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轴·体验中轴

2024-06-19 00:00:00李梓菁
十月·少年文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万宁什刹海中轴线

漫步中轴线,我往往惊叹于故宫、钟鼓楼的雄伟,往往注意着那些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与造型精美的奇珍异宝。我从未想到,再一次走上中轴线时,我会被一个比它们的规模、知名度小上万倍的桥所震撼,因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细节而对于整条中轴线与庞大的中华文化心生深深的敬意。

在介绍中轴线活动中,我被分配到了万宁桥组。跟随导航到达目的地,四周望去,却不见成群的游客、导游团的旗帜、文物保护的围栏,只见一座小石桥,上面车来车往。疑惑之时,却瞥见石桥上的汉白玉石护栏,莲花宝瓶的花纹,对着导航地点看了又看—这不起眼的小桥,竟然就是中轴线上第一桥万宁桥!桥上是汉白玉石的护栏,桥头是两只风化得不成样子的镇水兽,左右两边还各有两只趴在岸边。兜兜转转,却再无任何收获。我心中有些失望,但是更多的是对这样一座历史名桥不被人重视与保护的惋惜。

准备离开时,却发现了一位正在将相机伸入水下的摄影师。我跟随他的镜头看向水下。透过澄澈的水面,竟又有四只镇水兽映入眼帘!那镇水兽瘪嘴翘鼻圆眼,死死地扒着旁边的墙壁,咬着牙紧皱眉头,好似真的在与洪水较着劲。“吸干天下洪水”的宏大气势便顿时无声地蔓延开来。午后的阳光照入水中,为灰色的石头叠上一层暖洋洋的金。水波荡漾,它身上细密的纹路仿佛也在随水流动。镇水兽上方的墙壁上还雕有一个绣球用来测定水位。水上水下的镇水兽隔水面相呼应,好一幅“二龙戏珠图”!仔细观察这八只镇水兽,虽然是对称设置,但是从表情到动作竟都不相同!美感与功能兼具,这样的设计与建造让我对万宁桥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让我想为其拍案称绝。

我开始沉迷于研究这座桥,想揭开它更多的奥秘。“卖糖葫芦喽—”我忽地抬头。日落时分,太阳正好到达什刹海水面。桥上的人来人往映入眼帘,拉车师傅的叫喊声、什刹海边的乐舞声传入耳间,远处逐渐亮起的灯光照亮了天边……突然想起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古代的周围也会是这样热闹繁华的景象吗?桥下船夫降帆的呼喊声、马蹄踏过桥面的嗒嗒声、商人小贩的叫卖声,喧闹一片。小孩提着灯笑着叫着,小贩们默默盘点着今天的收获,或许也会有人驻足桥头,欣赏那一抹将尽的残红……

“妈妈!太阳要落下去了!看啊!”我回过神,桥头的小姑娘举着糖葫芦,蹦蹦跳跳,指着落日。历史与今日的影像仿佛穿越百年,重叠在一起,这其中的一景一物、一车一人,都在无声地向我诉说着历史,向我讲述着生活,向我骄傲地宣告着—万宁桥的生命永远鲜活。我恍然。万宁桥不是不被人关注的,而是它经过几百年的沉淀,已经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了人间烟火中绚丽的一道弧。我敬佩万宁桥,敬佩这种低调却博大的中华文化。

别人愿写中轴线的雄伟,写红墙雕梁琉璃瓦,那么我就愿写中轴线的细节,写万宁桥的烟火气,写故宫墙角的一只猫,写景山公园长廊里的老年合唱团……如果说雄伟的建筑物构成了中轴线的骨架,那么这些细节则共同成了中轴线的血肉,也正是它们,让中轴线能够屹立百年,经久不衰。

天色渐暗,万宁桥渐渐融进了夜色之中,闭眼睡了。我抚上它斑驳的表面,轻轻为其拂去历史的灰尘。它的价值并不在于有多少游客,有什么围栏将其珍藏,而是那能工巧匠精妙的设计与巧夺天工的技艺,它身上那种从古至今都存在的温度与烟火气,它其中蕴含的低调的、博大的中华文化让它在我心中熠熠生辉。而中轴线,因为有了万宁桥,因为有了细节与烟火的点缀,也在拥有博大美的同时拥有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细节与生活之美。

猜你喜欢
万宁什刹海中轴线
中轴线旁有片“海”
漫画北京中轴线(三)
去万宁冲浪
幼儿100(2024年9期)2024-03-27 05:45:32
《穿越北京中轴线》简介
行走中轴线 寻找城市灵魂
中国收藏(2023年6期)2023-06-08 21:13:31
大唐万宁天然气发电项目2号机组正式投产运行
水泵技术(2022年2期)2022-06-16 07:08:50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北京纪事(2019年3期)2019-03-01 08:59:36
万宁之旅·兴隆植物小姐模特大赛(二)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9-01-08 02:23:18
最美什刹海
万宁2017健·美·赏HBWA盛典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