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引领学生思辨阅读的切入点

2024-06-17 10:58:13鹿明嫣
关键词:比较分析文本细读小学语文

鹿明嫣

摘   要:思辨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使学生阅读的目标方向更加明确,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结合语文课程及学生特点,教师可以从有效对话、文本细读、比较分析及意境感悟等方面引领学生思辨阅读,以使学生的阅读更加有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阅读;文本细读:比较分析;阅读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13-0010-03

思辨阅读是课标提倡的阅读形式之一,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对学生的思辨阅读情况比较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表面形式热闹,学生真正的思维却处于弱化的现象,这都与课堂中思辨阅读切入不够有效或者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引领学生思辨阅读有关。如何引导学生思辨阅读才能避免学生阅读流于形式,真正促进学生思辨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领。

一、在有效对话中融入思辨

对话是阅读课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没有对话也就没有阅读教学的真正发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对话融入思辨,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思辨状态。通过师生对话、生本对话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思辨刻意现象的产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如教学《父亲、树林和鸟》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提取到的关键信息读给大家听。在学习交流汇报环节,有学生提取到的是“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有学生提取到的是“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在学生汇报自己在阅读中提取到的信息的时候,教师可以随之提出“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有不同的看法吗?”在学生回答完毕以后,教师还可以就“你觉得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引领学生进行对话,有学生说父亲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有学生说父亲是一个对鸟的生活习性非常了解的人,还有的学生说父亲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随着师生之间对话的展开,教师可以适时引领学生思辨阅读,从而使学生对父亲的了解认识更加深刻。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个话题引领学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让学生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与认识。这样引领学生思辨阅读,对话随意而不刻意,思辨引擎被发动,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讨论的语言更加热烈,表达的语言也变得更加丰富,避免了教师把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单独拿出进行训练现象的产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特点,通过对话的形式引领学生思辨阅读,可以让思辨自然而然地融入阅读教学之中,促进学生思辨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设计以对话驱动的思辨阅读时,要充分考虑自己提出的思辨话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可以真正成为通往思辨阅读的桥梁与媒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对话中切实提升思辨阅读品质。

二、在文本细读中展开思辨

在阅读教学中,虽然无需学生逐字逐句去挖掘文本内涵,但在关键处引领学生进行必要的探究细读却是必须的。思辨阅读离不开文本细读,只有在文本细读中学生才能发现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容易被读者忽视的地方。教师借助文本细读引领学生思辨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如教学《桥》一课时,课文开头第一自然段中“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就有许多值得学生细读思辨的地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就这句话中的标点进行细读:“这句话中一连用了两个短句,两个句号,这样的表达合适吗?能不能把‘像泼。像倒。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说说你的理由。”在细读文本的目标指引下,学生们发现“像泼。像倒。”中间用上句号不仅可以表示停顿的时间长,还可以表示雨下得很大,如果用逗号的话就很难把这种效果表达出来。课文第三自然段开头写的是“村庄惊醒了”,“村庄”本是一个名词,为什么会被惊醒呢?为什么不写“人们惊醒了”呢?这同样是一个值得学生细读深思的地方。教师以细读为出发点,引领学生以思辨阅读的形式重新审视文本内容,可以让学生发现,如果写“人们惊醒了”,其动静就会显得比较小,而“村庄惊醒了”则包括村庄里的“人们、牲口、鸡鸭猫狗……”,给读者的感觉就是风在吼、马在叫、洪水在咆哮,整个村子都显得非常的惊慌混乱,这就为接下来老支书的出场做了铺垫,更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他像一座山”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篇课文中需要学生细读或者思辨阅读的内容还有许多,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在细读中发现课文中值得学生思辨阅读的地方,以使学生在思辨阅读中获得对课文的真正理解与感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就课文中容易被读者忽视的地方展开细读,适时融入思辨阅读话题,引导学生在细读中思辨,在细读中探究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对文本内容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的思辨阅读品质。

三、在比较分析中引入思辨

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在引领学生就相似属性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适时引入思辨阅读,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观点更鲜明,对文本的感悟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二让学生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画出来,并让学生说说“孙膑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田忌以往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时是怎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你觉得孙膑这样安排马的出场好不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方法?如果齐威王改变了马的出场顺序的话,田忌还能获胜吗?他如何应对好?请你根据齐威王与田忌的情况,画一画他们双方的对阵图,再说一说。”这样引领学生思辨阅读,给学生留足了比较分析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就田忌和齐威王双方不同的赛马安排进行思辨阅读。有学生认为田忌这种办法只能用一次,有学生说下一次齐威王也请了一位谋士,为他出谋划策,有学生说不管齐威王想出什么办法,孙膑都能够技高一筹等等,在这样的思辨阅读中学生对于孙膑的足智多谋感受得更加深刻。

只有比较分析而没有思辨的阅读是不完整的,只有思辨才能让学生对事物或者人物的看法更加深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提供比较分析的条件,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思辨阅读,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在思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在意境感悟中乐享思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课文蕴含着深厚的意境,这种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课文中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时所达到的艺术审美境界。教师于学生对文本意境的感悟处引领学生思辨阅读,可以引起学生精神上的认同和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的思辨阅读走向深处。

如教学现代诗歌《繁星》的时候,诗中有这样几句话,“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为了深化学生对短诗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悟,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给这些诗句后面填写上合适的内容,以“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样的形式启发学生想象作者和母亲在月明的园中,在藤萝的叶下,曾经发生过哪些让人感到难以忘怀的事情。有学生通过想象,把原诗改写为“月明的园中,蒲扇送来阵阵凉爽,藤萝的叶下,鸟儿们仍在欢唱,母亲的膝上,孩子轻轻地入睡”。然后,教师让学生把改写后的内容与原诗作比,并让学生说一说改写后的内容好,还是原文的内容好。通过思辨阅读,学生们认为改写后的内容局限性太强了,限制了想象,没有了原文中所描写的那种意境之美。这样引领学生阅读,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辨阅读能力同步得到提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许多写景类文章或者古诗词中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境,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方式引领学生融入文本意境之中,借助思辨阅读的形式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意境之美,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提升语文素养。

教材课文中的留白,需要读者去细细揣摩,这种揣摩的过程也是孕育思辨内在机理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就文本留白处真切感悟其意境,以使学生在揣摩思辨中真正获得对文本的体悟,促进思辨阅读走向深处。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倡导学生思辨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能够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引领学生思辨阅读的主渠道,通过对话、细读、比较、感悟等形式引领学生思辨阅读,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辨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秋玲.小学语文学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J].中国教育学刊,2023,(05).

[2]缪仙梅.一核三联五环: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探寻[J].语文教学通讯,2023,(12).

[3]林   群.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06).

【责任编辑 李红霞】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文本细读小学语文
比较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及其理论构建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分析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0:39:32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用“文本细读”探讨语文阅读教学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7:49:36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对国内外企业的科技中介的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