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4-06-18 12:55:19杨力智李铭洋
天工 2024年10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发展策略天津

杨力智 李铭洋

[摘 要]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称,聚集各方文化,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包容、兼和的特性以及多元和谐的独特城市风格,也派生出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集中反映了本地人民的审美习惯及文化特质,从产业化的视角探析天津民俗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从传承与发展、提炼与升华两个方面出发,为天津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天津;民俗文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10-0021-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杨力智,李铭洋.天津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天工,2024(10):21-23.

一、天津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概述

首先,天津作为沿海城市,毗邻北京,长期以开放窗口式的城市形象呈现。地域上的特点造就了发达的货运流通,促使许多样式新颖的衣饰、材料都会在天津出现,天津的衣饰制作也因为这一特殊环境而有了无数的可能性。同时天津因为频繁的人口流动形成了广阔的供需市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盛锡福”和“老美华”这两个老字号。直到今天,盛锡福以其用料讲究、做工精益求精、品质出众而得到世界多国的认可,通过销售的产品反馈得知该品牌拥有横纵向都十分完善的市场运营模式以及海内外的双重需求。老美华更是从头到脚都生产出了符合天津人需求与审美的衣饰,将“孝”道融入产品的价值理念(见图1),采用留旧纳新的设计方式和“线下+线上”的销售方式,满足了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天津的饮食文化的形成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联。天津本土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内陆四郊又有大片的土地可以种植农作物,海运、漕运的发展让天津极易接触四方美食,久而久之便衍生出了享誉全国的天津小吃文化。如上文所述,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开放程度,天津小吃有着种类丰富的特点,比如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熟梨糕、沙窝萝卜和高粱酒等,同时老字号品牌都有独特的品牌故事。就拿久负盛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来说,其创始人高贵友,乳名“狗子”,于1858年经营了一家包子铺。某天店里客人络绎不绝,高贵友忙着经营顾不上与顾客交流,顾客戏谑说道:“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时间一久,人们把他经营的包子就顺口叫作狗不理包子。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慈禧太后吃到了狗不理包子并赞不绝口,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

最后,现代天津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人们在不断奋斗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关注独特的精神文化消遣,这也是人们对自身文化、地区文化、家乡文化感知认可的一种方式与美好愿景。天津有“哏都”之称,可见这个城市骨子里的文化基因,特别是休闲文化基因多么有趣和丰富。民俗文化在相声、大鼓、杂技、皮影戏、民间故事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还有丰富的手工艺文化遗产,包括杨柳青镇的年画、泥人张的彩塑、魏家的风筝等。例如,天津杨柳青年画就凭借着丰富多彩的制作技艺与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深受百姓喜爱。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举办时,杨柳青年画这一元素被反复运用于开幕式的表演节目上,可见其对天津的重要性。它代表的是天津人民最朴素、最美好的生活愿景,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丰富的精神建设。泥人张彩塑也一直在不断扩大其市场,与天津的各大艺术高校进行交流和合作,打造泥人张的品牌特色,继承与发展齐头并进,发展得越来越好。泥人张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很多人开始进行体验式的参与,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

二、天津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传承与发展

天津历史文化深厚,人口基数大、流动性大,背靠运河和北京发展,种种原因使得天津的文化遗产非常灵活多样、生机勃勃。通过提取和分析研究天津民俗文化的色调、形态、状貌,可以凝练出天津特色民俗文化的基因。明确文化基因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天津的民俗文化,进而传承文化。

1.文化传承以强调人的能动为基础

首先,就如人在原型理论中体现的共通性一样,原型理论的核心“集体无意识”蕴含的文化共通性所说的就是非物质文化的第二种精神系统或者体现。因为它是世代遗传而来,其所包含的内容显现在特定区域内的个人身上都是完全相同的,呈现出集体性、普世性、非个人性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为文化的诞生和延续提供了一种依托。其次,之所以要重视民俗文化是因为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社会进步。而这一发展过程也要聚焦到文化传承人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在发展传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说民俗文化是天津的文化瑰宝,那传承人就是这块瑰宝上最美的“钻石”。传承人是活动的、鲜活的,是不断进步的。在研究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通过研究传承人在其中的推动力量,可以更好地传承文化遗产,真正实现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2.文化产业发展要以文化为基础

产业化是民俗文化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从文化领域向经济领域的转化,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很难靠其自身力量进行,必须与当下社会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性资源。充分利用独特的民俗文化进行资源转换或创意开发,不仅能够点燃传承民俗文化的热情,而且能够形成具有市场价值和鲜明民俗文化特色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不断优化天津民俗文化生态。

3.空间文化发展以区域文化为基础

在推动特定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重点以区域文化为引领,推动品牌振兴和民俗产业发展。例如,在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的地区,闭塞守旧的思想观念造成经济增长缓慢,错失多次改革良机。这就要将民俗文化产业化,对民俗文化产品进行分类,结合旅游业、民俗手工艺和餐饮等路径,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新生产力,实现民俗文化产业化。总之,得益于区域文化的引领,文化产业才能具备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文化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四大属性,真正具有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每一种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都反映了相对应的民族知识,都具有其特殊的文化符号,而每一类文化的设计又都可以为使用者带来不同的体验。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产品不仅可以体现一个地区的民族风情,也可以反映当地鲜明的地域特色及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通过对其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传承人的有效扶持,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提炼与升华

首先,如上所述,传承人是发展民俗文化的关键因素,要在保护文化和继承传统技艺的过程中重视传承人的作用。国家现已经制定了保护与支持传承人的具体措施,并希望在传承者的引导和发展下,建立从个人到团体的发展群体,为民俗文化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其次,民俗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沉淀形成的宝贵财富,只有立足于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才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抢占先机,做到商业化、数字化、当代化和全球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天津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只有真正关注到文化价值来发展艺术产业,做到把握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才能促进地区发展,创新和继承宝贵的文化财富。优秀文化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希望通过研究发展,掌握文化间的关联性,在传承的基础上升华文化内涵和价值,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三)经典案例分析

对杨柳青年画、风筝魏、泥人张彩塑三者进行典型性分析,研究框架见图2。

1.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镇的历史悠久,历史资源、民俗文化十分丰富。该地区以农耕为主,乡土文化、宗族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这样的文化背景催生了杨柳青年画。与其他民俗文化不同,杨柳青年画不是单一的个人创作,而是杨柳青这个镇全部的人都参与了创作。可以说,杨柳青年画变成统领北方年画的流派,是离不开这个难得的全民皆参与的氛围的。这体现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到升华的特点。

2.风筝魏

天津风筝艺人魏元泰反复研究飞禽和飞虫的飞行姿态,并应用于风筝形态的制作中,创作出了独特的风筝,吸引了很多收藏风筝的人。不难看出魏元泰在研究中不断提炼昆虫的飞行姿态,并成功应用到了风筝的制作中。但发展中也存在着创新力度不够的问题,使得其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建议应该向杨柳青年画学习,通过与其他不同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共同推广,从而更好地发展风筝这一文化。

3.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是天津张家的绝学,其特色是古今兼容、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但泥人张可以一直传承的最大原因是创新。泥人张提炼出自身的文化特色,经过不断的改变、创新,一直跟随时代发展。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对文化的提炼与升华,可以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也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泥人张作为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经营的优秀实践者,其不断提炼升华的特质不仅适应了社会需要,也为其他民俗的产业化提供了成功范例。

天津的民俗文化体现了创造者的情感,引发了人们的共鸣。不管是哪种民俗文化,若想使人们产生共情,必定要反映现实生活。所以将文化进行提炼和升华,方能更好地设计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三、结论

天津的民俗文化繁杂而丰富,代表着天津独特的文化基因,这种可以被复制的鲜活的传统文化因子,应被民俗产品企业所注意,并整合传统工艺的通用性部分,进行产业化生产和营销策划,将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特色为设计者所用,让文化做到真正的活化,在发展中精确掌握文化特色,促进产业多样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华,林欢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创新性研究:以广东省河源市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4):78-81.

[2]卢靖.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8):40-41.

[3]宋心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模式:评《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101.

[4]张妍,罗京艳.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18):73-77.

[5]张婕,钟蕾.文化视野下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J].包装工程,2014,35(14):110-113.

[6]罗京艳,朱荔丽.天津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兰台世界,2013(20):44-45.

[7]周必素.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4):4-7.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发展策略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艺术启蒙(2022年9期)2022-10-08 01:33:06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小主人报(2022年6期)2022-04-01 00:49:38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中华建设(2019年7期)2019-08-27 00:49:30
天津卷
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2
《天津之眼》
天津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6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6:17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52:08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5:40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