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与乡村发展类型

2024-06-21 02:39安彬宁悦文肖薇薇陈皓刘宇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粮食产量湖北省

安彬 宁悦文 肖薇薇 陈皓 刘宇峰

安 彬,宁悦文,肖薇薇,等. 湖北省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与乡村发展类型[J]. 湖北农业科学,2024,63(3):41-47.

摘要:利用湖北省2003—2017年81个县域的粮食产量和农业劳动力数据,运用粮劳弹性系数模型方法,分析了湖北省粮劳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应耦合模式。结果表明,2003—2017年湖北省粮食生产整体呈现稳中有增态势,呈“中高周低” “中增周减”空间特征,高产区集中在鄂西北中部与江汉平原南部;农业劳动力总量持续减少,呈“东多西少” “东增西减”空间特征,密集区集中在江汉平原东部和鄂东北丘陵西部。2003—2017年湖北省最典型的粮劳耦合变化模式为粮增劳减型(60.49%),其次为粮劳同减型(23.46%)和粮劳同增型(11.11%),粮减劳增型占比最低(4.94%)。受地理条件和农业政策的影响,湖北省乡村发展类型呈现多样化并存的格局:中部多分布外延扩张型和农业现代化型县域,东部和西部多分布产业转移型和种养一体化型县域;2010年前后两时段县域乡村发展类型转换较为复杂,维持不变相对较少。

关键词:粮食产量;农业劳动力;耦合模式;乡村发展类型;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3.6;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4)03-0041-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3.00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粮食安全直接关乎着国家生存与发展,粮稳则国安。中国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04—2022年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伴随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剧烈:粮食产量保持波动攀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4.63亿t增加到2021年的6.83亿t;而农业劳动力数量则从2000年的4.99亿人减至2021年的2.78亿人[1]。农业劳动作为粮食生产的关键要素,是否会影响到粮食生产,进而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劳动力与粮食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主体老弱化、土地非农化、农村空心化和农业劳动力外迁等系列问题出现,致使粮食生产显著下降[2],因而未来“谁来种地”逐渐成为热点议题[3];Brauw[4]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越南农业劳动力季节性迁移显著降低了稻米产量;范东君等[5]通过构建农业劳动力流出对粮食生产影响模型,指出中国农业有效劳动力的稳定投入可促进粮食生产。但也有学者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和质量下降并没有影响粮食生产[6,7]。与前两种观点不同,李刘艳等[8]认为在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劳动投入对粮食生产效率产生负影响。因此,对于农业劳动力是否会影响粮食生产不能一概而论。此外,立于新时期乡村转型的独特背景,粮食生产与劳动力变化耦合模式也受到学者关注。Baldoni等[9]研究了意大利农场移民工人构成结构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戈大专等[10]构建了粮食产量与劳动力数量变化的三类耦合模式,指出“胡焕庸线”是中国粮劳变化耦合关系模式的重要分界线;房艳刚等[3]研究认为受多因素综合作用,东北地区总的粮劳变化耦合模式由粮增劳减模式退化为粮劳同增模式。值得关注的是,学者们还探讨了劳动力转移[1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12,13]与女性化[14,15]等结构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湖北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受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多重扶持,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享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在全国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16],稳定粮食产量是其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受旱涝灾害[17]、耕地面积减少[18]等影响致使湖北省粮食减产;但“稻虾模式”能提高农民种稻积极性,水稻产量有所增加[19]。随着湖北省农业人口红利减弱,兼业农户在具备经济条件后会完全放弃农业经营[20]等加剧了农业人口流失;而惠农政策、“三留”问题和家乡情结等因素[21]能延缓农业劳动力的外流趋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人口回流及返乡创业意愿加强[22]。总体来看,2000—2021年,湖北省粮食产量由2 218.49万t增长至2 764.33万t,农业劳动力由     1 204.8万人减少至811.21万人,在县域视角下湖北省粮劳耦合变化模型是如何演化的,又表征着怎样的乡村发展类型。藉此,本研究基于县域视角,分析湖北省2003—2017年粮食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其粮劳耦合模式及表征的乡村类型,以期为湖北省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乡村振兴等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2003—2017年湖北省各县统计数据来自《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04—2018年)和《湖北统计年鉴》(2004—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1—2022年)。截至2021年底,湖北省有103个县级行政区(39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省直辖林区),以2017年行政区划单元为基准,将各地级市辖区进行归并修正,最终选取81个县域单元。

1.2 研究方法

粮劳弹性系数(Grain-labor elastic coefficient,GLEC)可以考察湖北省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数量之间的关系[3],计算公式如下:

[GLEC=GRitLRit=(Git-Gi0)/Gi0(Lit-Li0)/Li0]         (1)

式中,[i]表示县域,[GRit]和[LRit]分别表示县域粮食产量变化率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率,[Gi0]和[Git]分别表示基期年和第[t]年[i]县的粮食产量,[Lit]和[Li0]分别表示基期年和第[t]年[i]县的农业劳动力数量。[GLEC]表示基期年至[t]年[i]县的粮食产量变化与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若[GLEC]<0且[LRit]>0,为粮减劳增耦合模式;若[GLEC]<0且[LRit]<0,为粮增劳减耦合模式;若[GLEC]>0且[LRit]>0,为粮劳同增耦合模式;若[GLEC]>0且[LRit]<0,为粮劳同减耦合模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湖北省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时序变化

由图1可知,除因2003年的“非典”疫情[23]、2016年洪涝灾害影响粮食减产外,湖北省的粮食产量整体呈现稳中有增的态势:由1998年2 691.84万t上升到2017年的2 818.36万t,净增长126.52万t,年均增速为0.24%。具体来看,湖北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下降转上升阶段:1998—2003年,粮食产量大幅下滑,由1998年的2 691.84万t骤降至2003年的       1 888.57万t,年均降幅达6.84%;2003—2017年,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1 888.57万t攀升至2017年的2 818.36万t,年均增速为2.90%。1998—2017年湖北省农业劳动力数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总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1998—2006年缓慢下降阶段,期间净减少147.07万人,年均增速为-1.58%;2006—2010年快速下降阶段,净减少186.53万人,年均增速为-4.60%,可能受中国实行农业税费改革影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非农行业[24];2010—2017年相对稳定阶段,净减少30.07万人,年均增速为-0.48%。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农业劳动力在2013年和2015年出现增长,分别增长1.84万人和4.11万人,但增长有限,已不能扭转农业劳动力外流格局。

2.2 湖北省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空间演变

2.2.1 湖北省粮食产量空间格局演变 整体而言,2003—2017年湖北省县域粮食总产量呈“中高周低”分布格局,高产区主要集中在鄂西北东部和江汉平原,中产区散布在鄂东南和鄂东北地区,低产区集中分布在武当山脉沿线和鄂西南东部(图2)。具体来看,湖北省县域粮食产量以<45万t为主,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山地、鄂西南山地、鄂东南丘陵和大别山南麓,县域数量介于62~74个,但其占全省粮食总产量比重呈持续下降态势,由2003年的79.06%下降至2017年的46.45%(图2a至图2c)。其中,鄂西北山地县域粮食产量持续保持较低水平(≤15万t)。粮食产量≥90万t的县域数量由2003年的0个增至2017年的7个,粮食产量比例增至28.24%,主要分布在鄂西北东部和江汉平原。45万~60万t的县域数量和所占比重无明显变化,分布较分散;60万~90万t的县域由2个增加到6个,县域粮食产量比例由6.76%增加至14.63%,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东部。由此可见,2003—2017年湖北省粮食生产向产量大县和江汉平原集中。

以粮食产量变化率-30%、-15%、0、15%、30%为界点,将湖北省县域粮食生产归为高速减产、中速减产、低速减产、低速增产、中速增产和高速增产6种类型(图2d至图2f)。2003—2010年湖北省粮食生产以高速增长型为主,占县域总数的56.79%。其中,郧西县粮食产量增速最为明显(227.11%)、利川市则降速最为明显(-36.55%);减产型集中分布在鄂西南山地和鄂东北丘陵地区。与2003—2010年相比,2010—2017年湖北省粮食产量增长有所放缓,主要以低速减产型为主,占全部县域的25.93%,主要分布在鄂西南山地和鄂中北部;鄂西南山地和鄂东北丘陵地区主要为中速减产型县域,占比为13.95%。值得注意的是,此阶段高速增产型县域明显缩减,仅占7.19%,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南部,其中以公安县增产最为明显(64.59%)。总体来看,2003—2017年湖北省县域粮食生产以高速增产为主,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60.46%~72.44%。

2.2.2 湖北省农业劳动力空间格局演变 由图3可知,2003—2017年湖北省县域农业劳动力呈“东多西少”分布格局,密集区主要集中在鄂东北西部和江汉平原。具体来看,湖北省县域农业劳动力以5万~15万人为主,县域数量介于49~57个,主要分布在鄂东南丘陵西部和“武当山-荆山-大洪山”山脉沿线及周边地区,占全省总农业劳动力比重呈持续上升态势,由2003年的45.00%增长至2017年的61.59%。总体而言,农业劳动力数量5万~10万人的县域增加最多,由2003年的23个增至2017年的38个,主要分布在神农架林区、城市市辖区等;而农业劳动力数量>20万人的县域明显减少,由2003年的16个降至2017年的4个,占研究总县域的比例由19.75%缩减为4.94%,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东部;15万~20万人的县域数量和所占比重无明显变化,分布较分散(图3a至图3c)。

同样,以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率-30%、-15%、0、15%、30%为界点,划分为大幅缩减、中幅缩减、小幅缩减、小幅增长、中幅增长、大幅增长6种县域农业劳动力变化类型(图3d至图3f)。具体来看,2003—2010年湖北省90.12%的县域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其中以远安县农业劳动力降幅最为明显(-48.71%)。小幅缩减型占比最高(39.51%),主要在鄂东、鄂西分布;其次是中幅缩减型,占比达33.33%;增长型县域集中在鄂东南丘陵西部,且主要以小幅增长型为主,其县域数量有4个。与2003—2010年相比,2010—2017年农业劳动力增长型县域有所增加,达34个,占全部县域的41.98%。其中,小幅增长型县域变化最为明显,占比由4.94%增长到28.40%,集中分布在鄂西南、鄂中、鄂东等地区;中幅缩减型县域明显减少,占比由33.33%下跌至16.05%,主要分布在鄂中及武汉市区附近。总体来看,2003—2017年湖北省县域农业劳动力以大、中幅缩减型为主,占全省农业劳动力总量的26.12%~56.95%。

2.3 湖北省粮食生产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耦合特征

图4为2003—2017年湖北省县域粮食生产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耦合模式。由图4a可知,2003—2010年湖北省粮增劳减型县域有66个,占研究总县域的81.48%,广泛分布于鄂中、鄂西北以及鄂南等地区。粮劳同增型县域有8个,占比为9.88%,主要分布于鄂东北丘陵西部和江汉平原东部;粮劳同减型县域相对较少,仅占7.41%,散布在恩施州清江流域北部及葛洲坝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薄弱;粮减劳增县域仅有1个,为通山县。由图4b可知,2010—2017年湖北省粮劳变化的耦合模式空间异质性有所加强,粮劳同减型和粮减劳增型县域上升明显,其中粮劳同减型县域由6个上升至28个,新增县域主要分布在鄂西北山地、涢水及滠水流域;而粮减劳增型县域上升至15个,集中分布在鄂西南东部、大别山南麓以及鄂东南丘陵南部等。粮劳同增型县域数量翻番,集中分布在鄂中偏西地区;而粮增劳减型县域下降明显,由66个下降至23个,连片分布在江汉平原南部和鄂西北东部等地。总体来看(图4c),2003—2017年,湖北省典型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耦合模式为粮增劳减型,其县域占比达60.49%,其次为粮劳同减型县域,占比达23.46%,粮减劳增型县域主要围绕在粮劳同减型县域周围,而粮劳同增型县域呈点状零散分布。

2.4 湖北省粮劳变化耦合模式转换及乡村发展类型分类

相关研究表明,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是乡村转型重组的两个核心指标,二者的耦合模式是透视乡村转型与重构的重要视角[3,25,26]。对此,房艳刚等[3]以东北地区为例,提出了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和乡村发展类型的匹配关系:若县域人口自然增长以及改造自然能力提升使得县域种植业扩张,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即粮劳同增耦合模式),属于外延扩张型乡村发展;在自然本底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域,虽然农业劳动力有所下降,但以机械替代人力等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即粮增劳减耦合模式),属于农业现代化型;因城镇化发展,县域出现了基本农田用地被占用、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等致使粮食产量降低(即粮劳同减耦合模式),属于产业转移型;因县域经济作物种植或养殖业的发展,乡村从业人口有所增加,但粮食产量降低(即粮减劳增耦合模式),属于种养一体化型。借鉴上述理论,本研究将湖北省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4种类型:粮劳同增耦合模式演化出的外延扩张型、粮增劳减耦合模式演化出的农业现代化型、粮减劳增耦合模式演化出的种养一体化型以及粮劳同减耦合模式演化出的产业转移型,并计算2003—2010年和2010—2017年两个时段的乡村发展类型转换(表1、图5)。

结合湖北省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时空格局(图4)可以发现,湖北省2010年前后两时段县域乡村发展类型转换较为复杂,维持不变的占县域总量的29.63%。具体来看(表1),2010—2017年产业转移型县域最为典型,占研究县域总量的34.57%,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型转换而来(25.93%),其次为外延扩张型转换而来(6.17%);而2010年前后两时段同为产业转移型的县域仅占2.47%。这种现象主要归因于该时期在城市拉力与乡村推力的双重作用下,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加之乡村资源禀赋相对不足,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27],进而使湖北省乡村发展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2010—2017年农业现代化型县域较为典型,占研究县域总量的28.40%,主要为延续了2010年前该类型(25.93%),也是最主要维持不变的乡村发展类型,可能与长期受不断提高的城市化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共同影响有关[28],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形成了农业劳动力减少、粮食产量反而增加的现代化型县域。此外,由产业转移型和外延扩张型转换而来的农业现代化型县域各有1个。2010—2017年种养一体化型县域占研究总量的18.52%,均由2003—2010年其他类型的县域转换而来,其中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型转换而来(14.81%),分散分布在宜昌市西部、鄂东南丘陵和鄂东北丘陵。这主要归因于“立体农业”和“稻虾种养模式”[19]的迅速推广和乡村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湖北省农户由种植传统粮食作物转向种植经济作物或从事非农行业。对于外延扩张型而言,其县域数量与种养一体化型相当,也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型转换而来,集中分布在地理条件相对优渥的江汉平原,包括产粮大市荆门市和省直管市潜江市、仙桃市,其农业生产优势明显。此外,2010—2017年外延扩张型由产业转移型和种养一体化型转换而来,维持不变的县域各有1个。

3 小结

基于湖北省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等数据,采用粮劳弹性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了2003—2017年湖北省粮劳时空演变过程及其耦合模式,并探讨其表征乡村发展类型的转换特征,得出如下结论。

1)2003—2017年湖北省粮食生产稳中有增、经历下降—上升阶段,空间上呈“中高周低”格局,高产区集中分布在鄂西北东部与江汉平原;县域粮食生产以<45万t为主,占全省粮食总产量比重持续下降,2010年前后两阶段由以高速增长型为主转为以高速减产型为主。

2)整体而言,湖北省农业劳动力波动下降,表现出缓慢下降—快速下降—相对稳定阶段特征、“东多西少”空间格局,密集区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东部和鄂东北丘陵西部;县域农业劳动力以5万~10万人为主,占全省总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2010年前后两阶段均以小幅缩减型为主。

3)2003—2017年湖北省县域粮劳耦合变化模式主要表现为粮增劳减模式(60.49%),其次为粮劳同减型(23.46%);2010年前后两阶段由以粮增劳减模式为主转为以粮劳同减模式为主,空间异质性有所加强。

4)湖北省2010年前后两时段县域乡村发展类型转换较为复杂,维持不变相对较少;2010—2017年产业转移型县域最为典型(34.57%),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型转换而来(25.93%);农业现代化型县域占研究县域总量的28.40%,主要为延续了2010年前该类型(25.93%);种养一体化型和外延扩张型县域数量相当,且均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型转换而来。

农业劳动力流动无疑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29],但在耕地面积减少、后备资源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粮食产量依然显著增加[30],总体上表现为粮增劳减特征。湖北省作为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对国家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宏观上与中国粮劳变化耦合特征相似;但不容忽视的是县域尺度下的粮劳同减耦合模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010年前后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表征下的乡村发展类型转换较为复杂。未来需要综合考虑湖北省县域尺度下的农业资源禀赋、城镇化发展水平、产业经济结构等因素,以及各地农业政策影响,按照不同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乡村发展类型的“因地制宜、分层推进”原则,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提质增效。2010—2017年湖北省县域乡村发展以产业转移类型最为典型,可能面临着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机遇、耕地资源被进一步挤占的挑战,未来应统筹考虑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双重目标的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以多功能农业和乡村的双重发展为契机,实现城乡功能互补与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

[2] 姚成胜, 肖雅雯, 杨一单.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关联影响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2, 43(2): 306-317.

[3] 房艳刚, 刘建志. 东北地区县域粮劳变化耦合模式与乡村发展类型[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241-2255.

[4] BRAUW A D. Seasonal migr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Vietnam[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10, 46(1): 114-139.

[5] 范东君, 朱有志. 农业劳动力外流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基于二元经济背景[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2, 33(1): 39-43.

[6] 郑旭媛, 徐志刚. 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诱致性技术变迁——以中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为例[J]. 经济学(季刊), 2017, 16(1):45-66.

[7] 程名望, 张 帅, 潘 烜.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粮食产量了吗?——基于中国主产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 34(10): 79-85.

[8] 李刘艳, 杨 阳. 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49(2): 93-99.

[9] BALDONI E,CODERONI S, ESPOSTI R. Immigrant workforce and agriculture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Italian farm-level data[J]. 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21, 48(4):805-834.

[10] 戈大专, 龙花楼, 张英男,等. 中国县域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格局及其耦合关系[J]. 地理学报, 2017, 72(6): 1063-1077.

[11] 杜 鑫. 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2020年全国10省份农户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J]. 经济问题, 2022, 44(3): 104-115.

[12] 邓世玉.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1, 43(4):72-75.

[13] 杨志海, 王 洁. 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流域六省农户的调查[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 29(3): 725-737.

[14] 于爱华,吴 松, 王 琳, 等. 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土地流转及外包服务市场发育的视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5): 51-59.

[15] 冷智花,行永乐,钱 龙. 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J]. 财贸研究,2020,31(12):36-48.

[16] 向玉芳. 湖北省农村人口结构、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湖北荆州: 长江大学, 2021.

[17] 罗小锋. 自然灾害对湖北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J]. 灾害学, 2007, 22(2): 109-113.

[18] 何蒲明, 王雅鹏, 黎东升. 湖北省耕地减少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10): 52-57,63.

[19] 倪明理, 邓 凯, 张文宇, 等. 稻虾种养对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30(8):1293-1300.

[20] 谭志松, 何 蓉. 武陵山片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为例[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5, 7(5): 60-64.

[21] 何 芹. 湖北省劳动力流动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21, 27(30): 33-34.

[22] 刘 达, 林赛南, 李志刚, 等. “人口回流”视角下的中部地区乡村振兴——对湖北“毛嘴模式”的实证[J]. 地理科学, 2020, 40(1): 112-118.

[23] 杨瑞珍. “非典”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3, 24(4): 19-22.

[24] 宋洪远. 取消农业税,受益的不只是农民[J]. 中国经济周刊, 2019, 26(18): 165-166.

[25] 杨 忍,刘彦随, 龙花楼, 等.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8): 1019-1030.

[26] 戈大专, 龙花楼, 李裕瑞, 等.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粮食生产系统多功能转型时空格局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J]. 经济地理, 2018, 38(4): 147-156,182.

[27] 王雪芸, 段 欣, 金 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基于湖北省的实证分析[J]. 中国市场, 2019, 26(2): 58-62.

[28] 王 欢, 王春霞. 中部地区经济-人口-社会-空间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9): 137-141.

[29] 张广胜, 田洲宇.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 变迁、贡献与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39(7): 23-35.

[30] 屈群屹, 杨 慧, 赵永华, 等. 2009—2017年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产量时空变化特征[J]. 湖北农业科学, 2022, 61(8): 29-34,76.

收稿日期:2022-06-13

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21KRM033);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0JK0002);安康学院校内专项项目(2021AYKFKT03);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资助项目(2018-11)

作者简介:安 彬(1988-),男,江西九江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区域环境评价与 GIS应用研究,(电话)15291536313(电子信箱)leyang1007@126.com;通信作者,宁悦文(2000-),女,陕西西安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农业地理,(电话)13992831321(电子信箱)nyw82625@163.com。

猜你喜欢
粮食产量湖北省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驱动效应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组合预测法在我国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我国粮食经济及其政策研究
湖北省将取缔1136座非法矿山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