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涌
在生活中品味艺术,于艺术中享受生活,这是著名艺术家朱晓东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他热爱生活,懂得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并尽情享受生活的精致和品位。在艺术上亦是如此,朱晓东讲究所用的纸、墨、笔、砚,甚至作品的装裱、镜框等,都有一套独特的个人见解。
笔墨伴随朱晓东已超半个世纪,在步入花甲之年时,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号——“问白”。“问”是一种内驱,“白”是指艺术的空白与盲区,他以此勉励自己拓土开疆、勇猛精进。
朱晓东师从唐云、韩天衡,得海上大家亲身受教,以书法为主修,旁涉印、画。朱晓东的书、画、印均宗古法,注重气韵、清雅自然、洒脱恣肆,有唐人的精严、宋人的率真、晋人的放逸,于随兴挥洒中显露出鲜明而有个性的笔墨语言,这源于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内在精神的把握。特别是近年来,朱晓东从墨色、幅式、纸张、大小等方面追求新意,研究书法的趣味,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2年8月,朱晓东在上海羽瓦台书法馆举办了一场名为“花甲问白”的书法个展。“从幼年临池记,续续离离,笔墨伴我已半个世纪,有两个人时时在驱动我的笔墨神经,一是李白和他的诗,每每挥毫,写来总觉酣畅,胜过别他诗人;二是白蕉和他的字,令我魂牵梦绕。真正的写字和做字不是一回事,很多人至今没搞清楚,于是这‘白就很值得问了。”朱晓东如是阐释“问白”的其中深意。他说,在筹备展览的过程中,他对“白”字又有了新的感悟——人生不论寿限,都会留有很多空白,或称盲区,“问”便是一种驱动力,于是总结“五问”自勉——问道、问学、问艺、问史、问心,这是他对书法艺术自我品性的修习,折射了自我艺术发展的进步,更反映出其书画情怀的升华。
然,对朱晓东而言,他只是把写字当作一种乐趣,坚持了四五十年而已。他和他的作品,经得起人们细细咀嚼和品味的。
朱晓东简介
朱晓东,字滋德,号浅人、问白,祖籍浙江海宁,1962年8月生于上海。民进会员,上海一本书院创办人。
幼承庭训,擅书画篆刻,受业于唐云、韩天衡先生。
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分校 历史系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后留校任教。曾代表复旦大学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并获一等奖(1981年),以及首届兰亭书法大赛优胜奖(1985年)。个人作品在上海、台北、香港、东京、纽约等地展出,2016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艺术中心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后多次在上海举办个人作品展。
主编《韩天衡美术馆藏品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出版)、上海市中小学《篆刻》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年出版)等。
曾担任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馆长等职。现为复旦大学特聘书院导师、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老年书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个人词条被《中国当代篆刻家辞典》和《海上书画名人录》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