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东岳庙村乡村智慧化服务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06-17 12:14:10杨洁赵雪
村委主任 2024年2期
关键词:数字乡村互联网

杨洁 赵雪

摘要:智慧数字乡村是基于智慧城市理念,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造的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新农村”发展模式,在精准管控农村经济生产、政治治理、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领域,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选取四川省阆中市东岳庙村作为样本,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系统调研东岳庙村发展现状,提出其发展存在村干政务杂乱、交通不便,安全保障欠缺、环境有待优化、精神文化供需对接不足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政务服务体系、优化交通安全服务、打造良好人居环境、提供文体志愿服务的发展策略,总结探索全方位、综合性、便捷、高效的乡村智慧服务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乡村智慧服务;现代化治理;数字乡村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2-004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426.61 文章标识码:A

全国各地围绕数字下乡、数字政府、在线政务服务、乡村治理智能化、智慧村庄等议题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数字乡村实践活动,旨在通过网络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水平[1]。

1 阆中市东岳庙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与困境

1.1东岳庙村公共服务体系现状

东岳庙村地处阆中市,幅员面积7.6km2,共计810户,2 541人。东岳庙村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毗邻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阆中古城机场。村内资源丰富,与邻近村庄合作发展产业,前景可观。但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和村民需求日趋多元化,公共服务与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村“两委”领导班子工作繁重,人手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为提升服务村民和管理村务的效率,东岳庙村引入乡村物业智慧+综合服务体系,搭建智慧乡村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数字乡村[2]。

1.2东岳庙村公共服务体系困境

1.2.1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法为辅。问卷调查面向东岳庙村200户居民,随机发放问卷并收集数据。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基础信息、政务服务、交通安全、环境卫生、文体教育五个方面。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95.24%(见表1)。

1.2.2东岳庙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1)交通不便,安全保障欠缺。根据访谈可知,44%的村民表示日常出行存在不便,19%的村民认为出行比较方便,仅37%的村民认为出行方便。出行问题主要集中在距离乘车点较远、出行费用高、道路通行不便及村民身体状况不佳等方面。在是否安置摄像头方面,调查显示,94%的村民愿意安装摄像头,这说明村民基本上都同意安置更多的摄像头来保障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调查显示,32%的村民认为在村内收发快递较为方便,68%的村民认为在村内收发快递不方便。56%的村民认为在村内购买生活用品较为方便,44%的村民认为在村内购买生活用品不方便。根据对乡村干部进行访谈我们了解到,东岳庙村60岁以上人口占55%,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其中很大一部分老年人缺乏劳动能力,不能自给自足。

(2)环境保护体系有待优化。在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程度方面,62%的村民有较高的满意程度,38%的村民认为环境状况一般。

在村民对垃圾站数量满意程度方面,23%的村民认为村内的垃圾桶或垃圾站数量不足。通过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对此持满意态度的村民,其住所大多离垃圾站的位置较近,日常处理垃圾比较方便;对此不满意的村民,其住所离垃圾站较远,故认为处理垃圾不方便。

(3)精神文化供需对接不足。精神文化方面,60%的村民认为有必要多举行娱乐活动来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这表明村民在精神文化方面有着更多的期盼。通过进一步调查,25%的居民对歌唱类表演感兴趣,20%的居民对戏曲类节目感兴趣,18%的居民喜欢杂耍类节目。

在志愿教育服务方面,39%的家庭愿意接受志愿服务,22%的家庭认为可以接受志愿服务,只有5%的家庭不愿意接受志愿服务。

2 阆中市东岳庙村提升智慧化综合服务的对策研究

2.1平台架构及功能详解

平台主要由Unity开发的客户端和服务端组成,包括互动3D地图、农村新闻页面、意见反馈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预约系统(见图1,图2)。

平台以网格化为基础,采用“网格化+”的模式,整合辖区城市管理、智慧环保、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疫情防控等领域需求,采用易扩展的架构设计,并以三维GIS地图技术为核心,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地图形式展现乡村建筑、房屋及地貌情况。根据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畅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通过网上换届选举、村民议事、民意征集等功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3]。

2.2阆中市东岳庙村智慧化综合服务模式优化对策

2.2.1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1)信息系统智能化办公。搭建东岳通智慧网络平台,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掌握乡村人、房、地底数,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一方面,设计农村新闻页面,实现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村民可以通过这个页面获取最新的农村新闻、国家政策等信息。另一方面,开通“一站式”智能服务,村民足不出户便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农村低保申报、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特大病医疗救助申报、残疾证申报等业务。

(2)物业公司政务协助。村干部人力有限,难以关心和关注村中每家每户,因此需要第三方物业公司参与其中。一方面,物业公司需安排人员定期入户,了解村民的生活现状并及时反馈,还可以通过家中报警装置等动态监测村民纠纷问题并及时协调处理;另一方面,物业公司在必要时可以为村民提供政务代办服务,并向当事人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2.2.2优化交通及强化安全服务

(1)提供便民出行车辆,合理设置快递点。在东岳庙村智慧服务平台上传便民车辆信息,方便村民及时查询车辆信息。在赶集日等乘车高峰期根据村民出行需求适当增加车次,达到便民利民效果。第三方物业公司通过“东岳通智慧网络平台”授权,及时获取村民快递到达的时间和位置,成批到镇上收取,并根据村民指定的地点派送到相应代收点。在寄件方面,村民可将快递就近放至代收点的电子货柜中,并填写完整相关信息,第三方物业公司通过“东岳通智慧网络平台”接收寄件通知,定期取件并协助完成后续流程,实时更新物流状态,确保快递安全。

(2)加强安全防护保障。按照“合理划区、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常态督察”的方法,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实行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定时段的“四定”管理责任制。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网格长”,其他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为各片区“网格员”,加强网格员培训和公共安全宣传工作,规范安全保护体系,建立健全森林防火保障制度,明确责任分工,通过网格化管理落实到具体人头[4]。

2.2.3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1)根据地形和村民实际需求设置垃圾桶。根据地形和村民实际需求,以及人数、实际垃圾量、村民居住地点等合理设置垃圾桶,尽可能地便利村民日常生活。

(2)专人规划完善村内绿化,设计文创产品。根据规划选取易存活且无需频繁更换的植物,由专人负责养护。立足于村内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等,创新设计文创作品,打造特色品牌形象,更新和完善村里的路标等,展现东岳庙村特色乡村文化新形象。

2.2.4提供志愿服务

(1)设立“食堂+智能化”送餐服务。在村内设立食堂,聘请厨艺较好的村民制作菜品。营养均衡搭配每日菜单,利用本土食物为村民提供实惠健康的饭菜。村民可以在线上通过“东岳通智慧网络平台”查看菜单信息并选择自己喜爱的菜品,下单后由物业公司负责配送。村民也可以直接在食堂内就餐,或通过短信、电话点菜送达。

(2)动态化管理,健全志愿团队。从村民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开展歌唱比赛、戏曲表演、杂耍表演等多样化的文娱活动,并在智慧服务平台上动态更新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与社会组织或文艺团体开展长期合作,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同时招募志愿团队成员,鼓励知识青年下乡实践,助力乡村发展,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娱服务[5]。

(3)改善文体活动场所及设施。修缮村内的文体活动场所,改扩建少年宫、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基础设施。与县城教育部门合作,提供配套基础设施等资源。充分挖掘村民的文艺才能,让村民参与表演排练。解决体弱多病、较少出行村民的外出保障问题,为其提供接送车辆,提升村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3 结束语

东岳庙村乡村智慧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顺应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地,提升了村务管理效率,丰富了服务内容,是塑造数字乡村、智慧乡村的样本。未来随着“数智化”进村入户工程的不断推进,更多适应“三农”特点的应用软件将得以开发推广,乡村“数智”普惠服务会不断深入,乡村社会将更加充满活力,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将更为充实,更加可持续。

参考文献:

[1]常倩,李瑾.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乡村的实践与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3):11-21.

[2]文雷,王欣乐.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智慧治理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0(02):72-81.

[3]龚文静.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添“智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12-08(008).

[4]翟亚婷,吴蔚.塔元庄“乡村智慧能源”共享服务模式新实践[J].农村电工,2023,31(10):27-28.

[5]巫程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实践类型与政策路径——基于“理念—制度—技术”分析框架[J].宁夏社会科学,2023(05):146-155.

基金项目:2021年度南充市与西南石油大学市校科技战略合作课题—人文社科类(SXQHJH019);2023年度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NC23C064)。

作者简介:杨 洁(199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区域治理;

赵 雪(2002—),女,汉族,四川广元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数字乡村互联网
江苏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析
数字乡村战略推进的逻辑
人民论坛(2019年33期)2019-12-16 02:20:12
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探究
浅谈数字乡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
新时代以打造“数字乡村”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
以“数字乡村”战略统筹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建议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5:57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9:11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