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伟
战国中山国的考古发掘是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21年,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中,中山王 (cuò)墓出土了三件刻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中山王 铁足铜鼎、中山王 夔龙饰铜方壶和 (zǐcì)铜圆壶,它们被称为“中山三器”,记录了中山国的重要史实,确认了中山国都和王室世系,为认识古中山国起到关键作用。本篇以“中山三器”为切入口,着力呈现北方族群华夏化的历史进程,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路径和演进格局。
燕赵之间,中山故地
中山国,位于今太行山东麓河北省中南部,东周时期处于燕国与赵国接壤之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诸侯国。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中山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灵活的战略战术、勇猛善战的游牧精神,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然而,因其并非周室宗亲,国运又几经浮沉,加之史载不详,从而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中山王陵、中山国都灵寿古城、中山国早期代表性遗存——行唐故郡遗址等陆续被发现、发掘。设计精巧的茔墓、规模宏大的古城和数万件/ 套的珍贵文物,为我们揭开了中山国的神秘面纱,使中山雄风再现于世。
综合目前的考古材料及史料记载可知,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君主传系如下:文公-武公-桓公-成公-王(cuò)-王 ( zǐcì)-王尚。
大墓重现,重器频出
1974 年至1978 年期间,为配合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的农田水利建设,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当地展开了考古调查,并对中山王 墓进行了科学发掘。中山王墓是目前已发掘的战国中山国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属于“中”字形积石墓,由南北墓道、墓室、椁室和东库、西库、东北库三个库室组成,南北通长约110 米,宽约29 米。墓葬周围还有多个车马坑、杂殉坑、葬船坑以及陪葬墓。
令人痛心的是,该墓的椁室在历史上曾被多次盗掘,甚至还惨遭烈火焚烧,所剩文物寥寥无几。所幸的是,该墓的结构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它设有不与椁室相连的“库室”,许多珍贵物品都埋藏在库室之中,幸而免遭盗墓贼的劫掠,保存完好,让今人得以欣赏到中山国的众多文物珍品。
中山王 墓共出土青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玛瑙器、水晶器、琉璃器、骨角器、漆木器、屏风构件等珍贵文物数千件/ 套,多为墓主人生前的实用器。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嵌勾连云纹铜方壶、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错银铜双翼神兽、错金银铜版兆域图、以及被誉为“中山三器”的中山王 铁足铜鼎、中山王 夔龙饰铜方壶、 铜圆壶,如此种种皆是重器,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可估量。
“中山三器”,吉金铸史
浩如烟海的古籍史料对中山国的记载着墨甚少,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千乘之国”了解不多,甚至连其国祚、君主传系都理不清、道不明,直至中山王墓的出现,这一情况终于迎来了转机。
在中山王 墓的出土文物中,铸、刻、书有文字的共计174 件,包括铜器上的铭文,玉器和木条上的墨书,以及封泥印文等,共2967 字或符号(符号指合文或重文)。而在众多带字文物中,有三件青铜器尤为重要——中山王 铁足铜鼎、中山王 夔龙饰铜方壶和 铜圆壶,即所谓的“中山三器”。这三件器物铸刻了长篇铭文,共计1124 字,记录了中山国的重要史实,确认了中山国都和王室世系,补正了史书阙如,为研究战国中山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参考资料。
战国中山国所在的太行山东麓,自古以来便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碰撞的地区。作为游牧文化的代表,中山国积极吸收华夏文化的优秀成果,博采众长,不但创造出恢弘大气、华美绚丽、多元融合的物质文明,而且形成了慷慨悲歌、朴实稳健的文化特性。
中山国的历史是游牧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文明的历史。公元前296 年,中山国为赵所灭,但“中山”之名长期延续,中山文化逐渐融入燕赵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