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乡村旅游模式及其对青海省旅游规划的启示

2024-06-21 18:30韩斯琴图宋卓玛侯瑞博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旅游规划欧美青海省

韩斯琴图 宋卓玛 侯瑞博

韩斯琴图,宋卓玛,侯瑞博. 欧美乡村旅游模式及其对青海省旅游规划的启示[J]. 湖北农业科学,2024,63(3):21-25,96.

摘要:为科学推动青海省旅游规划,促进青海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介绍了法国、英国、美国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和模式,结合青海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色,得出了青海省加强乡村旅游规划的启示。结果表明,欧美乡村旅游具有以自然生态为基、民俗文化为魂、多元协同为要、惠民发展为本的特征;青海省旅游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体现在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场需求逐步旺盛、政策保障不断加强等方面;青海省可从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生态低碳、创新多元共治、推进文旅融合、加强规范管理等方面推动乡村旅游规划。

关键词:乡村旅游模式;旅游规划;欧美;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4)03-0021-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3.0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乡村旅游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生活的乡村为载体,以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景观等资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集休闲观光、健身养心、度假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1]。近年来,随着中国“乡村振兴”“和美乡村”等战略实施,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被寄予了厚望,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和美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2,3],对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起源于欧洲,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兴盛于欧美国家。学者围绕欧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基本特征及其经济效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1,4],为全世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典范。中国地缘辽阔,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差异特征显著,不同地区依据自身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5,6],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7,8]。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欠发达地区,以生态资源为代表的旅游资源丰富,但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因素和模式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近年来,学者围绕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开展研究[9,10],发现青海省以休闲农牧业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作为重点产业,用以增加农牧民就业和增收、满足城镇居民旅游、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并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效益。目前,学者针对欧美地区和青海省乡村旅游的研究较多,但将二者结合起来,从欧美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与经验中有针对性地提炼出对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启示的研究较少。当前青海省乡村旅游规划滞后、开发模式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青海省旅游资源尚未实现充分利用,旅游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与实现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青海省有必要结合自身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成熟发展经验,规划开发具有青海省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欧美典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与特色,融合欧美乡村旅游理念,得出青海省旅游规划相关启示,以期促进青海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欧美乡村旅游典型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1.1 欧美乡村旅游的典型发展模式

1.1.1 法国“农户+协会+企业+政府”多元主体融合模式 该模式主要以多元行为主体联合推动乡村旅游[11],其中以政府为主导,从宏观政策层面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制定了《马尔罗法》《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规范法》等多部法规制度,以及“农村家庭式接待服务微型企业”等发展策略,保障法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日益规范化、标准化和广泛化[12]。法国乡村旅游协会主要由政府出资建立,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行业规范细则,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监督并提供多元化的咨询和指导服务,是政府和企业、农户间沟通的中介。企业是在政府管理和各级协会组织的指导下,明确发展定位,通过采取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保证企业健康运营,推动法国乡村旅游业良性发展。而农户则是在政府、协会、企业等多元主体行为的影响下,依据自身发展需求和意愿,开展多样化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法国基于上述发展模式,坚持实施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本土化原则,坚持用原真性旅游、生态旅游吸引游客,逐步形成美食品尝、休闲和住宿三大类的乡村旅游项目,打造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等多类乡村农场,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1.2 英国“田园+复古+生态”生态文化融合模式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乡村交通网络发达,加上诗意美妙的乡野景观,推动英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英国人注重乡村田园灵魂,除一些重要的大都市和工业中心外,整个英国始终保持着一派田园景象,并催生了“田园+复古+生态”多要素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13,14]。其中,田园要素除能让人们体会到原滋原味的田园生活外,还能舒缓压力、愉悦心情,如林肯郡布莱克区农场。妥善保留的城堡式建筑、成就了英国乡村旅游的复古特征。复古要素主要关注有时代价值的事物,比较著名的有中世纪古堡、神殿遗迹、密涅瓦神像、许愿池和各种礼器文物等,并将其作为一种复古情怀深入到人们灵魂中去,成为乡村旅游中拥有文化内涵的典型模式,如库姆堡古镇。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英国人逐步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把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来保护农场环境及农村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及环保科技手段实现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如芬德霍恩生态村。

1.1.3 美国都市依托型发展模式 美国居民历来注重休闲体验,久居城市的人们会将旅游的目光投向村舍田园,促使美国乡村旅游区域开始向大、中城市周边集中,在华盛顿、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周边开辟了大量的休闲农业、农业文化遗产等休闲旅游区域,为广大的城市居民提供乡村旅游的便利,并逐渐形成了都市依托型发展模式[15]。该模式又衍生出了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等多类旅游类型[16]。观光型主要依托各地区丰富优美的自然景色,开设观光农场、牧场旅游、渔村旅游和水乡旅游等项目,开展风光摄影及亲近自然的沉浸式旅游。休闲型则多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以农业资源和农牧场产品为依托,提供农产品采摘、农牧场葡萄酒酿造,以及打猎、钓鱼和徒步旅行等户外项目,让游客充分享受到回归自然、释放压力的体验。文化型乡村旅游与英国的复古型乡村旅游有类似之处,主要依靠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包括民俗文化、名胜古迹、战争遗址等。比较著名的有怀俄明州的“乡村牛仔”文旅产品,将浓厚的独特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吸引人们亲身体验当地的牛仔文化,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

1.2 欧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特征

1)以自然生态为基。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均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发展起来。它们以乡村原汁的自然生态环境、娴静的田园风情及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文民俗为基础,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和生态保护的教育价值,并最终实现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的价值在于能够充分依托大自然馈赠的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亲近自然的特色之旅,让人们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2)以民俗文化为魂。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欧美国家一些著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除能体会到“农”味、“土”味和生态原真性外,还结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赋予乡村旅游精神内涵。此类乡村旅游所体现的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复合体,将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田园文化相融合,并注重依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产品,使游客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到不同文化带来的精神体验,充分展现了人类文化与自然资源和谐共处的发展方式。

3)以多元协同为要。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都是在政府、协会、企业和农户协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政府以宏观调控为主,协会以具体指导为主,企业以投资管理为主,农户以具体经营为主,各主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注重乡村旅游和农业生产的协同融合。欧美国家的农场主,大多是一方面在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依托乡村旅游开展农产品销售,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彼此双赢、和谐共进。

4)以惠民发展为本。欧美国家的乡村旅游并未过度市场化,大多在私营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且以一个农场或一个家庭等分散模式居多。度假农庄的民宿房舍大多利用农家空出来的房间或农舍稍加改建而成,这种小型化的经营特征既符合乡村旅游是在家庭农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同时也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求。不仅带动了家庭农场经济,提高了家庭收入,而且保证了农场的旅游产品质量,营造了家庭式的温馨氛围,在亲近自然、体验劳作的同时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

2 青海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特色

2.1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青海省地处中国西北部,省内草场湖泊众多,具有先天的乡村生态旅游条件[17]。从自然资源来看,青海省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境内地形复杂,有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等典型地貌区,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等多条山脉,以及通天河、大通河、青海湖等多处河流和湖泊,境内三江源更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还拥有大面积的高原草甸,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文化资源来看,青海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名的藏传佛教文化,以及藏历新年、格冬节等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和精神内涵,以藏式骑马、牦牛奔跑、草原唢呐等为代表的草原牧民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资源。青海省民间工艺文化丰富多彩,青海石、毡毯、唐卡等特色手工艺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这些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有效支撑了青海省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其日益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的优质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首选之地和诗意栖居之地。

2.2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在政府的主导下,青海省持续着力改善乡村旅游特色村道路、电力、饮水、停车场、标志标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解决交通主干道、重点景区与乡村旅游点的道路连接,并逐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等,目前已形成集旅游区建设、旅游项目建设、旅游路线建设、旅游保障体系建设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打造了一批独具生态景观特色、自然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2021年青海省新增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3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5个,红色游、乡村游、研学游、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层出不穷[18],推出寻觅藏羚羊生态旅游、乡村生态冰雪旅游、冬季生态观鸟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展示了青海省独特的山川、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景观,开启了乡村旅游的“全景”模式,在带动本地群众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市场需求逐步旺盛

随着乡村旅游资源的大量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和对休闲度假需求的日益增加,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亲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在青海省快速成长并成为旅游新常态,吸引了大量青海省及周边省市的游客。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青海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5亿人次,年均增速17.2%,实现旅游收入202亿元,年均增速19.6%,间接带动周边群众近10万人参与就业[19]。2021年末全省旅游人次合计3 973.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49.9亿元,旅游业从业人数达3 475人,市场需求呈显著的增长趋势[20]。随着私家车普及,自驾游条件日益成熟,市场需求旺盛。青海省自然生态独特、地域开阔、公路网四通八达,为自驾游提供了良好条件,自驾式乡村旅游潜力巨大,逐步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板块。

2.4 政策保障不断加强

中国一直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发展,多年来持续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深化“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21]。《“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了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乡村旅游已成为新时代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主导下,青海省不断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相继出台了《青海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意见(2016—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青海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实施方案(2020—2022年)》《乡村文化旅游建设指南》《青海省乡村旅游点(接待户)等级划分与评定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强化了各级党委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提出了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各行业和民营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创新机制和多元路径,为全省乡村旅游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实践指导。在这些政策措施的引导下,青海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名录、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办法、乡村旅游等级评价标准、乡村旅游统计制度等相继完善,为乡村旅游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欧美乡村旅游典型模式对青海省旅游规划的启示

3.1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融合的规划体系

乡村旅游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纽带,是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24小时生活圈”“圈内游”等新兴旅游方式深刻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在此背景下,青海省借鉴美国的都市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完善城乡融合的都市圈旅游路线,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乡村旅游路线,又为乡村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15]。不仅要在农村提供吸引城市居民的旅游场所,还需要加快城市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及各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方面,乡村旅游规划须根据民族和地区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统筹规划好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族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做好保障措施,构建城乡旅游市场一体化网络,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为乡村旅游提供科技保障;做好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开放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弥补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空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流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向资本化、规范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

3.2 坚持生态优先,规划打造绿色低碳乡村旅游

保护生态、坚持农业生产已成为欧美国家经营乡村旅游的农场主们的普遍共识。只有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乡村旅游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实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视察时强调,“青海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农业文化和畜牧业文化交汇之地的青海省,集田园风光和独特自然条件下的草原文化于一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22],更要将“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融会贯穿于乡村旅游规划之中。一方面,要优先发展绿色低碳乡村旅游业。推动以“农家乐”“牧家乐”“休闲茶园”为主体的绿色低碳乡村旅游上规模、上档次,以天然、闲情和野趣展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源头防止破坏旅游资源环境的行为。如围绕畜牧自然风光和土族、回族、撒拉族等民族风情,规划生态民俗乡村游。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开发要避免城市化,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通过因地制宜设计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和活动,打造高文化品味、高艺术格调并彰显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逐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例如,围绕土族风情和北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土族风情园旅游区;选择金银滩等具有发展潜力的草原牧区、挖掘游牧文化内涵,以草原骑射、牧家生活、民族歌舞、民族商品为重点,规划发展“牧家乐”等旅游项目。

3.3 创新多元主体共治,构建合作共赢新格局

农户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主体,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还需要更多主体的参与合作。目前,依托农牧业的青海省乡村旅游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政府,相关市场仍处于培育期。因此,亟需借助多元主体力量调动更多产业要素,不断创新市场开发机制。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十分重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农户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各自优势的发挥[12]。青海省可借鉴法国的“农户+协会+企业+政府”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创新政府、开发商、村(牧)民三方共建、共治机制,依据不同主体功能规划乡村旅游。例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开发商投入为辅、村(牧)民投入为补充;景区项目和服务设施建设以开发商投入为主、村(牧)民投入为辅,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民居改造、土地山林整理、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以村(牧)民和村级组织投入为主、政府和开发商投入为辅,切实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并保障其合法权益。多元主体共治下,发展乡村旅游要始终尊重民意,把群众得实惠、开发商有利润、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原则。政府部门应完善基本的法律、规章制度,建立政府、开发商、村(牧)民等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

3.4 推进文旅融合,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内涵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23]。英国“田园+复古+生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既体现了自然生态价值,又赋予了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典型可推广的发展模式。青海省地域辽阔,藏传佛教、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底蕴深厚,高原草甸、高原湖泊等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文旅融合的基本条件,青海省应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以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家底,规划放牧、骑射等特色草原游,以及环湖自驾、骑行等特色生态游线路,凸显青海省的生态魅力。同时应将民族歌舞、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规划建设传承体验中心、实践工坊等场所,打造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并构筑文化品牌,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文化魅力,提升乡村旅游的精神内涵。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构建“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等发展模式,进行乡村旅游的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品牌打造和形象推广,同时支持农(牧)民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建设文化民宿和家庭旅馆,参与设计、开发、销售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食品等,形成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提升乡村旅游管理水平。

3.5 强化规范管理,推动乡村旅游治理能力现代化

针对乡村旅游发展,欧美各国普遍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并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制度。中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青海省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鉴于此,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应规范管理理念,通过法规引导和管理乡村旅游,制定乡村旅游管理的政策法规,完善示范点评定标准、乡村旅游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等各类标准体系,规范性地指导乡村旅游发展。一是要学习法国经验,制定乡村旅游经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措施,使其向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负面影响[12]。二是要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构建安全、优质、便捷、顺畅的旅游服务体系,满足城市居民到农村旅游的吃、喝、娱、购等基本需求。三是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开展美丽家园清洁行动,加大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垃圾污水处理,着力形成整洁、卫生、美观的村容村貌。四是组织民俗演艺、农事体验、节事节庆等活动,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宣传面。

4 小结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兴旅游业态,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全域旅游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欧美各国在推动乡村旅游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法国的“农户+协会+企业+政府”模式,英国的“田园+复古+生态”模式,美国的都市依托型发展模式等,这些发展模式具备以自然生态为基、民俗文化为魂、多元协同为要、惠民发展为本的典型特征。

当前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市场需求稳步提升、政策保障不断加强四大优势和特色。为促进青海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青海省可以借鉴欧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典型模式,从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生态低碳、创新多元共治、推进文旅融合、加强规范管理等方面完善乡村旅游的规划体系,强化以生态为主的规划定位,规范规划的实施主体行为及提升规划实施的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青海省乡村旅游质量,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明轩, 谢春山.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历程和模式比较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385-391.

[2] 刘丽梅,吕 君,焦凌云,等.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背景下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3,42(8):1651-1666.

[3] 谢天玮,曲耀荣,姚茂伦,等. 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有效衔接下乡村旅游升级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7):145-149.

[4] 王 帅, 伍 进.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7):39-40.

[5] 包函可, 张 毅, 吕 霞, 等. 云南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及演进述析[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23,17(10):103-110.

[6] 杜久升,冯云超,王 羽,等. 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9(5):127-134.

[7] 王雪婷, 魏君英, 戴 浩. 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4):226-232.

[8] 顾芳芳, 樊学秀, 江可申. 长江经济带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4):63-68.

[9] 杜欣德, 张 源.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2023,3(3):70-73.

[10] 张俊英, 赵婧妤, 唐 姜, 等.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及时空差异分析[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25(1):38-44.

[11] 陈 瑶. 旅游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兼析法国乡村旅游的经验及启示[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6):108-110.

[12] 司红十, 金 玉. 欧美发达国家乡村旅游旅游模式及其对承德的启示[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6):121-122.

[13] 李 丽.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对重庆的启示[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3(2):61-64, 70.

[14] 葛知萍, 柳 娥. 英国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J].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1(6):92-96.

[15] 朱寅健. 乡村旅游: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9(2):66-73.

[16] 左宏琴. 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0):116-118.

[17] 史可双, 孙发平. 青海与湄公河五国开展国际生态旅游合作的优势与路径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1):75-81.

[18] 贾 泓.写在江源山水文化间的生态旅游新篇章[N].青海日报.

[19] 钱英杰. 乡村振兴视角下青海省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探析[J]. 南方农业,2023,17(3):148-150, 154.

[20] 柔金措毛,东主卓玛. 2022青海文旅融合发展报告[J]. 新西部,2022(7):39-43.

[21] 刘佳, 赵青华.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基于新内源性发展理论的实证检验[J/OL].农业技术经济,2023.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yXT3uqWUX__3p rvXNiF_SM3rHa5na-cagmPCQMKBf84zePXD054PlGpoyYLP-dJ HwndL5slrOwEZmhoJEFS_xfwyQ1bzrDztxCtl4qD2iuvnHKo3A6s CF9cZhn03P0dPpA-UbHpjszk=&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22] 三永发. 青海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攀登(汉文版),2018,     37(4):77-82.

[23] 唐承财,秦 珊, 戴湘毅, 等. 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中国乡村振兴研究评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23,42(8):1437-1452.

收稿日期:2023-10-16

基金项目:青海省西宁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M-03)

作者简介:韩斯琴图(1976-),男(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电话)13897268526(电子信箱)hsqintu@163.com;通信作者,宋卓玛(1992-),女(藏族),青海西宁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电话)15597499857(电子信箱)maszhuo@163.com。

猜你喜欢
旅游规划欧美青海省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8年9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12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4月)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6年10月)
试论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形象策划
网络视频材料在《旅游规划》教学中的运用解析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辽宁省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带规划建设研究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