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联网时代,网络所传递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为大学生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网络时代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为此,需要在对现状做出分析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丰富和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媒介的参与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渗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一方面,网络为大学生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渠道,其交流互动更加便捷,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存在一些不良信息,这些信息中的不良价值取向和扭曲的道德思维不利于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也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挑战。针对网络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需要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创新和管理,净化和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唱响网上主旋律。
一、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运用,大学生生活和交往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高校应积极运用网络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断更新教育内容,转变教学方式。
(一)进一步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网络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进一步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首先,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网络可以及时传递国内外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动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网络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因此,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交流和共享的重要平台和手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赖于课堂、讲座、会议等线下形式。这些形式存在受众面小、传播效率低等问题。网络具有的独特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广泛的教育平台和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和特点。当代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与网络紧密相关。借助网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当前的思想发展状况和兴趣爱好,准确掌握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总之,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需要
网络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学资源为教学内容服务,将网络中的教学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让思政教育内容焕发活力。在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候,需要根据两个标准来确定:一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二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资源,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情况,同时要依据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网络舆论中承载大量信息,通过多种网络平台,教育者们能够把握信息中体现出的新兴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更新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知识,使教育内容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1]。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需要
当前社会日新月异,信息量暴增,更新速度极快。首先,网络蕴含着大量实时性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引发学生的关注,提高教学效果。其次,通过将网络平台融入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上所呈现出来的大量图片以及相关素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课堂趣味性。最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获取相关信息。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平台相结合,能够使得教学形式更加开放、所辐射的相关范围也更加广泛,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人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但也更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和偏激言论,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教育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更多注重的是理论灌输和思想引导,没有紧跟教育理念的发展,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积极性和选择性有所缺失,这就导致教育效果太差。但在网络时代下,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网络的交互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发挥主动性,基于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发挥其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2]。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信息平台缺乏吸引力
当前,尽管有许多学校也会在校内建设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专题、适时地发布一些相关的新闻。但是这些专题的建设,大多数都缺少人性化设计,尤其是形式上非常单一,没有充分利用其他载体。此外,网站上所呈现的内容主要是以文字材料为主 ,在视频和音频的运用上有所缺失,这导致整个网站的建设风格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和互动性。相关调查显示,许多高校的学生对这类网站的浏览非常少,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网站仅仅是单方面地发布一些信息,它的功能性比较差,学生无法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良好的互动,因此,也就无法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降低了学生的关注度。
(三)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载体和平台的应用不够深入
目前,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利用的一种新型媒介,已经受到了高校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是根据真实的调查,国内的许多高校在利用这一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将二者更好地平衡。相关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只是利用这一网络平台开展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进行资料的浏览和查阅。没有对其中所蕴含的与思想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利用。教育者对校园论坛和贴吧上所发布的内容关注甚少,有的只是简单浏览,并没有对上面的不良信息进行适当纠错和正确引导。许多教育工作者通常采用说教和命令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没有将网络的优势在教育工作当中充分体现出来。
(四)管理部门对网络信息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一方面,很多所高校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站,例如,一些校园贴吧、学校QQ群,以及一些相关论坛等。但是,学校并没有很好地对这些网络空间进行监管和治理,导致一些不良的舆论和负面信息通过网络这一媒介传播到大学生身边,给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因为许多学校在网站的维护上都缺乏相关的监管机制,学校服务器受到攻击。大多数学生在利用校园网络载体进行信息浏览和交互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一些非法网站所发布的不良信息的侵蚀。对于一些缺乏自制力和分辨力的大学生来说,这些信息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长此以往,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影响自身发展[3]。
三、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丰富教育内容
高校思政课应积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创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讲,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网络相关的一些课堂讨论,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网络时代下所涉及的一些新型教学方法,如在线直播、微课堂、翻转课堂等。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与此同时,充实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所具备的与本课程相关的教育资源,引入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案例,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宽教学视野,增强课程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最后,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等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二)加强网站建设,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
在进行网站建设时,首先要确定网站主题和目标受众,需要明确网站的定位。这有助于为网站的内容和设计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网站结构和内容,确保网站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准确无误。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以此增强网站的易读性和吸引力。其次,进一步强化网站交互性,增加网站的互动功能,如评论区、讨论区等,以便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再次,要更加注重网站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防火墙等,确保网站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网站的建设也需要定期地更新和维护,保持网站的更新频率,及时发布新的内容和活动信息,保证网站的稳定运行。最后,要在网站建设当中加强用户反馈和互动,建立用户反馈机制,鼓励用户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用户提出建议之后,对用户的反馈及时回应并积极改进,以增强用户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总之,加强网站建设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注重整体规划,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4]。
(三)提升思政教师网络素养,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网络素养培训,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参加相关素养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评估能力、批判意识等,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中的挑战。再次,增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通过建立教育网络平台,如公众号、微博、论坛等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在这些平台上,教师可以发布一些与思想教育相关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在线互动交流活动,以此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思政教育当中。最后,需要培养网络意见领袖。选拔和培养具有较高网络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使他们成为网络意见领袖。通过他们的引导和传播,影响更多人的思想和行为,增强教育的效果。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和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推动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网络行为和管理
严格规范网络,肃清网络不正之风,需要各方齐心协力。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防止网络犯罪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对网络管理的认识和意识。其次,网络服务提供商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和对网络的攻击和破坏。最后,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和防范能力。总之,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是规范网络行为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政府、网络服务提供商、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5]。
结束语
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承担好立德树人的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作为信息技术的代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主流趋势,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辩证地看待网络,一方面,利用网络的独特优势,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教育、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更多的人。同时也需要注重网络安全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网络平台的助力下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安强.网络环境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0(12):30-31.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宋元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4]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程晓静(1999— ),女,汉族,山西吕梁人,新疆师范大学,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