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传承农耕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价值,具有传统风貌或者地域文化特色,有村民居住的村落。皖南地区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民居类型、建筑风格、文化寓意鲜明等特色,成为最具特色地域建筑类型之一。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文化价值,其独特的地域性建筑风貌和蕴含的乡土文化是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在实践层面最有效的抓手之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极具分量的物质资源与文化力量。保护和利用皖南传统村落,对于建设美丽乡村、留存乡土记忆、拓展农业形态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实现对皖南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皖南传统村落价值
数量众多、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是中国千百年以来农耕文明和民众生活家园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传统历史的现实记忆,是民众乡愁的根本寄托,是传统文化生长的肥沃土壤。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传统村落,首先要明确传统村落所蕴藏的文化和美学价值。
一、传统村落审美价值
传统村落是浓缩了文化历史与浓厚生命意识的存在,是内化了人类审美思维、艺术哲学观的审美存在的“景观体”。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建立和发展之初,更加强调生存,仅能满足基本居住。随着社会发展,在村落发展中开始注重审美和文化价值,为村落引入了文化概念与形象。如“天人合一”“里仁为美”“以和为贵”“礼序”等思想和概念对村落选址、村落格局、建筑形制和装饰艺术等产生深远影响。充分展示了古代先民重视自然环境与生存环境的协同发展,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适应,并以此绵延生存的和谐特性。这种尊重自然的朴素认知,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象,最终产生了具有美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的传统风格。
皖南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制融合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并以具有地域特征的材质、工艺及文化现象,成为具有地域特色风格的艺术形象。马头墙和天井围合构成建筑强烈的内向性。天井具有排水、采光、通风等实际功能,不仅体现了传统建筑的设计智慧,而且在空间上具有通透与敞亮的审美感受,同时以“四水归堂”“纳财聚气”的寓意体现了基本的精神追求。皖南传统建筑构件所运用的装饰和雕刻以朴素直白的审美形象进行展示,如以“五福”“八仙”“福禄寿”等为主题,传递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传统村落文化价值
皖南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具体物质形态最能够吸引人们的关注。物质形态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保护皖南传统村落中最为重要且最有工作成效的方面。然而,相对于其景观价值而言,皖南传统村落内居民世代传承的生活及其文化价值则是最为深层次的核心。尽管其并未具象化且显性化,缺失传统村落形貌与价值所在。皖南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三个层面: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植根于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和产业状态,即生存方式决定其基本形态。皖南山区具有农、耕、工、商等产业状态,形成的村落特色和建筑风格是皖南传统村民生活的空间基础,也是最有村落特色的生活文化,遵循着约定俗成因地制宜的生存传统与法则,是村落文化观念的物质载体。
社会生活是居民在皖南山区这一特定空间和时段中的生活秩序,它在长期的生活中所形成的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特定关系,其主要体现在农时与节日、宗族关系、生活礼仪、家规族规和其他祭拜活动上,以实现传统村落中的人际交往,维护伦理纲常,稳固社会秩序。
精神生活是皖南传统村落的重要因素。其包括传统村落自身所形成的伦理和信仰传统。皖南传统村落大多是由具有紧密关系的人群聚族而居所形成,因此,相互之间产生了极为强烈的伦理道德关系,家族内部的人际互动、相互往来和互帮互助构成了发展基石。村落内的精神生活传统如宗族活动和表演艺术,能够起到振兴传统村落精神、强化社会联系、维系村民情感的重要传统,是传统村落的魅力所在。
皖南传统村落保护面临问题
当前,因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变化,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传统村落也面临着转型困境。同时由于社会组织结构变化,随着农村生活更加依附于组织管理,传统村落的自发意识被取代,村落组织的自主性消减。同时,社会认知变化,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足,加之传统村落分布广泛,相关保护制度不健全以及贫富差距等因素的冲击,传统村落所赖以生产的社会空间自然形态面临瓦解。造成许多传统村落濒临破败或消亡。
一、村落结构变化
在践行《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道路上,中国乡村关系已经有了重大变革,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功能、人口结构、村落布局等需要进行深刻调整。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815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安徽省累计469个村落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乡村地域的复杂性与不同的存续发展模式,决定了乡村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解决村落保护的资金、人力、物力的缺口,需要因地制宜。目前,对乡村村庄的规划、开发和建设大多由政府主导进行,管理严格程度不断加强,主要体现在土地流转、规划、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这主要是由于村落结构发生变化,当代村落运转更加依附于政府管理,与传统的自发式生长的传统村落发展动力截然不同。
二、村落社会空间形式变化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然而,随着城镇化不断深入,在皖南传统村落难以提供就业环境的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产生虹吸效应,吸引大量人口进城工作,以至于造成传统村落“空巢”现象。这种变化大大弱化了传统村落内原有的邻里和人际关系,进而导致村落与民众、传统习俗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同时,人口外流又导致村落内的民房无人居住或维护不力,以至于缓慢衰败,最终被空置或废弃。村落内原有的一些公共建筑或设施,如祠堂、桥梁、水系等也难以为继,日益衰败。而“空巢村”“空心村”又加剧村落衰败,以致人员进一步外流,村落进一步废墟化。最终,传统村落和人的纽带完全断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系统双双失衡甚至消失。
三、文化支撑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传统村落大都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上具有别具风采的地域特征,天然具备吸引游客的文化资源优势。一般而言,发展旅游业往往成为地方政府振兴乡村经济的首选。然而,当下大部分的旅游商业开发,大都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将传统村落所具有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迅速变现,以至于缺乏全面培育的心态。在这种商业模式下,一方面,对地域性的文化内涵认知粗浅甚至错误,缺少对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充分理解与尊重;另一方面,村民在村落开发中的地位和角色产生缺位或错位,原生态的乡村气息逐渐消解,成为本地文化空壳化的景区,最终导致传统村落的形象逐步异化为景点化、表演化和符号化。在整体建设上出现了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古建筑无序开发利用等问题,各类房屋建筑被改为旅店、酒吧、商铺,以至于村落中的传统生活氛围消散,成为仅存空壳的僵化景区。
四、资金和技术不足
在安徽传统村落保护的探讨中,村民的结构性贫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村民们的贫困状况往往与村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然而,由于产业缺乏厚度,存在结构性不足。尽管个别村落商业化程度较深,但普遍情况下,村民的收入来源仍然依赖于传统的农业或手工业,无法真正实现经济的独立和可持续发展,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增速,单纯的农业生产不足以产生足够收入,经济活力不足问题在许多村落中普遍存在。再者,村民普遍觉得现存房屋不能满足现代性的生产生活需求,给他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而面对维修所需经费,则加重了经济上的负担,因此村民缺乏积极意愿进行修缮。
同时,作为传统村落,一些老房子的修缮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团队的支持,然而村民缺乏专业维修知识与基本技能,在维修过程中并不能够满足要求,不但与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应有质量相差甚远,而且使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难以为继。
五、保护制度尚有不足
一方面,现行法律法规在专业针对性方面十分详细,但相互之间的交叉地带却存在不足,这是导致传统村落内的老建筑无法及时得到修缮的原因之一。在传统村落保护的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的情况,相应的管理规定严格限制了维修程序,使得一些村民难以对自己的老建筑及时进行合法的维护和修缮。另一方面,由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资金又不能随意使用于私人产权的老建筑维修,使得建筑修缮一拖再拖,丧失最佳时机。总之,目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与现实操作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了传统村落内的老建筑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皖南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
皖南传统村落保护不仅是单体建筑和单个村落的保护,而是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的整体性保护。
一、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
皖南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为加强保护、传承与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皖南传统村落保护体系,编制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严格保护村落格局风貌、传统建筑及历史环境要素。
首先,保护自然和历史环境整体原则。皖南传统村落需要保护的不仅是村落物质载体范围内的各类人工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对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全面考虑,在保护规划中不能割裂自然与人文要素,应进行统一保护;其次,遵循真实性保护原则。皖南传统村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其价值所在,因此,在保护和环境整治中应注重对其真实性的维持,所展开的维修工作应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尽可能使用原材料、原工艺进行风貌整治;再者,近远结合原则。传统村落的保护并不是一劳永逸,应根据其保护现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来设定短期行动目标和远景预期目标。以保证传统村落保护按计划逐步实现;最后,保护和发展相促进原则。保护是指尽可能维护村落风貌,展示传统形象;发展则是提高其经济活力,使村民生活得到改善。
二、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集中连片保护突出并强调在“保护”的基础上展开“利用”,将单纯的“建筑维修”提升为“活化利用”。在实现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展现自然美、建筑美目标的同时,能更好地达成展现传统文化形象,提升文化价值的目的。集中连片利用能够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差异化协调发展,成为沟通区域范围内多个传统村落间优势互补的路径,有助于集聚力量,实现整体提升,最终形成“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保护效果。
三、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增强传统村落发展动力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并缓慢发展的,其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特点,其传统的自然经济要素,不仅奠定了传统村落原有产业发展的格局,更是当下发挥或调整其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通过对传统村落发展和经济特征的了解,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农作物特产和产业形态等基本经济要素,科学制定与其经济发展相关的规划,推动产业形态由传统村落的社会自发性演变转向现代化建设中村落经济的自觉性发展。为促进传统村落的发展,财政支持必不可少,强有力的财政资金支持能够引导并促进传统村落整体发展。
总而言之,皖南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是当下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社会背景下的重要任务。本研究总结了皖南传统村落的价值,从分析其保存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入手,提出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强化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等相关措施和建议,使皖南传统村落这一地域性文化代表得到更好的传承。同时,也使皖南传统村落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