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凌画廊,如何成为香港画廊界黑马?

2024-06-19 16:03:57张诗溦
收藏·拍卖 2024年3期
关键词:画廊艺术家香港

张诗溦

拒绝庸俗化,大胆拥抱前瞻性和冒险性

画廊的职责不仅是艺术交易,更重要的是形成艺术价值判断,并基于此来采取行动,联结起艺术圈和公众领域的方方面面。在这一方面,马凌画廊一骑绝尘。从马凌画廊代理和合作的艺术家名单的多样性和内容生产的独特性,以及整体展览规划的冒险性上,都不然看出画廊的艺术趣味。画廊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开创性的,可以激发想象的,既能反映当下的时代,又可与过去和未来建立深远对话的艺术家。黄炳、陶辉、杨家辉、郑波、泰国艺术家兼电影制片人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Weerasethakul)、印尼艺术家团体特罗拉马(Tromarama)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涵盖了影像、动画、音乐、装置、跨媒体等多种实验性探索,在创作实践与媒材上都颇具前瞻性。而且马凌画廊一直鼓励艺术家不断探索创作媒介、材料、形势与表达的潜能,不断更新自我。就拿近期热议的艺术家黄炳来说,在其过去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只是独自在家埋头创作动画,而今年的新展让他得以与拍摄团队、音乐家、导演、演员合作,前所未有地进行了大量实景拍摄工作,使其进一步深入发展了影像艺术实践。

在马凌画廊代理艺术家的名单中,我们发现了有8位来自香港本土的艺术家:关尚智、高倩彤、鲍霭伦、杨学德、黄炳、杨嘉辉、刘茵和郑波。而刘茵的作品被选为今年香港巴塞尔展会的海报作品。刘茵和郑波是两位在近年定居香港的新香港人。画廊总监廖薇(EllaLiao)表示:“众所周知,香港的租金、物价、人工都特别高,所以本地艺术家一般不会有大型工作室,不会有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无法过分依赖他人而必须依靠自己。他们的作品不可能特别庞大,也不会过分追求形式,这样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观念上的突破。这一点和内地恰恰相反。在内地,虽然意识形态受限,但作品体量可以无边无垠。因而香港艺术家的特点很难被归纳,不过香港本身是独一无二的,复杂的地理历史因素造就了这个独一无二的香港,所以它可以诞生香港电影,香港音乐这种无法模仿且难以复制的文化名片——香港优秀的当代艺术也是如此,复杂、多元而深刻,饱含批判性和当代意义。”而马凌画廊的使命正是在于持续展示和挖掘包括观念艺术在内的各种艺术的新可能,不断让新的艺术发生,使之为大众所知。

三个空间,展现多重可能性

马凌画廊成立与发展的历程,也是见证香港当代艺术生态构建和市场发展的过程。肉眼可见,从马凌画廊成立的2010年至今,香港艺术生态链的各个环节都在蓬勃生长。“顶级商业画廊入驻香港,可以看作一种鲇鱼效应——迫使小规模的画廊变强,并促使它们增加与同侪的合作,用以提高整个区域内的艺术产业水准。经过多年经营和尝试,我们已经慢慢开始探索新的画廊机制和展示模式,规划更具实验性的艺术项目”。廖薇提到。

因此,在这14年间,马凌画廊在选址、展览与空间的呈现,以及参加艺博会的选择上,经历了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在廖薇看来,因为画廊同时接触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在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窥见端倪,调整策略。截止目前,马凌画廊仅参加三个适合画廊自身定位的艺博会——两个Basel(香港和巴塞尔)和Frieze首尔,积累了三个实体空间,可分别对外同时展示不同的艺术面貌,呈现不同的展览特质,最大化地降低成本和提升性价比。

从最初的香港传统画廊业重地中环搬迁到湾仔适安街10号的建筑,再到田湾的工厂大楼空间,虽逐渐远离香港最密集的画廊聚集地,但新空间的特质反倒更适合马凌画廊的“实验精神”。位于田湾的大生工业大厦是一座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大楼,在被划分出办公区域、仓储空间和一个小型展览空间之后,这种没有过多装饰、真实简朴的工业风格做起展览来别具一格,意外地与某些艺术家的创作尤其契合。几个展览下来,这个小空间就不够用了,于是马凌画廊又租下楼上一个完整的400平方米空间。

而湾仔适安街10号由马凌画廊在2019年购入,意图打造成为画廊的永久性基地,以提供长期、稳定的空间条件。在空间设计方面,马凌画廊同法国设计团队BEAU合作,延续简洁、冷静、克制的空间美学风格,在垂直建筑内部打掉楼板营造出两个正方体空间,牺牲面积以获得空间高度,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这是颇有魄力的方案。“我们希望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空间给艺术家”。廖薇说道。2024年5月在湾仔适安街10号展出的“肛门耳语”就处处可见艺术家与空间的碰撞与巧思。据悉黄炳在构思展览时,根据画廊空间设计了不少场域特定的艺术装置。

自成立以来,画廊一直积极寻找替代方式,以期获得比博览会更高的关注度、曝光率和盈利额。相比起满世界地参加艺博会,马凌画廊更倾向于在其他大型博览会的同期与所在城市的独立空间合作开展“快闪”展览,以个展为主,重点深度介绍一个艺术家。这种思维模式曾在上海西岸空间中有所体现。相比于香港,上海当地相对低廉的材料、人工成本得以让马凌画廊可以在此做更多有试验性的、前卫的展览,甚至探索空间的多种运作模式。例如,马凌画廊曾连续两年携手上海的十多家画廊,主办了Condo项目,用共享空间的概念来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小规模画廊,实验一种可以替代大型博览会的跨地域展览模式。不过上海空间在疫情之初就关闭了,这也是马凌画廊在危机来临时做出的迅速反应。廖薇真诚地说:“如果画廊在成立之初面对的大环境是经济上行期,那么,在疫情三年后的当下,大环境正在经历着经济的衰退,我们必须要考虑成本和性价比,在批判和自我批判中前进,拓宽边界,寻找更多可能性。”

机构型画廊,超越白盒子空间的存在

创办一个从没有人做过的画廊,打造出一个超越白盒子空间的存在,共同缔造艺术理想”是EdouardMalingue和LorraineKiang(江馨玲)夫妇二人的初衷。多年来,他们不忘初心,一直把目光聚焦到这个时代最具开创性的艺术家身上,不仅希望透过他们的作品来激发想象、开启对话、迸发思维火花,而且期待在呈现个展、群展的同时,努力突破空间的边界,通过与世界各地的策展人、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以求推进尝试多样的艺术性讨论。就这样,二人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烦,专注心力,一点一滴、水到渠成地铸就出马凌画廊现有的面貌:立足香港,辐射亚洲,面向整个世界的当代艺术画廊。自成立至今的14年间,马凌画廊发展稳健,合作的艺术家数量已超过30位,鼓励艺术家规律地每两年展示阶段性艺术成就,并认为这是一个合理的时间规划,从某种意义,是相互敦促。

相较于对销售的热衷,马凌画廊更有意愿以艺术家为中心展开工作,参与艺术家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重要环节,给出专业而客观的建议,推动国内外机构的合作和收藏,对艺术家档案的收集和梳理,以及对创作中的艺术家提供资金支持。在画廊官网的建设上,也能很明显地感知到这一点。画廊官网关于艺术家的介绍内容详尽而丰富,让人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面貌。

在如何平衡商业性与实验性、观念性的审美取向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廖薇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画廊是艺术市场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作品面向市场迈出的第一步,是艺术家走出工作室的第一站。画廊需要同时兼顾展览和销售,平衡艺术价值和商业利润,不可顾此失彼。我们关注的不是一次两次的销售成绩,而是通过与艺术家的共同成长实现长期且稳固的盈利目标,当然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对这份事业的信念,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更为长远的商业策略。曾经有位机构的朋友给我看了他们机构内部培训的资料,其中把马凌画廊定义为‘机构型画廊,我觉得还蛮贴切的。”

猜你喜欢
画廊艺术家香港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4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2期)2018-06-06 16:26: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香港之旅
军事文摘(2017年24期)2018-01-19 03:36:28
展与拍
收藏与投资(2017年6期)2017-05-30 11:30:13
画廊
画廊
劳动保护(2015年10期)2015-12-02 02:14:04
香港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37:23
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