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基金项目:江西开放大学校级重大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西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编号:JKZD2302)。
作者简介:戴璇(1991—),女,汉族,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振兴。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乡村人才振兴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现如今随着乡村中青年持续外流,老年人成了农村人口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农村老年教育、提升农村老年人文化素养,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从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最后从建立农村老年教育的体制机制、打造农村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精准设计农村老年教育教学内容及建立农村老年教育课程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策略建议。
[关 键 词] 乡村振兴;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5-0025-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意味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了新阶段。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最终奠定了“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总基调。可以说,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中青年和优质人才不愿待在农村,选择去外地务工。老年人成为农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积极开展老年教育,丰富农村老年人精神世界、提升其文化素养,是农村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一、乡村振兴视阈下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即国办发〔2016〕74号文件)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呈现出“未富先老”的明显特征。老年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老年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1],因此,开展老年教育意义重大。而现如今我国农村地区老年教育面临着发展较为薄弱的困境,所以集中力量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势在必行。
(一)发展农村老年教育能应对社会老龄化现象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开始进入老龄社会了”[2]。据统计,2012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据民政部2023年10月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十年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率增长了约5%,这充分说明我国已进入“银发社会”。实现“六个老有”是目前老龄工作的宗旨,具体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3]。其中老有所学是关键,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既能修身养性,又能丰富生活。但是在农村地区,因大部分老年人自身文化水平较低,部分老年人甚至连手机都无法熟练使用,更不用说利用信息技术主动获取外界信息、提高生活品质、丰富生活内涵。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可以提升农村老年人整体素质,增强农村老年人生活幸福感,是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基础工作。
(二)发展农村老年教育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口中中青年占比较高,而50岁以上的在外务工农民工因年龄不符合城市普遍用工年龄要求而选择返乡,成为农村人口重要组成部分,此类人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城市老年教育发展现状与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现状相差较大,其主要取决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城乡老年人学习需求不一致。城市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主要是为了让自己晚年生活不单调或者为了实现年轻时没空培养的兴趣爱好,因此城市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较为主动。而农村老年人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针对此类人群开展的老年教育在主题及内容的选择上更为局限,目前面向农村老年人开展的课程内容大部分局限于休闲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因此,为了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向农村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精准开展教育教学,调动农村老年人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是当前紧要任务。
(三)发展农村老年教育能推动传统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不仅要铸形,更重要的是要铸魂,而传统文化就是乡村振兴的魂魄所在。农村老年人在文化传承的完整性、村情村貌及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程度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因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有限,其不知道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进行展示及宣传。因此,现如今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体系化,部分传统文化只能依靠老一辈的口头相传。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应帮助农村老年人提高文化水平,让农村老年人学会将其所掌握的历史经验或文化现象进行总结和宣传,帮助老年人寻找合适的能够展示自身才华的通道,充分释放农村老年人技能红利、智慧红利,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发展农村老年教育能满足农村老年人社交需要
随着年龄增长,农村老年人因家人经常不在身边,子女外出工作或者生活,再加之身体原因无法随之迁徙,导致他们的社交圈子缩小,而农村娱乐项目相对较少,因此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逐渐变得单调乏味,社交需要日益增大,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其心理隐疾,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个非常方便的交流互动平台,在丰富业余时间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农村老年人扩大社交圈,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充分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社交需要。
二、当前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同于城市老年教育,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起步较晚。各项工作开展尚处于探索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农村老年教育受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老年教育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部门尚未认识到农村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仅仅把老年教育简单理解为闲暇时间的休闲娱乐活动。大部分农村没有设立专门的老年教育机构,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虽然有专门的老年教育机构,但没有人事、财政等相关主管部门,在经费划拨和人员配置等方面也较为忽视,造成机构职能体系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正常运作,使得农村老年教育统筹管理缺乏抓手,容易造成工作指导不力、工作管理开展不畅[4]。同时有关农村老年教育制度保障也不够完善,现行有关农村老年教育的政策法规更注重宏观层面,在微观执行层面的描述不够清晰、明了,导致农村老年教育具体执行受到了阻碍,缺乏清晰、明了的可操作性指引。
(二)农村老年人受教育意识淡薄
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发布的《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老年大学数量约7.6万所,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老龄学员共有1300万余人,仅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5%。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的比例较低。有些农村老年人甚至不知道老年教育的存在,有些农村老年人虽然知道老年教育的存在,自身也有一定的学习意愿,但是不愿主动了解具体报名渠道。目前,由于农村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弱,人们对老年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简单的层面,部分老年人认为老年教育只是闲暇时间的娱乐,有时间也选择在家做农活,觉得参加老年教育的必要性不大;部分老年人由于受教育意识较为淡薄,认为自己年龄大,没有必要再参加学习和教育活动,参加学习反而会让自己和周围人格格不入,导致学习态度较为消极;部分老年人不清楚老年教育所需费用,因担心费用负担过重缺乏积极的老龄观。
(三)农村老年教育资源不足
一方面农村老年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农村老年教育开设的课程涉及种类较广,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优质师资[1],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效果。同时一些农村老年教育教师属于兼职志愿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企事业单位员工和自身有特长的老年人[5]。因其开展教学前基本忽视针对农村老年人学习现状及学习需求开展充分调研,因此日常教学多是依据教学经验、教学感觉展开课堂教学,导致教学效果欠佳,也难以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农村老年教育教学形式单一。不同于城市老年教育采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目前部分农村老年教育教学形式单一,仅仅局限于开展讲座、开大会等,内容大多是科普知识、健康保健和普法宣传,适合本地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特色专业和课程较少,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未能运用微视频、网络课程和直播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开展教学,此类教学形式阻碍了农村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四)农村老年教育教学设施短缺
目前,我国承担老年教育的机构主要为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等,而这些教学机构基本设立在城镇地区,农村老年人如要前往学习,路程较远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部分设立了教学场所的农村地区,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教育场所条件差强人意,大部分是利用老旧办公楼稍加改装后作为教学场所,更有甚者直接在露天环境开展教学。另外,虽然当今教育数字化普及范围较广,但是农村老年教育机构因缺乏政策支撑、资金配备不足等原因,数字设备配置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开展教学的趣味性,导致农村老年人学习积极性越发消极。
三、当前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相较于城市老年教育的积极发展态势,农村的态势更为缓慢且尚存问题较多。据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老年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
从政府层面来看,基层政府没有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认识到农村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仍然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认为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环境的改变是最重要的。从学习者层面来看,绝大多数农村老人认为现在年纪大了,保持健康、好好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学习的必要。而且由于本来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年纪日渐增长,记忆能力、学习能力及身体素质也大不如前,再像年轻人一样去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现在学习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实际经济效益,比起学习,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帮着家里做农活、照顾儿孙、利用闲散时间做零工等,此类学习者缺乏对老年教育的基本认识,没有意识到物质生活的发展会随之产生精神生活的需求,精神文化生活才是人追求的更高目标。
(二)农村老年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老年教育具备教育和老年事业的双重属性,目前各地区农村老年教育管理主体不一,导致许多部门要参与到农村老年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但是大部分主体部门在农村老年教育工作中仍然停留在上级对下级的单一模式,没有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无法实现各种资源共享。这种多元主体参与现象在极大程度上导致农村老年教育工作难以做到系统性和持续性,阻碍了农村老年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与城市老年教育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相反,农村老年教育学习者主动性普遍较低。虽然部分农村地区会定期开展一些特色课程,如保健养生、农业技能、急救常识等内容,但参加相关教育活动的人数较少,有的机构甚至因为开展的活动参加人数较少或无人参加,教育活动很难继续开展。农村老年人存在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知识点的吸收和掌握能力不足等现状,极大地影响了农村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导致农村老年教育参与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农村老年教育教学内容不匹配
老年教育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特点,其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因此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应精准匹配学习者需求。然而,从目前在农村开展老年教育的机构来看,基本不会在老年人开展学习前,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形式对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开展调研。其开展教学活动基本上取决于教学机构“有什么”,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要什么”,这导致教育形式及内容相对单一且缺乏规划,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学习兴趣。
四、当前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综合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需采取有力策略推动落实。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农村老年教育的体制机制
完善的体制机制是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保障。各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将发展和完善农村老年教育纳入重点工作中[6],从宣传指导、组织协调、资金投入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老年教育倾斜。一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将农村老年教育提升至战略高度,依次推动农村老年教育的普及度及接受度[7]。同时各地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农村老年人家庭了解老年教育的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及实际意义,改变老年人较为淡薄的教育意识,引导其认识到农村老年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健全相关制度体系,根据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出台的老年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各地政府应出台详细、明确的实施细则,形成教育、民政、公安等职能部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协调联动机制。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制度层面确立老年教育的体制机制,制定老年教育政策制度,明确县、乡、村各级老年教育机构的建设标准、职责使命、投入机制、评价体系等,保障农村地区老年教育的发展[8]。三是建立教育经费保证机制,加大农村老年教育经费投入,将农村老年教育纳入财政预算,优化老年教育办学条件。教师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爱心人士通过捐款、捐物和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老年教育发展。
(二)打造农村老年教育的师资队伍
为提高农村老年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农村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依托各地市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的力量,推荐各专业优质名师,建立农村老年教育专家库,积极组织开展理论研究,指导教学业务健康开展。同时建立农村老年教育师资库,按照课程门类专门开展老年教育师资培训,做好老年教育示范教学。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鼓励退休的乡镇老干部、农业相关企业员工、农村教师等发挥余热,积极参与农村老年教育,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精准设计农村老年教育教学内容
不同于城市老年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及主动教育意识,农村老年人自身具备独特的学习需求和现状,因此需根据自身特点精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师在上课前不能凭借“经验”“感觉”开展教学设计,而是需针对农村老年人学情展开充分调研。教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或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目前农村老年人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的需求,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结果精准更新课程教学设计。例如针对现阶段需要照料孙儿的农村老年人,可以设计儿童科学成长、儿童健康喂养等课程内容;针对高龄的农村老年人,可以设计健康养生、医疗常识等课程内容等,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9]。同时结合现有办学条件及课程内容,教师可采用线上教学、实践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形式,探索适合老年人的教学方式,激发农村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
(四)建立农村老年教育课程质量评估体系
老年教育课程质量评估是对其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它关系到老年教育目的的达成,直接影响到老年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决定着老年教育的质量与生命力[10]。课程质量评估对提高农村老年教育质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推动农村老年教育不断发展的关键。因此,需以学员为本,科学、合理、多样化设计评价内容和指标,并采用调查问卷、结构化访谈等方式定期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效进行充分了解,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提升农村老年教育质量。
五、结束语
农村老年教育虽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前途一片光明。因此,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老年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等需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补齐短板、补强弱项,进一步促进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努力增强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蒋护纹,刘琼.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开放大学助推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3(2):19-25.
[2]闫怀品.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调查分析与思考:以延庆区为例[J].成人教育,2017(9):60-65.
[3]李瑞萍.乡村振兴背景下开放大学推进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4):40-43,81.
[4]郁伟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J].家庭科技,2021(2):36-38.
[5]高秋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研究现状与问题审视[J].中国成人教育,2023(4):77-80.
[6]张红兵,孟祥彬.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老年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5(3):54-60.
[7]胡畔,江丽,姜磊磊.江浙沪地区农村老年教育发展策略对安徽的启示[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3):66-70.
[8]卢再新,陈凤贞.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进路:基于对M市的调研分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3):41-46.
[9]任文慧.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逻辑及优化路径探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34(5):59-62.
[10]王元.老年教育课程质量评估框架构建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33(2):59-64.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