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研

2024-06-18 03:40:44田晶晶齐莉丽杨勇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田晶晶 齐莉丽 杨勇

作者简介:田晶晶(1997—),女,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齐莉丽(1977—),女,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职业技术教育;杨勇(1982—),男,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23年天津市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学-练-教-研的立体式新文科职教师资核心能力培养研究(编号:TJYG016);2022年天津市教委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挑战及优化路径研究”(编号:2022JWZD33)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重要体现,是迎接数智化时代发展变革、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三螺旋理论与能力本位理论,从学好理论、练好实践、以赛促学和顶岗实训四个维度出发,构建 “学练赛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结合数智化时代发展下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人才培养建设提供参考,促进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学练赛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4)06-0060-06

2021年,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5年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将达到7 000万人,电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2021年4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可见,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及时迎接社会变化带来的挑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数智化时代,政府和企业深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时代的需求。分类型教学、多方主体协同办学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三螺旋理论与能力本位理论,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练赛训”人才培养实现路径,不仅能促进电商学生个体的完善与发展,使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也为高职电子商务教师的课程教学提供借鉴,推动现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数智化时代下电子商务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数智化时代的到来,推动着商业、技术和人才更深层次地融合,牵引着各个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电子商务领域中,数智化的运营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逐渐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不仅要求课程体系能够适应数智时代的发展,体现数据和智能的特点,同时也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经社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在《202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当前直播、短视频是电商企业运营的重要板块,从统计数据看,电商企业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新媒体从业人数占10%以下的企业占比在增加,从业人数占30%以上的企业从17.82%上升为24.75%,这说明传统电商模式向社群电商转型,存在着较高的门槛。另一方面,主播(助理)、网红、达人方向人才,淘宝天猫等平台传统运营人才,新媒体、内容创作、社群方向人才是企业迫切需要的三类人才,数据分析与运营分析人才需求度上升,从2021年的19.8%上升为24.75%。可见,在数智化的推动下,电子商务行业的就业结构迎来了新的变革,市场缺口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报告同时指出,持续学习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素质最重要的特质。这一系列的变化不仅对高职电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还推动了电商专业课程的改革。高职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课程改革,使学校专业课程与岗位相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其具备复合型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达到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问题表征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细分需求相脱节,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

课程建设直接关系高职电商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电子商务的类型和形式日新月异,电商知识和数字技术也迅速地更新换代,产生了很多新的电商模式、交易方式和数据分析工具,对电商岗位的细分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难以与诸多的企业电子商务细分岗位精准匹配,与市场的岗位细分需求脱节: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脱节。高职院校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表现出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课堂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以及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考核机制仍然是当前课程教学的主流,但面对新出现的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这些传统教学方式和考核标准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效果,导致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市场的需求出现不匹配的现象。其次,课程设置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占比少。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高,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大,课程设置和内容缺乏学校特色和针对性。最后,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性,课程与行业发展之间、各科目之间都缺乏关联性和融合度。教材出版一般有1至2年的周期,使得不断涌现的新知识不能及时融入课程内容,如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网络营销”,该课程面向的岗位非常多,但学生的特长不同,各岗位的适应要求也不同,而大多数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整体化教学,使得学生不能结合自身特点就某一个岗位进行专业化培训,难以适应企业实践要求。

(二)教学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实训任务缺乏真实场景和数据

根据《202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来看,连续4年来,企业最迫切的两大需求是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企业需要的人才既要有能力干好工作,又要遵守规则与团队和谐共处。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如中西部地区、北部地区的高职院校教学设备、实训平台等相较于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不够先进,难以触及先进的实践资源,学校很难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交易环境下进行项目训练。

很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课采用虚拟电商平台形式,学生通过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实训任务来完成实践训练,达成课程目标,难以接触到真实的电商项目。学生设计的运营策略、营销策略和文案等无法获得企业和顾客的真实反馈,实际的岗位能力也不能得到全面提升,从而难以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树立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1]。实验室以机房为主,导致学生未能熟练地掌握电商行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缺乏对真实电商场景和数据应对能力的评价和考核,也难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利于培养复合型的高技能电商人才。

(三)竞赛与课程缺乏衔接性,忽视了技能竞赛的教学作用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是实现能力培养的重要体现和途径。当前,企业对电商人才的核心要求最重要的是执行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责任心,行业敏锐度与创新能力也是企业认为电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全面推动职业教育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容易出现评价失衡的问题,有的院校侧重课程学习,忽视了实践锻炼,考核内容局限于课内的成绩和课外的实践报告;有的院校侧重于竞赛,盲目参加各类竞赛,要求师生被动参加提升院校排名和影响力的赛项,忽视了竞赛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缺乏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和能力形成过程中的贯通和协调[2]。竞赛中各高职院校之间项目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碰撞的过程,而当前考核主体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评价对象单一,忽视了院校的相互交流对学校长远发展和学生综合能力形成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各个职业院校水平参差不齐,各参赛队伍缺乏专业技能水平提升的交流平台,优秀成果难以复制与推广。

(四)学校与企业育人目标难以统一,产教融合不深入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多元办学、双元育人、工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类型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岗位职业的特点,也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但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更加强调职业与教育的相互协调与适应,以职业发展教育,用教育成就职业。随着我国数智化的升级转型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岗位的种类日益繁多,在传统电商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电商新模式。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学校和企业的产教研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合作机制上,企业与学校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有差异[3]。由于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育人,重视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培养,更加注重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而电子商务企业以经营为目标,重视学生对企业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应用和贡献,更加注重学生为企业带来的短期效益。因此,尽管学校和企业都有合作的愿望,但由于其目标不同,导致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出现“两张皮”的现象,难以形成深入发展的产教一体化格局。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练赛训”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逻辑

(一)三螺旋理论与能力本位理论

三螺旋理论是联结高职院校、产业、政府部门三方主体协同办学,构建“学练赛训”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通过以职业院校为主导的知识支持、产业为主导的技术支持及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支持,分别从学、练、赛、训四个阶段重新整合教育资源、行业资源和政策资源,最终达到知识能力协同、行业技术协同和政府政策协同。同时,发挥三方协同的优势,通过交叉办学的方式来打破壁垒,实现知识空间和技术空间的相互转化,打破学校单一办学和企业单一生产的难题,从相互独立走向相交融合,最终形成1+1+1>3的协同办学共同体,发挥协同竞争力,找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优路径[4]。

能力本位理论强调,能力的培养是职业需求相关的职业意志、情感、品格及技术技能等各方面的有机整合,培养学生不再是知识和能力的单向灌输,而是在学习领域和职业领域中更加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5]可见,基于能力本位理论的高职教育强调在管理机制、培养方式、教育内容等层面更加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此,高职院校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在政府的支持下,与企业合作交流,深入了解社会和企业的职业需求。课程体系是学生知识领悟、技术训练和能力提升的主要培养形式,在课程建设上应更加注重模块化教学,从职业类型、职业能力、职业阶段等多个维度提升岗位能力。因此,从学、练、赛、训四个教学模块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技术技能训练、职业技能竞赛及职业岗位实习四个方面逐渐树立职业意识,提升职业情感和职业技能,实现职业能力的转化。

(二)“学练赛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按照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发挥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牵引作用,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结合三螺旋理论与能力本位理论,本文尝试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练赛训”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全过程电商人才复合型能力形成的培养路径。在“学练赛训”体系下建设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号召、实现高职院校电商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必由之路。

“学练赛训”是指在学、练、赛、训四个阶段对电商人才进行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学好理论、练好实践、以赛促学及顶岗实训四个阶段的衔接与融合,提升其职业技能水平。“学”即学好专业知识,打好理论基础,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树立职业意识。“练”即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技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赛”即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定课,在竞赛的过程中增加对岗位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提高竞赛水平、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获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训”即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训,通过顶岗实习真正融入企业的实际经营中,接触真实的岗位环境,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

坚持政府、高职院校、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等多方主体协同办学,共同建设“全国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动高质量、高技能电商人才的培养。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练赛训”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四、“学练赛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电商人才培养应然路径

(一)学:理论为先、目标在前,提高职业意识

健全课程体系,重构专业课程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与市场需求相对接,专业课程设置要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

首先,要完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机制。各类高职院校与核心企业合作建设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产业生态圈,共同招生、共同研讨、共同教学[6];其次,课程要从文化素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来设置,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一方面,要加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把新技术和新岗位标准纳入课程建设中,加强理论课建设,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打造职业理念,以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最后,课程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采用数字化课程教学,利用企业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讲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电子商务专业与直播企业合作商讨直播课程资源的建设,以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式将教学内容逐一深化,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成效。

(二)练: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养成职业习惯

高职院校结合本地特色企业设计课程体系,并与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相互交流,共同建设实训平台。重点提升中西部和北部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平台,改善实训场地。各地区高职院校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为在校生开设地方课程特色专业,如农村电商专业、直播电商专业等,符合当地就业需求,并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理实一体化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学生完成理论课程之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对应的实战训练,避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做好学练交替,学好理论再练习,练习好了再学理论。在实训过程中,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和场景,引用企业的真实案例和项目作为学习任务进行模块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处理复杂岗位问题的综合能力[7]。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升级和改造实训条件,开发和新建符合企业工作需求的实训室,创设真实的企业实训场景,满足电商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

(三)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职业技能

在“学练赛训”人才培养模式下,“赛”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拓展和实践,是对实践能力的再次检验,也是实现课程的衔接性和系统性的关键途径。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将学科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纳入高职电商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中,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以赛定课、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考核模式,通过竞赛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把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建立与参赛标准、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与新电商模式相适应,通过竞赛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电商行业中的新知识、新要求和新技能,并纳入课程教学中[8]。比如,在锻炼学生电子商务技能的竞赛中融入课程知识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参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课程与竞赛的融合。最后,构建竞赛交流平台以进行优秀成果的展示和经验分享,实现不同地方、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互助和交流,缩短各地区高职院校参赛水平的差距。

(四)训: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培养职业行为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而企业是人才锻炼的深加工场。高职院校与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办学主体,在政府的主导下,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充分对接,实现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相融合,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联合政府、高职院校、电商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建设“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发挥多方主体的办学作用,提倡协同办学。

提高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主体意识,激发企业的参与意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合作双方的利益需求,保障合作双方的利益。同时,也要引导企业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企业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重视人才培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与学校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转变办学观念。对于电商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来说,实现校企合作,完成产教融合是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学校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各类高职院校与核心电商企业进行资源分享和对接,充分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深化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完成顶岗实习,借助企业的真实环境和数据为电商教学提供外部支持,充分发挥多主体协同办学的优势,推动高职电商人才培养的发展。

电子商务模式多样化,岗位类型日益繁多,对于高职院校电商人才是机会也是挑战。而高职院校电商人才的高质量培养,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多方的努力建设来实现。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学习课程理论不扎实、实践内容单一、竞赛成果孤立、顶岗实习形式化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学练赛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知识到实践、从实训到竞赛、从竞赛到岗位实习等不同阶段的学习来培养高质量的电商人才,力争在高职院校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取得建设性成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云花.“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2(4):169-173.

[2]李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65-68.

[3]刘红,傅治.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2(3):5-8,21.

[4]邓志新.三螺旋理论下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困境根源、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1):45-52.

[5]周俊辉.能力本位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困境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14):101-104.

[6]王久梅,崔晨秋.技能强国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四链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3(11):11-15.

[7]张华.校企双元视域下高职电商专业“岗课证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3):58-61.

[8]邓志龙,黄继文,邓小明,等.基于校企合作的“课岗证创赛”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2(32):17-20.

(责任编辑:任学甍)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of

"Learning-Practicing-Competing-Training": Taking the Major of

E-commer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TIAN Jing-jing, QI Li-li, YANG Yo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n effective channel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era and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talents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three-spiral theory and the competency-based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of "learning-practicing-competing-training"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learning theory well, practicing well, promoting learning by competition as well as 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the major of e-commerce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er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alents cultiv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alents cultivation.

Key words: learning-practicing-competing-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major of e-commerce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发展思路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5:35:49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1:08:38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2:25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7:22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05:51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