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4-06-16 09:48王文华
客联 2024年3期
关键词:法治经济教育

王文华

摘 要:全社会文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基础指标,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看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更要看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方式,更是把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一项重要使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而教育、法治、经济则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三驾马车。

关键词:社会文明;教育;法治;经济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产物,对维系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人类社会越发达,对文化的需求也越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强调:“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第八大点的一个小标题,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使命。而要全面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必须抓好教育、法治、经济三个重点。

一、教育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

(一)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个人的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高低

社会文明程度归根结底还在于个人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社会是个人的综合体,社会文明是个人文明素养的总和。单个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个人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而全体人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个人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汇聚而成一个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总体而言,在同一个社会群体中,个人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是存在差距的,有的人文明素养相对较高,甚至有极个别人可称之为时代的圣人,有的人文明素养则相对偏低。全社会人个人文明素养完全均衡的情况基本不存在。社会文明程度是全体人个人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的均值,既不取决于少数个人文明素养极高的群体,也不取决于少数个人文明素养极低的群体,而是取决于全体人文明素养的平均值。在一定时期内,少数人文明素养提高,对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影响不大,只有全体人个人文明素养都有所提升、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提升个人文明素养,才能推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较为显著的提升。

(二)教育是提升个人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的根本途径

全面提高全体人的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主要依靠教育。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个人文明素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文明是需要传承的,在一代一代人中不断传承下去并不断丰富发展,而代际传承文明就需要通过教育的途径,通过教育将社会文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发展助推社会文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教育、科技、人才单列一点,凸显新时代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主要使命就是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即提升人的品德素养和文明素养,进而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推进构建文明社会。

二、法治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

(一)人之惰性会使个体文明素养弱化或退化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个人文明素养是必要条件,但人具有惰性,个人文明素养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个人文明素养也有可能出现倒退现象。尤其是在充满各种利益诱惑的现代社会,单靠个人自觉,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很难保持个人文明素养不褪色。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缺乏必要的约束下,趋利避害就会衍生为人的惰性。文明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对个人不良欲望的合理控制,避免个体任性而为、不择手段图谋个人利益而忽略集体利益。而人的惰性恰恰就会使人陷入贪图不劳而获、不愿付出只图索取的困境,也就会盲目最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且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将个人应有的文明素养抛之脑后,呈现出不文明行为。因而,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人之惰性就会扩大化,进而导致个体文明素养弱化或退化。

(二)法治是规范个人不文明行为的必要手段

社会生活需要必要的制约和监督。社会是无数个体组合而成的大集体,社会生活要有序,就必须协调好个体的行为,要有大家都遵守的共同法则,也就是法治。人的自我约束非常脆弱,如果对不文明行为没有惩处和制约,不文明行为就会产生连带效应,越来越多的人会放松自我约束,导致社会不文明现象增多。通过法律对个体不文明行为进行惩处和制约,加强对个人社会活动的监督和约束,人们才会绷紧自我约束这根弦,才能保持个人文明素养不褪色。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充满形形色色利益诱惑面前,完善社会法治是规范个人社会行为、强化个体自我约束意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

三、经济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基础

(一)社会文明程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管晏列传》中写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生存是一切生命体的第一追求,人类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目的同样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存,营造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人类生存物质获取难度非常大,在那种情况下,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也就无暇顾及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在现代社会,在公共场所不穿衣服是很不文明的现象,但在原始社会,古人类是没有衣服穿的,就不存在文明不文明之说,也无荣辱之别。社会文明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的,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发展、社会物质不断丰富的情况下,从野蛮逐渐走向文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野蛮行为就会逐渐减少,社会文明程度也会不断提高。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首要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极其丰富,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基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又有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提法,而社会主义社会也分高级和初级。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需要有这么多的社会发展阶段划分,而不是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质量。特定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质量决定了对应社会阶段的社会文明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制定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政策与社会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并驾齐驱。近些年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是在高度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党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作为当前及今后党和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济是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基础。新时代必须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猜你喜欢
法治经济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题解教育『三问』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