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鸣
春节期间,花了几天的时间读完了金宇澄的《回望》,原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平装本,没找到,只能另购了一册精装修订本,其特色为“新增数万字父亲笔记,制作折页大事年表”。之所以想读《回望》,和电视剧《繁花》的走红有些关系,但小说《繁花》并没有读完,只看了些片段,个中原因可能对金宇澄的“话语式写作”不大习惯,另可能小说情节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回望》则有所不同,这部非虚构作品其实写的是父母的家族史。《回望》分成四个章节:第一章《我的父母》和第四章《我们回望》是作者对父母人生的旁观和回望;第二章《黎里·维德·黎里》是作者整理的父亲人生记录,及故乡黎里的人和事,夹杂了大量父亲笔记、三人的日记、往来信件、史料文字和照相图片;第三章《上海·云·上海》是依据金宇澄母亲制作的两大本剪贴,以她口述实录整理成文。
金宇澄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金大鹏(1919—2013),出生于苏州吴江古镇黎里一个没落的书香家庭。金大鹏年轻时投笔从戎,曾是中共地下情报人员,在日本人和国民党的监狱里九死一生。金大鹏曾用名程维德,后进入当时设在严墓的吴江县政府,负责收集情报。抗战胜利后在上海《时事新报》工作,改名金子翊。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改名金若望。金宇澄的母亲名叫姚云,是上海人,家中经营银楼,肄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她曾是进步文艺青年,抗战胜利后结识了金大鹏,并于1950年结婚。金宇澄的父母新中国成立后都在机关工作,其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因“潘汉年案”而历经了曲折。
《回望》一书用大量的照片、日记、书信、笔记、档案材料等,构成了全书的主要框架,特别是第一章、第二章。行文间的穿插看似增加了叙述的厚重和史实性,但津津有味的阅读时常会被割裂,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则如云里雾里,而书中对于抗日战争前后的谍报工作又缺乏必要的释解。作者痴迷于这样的写作方式,也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挑战。相较而言,第二章《黎里·维德·黎里》更为精彩,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掩于文字之中的对故乡的一种眷恋,那些看似平常的古镇人和事,显得有特色,有市井气,由金大鹏晚年的再访黎里引出了一段段的史实,更显得别具匠心。
《回望》中写得最好的一部分是第三章《上海·云·上海》,从金宇澄母亲姚云的出生写到1966年初,看似是写一个资产阶级富家小姐生命中的前半生,其中的诸多细节相当精彩,如在学校的生活、被日寇搜校后的惊恐、自由自在的外出游玩、排演话剧的经历、恋爱和结婚的喜悦、下乡劳动的艰苦、丈夫被冤的绝望等。其笔调完全是一个追求进步的普通女性的自述,涉及旧时的许多生活细节、民风民俗,都是珍贵的记忆。口述这段历史时,金母已是古稀老人,但记忆之深邃、文笔之流畅,都令人叫绝,这是真实的、真挚的、诚恳的回忆。相信这些文字出自一个热爱文学的进步女性笔下,其时间跨度之长,记忆之准确,描述之丰富,让人从中感受到她爱自由、爱家庭、爱丈夫和孩子的拳拳之心。奇怪的是,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加入相关的解释文字,而是任其母亲自由地发挥(仅在每张照片下写下一段段的介绍性文字),但是从某些细节上可以看出,自述的文字部分是有增删和修改的,只是这种痕迹并不明显。
金宇澄的母亲本名“姚志新”,小学时改名“姚美珍”,初二时自己又改作单名“云”。在几十年后,她感慨道:“这个字有彷徨无定之意,名如其人。”她对人生经历的重述,便构成了对于另外一种形式的“紧张瞬间”的打开,如最让人触动心弦的,莫过于1955年丈夫金若望因牵涉“潘汉年案”被突然带走时的天崩地裂之感。这些“紧张瞬间”真实再现了一位普通上海小姐进入历史的节点、方式与姿态。其实这便是属于她的历史,在沉静的回望之际“个体”取代了历史的“主体”,在历史叙事的裂隙处,打捞出了或隐或现的细部,在个人与时代之间,弥合出了一份专属的历史记忆。又如,姚云于1958年去大场镇沈家楼劳动一年,经历着她从未体验过的艰苦生活:
我在沈家楼的农田里耕作不已。每天早晨五点半,村中响起了预备钟声,我点起油灯,起床洗漱,六点出工,太阳还未升起,天色微明,晨风凛冽,我走到田头,露水早已湿透了裤脚,干了一个多小时,浑身已经微微出汗,七点半回来吃早饭,然后再下地,干到十一时四十五分,午饭后一点下地,一直做到晚上六点,在暮色苍茫中回到住处。一天下来筋疲力尽,晚上躺下就像死了一样。
有一次下午挑河泥,劳作单调,我耐力不够,到放工时,路都走不动了。劳动可以锻炼意志和毅力,我咬紧牙关坚持,双手磨出了老茧,三个月后我欣喜地发现,竟然能跟上大部分人的节奏了,一般农活也能熟练应对,驾轻就熟,比刚来时进了一大步,成就感大增,这坚定了我的信心,我相信今后会做得更好。……
在沈家楼这一年时间,我做遍了所有的农活,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基本农活有:“捉花”、“摸耳朵”(棉花活)、耘草、种菜、铲地、深耕、割麦、车水、挑河泥、“晒耘”等等,不一而足。除此外还有五花八门的零散活计,如:工分统计、民兵统计、写材料、写大字报、开整风会、接待市北中学学生、教书、协助扫盲、帮助食堂结账、搞沼气、采购沼气管、到乡里开会、到汶水路(当年无此路名)筑路,等等。……
1958年,金宇澄母亲姚云三十一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金宇澄是老二,还有个哥哥和妹妹)。她下乡劳动的一年时间,也是她思想锻炼成长的一年。在文中她已融入了农村的锻炼生活,早出晚归,透支着自己的体力。从回忆的字里行间来看,她从未有所抱怨,尽管身心疲惫,也从不放弃追求,在生活的磨难面前,她始终是那样的大度和宽容,显示出一个普通女性的坚韧意志。
金宇澄的《回望》,通过其独特的文字叙述方式,实现对其父母、家族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回望,但实际上是为了再现一段历史,一段个人生活之中并不平静的历史,以及这段历史背后的某些思索。作者试图通过平缓的、不带个人主观色彩的叙述,去探究作为我党情报工作人员的父亲、作为追求进步富家女子的母亲,在生命和历史长河中的回忆,构筑起私人所体味的种种艰难,以及新旧时代不同的生活状况(家族和家庭在不同时期的状况),抒发了儿女情、夫妻情、父子情、母子情等。《回望》中插入的大量日记、书信、笔记、档案,可以佐证和还原叙述的真实厚重感。作者笔下的父母及亲友,是那么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们是那样的乐观,即使被冤屈也毫无怨言。
如果仔细阅读《回望》,会发现书中的四个章节并不连贯,叙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通过对金宇澄的采访得知,《回望》一书起源于作者读了父亲的笔记、日记后有感而发。《回望》的创作,先写的是《我的父母》,如果从时间上推算,比《繁花》的创作还要早。
金若望、姚云之子金宇澄,终于完成了他们的文学梦想,成了一个以写文章谋生的作家,也终于把他父母的故事和经历编写成了一部书,一部可以感动读者的书。只是这样的回望有些沉重,也有些文学化。在写什么和怎么写上,作者金宇澄有自己的想法,用文学的形式来回望,并不像回忆录那样简单,涉及的人和事是真实的,也实实在在地存在过。《回望》不是《繁花》,也不是《洗牌年代》(金宇澄的另一部散文集,也是《繁花》的雏形),而是一部非虚构的传记,探索父母一辈的生活。尘烟散尽再回望,满满的全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