宣传和参观体验活动,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

如秦皇岛非遗以先进装备、数字化技术为载体,以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激光雕刻实践基地为依托,以项目式教学为基础,合理有效地进行融合应用,在促进学生在发挥创造性的同时,挖掘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校企合作“产学一体”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在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的同时,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4.IP赋能:打通平台

从IP呈现方式来看,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核心是大众参与,传播方式创新化与传播主体扩大化是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纪录片、综艺节目等主流媒体与行业媒体传播之外,还可通过新媒体、直播、短视频等新兴传播渠道为非遗传播赋能,发挥新媒体矩阵效应,展示、互动一体,线上、线下结合,带动更加广泛的群众关注,从而参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传播方式的创新,还应抓住受众群体的兴趣点。如在表演形式上,地秧歌群舞《昌黎地秧歌》在浙江卫视大型综艺真人秀节目《我看你有戏》中选用了由《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改编的伴奏,收到很好的反响效果,而若能将《西班牙斗牛曲》《野蜂飞舞》等极富知名度与节奏感的世界名曲有机融入,也不失为一种创新;在传播形式上,高科技手段的利用能助力表现、表达与生产,如被誉为“昌黎?行第一”的非遗传承人常立荣,就做到了与时俱进,利用快手直播等网络社交平台,将非遗文化传播出去,让全国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客户端一睹秧歌的风采。在此基础上,亦可再打开思路拓宽交流展示的平台,如开发秧歌舞蹈体感游戏、研发健身课程发布在专门的健身App——甩裘帽动作可锻炼颈椎、抖肩动作可活络肩颈,一曲下来全身燃脂暴汗;从资源类型上看,项目与项目之间可以实现“破圈融合”,秧歌皮影《扑蝶》根据小场戏《扑蝴蝶》改编而成,将昌黎传统秧歌与昌黎皮影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融合在一起,真人与影人之间的穿插互换,大大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同时加强跨地域的传播,增强非遗资源的整合,能够让非遗真正融入文化的大环境中去。

四、结论

秦皇岛非遗在保护、传承和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机遇。在推动非遗创新发展的同时,通过对文化符号的提炼和挖掘,以及 IP 的创建和利用,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保护和传承非遗。诚然,保护、传承、创新非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研究——以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为例[J].人民论坛,2016(25):250-251.

[2]刘中华,焦基鹏.“一带一路”背景下非遗IP创新案例探析[J].创意设计源,2018(01):68-73.

[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委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北卷)[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 :34-36.

[4]安晓红,韩青.乡村振兴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思考与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21(06):13-15.

作者简介:

孙可(1991—),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理论与教育实践研究。

杨立新(1971—),男,汉族,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与教育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昌黎秧歌秦皇岛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富平村里唱秧歌
CSAMT在昌黎——黄金海岸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昌黎地秧歌
孙婷婷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