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德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分析

2024-06-21 04:53:30吴亚琼
南北桥 2024年9期
关键词:古代理论基础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9.063

[摘 要]古代商德是商人经商中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商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商业活动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为了更好地维护商人经商过程中的社会秩序和商业信誉,商人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因此,商德的形成不仅受到当时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与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主要就古代商德形成的理论基础及思想渊源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其在现实社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古代;商德;理论基础;思想渊源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志码:A

商德是商业组织及从业人员在生产、消费等活动中长期累积而形成的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与法律相比,这种行为规范更多是靠自觉性和引导性来达成,在社会背景及伦理文化氛围不同的情况下,形成的商业价值理念也往往不同。古代的伦理文化体系相对较多,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其伦理文化在社会中的渗透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古代基本伦理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为商人道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此出现了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取舍有度、爱国济民的商业道德理念,促进了商业道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1]。

1 商德形成的历史背景

商德是商业与道德的结合体,同时也是商业道德的简称,具体指生产经营者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商业道德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关系的一种特殊意识反映。我国商业道德发展历史悠久。在以物易物的时代,商品交换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获取物品使用价值,不存在赚取利益,因此在人类行为方式上也不存在善恶之分,商业道德也无从谈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逐渐出现,在私有制经济体制下,商品的生产不再是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换,出现了独立的商业部门负责商品生产,商人也因此产生。商人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买卖活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以此谋生。商人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更多的财富,在交易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出现了低价收货、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行为,为了解决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出现了规范商人行为的要求,即早期的商业道德。

商朝对商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是公平交易,不伪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商人的要求是不哄抬物价,对消费者要以诚相待。商业道德的规范尽管提出一些一般要求,但是没有系统性的理论和完善的体系,很多都是通过商人的形象来体现的,要求和标准不统一。后期在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道德逐渐形成了具体的内容,先是从“良贾”到“义商”的提升,要求商人不仅要公平交易,还要济危扶贫;紧接着又提出诚实守义、勤俭经商的要求,这些对商人经商的规范要求逐渐促进了商业道德的完善。随着社会商业的发展,汉唐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地方商帮,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下,出现了货真价实、重视声誉、好善乐施、捐金扶难等高层次的商业道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商业发展逐渐走向繁荣,促进了商业道德的加强,从而形成了以为人们服务、对人们负责、文明经商、公平买卖为基础的商业道德内容[2]。

2 古代商德形成的理论基础

2.1 儒家仁爱思想对商德的影响

儒家仁爱思想是古代商德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3]。仁爱思想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相互包容,更好地和谐共处。这种思想在商人经商及商业活动开展中能够给予有益的指导,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儒家的仁爱思想作为商业经营的指导规范。“仁”是儒学的核心,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为完整的道德学说。“仁”是人们追求的最高修养境界。孔子不仅倡导爱人,还提倡将仁爱之心给予万物。孔子的思想对商人经商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作为商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首先得做一个有爱心且善良的人,只有爱别人,为别人着想,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才能获取更多消费者的亲睐。如果商人没有仁爱之心,自私自利,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进艰难。《论语》提及: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我们首先要对别人仁爱豁达,才能获得别人的宽容。商人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仁爱品质,在商品经营活动中应该为别人多考虑,推己及人,博施济众。《论语·里仁》提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用在商人经商过程中强调其应注重道义和正义,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和财产权益,而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私利而去欺骗、欺诈他人,这样和小人的行为没有区别。古代仁爱思想用于商业实践活动中,要求商人遵循仁爱的原则,保持良好的商业道德和信誉,在利益冲突下,以仁爱为准则作出正确的行事判断。这种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商人的人格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内化商人的品质,对正确的商业道德形成起到引导作用[4]。

2.2 “诚信、智、勇”思想对商德的影响

“诚信、智、勇”是商业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品质,同时也是正人君子为人处世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是古代商德的直接来源。诚信的意思是诚实而不欺人,遵守诺言与誓言。作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道德规范,诚信是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伦理规则。“言必信,行必果,事必成”,其中“信”指的是诚信,说话一定要讲诚信,做事要认真果断,才能将事情做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诚信可言,就无法与别人更好地相处。“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说明诚信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人应该以诚信为准则,以此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商业关系只有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够维持得更加稳定,缺失诚信则会导致商业关系走向破裂。由此可见,诚信在古代社会及人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诚信作为人们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商人心中沉淀[5]。

“智”,有智慧的意思。智慧是指人们在思考中所具备的理性思想。在商业活动中,智慧能帮助经商者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制定良好的经营策略,避免因犯错而出现较大的损失。此外,商业活动中还会涉及诚信、公平竞争的问题,智慧可以帮助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更好地遵守道德规范,保护好自身的诚信和声誉。“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个好学、力行的人才能获得良好的品质。只有将“智”作为品德之首,才不会误入歧途。“勇”在《说文》中解释为果敢的意思,对商德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古代商人进行贸易时往往需要前往未知的地方,需要有勇气和胆识,只有勇于面对挑战的商人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环境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勇”是商人在商业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品质,能够帮助商人克服重重困难,学会迎难而上,树立自信心,实现商业的稳定发展。“诚信、智、勇”作为理想道德人格的基本素质,成为古代商人经商所必备的人格品质,能够让他们在面对非法利益时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取舍有度,对古代商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

2.3 墨家兼爱、节俭等思想对商德的影响

“兼爱非攻”是墨子的核心思想,他倡导人们要摒弃斗争,要充满爱心。“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家思想强调要平等对待他人,不偏袒、不歧视,将这种思想用于商业活动中对引导商人之间进行公平竞争、诚信经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兼爱思想在商业领域的出现促使商人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他人利益,避免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墨家节俭思想对商德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墨子提出:“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意思是取消不实用的开支,减少无谓的浪费,才是圣明君主的治国之道,对天下的百姓也有很大的好处。将其用于商业活动中,经商者需要注重成本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才能实现经商效益的最大化。“富从升斗起,穷因弃小钱。”节俭思想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有利于商业活动更加健康地发展,能够帮助经商者形成俭以养德的品质。

2.4 先公后私的公私观对商德的影响

“公”在古代有公平、正义的意思,“私”则有个人、自我利益的意思。传统美德倡导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精神。在孔子看来,要先考虑公共利益,然后再考虑个人利益。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一策略曾用于商周时期的井田制。他强调在面对“公”与“私”的时候,应该从整体利益出发,一切服从于“公”,一切服从于整体利益,这样个人的利益也会存在其应有的价值和合理性。传统美德中的公私观在古代圣人看来是正人君子所应具备的品质,因此在古代商德中也被转化为商人应有的品德,形成了商人以家国利益为重,以民族利益为先的优秀品质。

古代社会中商德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商业交易的公平和诚信,减少因欺诈导致的不正当竞争。经商者之间遵守商德才能够得到商业合作者之间的信任,有利于促进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商德的遵守不仅是商人的责任,更是他们优秀品质的体现,只有他们共同遵守商德,才能促进商业活动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7]。

3 商德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及其建设目标

3.1 商德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随着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断提高,作为反映经济生活和经济关系的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变化,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让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善恶评价标准发生了转变。道德观念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和制约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人们坚持等价交换原则时,商品交换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的关系,商品交换者的诚信素质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随着改革开放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交易中逐渐出现失德的行为,假冒伪劣产品频繁出现,商业欺诈行为不断上演,甚至出现了危害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产品,“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影响人们健康的食材出现,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生产的秩序,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让商业活动变得复杂。为此,建立良好的商业道德规范势在必行。良好的商业信誉不仅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社会稳定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维护起到重要作用。

3.2 现代商德的建设

现代商德的建设应该以古代商德为基础,结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断拓展其目标和内容。首先应该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商德理念。在市场经济发展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产品的数量及质量,才能更好地为消费者、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供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市场经济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因此,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是市场经济有效发展的价值基础,要求商业从业人员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思想,按照国家方针政策的规定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及文化需求。其次应确立以集体为原则的商业道德意识,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只有大家都能以社会稳定发展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做到合法经营,才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最后应该确立以爱祖国、爱人民为基础的现代商德。爱祖国就要坚持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相关联,自觉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坚持古代商德中先公后私的思想,以集体利益为重点,辐射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爱人民就是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将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关心人民群众的需求,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为人民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现代商德建设不仅要坚持以上目标,还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经营,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才能让企业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实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8]。

4 结语

商德不仅是商业活动当中的道德规范,更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古代商德的形成受“仁爱、诚信、智、勇、公私观”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及商业活动发展中也逐渐得到了完善。这些传统的道德思想已经逐渐渗透到商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当中,成为规范商业活动的有效信条。商德不仅仅是对商业活动的规范,更是对社会秩序的规范,体现了人们对商业活动的重视以及对良好品德行为规范的追求。如今,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和繁荣,商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要更好地发扬古代的商德精神,让商业活动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云凤. 中国传统商德及现代社会价值[J]. 江苏社会科学,2002(5):184-188.

[2]田亮. 论传统商德及其现代价值[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2):5.

[3]魏新强. 中国传统商德的三重向度及其当代传承[J].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2):38-41.

[4]李建立. 试论古代商德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J]. 改革与战略,2011,27(5):180-182.

[5]胡小伟. 儒商 商德与廉洁[J]. 中外企业文化,2006(8):28-30.

[6]冀慧珍,马永峰,梁瑾璐. 新时代商德文化建设研究——以新晋商为例[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4):39-44.

[7]王宗江,罗继秋. 浅谈现代商德建设[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6):67-70.

[8]卿定文. 中国传统商德体系的基本内蕴及其现代转换[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6):70-73.

[作者简介]吴亚琼,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猜你喜欢
古代理论基础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职教论坛(2016年27期)2017-01-05 16:51:04
浅谈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6 00:00:00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现代情报(2016年11期)2016-12-21 23:32:05
中国古代环境保护初探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实践性知识视角下教师培训实践性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09:40:02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8:29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