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卉 刘晓宇
摘 要:新时期,开展革命文物资源禀赋状况及价值挖掘研究,有利于改善革命文物资源分散、价值利用有限、跨区域联系不紧密等现实困境,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整体性保护及价值彰显。研究以陕甘片区为例,运用Gis技术等方法,系统展开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现状梳理的研究,并就如何进行价值挖掘提出策略建议。结果表明:陕甘片区革命文物空间分布非均衡,以延安市宝塔区为核心形成典型的高密度集聚区,围绕核心区附近形成多点集聚、连点成片的分布态势;应推动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与黄河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生态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相融合,形成以革命文物资源为核心、“红+黄+绿”多种类型文化资源交相辉映、跨区域协同的新型革命文物资源协同开发利用模式;应通过深入阐发革命文物价值内涵,将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依托现代技术形成价值利用的新业态、新模式,来推进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和有效利用。
关键词: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禀赋;价值挖掘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9.032
0 引言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英勇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新时期弘扬红色精神、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更大胜利,迫切需要加强革命文物的资源整合、集中保护,深挖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然而从实践来看,革命文物分布分散且多跨区域分布,对革命文物的整体谋划与资源整合的统筹力度有待加强。从当前革命文物的利用途径来看,仍以对革命旧址、文物等的物理修复和保存及参观展示等传统方式为主,价值挖掘和价值利用较为有限。因此,研究拟选取典型性革命文物片区—陕甘片区为例,在对该区域革命文物进行资源整理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革命文物资源整合及价值挖掘研究,以期能拓展革命文物资源利用途径,深化价值挖掘和价值利用。
从现有理论文献来看,国内新时期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时代需求,有关革命文物保护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主题:①革命文物内涵及保护意义的研究,要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语境中再度审视革命文物的当代价值,彰显其精神力量①;②革命文物价值及利用方式的研究,如革命文物活化、三维数字化展示等②;③结合具体革命文物保护实践展开的案例研究,如中央苏区、大别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对跨区域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的研究,也缺乏如何深入挖掘革命文物价值潜力,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拓展革命文物价值利用渠道的研究。
新时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提出,为加强革命文物价值挖掘提出了新的需求,基于价值的革命文物保护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并在革命文物保护实践中不断获得贯彻与深化③。有别于传统的修复、保存等方式,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价值和革命精神,推动革命文物融入当代生活,已成为当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新趋势。考虑到革命文物的价值普遍具有内隐性、复杂性等特点,公众难以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革命文物的价值和意义,需要借助适当方式来深入挖掘、阐发、彰显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实践中也在不断探索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方式,如利用虚拟动画、三维可视化技术等进行价值阐释④等,但主要针对特定区域的革命旧址或革命文物,缺乏对于跨区域的革命文物价值整合的研究。
现有研究已经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与价值利用的意义,需要深入挖掘阐发革命文物价值,促进价值彰显,同时也注意到应在保护的前提下通过革命文物活化、三维数字化等方式来改善价值传递方式,但缺乏对于分散、跨区域的革命文物如何整合、如何系统性进行价值挖掘的研究。因此,研究拟紧密契合当前弘扬红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在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阐发、挖掘革命文物价值,拓宽革命文物价值传递渠道。
1 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禀赋状况研究
陕甘片区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既是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⑤。陕甘片区革命文物富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该片区地跨陕甘宁三省交界处,地域范围涵盖3省9市51县,革命文物分布分散,该区域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及挖掘开发不足。
研究依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明确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范围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领袖人物、著名革命烈士的有关文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友人的有关文物。从类型上来看,可以分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可移动革命文物两大类,涉及战斗遗址遗迹、革命机构及会议旧址、纪念馆与纪念活动场所、烈士陵墓、雕塑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集中收藏点等种类型。
研究中所涉及陕甘片区革命文物的来源主要来源于陕西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宁夏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甘肃省第一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以及查询《陕西省革命遗址通览》《甘肃省革命遗址通览》《宁夏回族革命遗址通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陕西省图书馆“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革命旧址遗址纪念地、历史事件库、人物库等资料渠道综合获取,共计整理陕甘片区区域范围内682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及可移动革命文物集中收藏点,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数据。
研究借助百度地图API坐标拾取工具,对陕甘片区682处革命文物逐一进行检索和校准,构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研究借助Arcgis10.6软件,采用自然断点法对陕甘片区革命文物核密度值进行分类,从低到高分为9个等级,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看出,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非均衡状态:①以延安市宝塔区为核心,辐射至安塞区、甘泉县、延长县,形成典型的高密度集聚区,在绥德县、吴起县、旬邑县、三原县附近形成次一级高密度集聚区,其他市县革命文物集聚程度较低;②陕甘片区革命文物围绕核心区附近形成多点集聚、连点成片的分布态势,重点片区包括“宝塔—安塞—甘泉—延长”片区、“绥德—吴堡—米脂—子洲”片区、“旬邑—正宁—淳化—耀州”片区、“泾阳—三原—富平—阎良”片区、“定边—盐池”片区、“隆德—泾源—西吉—彭阳”片区;③除以上核心区域以及重点片区外的其他地区,如神木市、府谷县、环县、同心县、镇原县、韩城市、合阳县、临渭区等地区,革命文物呈现零散分布的状态,地域集聚效应不够显著,革命文物资源整合难度较大。
2 陕甘片区革命文物的价值挖掘
研究团队数次深入陕甘片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发现目前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面临文物破损情况普遍、价值忽视、开发利用不力、技术力量有限等问题,严重影响到革命文物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及价值发挥。研究提出,应积极贯彻落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在加强对革命文物资源整合、整体性保护的同时,深化对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推动新时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发展。
2.1 深入阐发革命文物价值内涵
陕甘片区革命文物常规的价值展示方式以静态方式为主,通过一双草鞋、一根扁担、一幅图片,配合讲解等方式,传播其所包含的红色文化内涵。这种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很难让革命文物立体、丰满起来。研究认为,应以资源整合为基础,对陕甘片区革命旧址、红色文献、图片、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精神等进行数据收集、挖掘、梳理与整合,建立内在的关联,深入阐发陕甘片区革命文物的历史渊源、价值内涵、精神意义,挖掘新价值,形成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价值体系,从而在新时期丰富和深化对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价值的共识性认知。
研究回顾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威尼斯宪章》(1964年)、《巴拉宪章》(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安草案—亚洲最佳保护范例》(2005年),结合国内《文物保护法》(2002年修订)、《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年修订)等所确立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体系,结合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实践,构建起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价值体系(表1)。
2.2 依托现代技术形成价值利用的新业态、新模式
为更好地应对当前公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变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应进一步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嵌入和应用,依托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价值逐步形成革命文物利用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革命文物与科技联姻,让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联起来”“动起来”“智起来”“活起来”。
一是坚持整合保护、价值挖掘和价值传播相结合,借助数字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新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价值展现方式及传播形态。
二是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进行“点—线—面”智联智通,打造“可见、可听、可动”的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价值挖掘与传播平台。
三是充分挖掘陕甘片区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的精神内涵,利用VR、AR技术复原重要革命历史场景,依托红色文化内容积极创作数字影视作品、短视频等新产品,推进革命文物所承载的红色文化内容与红色精神融入公众生活之中。
3 结论
新时期,开展革命文物资源禀赋状况及价值挖掘的研究,有利于改善革命文物分散布局、价值利用不充分等困境,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革命文化传承。研究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陕甘片区为例,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①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总体格局呈现出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中心的高密度集聚区,且形成革命文物资源多中心集聚、连点成片的分布态势。
②可以探索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与黄河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生态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相融合,形成以革命文物资源为核心、“红+黄+绿”多种类型文化资源交相辉映、跨区域协同的新型革命文物资源协同开发利用模式。
③研究针对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价值内隐、模糊性等特征,提出应通过深入阐发革命文物价值内涵,将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依托现代技术形成价值利用的新业态、新模式,来推进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价值的挖掘和有效利用,在加强对陕甘片区革命文物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拓宽革命文物资源价值利用的途径,推动红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陕甘片区全面振兴。
注释
①卢世主,朱昱.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45-153.
②陈军.融合视域下革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路径考察[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1(1):29-33.
③徐补生.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活化利用[N].山西日报,2021-05-19(006).
④刘刚.虚拟动画在金寨革命旧址的应用及价值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139-141;任伟,陈显鸿.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上海市红色文化遗产价值阐释研究[J].城市建筑,2020(31):120-124.
⑤欧阳德君.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反贫困实践[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