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之融理于情与融情于事

2024-06-20 04:20周政昌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4年17期
关键词:柴垛融情柴火

周政昌

美文引路

柴垛(节选)

◎李 晓

那些年里,一入冬,母亲就开始进山砍柴,她把砍下的刺槐、杨树、青冈、桐树、松柏、楠木、杉树、黄荆树、杂树的枝丫,在屋檐下、院坝中堆码成圆垛形。远远望去,这些柴垛如给我们家那破旧的青瓦房打上的厚厚补丁。

砍柴的高潮是在腊月,满山满岭的树都弯下腰来,低眉顺眼地等待农人去收拾它们旁逸斜出的、干枯的枝丫。母亲说,一年到头了,也该给树木们理理发啦。母亲拿着那把竹篾刀,在门前砂轮石上磨了又磨,发出明晃晃的光。然后母亲背着背篼进山,出山时码在背篼里的柴火,高出了母亲的半个身子。瘦小的母亲,背起的是一座小山,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喘着气回家。

柴垛,在我少年时的贫瘠年代,也是一个农家腊月里准备的年货。看一个农家是否殷实,门前看柴垛,进屋敲谷仓。门前柴垛码得高大粗壮,屋里谷仓用手指敲打时发出沉沉之声,这个家庭就是让人羡慕的,它让主人有了面子,也让一家人在柴火旺旺里吃饱肚子。

我17岁那年高中毕业回家,接过了二伯给我在乡里铁匠铺打的镰刀、锄头、篾刀、铁锨,一套农具无声地告诉我,让我还原到一个种地人的身份上去。我望着那沟壑边的土地,祖祖辈辈匍匐翻滚一辈子的土地,以及土地上一季一季生长的庄稼,土地上耸起的一片一片漆黑如墨的林木,我就想,把自己的一辈子也交给它吧。

腊月里,母亲说,你跟我去砍柴。进入林中,松脂的香气、柏树的油味沁人肺腑。我在母亲手把手指导下,学着砍去树上伸出的枝丫、干枯的枝条。空寂山谷里,时不时传出枝丫断裂的声音,还有我自己心房噗噗噗猛烈跳动的音响……我和母亲各背着一背篼沉沉的山柴回家;我在前,母亲在后。母亲累了,把背篼停靠在一棵槐树下,摸着胸口喘息;我也停下来等母亲。母亲望着我,沉吟一下对我说:“从今开始,这个家的担子,你可要帮妈挑一挑啦!”我不敢作答,歪过头去,望见山尖上的雾梦幻一般飘浮着。

把山柴背回家,在二伯帮助下,我们把几天来砍下的山柴,在屋檐下、院坝中堆码成柴垛。一个农家有了柴垛,就开始迎接新年了。

也是那年腊月的一天,我家院坝的一堆柴垛突然失火,在噼噼啪啪的燃烧声中,冲天火光把我家的房子映得如在火烧云上一样彤红。赶来的二伯说,让它烧吧,火头来了,可能好兆头也来了。来年春天,我考到了离家3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镇工作。母亲说,看来是那把火给烧来的。

后来又进了城,我还是一趟一趟回老家去。家门前那温暖的柴垛,是穿在我身体上的老棉袄。在风雪漫舞的大年夜,母亲从柴垛里抽出的枝丫在灶里熊熊燃烧着,锅里沸腾着乡间腊食的诱人气味。柴火灶里燃烧的老树根有时发出“轰”的一声响,母亲小声说,老树也是有魂的,这是它们的哄笑声。

年夜饭后,一家人在堂屋中间燃起的柴火中守岁,鸟雀一样叽叽咕咕地说旧年收成,道新年希冀;但守岁到天亮的,只有憔悴的母亲。天刚亮,一锅奶白的汤圆已在柴火灶上的锅里翻滚了。

而今,母亲也早已进了城。那旧时年月里的柴垛,时不时还在我心里“轰”的一声燃烧起来,照亮一些发黄的岁月。

(选自《扬子晚报》2024年2月19日,有删改)

◆技法借鉴

本文做到了“融理于情”和“融情于事”。

1.所谓融理于情,指抒情富含理性。一般有三种情况:(1)抒情恰到好处,既得到充分抒发又不无限引申以致装腔作势;(2)抒情水到渠成,情感是叙事写人到某个节点的自然流露,不是生硬突兀、牵强附会;(3)抒情蕴含哲理。如选文第三段揭示了柴垛在那个贫瘠年代所具有的特殊而又重大的意义,语言朴素,情味十足:有对少年岁月深深的怀恋,有对贫瘠年代的感伤,更有对撑起一个家来的母亲的感念、崇敬和礼赞。这些感情之中,又富含社会生活的道理:生存,是人生的第一需要;过年,是渗透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的传统,再贫瘠的年代里也是;判别,最需依据的是实际,而不是虚无高深的理论;人生,既要面子,更要里子,等等。

2.所谓融情于事,指叙事不干巴巴,而是恰到好处地直接或间接抒发情感。选文以小题材、小切口、小视角表达着真性情,融情于事的特点非常鲜明。譬如第二段记叙母亲进山打柴:“出山时码在背篼里的柴火,高出了母亲的半个身子。瘦小的母亲,背起的是一座小山,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喘着气回家”,这“小事”融入了作者体察、怜惜、崇敬、赞颂母亲之情。此类融情于事的例子,本篇中俯拾皆是。

我仿我秀

父母的谎言

◎徐双宜

一个周末的午后,我拖着行李箱下了公交,匆匆地向离别一周的家里走去。一阵微风扑面而来,微冷。小路旁的香樟树叶窸窸窣窣,似乎在埋怨微风不打招呼就吹落了一颗颗香樟黑果。我也毫无同情心,咔嚓咔嚓,只管践踏着这一地黑果,直往家门快步走去,因为我的肚子在抗议,咕噜咕噜地叫唤个不停。食堂的饭菜我还没有适应,熬了一星期,实在是想念妈妈做的饭菜。

进家门不一会儿,偌大的餐桌上便摆满了各种美味,都是我喜欢吃的。我咽了咽口水,便狼吞虎咽起来。爸妈见我如此狼狈,心疼地劝我慢点,小心噎着。我喝了一口汤,咂咂嘴道:“还是妈妈手艺好,还是家里好啊。”

“那就多吃点,这些都是做给你吃的。”爸爸夹了一块肉放到我碗里说道。我也不客气,搛起那块走油肉塞进大张的嘴巴,撑得口腔满满当当,一边大嚼一边含含糊糊地直喊:“好吃,真好吃!”奇怪的是,爸妈只在一旁看着我狼吞虎咽,我叫他们也吃,他们却说已经吃过了。

一顿饱餐,我心满意足,倒下身去看课外书。这时妈妈劝我出门散散步,顺便买两包咸菜回来。路上我心心念念着期待已久的课外书,因此是快步去快步回。不一会儿,我就买回了咸菜,去厨房交给妈妈。

“这么快啊!”妈妈一惊。

“妈妈,你不是吃过饭了吗?”我也一惊。因为我分明看到妈妈见我冲进厨房时,匆匆放在灶台上的那只碗,碗里还有一小半饭尚未来得及吃尽。

“爸爸呢?”我问。我怀疑爸妈在我吃饭时还都没有吃。我望见灶台上排着的菜碗,几个荤菜没有动过,而几个装素菜的碗空了。我什么都明白了,顿时,我的眼泪浸湿眼眶,差点儿流了下来!

“你爸去摆弄菜地了。”妈妈答道。我“嗯”了一声,有点哽咽,不知妈妈察觉没有。我已失去了看书的兴致,对妈妈说:“妈,我也去地头,和爸爸一道弄弄菜地。”说完转身,向菜地走去……

周日的傍晚,我乘坐在返校的公交车上,找了个最后的位置,坐定,从口袋里摸出两张百元大钞。这是出门时爸爸塞给我的,因为他见我接钱时很是犹豫,还一再叮嘱我一定要吃好,钱不够打电话回家。我望着有点憔悴的爸爸,不知说啥,只点点头。我想说您别骗我啦,您和妈妈宁愿苦着自己也要供我读书,让我健康成长。但是面对这么辛苦的爸爸,我怎么忍心捅破他的“谎言”。我只有发奋努力,用良好的成绩回报他。

望着车窗外来来往往的行人,我想其中也会有像我爸妈一样对孩子“说谎”的人吧?这么想着,猛然觉得我的手背上凉凉的——我的泪不由自主地落下……

【江苏苏州市望亭中学】

◆点评

习作主要记叙父母编造谎言、我识破谎言而不忍心捅破谎言的事件,抒写了父(母)子情深的温馨故事。融情于事,是这篇佳作最为鲜明的特征。譬如“我望见灶台上排着的菜碗,几个荤菜没有动过,而几个装素菜的碗空了……我的眼泪浸湿眼眶,差点儿流了下来!”“这是出门时爸爸塞给我的,因为他见我接钱时很是犹豫,还一再叮嘱……钱不够打电话回家。我……不知说啥,只点点头。”这些叙述,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深厚的感情,读来怦然心动,感人至深。

猜你喜欢
柴垛融情柴火
烧柴火
狼狈为奸
童心爱党 画笔融情
不时不食 融情于艺
父亲的柴火 母亲的年
远去的柴垛
远去的柴垛
狼和狈的故事
融情笔墨 悠然自得——花鸟画家李耕印象
弄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