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悲剧

2024-06-17 09:52毕馨月
新楚文化 2024年11期
关键词:复仇勃朗特艾米丽

【摘要】《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创作的代表作,这部19世纪英国文学的杰作描绘了一个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带进呼啸山庄的故事,以他与凯瑟琳之间由爱生恨的心理转变为主线。他们的爱情线既是希斯克利夫复仇行动的导火索,也是他走向毁灭的原因。《呼啸山庄》以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转变为主体,又在其中穿插了复仇、牺牲、痛苦和挣扎等情感元素。这些情感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部作品独特的悲剧风格。

【关键词】《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复仇;悲剧风格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1-0041-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1.012

一、引言

文章以呼啸山庄女管家的视角叙述,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肖先生有天带回来了一个弃儿,给他取名为希斯克利夫,并对希斯克利夫呵护宠爱。然而大儿子亨德雷却十分嫉妒,于是待恩肖先生百年之后,亨德雷对希斯克利夫进行报复,不仅将他贬斥为呼啸山庄的仆人,还动辄对他拳打脚踢,百般为难与迫害。但肖恩的女儿凯瑟琳,不在意希斯克利夫与自己的身份地位差距,两人青梅竹马,成为好友并相恋。后来,凯瑟琳去画眉山庄做客,结识了青年埃德加并最终嫁给了他。希斯克利夫遭到恋人的抛弃后,离开了呼啸山庄,寻求致富之路。三年之后,希斯克利夫带着名利和金钱回乡报仇。他先是引诱亨德雷赌博,让亨德雷将呼啸山庄输给了自己。将亨德雷的儿子哈里顿降为奴仆。对于凯瑟琳,希斯克利夫利用规则和手段拿捏她,使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婚姻的不幸。最后,凯瑟琳因内心的痛苦和纠结而去世,临终前她请求希斯克利夫的原谅,并生下了女儿凯蒂。十年后,希斯克利夫再次施展计谋,让凯蒂嫁给了自己即将去世的儿子小林顿。在埃加德和小林顿都去世之后,画眉山庄也归希斯克利夫所有,至此,他的复仇计划终于完成。而在这时,哈里顿和凯蒂相恋,二人像极了小时候的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在故人都去世之后,希斯克利夫内心却有着填不满的空虚,凯蒂和哈里顿的感情无疑是旧日情景的重现,最终唤醒了他仅存的人性,最终不吃不喝抑郁而死。凯蒂与哈里顿则继承了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的家业,两人相爱并最终在画眉山庄安居下来。

二、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人物性格分析

二者的爱情悲剧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如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复杂的社会背景,但最为重要的是二人的人物性格,艾米丽·勃朗特刻画了希斯克利夫性格的极端性以及凯瑟琳人物性格的双面性,故事在反叛精神和悲剧色彩之下展开,下面将对以上两点进行浅析。

(一)希斯克利夫人物性格的两次转变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被抛弃的吉卜赛孩子,被恩肖先生收养并以自己亡故的小儿子命名。希斯克利夫之前是一个孤儿,在进入呼啸山庄之后才慢慢与这里的人建立了感情,面对亨德雷的暴打与为难,他从不反抗却也没有原谅,只能默默忍受。他早期的无拘无束和向往真实自然的爱情表明他完全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希斯克利夫的出现对于呼啸山庄的人们来说无异于是一场灾难,从肖恩先生将他带回来,就从命运的扭转预示了希斯克利夫后来人格的扭曲。他最初的恨意是由亨德雷而起,亨德雷痛恨他抢走了自己的父爱与特权,恩肖先生在世时对希斯克利夫的宠爱并没有抵消他心中对亨德雷的恨意,反而在恩肖先生去世之后,亨德雷对他的百般迫害他都铭记于心,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与冲动,以致后来引诱亨德雷赌博,再将自己小时所受的屈辱与迫害都加在了亨德雷的儿子哈里顿身上,如同自己的小时候一样,让哈里顿吃不上饭无法读书。但这些恨意并没有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小时候的希斯克利夫面对亨德雷的暴打选择了默默忍受,甚至没有掉过一滴泪,这都与他心中对凯瑟琳的爱无法分割。在亨德雷的对比下,凯瑟琳的出现于希斯克利夫来说无异于是救赎,身为呼啸山庄的奴仆,身份卑微,低如尘土,而凯瑟琳却不在意他的身份与地位,于是二人相恋了。

希斯克利夫作为恩肖老爷带回来的弃儿,他的身份十分尴尬,不是家里的仆人,也不是老爷名副其实的儿子,虽然享受着老爷的百般宠爱,但他心中的自卑感仍然存在且无法抹去。这就导致在他和凯瑟琳接触时,虽然两个人灵魂共鸣,但仍无法跨越阶级的牢笼。相比于亨德雷,凯瑟琳的出现对于希斯克利夫莱说无异于是裂缝中的阳光,作为呼啸山庄的小姐,凯瑟琳身上有许多希斯克利夫所向往的东西,他人的尊重,衣食无忧生活,尊贵的身份,然而希斯克利夫爱上凯瑟琳的是她冲破牢笼向往自由的性格,因此希斯克利夫认为自己与凯瑟琳是一样的人。但在凯瑟琳选择嫁给埃德加时,希斯克利夫彻底失望,对凯瑟琳的爱转变成了恨意,亨德雷对他多年的迫害,也在希斯克利夫的内心深深发酵。书中对反压迫精神的描写贯穿头尾。小时候二者一起在呼啸山庄玩耍时,他并没有感觉到他与凯瑟琳之间的差异,但童年的无拘无束并没有持续很久。凯瑟琳在去了画眉庄园见到了埃德加之后,穿上了华丽的服饰,向往文明的生活,但这些都是希斯克利夫无法接触的,他只能穿着肮脏的破衣,努力赢得凯瑟琳的青睐,但始终无法如愿,希斯克利夫心中对凯瑟琳的爱也开始扭曲,转变成了恨意。

在对呼啸山庄最后一丝留恋也破灭之后,希斯克利夫人物性格进行了第一次转变,从唯唯诺诺的少年变成了极端性格的青年,内心充斥着恨意与不满,于是他决定离开呼啸山庄外出求富,求富的三年时间里,内心想的也都是复仇,于是他回来之后对加害过他的人一一进行报复。但唯独对于凯瑟琳,他并没有对她进行实质性的加害,而是在规则和限制之内引起凯瑟琳内心的不甘与悔恨,让她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所以才导致了现在婚姻的不幸。不仅如此,为了刺激凯瑟琳,报复埃德加,他把魔爪伸向了天真无邪的伊莎贝拉。他的目的是报复埃德加,因为他深知埃德加对凯瑟琳的爱意,以及他对希斯克利夫的敌意。最后凯瑟琳受到希斯克利夫的刺激,生下凯蒂之后便去世了。临终之前凯瑟琳祈求希斯克利夫的原谅,希斯克利夫却回答:“我原谅你,但无法原谅伤害你的他”。

希斯克利夫人物性格的第二次转变发生在复仇结束之后,他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看着仇人的儿子被自己摧残,仇人的女儿也年少丧夫,却只感到了内心的空虚。对凯瑟琳的恨意全都释放之后,才明白自己对于凯瑟琳的是爱意,在看到哈里顿与凯蒂心意相通之后,哈里顿一无所有,但在遇到凯蒂之后却肯为凯蒂奋斗努力,想到了从前的自己与凯瑟琳,于是他从带着极度恨意的复仇者转变成了对逝去恋人的相思者,最终掘开凯瑟琳的坟墓,在地下与她一起长眠。

希斯克利夫的人物性格经过两次转变,最终找回了人性,但他与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已经造成,艾米丽·勃朗特用细腻的描写和紧张的情节将我们带进故事之中,体验书中人物的爱恨情仇。男主人公性格的改变是书中二人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作品中最具戏剧色彩的因素。

(二)凯瑟琳人物性格的两面性

凯瑟琳的初期形象天真烂漫,无拘无束,虽然成长在呼啸山庄这个较为自由的环境中,但她的内心却被阶级观念所困扰。她既向往自由的爱情,又渴望更高阶层的富裕生活,这种矛盾使她的形象纯真而又世俗。凯瑟琳的爱情观一方面是独立自由的,在书中的年代,凯瑟琳无视希斯克利夫只是一个家里的仆人,她对希斯克利夫的感情,以及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是离经叛道的。众人对于凯瑟琳的看法则是叛逆倔强的,在追求爱情之时不在意别人的想法和看法,也无惧身上的约束。二人年少时期在呼啸山庄相爱之时,凯瑟琳不在意二人的阶级差异和身份地位,也是因为这样,凯瑟琳才成了希斯克利夫在呼啸山庄生活下去的希望。因此凯瑟琳虽然贵为呼啸山庄的贵族小姐,但内心对于阶级的反抗精神却无比强烈。凯瑟琳的形象向我们展示出来那个年代女性身上的觉醒意识,以及全书都在强调的反抗意识,对于不能自由恋爱的反抗,以及对遭受性别歧视的反抗。

而在另一方面,在去画眉山庄做客之后,看到了与呼啸山庄完全不同的景象,凯瑟琳的内心发生了动摇。书中对于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描写截然不同,呼啸山庄风将大树扭断,山庄中的动物都是凶狠的;但对画眉山庄的描写却十分优雅平和,更是将埃德加塑造为翩翩公子的形象,而这一切都在暗示着呼啸山庄与画眉山庄之间的贫富差距,更是将埃德加与希斯克利夫做出了对比。在从画眉山庄回家之后,凯瑟琳身上华丽的服饰也与希斯克利夫破烂肮脏的衣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希斯克利夫像往常一样满脸油污地向凯瑟琳跑来时,凯瑟琳的内心也发生了变化,但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却使她的内心陷入了争斗。凯瑟琳对于埃德加的爱并不像对希斯克利夫的爱那样浓烈,但她向往埃德加能够给予她的美好生活,以及对更高阶层的渴望,无法冲破内心对阶级的偏见,最终选择了嫁给埃德加,这就表明了凯瑟琳不再是之前向往纯真的爱情、向往自由生活的形象,而是渐渐被社会同化,在金钱主义中迷失了。

但在漫长的婚姻中,她与埃加德平淡如水的爱并不能填满她的内心,她还是向往热烈的爱情,向往叛逆的生活,想挣脱束缚在身上的条条框框,向往自由的生活,凯瑟琳对自己的婚姻生活并不满意。归来的希斯克利夫则是她不幸婚姻生活中的希望,像是一声春雷,在凯瑟琳的头脑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她的思绪被拉回到了年少时的那些疯狂与叛逆的日子,仿佛重新变回了那个大胆自由的少女。这种情感的波动和内心的挣扎,使得凯瑟琳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立体。临终时她恳求希斯克利夫原谅自己,此时的凯瑟琳经历了少女时期对纯真爱情的向往,经历了从自由叛逆到拜金主义的转变,经历了漫长婚姻生活中对阶级束缚的厌倦,人物形象丰富生动,富有纯真和世俗的两面性。

三、社会因素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影响

作品人物刻画以及故事情节最终还是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作者艾米丽·勃朗特生活在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那个时候英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差距拉大。19世纪的英国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阶级观念深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凯瑟琳的内心矛盾和挣扎是可以理解的。希斯克利夫的坚韧、冷酷和复仇心切,以及凯瑟琳的纯真、矛盾和挣扎都让他们的爱情更加深刻和复杂。

一方面,工业资产阶级与旧贵族阶级互相对峙,另一方面,工人阶级为了生存向资产阶级和地主发起抗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艾米丽对于书中人物的刻画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反映了真实的社会风貌。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资产阶级与旧贵族阶级进行资本累积,夺取政治权力,兢兢业业的底层人民却过着困苦不堪的生活。作者书中体现的反抗精神就是当时底层人民的思想,希斯克利夫的形象由此诞生。作为底层人民,希斯克利夫只能向亨德雷的暴打低头,只能高高仰望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青梅竹马,在与埃德加的对比中,希斯克利夫羞愧得无所遁形,自尊心被践踏却又无计可施。艾米丽借助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底层人民的无奈与困苦。

此外,英国工业革命不仅造成了阶级斗争明显,更拉大了贫富差距,拜金主义应运而生。书中多处可见对拜金主义的暗示:凯瑟琳从画眉庄园归来之后就不再是野孩子的形象了,身着华丽的服饰,举止优雅得体;希斯克利夫再回呼啸山庄时已经是“有钱”的形象,两家人对他的态度也明显好了起来。凯瑟琳虽然深爱希斯克利夫,但无法拒绝埃德加的金钱力量,所以在选择时,她放弃了自己最爱的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埃德加,最终造成了两人的爱情悲剧,并使希斯克利夫变成了性格极端的恶魔。

四、总结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的唯一一部作品,却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人物刻画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是永恒的爱。尽管这种爱意转换成仇恨,最后还是以下一代的感情线表现了出来。《呼啸山庄》的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这些特点使得书中的角色长久地留存在读者的脑海中。艾米丽·勃朗特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爱情、仇恨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带领读者冲破现实,达到精神的升华。在《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被描绘得既美好又充满不确定性。他们的爱情带有一种幻想般的美好,但同时也充满了悲剧色彩。这种爱与恨的极致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多样性。作品中充斥着反叛精神和传奇的戏剧色彩,尤其是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转变,发人深思。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是深沉而真挚的,而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整篇故事爱情与仇恨交织,相辅相成,十分具有19世纪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的色彩。故事环环相扣,其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内心变化和与凯瑟琳的感情纠葛深入人心,书中写出的既有二者亡故的悲剧结局,也有将二者映射在凯蒂和哈里顿身上的温馨结局。艾米丽·勃朗特不仅刻画了希斯克利夫的极端性格,也描绘了凯瑟琳的双面性。故事全篇充满了反压迫的思想,以及紧张,浪漫,悲剧的氛围。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起于对凯瑟琳的爱情,最终也因为这份爱情回归了人性。

总的来说,《呼啸山庄》不仅是一部爱情悲剧,更是一个通过爱情表达内心的故事。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虽然注定是一个悲剧,但它所蕴含的精神层面的意义却能够长久地留存于世人的心中。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人物刻画,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让人们不断回味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唐瑞.悖论艺术视角下勃朗特姐妹的情感世界——以《简·爱》《呼啸山庄》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3,14(07):130-132.

[2]佟玮.《红楼梦》中尤三姐与《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物形象相似性比较分析[J].戏剧之家,2022(30):193-195.

[3]郭芳.《呼啸山庄》与英国女性哥特小说探究[J].今古文创,2022(39):20-22

[4]谢骊.《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牡丹,2023(06):74-76.

[5]田静.被遮蔽的女性自白——论《呼啸山庄》中丁耐莉的不可靠叙述[J].河北开放大学学报,2023,28(02):55-59.

作者简介:

毕馨月(1997-),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复仇勃朗特艾米丽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艾米莉·勃朗特
艾米丽的呼噜
Gothic Elements in Wuthering Heights
欧歌赛乌克兰“复仇”俄罗斯
试论勃朗特姐妹女性视角的开拓
女性成长的书写——张洁《无字》与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文化解读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ranslations on A Rose for Emily
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
李娜无缘“复仇”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