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而命题设计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命题设计必须以学生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的发展为目标,在如下三个方面着力:在背景呈现上,回归现实,关注变化;在内容指向上,立足整体,结构关联;在方法运用上,凸显过程,聚焦思维。
关 键 词 素养立意;小学数学;命题设计
引用格式 王玉东.素养立意下的小学数学命题设计新走向[J].教学与管理,2024(17):68-72.
当前,小学数学命题设计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背景的简单化,内容编排的散点化,思维空间的逼仄化以及评价视角的结果化。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在“是什么”“怎么做”上煞费苦心,而在“为什么”上着力不够,学生的学习倾向于机械记忆、简单模仿和重复训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明确提出“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的命题原则,这意味着小学数学命题设计必须以结构化知识内容为载体,着力考察学生在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三个方面的素养表现。
一、素材背景:从虚拟走向现实
学生面临的是一个现实的、不确定的世界,他们要解决的也是一些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往,试题情境非常简单,条件问题相互匹配,信息提供恰到好处、具有完构性,而这与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并不一致。因此,试题情境应从虚拟走向现实,从单一走向复杂,一方面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快速阅读与理解、筛选与提炼有用信息,进而寻找到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逻辑链条;另一方面可以采取适度陌生的原则,迫使学生认真解读新的问题情境,在知识迁移中获得新的认知与成长。
【试题1】酸梅汤是中国传统的消暑饮料。劳动课上,老师分享了制作配方(如图1)。小明准备用4L水,按配方制作最佳口味的酸梅汤,需要乌梅多少克?
【试题2】
某条道路的限速和一辆客车经过这条道路时的速度如图2。按照上述规定,司机应该接受的处罚是(),请列式说明你的思考过程。
学生面对无序的、隐蔽性强的情境,必须认真阅读信息、准确理解信息、合理提取信息,进而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试题1提供了酸梅汤的配方表,其中信息较多,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实际上,通过筛选,学生仅仅用到表中的两个条件:6L水和30g乌梅,再对照问题分析,用比例知识便可解答。试题2以图文形式出现,信息更为复杂,而且对学生而言,情境还比较陌生。学生首先要读懂超速处罚的条款;其次要根据情境图呈现的内容,算出超速的百分率;最后再找到相应的处罚条款,进而解决问题。这类问题考查学生的数据观念和应用意识,同时考查他们的阅读理解和信息检索等跨学科素养。
二、模型样式:从静态走向动态
运动变化是世界永恒的主题,数学也不例外。囿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小学数学教材主要介绍了三种简单的图形运动方式: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并按单元独立设置。另外,小学教材中的概念除了采用静态定义外,也通过渗透的方式进行动态描述。比如圆的定义,可以描述为点的运动轨迹;圆锥的形成,可以描述为直角三角形绕直角边的旋转。以往的试题,教师很少将运动变化类题目纳入其中,这对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深刻把握世界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在命题中适度加入动态性试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试题3】一个底面是圆形的扫地机器人,贴合一块地毯边缘行进一周(如图3)。这块地毯的两端是半圆形,中间是长方形。扫地机器人圆形底面的半径是1.5分米,它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 )分米。
【试题4】如图4左,将一个长2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从正方形的左边匀速平移到右边,图4右是平移过程中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与时间的部分关系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方形平移2秒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重叠面积是( )平方厘米。由此可以推算出长方形每秒移动( )厘米。
(2)从第6秒开始,重叠的面积开始不变,所以图4右中a的值是( )。
(3)当平移时间为12秒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重叠面积是( )平方厘米。
试题3中扫地机器人圆心走过的路线是什么,学生通过想象便能发现是两条线段和两段圆弧。学生用尺规作图,使得想象可视化,再借助数据进行计算,问题便得以解决。试题4与试题3相比,要复杂得多,学生首先要通过解读图象,探究出重叠面积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计算发现每秒钟重叠8平方厘米,长方形向右平移2厘米;其次,通过观察,发现当运动时间达到6秒时,重叠面积不再发生变化,此时重叠面积最大,为48平方厘米,进而推断出正方形的边长为12厘米;最后,平移时间为12秒时,长方形已经向右运动了24厘米,此时,长方形的左端距离正方形左边线4厘米,即重叠面积为(12-4)×4=32(平方厘米)。这类题目从动态视角考查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的发展情况,同时渗透了变与不变、动静统一的哲学观念。
三、知识维度:从单一走向到综合
《2022版课标》指出: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1]。因此,教师命题时不能仅仅考查单一知识点的识别或再现,而要依托现实问题,促使学生唤醒大脑内存,通过知识的协同和联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数学学科内进行跨界,设计学生可以用多维视角思考、不同语言表达的试题,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数学对象,是否真正将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阅读类、写作类、创作类设计,将数学命题跨界到语文、科学、艺术等领域,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素养。
【试题5】从数学视角看,图5中的哪一个图形与众不同,找出这个图形并说一说你的理由(写出一种即可)。
(1)这个与众不同的图形的名称是( )
(2)你的理由是什么,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试题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张杰在假期中走访了四个湖泊,并在其中两个湖泊中采集了湖水样本,根据他的实验记录,判断一下两份样本分别采自哪个湖泊(写出分析过程和判断结果)。
[走访记录]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咸水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淡水湖。
羊卓雍措:位于西藏自治区,是微咸水湖。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是盐湖。
[实验记录]
1号样本:质量550g,含盐分5g;
2号样本:质量210g,含盐分6g。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真实复杂问题的解决来深化、扩展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帮助学生建构以学科知识为锚点的多学科网络结构”[2]。显然,上述试题的解答能促进学生大脑联结的强化以及新联结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复合思维能力。试题5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多个知识点。哪个图形与众不同呢,学生可以从边的数量的角度,选出三角形;可以从是否轴对称的角度选出等腰梯形;可以从面积是否相等的角度,选出平行四边形……依托多个数学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意识。试题6则是将数学学科与科学学科进行融合,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四类湖泊,学会通过样本推断整体的科学实验方法;另一方面,考查学生区间、百分率等数学概念的掌握应用情况。在学生用数学与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考查他们的数感、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四、内容组合:从散点走向结构
《2022版课标》指出:在教材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3]。当学生的学习总是在结构关联中展开,当问题解决、探索发现总是不断地被结构性引导时,结构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4]。教师命题时,有意识地将有相互联系的内容进行整合,能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思路、系统化思维。教师命题时要瞻前顾后,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结构脉络,形成知识间的逻辑链条;要左顾右盼,关注数学概念、原理、法则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悟贯穿其中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和数学方法。
【试题7】数学课上,老师带领大家“回头看”乘法计算的算理。乐享小组写出这样一组算式,发现整数乘法算理与小数乘法算理之间的联系。
(1)乐享小组会怎样表达分数乘法计算的道理呢?请以×为例,写一写。
(2)观察上面几组算式,想一想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的算理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写一写你的想法。
【试题8】下图中运用“转化”思想方法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22版课标》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要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试题7主要体现了数运算的一致性:两个数相乘,可以将计数单位相乘得到新的计数单位,将计数单位的个数相乘得到新计数单位的个数。其中,第(1)题主要是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学生需要借助分数的意义和乘法运算律对×进行变形和重组,进而得到一个分数单位与其个数相乘的形式;第(2)题则是知识的创新,学生需要对三道算式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最终获得理性的认识。试题8涉及的知识点众多,但在问题解决上都采用共同的思想方法——转化,学生在解答该题时,发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这样的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等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情况。
五、评价视角:从结果走向过程
《2022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在课程实施中指出:“……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避免死记硬背、机械刷题”[5]。余文森教授认为:如果知识技能是学科的“肌体”,那么过程与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基于过程哲学,教师在命题时要关注以下两点:其一要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让知识背后的思想、原理、方法显现;其二要暴露学生的思考痕迹,呈现学生分析问题的多元表征、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方法,促使学生思维的外显。
【试题9】在研究÷如何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下列三种方法,对这三种方法有四名同学做了分析说明,其中表达不正确的是( )。
① ÷=(×9)÷(×9)=6÷8=
② ÷=(×)÷(×)=×=
③ ÷=÷=(6×)÷(8×)=6÷8=
A.都是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基本性质探索解决分数除法
B.①和③是把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
C.②是把分数除法变成了分数乘法
D.③把分数单位丢了,这样做没有道理
【试题10】观察下面的四个情境,( )中两个量的比不是3∶2。
A B
C D
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内容的情况如何,教师可以从数学的表征形式、知识的逻辑形式和知识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考查[6]。试题9主要考查学生分数除以分数算法的推导过程,以往命题设计中,这类题目都是以口算题出现。口算题只能考查学生形式化操练的程度,不能考查学生对除法算理的理解应用。这道题呈现了除法计算的多种算理,将推导过程用多镜头切换的方式进行了再现,考查学生对商不变性质和等式性质的理解应用。试题10是从结果到过程的逆向设计,考查学生多元表征3∶2的能力。学生首先要读懂每幅图直接或者间接提供的信息;其次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弄清要求的是哪一对数量之间的比;最后要仔细计算,将比进行化简,进而完成选择。这两题可以考察学生数感、量感、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掌握情况。
六、思维空间:从封闭走向开放
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发散性思维、归纳和猜想的能力等,而这一切都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7]。教师设置封闭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答时思路单一,策略雷同,不利于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相反,教师提供开放的思维空间,学生则能够多元思考,提出富有个性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命题设计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其一,条件开放的,教师可以设计结构不完整的试题,让学生补充相应的条件,使得问题得到解答;其二,问题开放的,《2022版课标》明确提出了“四能”,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特别重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条件,让学生根据其内在逻辑关系提出问题;其三,解决问题策略开放的,教师要设计路径多元的试题,学生可以通过列表、画图、假设、转化等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试题11】根据下图中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问题: ?
【试题12】为迎接学校春季运动会,四位同学进行了踢毽子比赛。以A、B、C、D四人平均踢毽子个数为基准,已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A、B、D三人的踢毽子个数。
(1)A踢毽子的个数比D多( )。
(2)如果四人踢毽子的平均个数是40,那么C踢了( )个。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在思考的过程中能有独特、新奇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的思维特征,也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提出独特的分析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试题11学生可以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牡丹和月季一共多少朵,牡丹比月季少多少朵,菊花多少朵,菊花比牡丹多多少朵……试题12学生可以先求出ABD三人的踢毽子个数,再根据四人的平均数求出总数,进而求出C的踢毽子个数;可以用正负相抵的方法进行解答,平均数以下共有14个,那么平均数以上应该也有14个,A占去了6个,那么B应该有8个,8+40=48个;还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解答,将B的4个移给D,那么B和A相等,D和C相等……这两题考查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数据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8]。试题作为教学评价的工具,对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意义重大。命题要关注情境的客观、真实,指引应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经历、体验,引导过程性学习;注重知识的联结、融通,推动综合性学习。当“教—学—评”目标一致、策略融通时,以命题为手段的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87,85,82.
[2] 郭华.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25.
[4] 许卫兵.小学数学整体建构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145.
[6] 史宁中,曹一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93.
[7] 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5.
[8] 朱月萍.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3(07):84-90.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