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静 徐畅 王婷婷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整本书阅读的这个理念对于一线老师并不陌生,但是如何有效的开展整本书阅读呢,这是值得我们所有语文老师思考的。
学生阅读整本书,未必能一字一句从头读到尾,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先睹为快的愿望强烈,熟悉学生的阅读心理,可以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多次走进同一个文本,每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获得新的阅读动力。针对不同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学生,可以用选择使用以下三种指导方案:
一、 阅读计划辅助的自主通读
对于阅读习惯良好,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制订读完一本书的完整计划表,每天完成阅读任务后简单记录阅读心得。逐步实现自主制订阅读计划,记录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进程,以及各个阅读阶段的感受。
二、阅读任务督促的顺序通读
对于阅读习惯养成阶段的学生,建议教师设计完整的通读指导任务,帮助学生顺次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设计指向明确,活动的形式鲜活新颖,学生既可以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阅读,又可以读完某部分之后借助阅读任务自我评价阅读状况,促进未来阅读质量的提升。
三、阅读活动引领的整体通读
对于阅读能力较弱,阅读习惯不良的学生,顺次完成阅读任务具有一定难度,甚至可能增加心理负担。教师可以提供统整性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多次整体梳理文本,获得相对完整的印象。
因此指导学生读完整本书不能只靠监督和测评,而是依托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学生必须通读全书才能完成活动,不同的活动引领学生用不同的方式通读全书,有时浏览,有时跳读,有时需要局部精读,有时需要前后勾连。活动中隐含着策略,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应用阅读策略,在活动的引领下在书中走上几个来回,每次都像走进新鲜的文本,有新的阅读发现,产生新的阅读体验。
因此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要尽量避免“课时化”的倾向,事无巨细地组织课堂教学可能会影响学生资助阅读的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