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探索及当代价值

2024-06-16 07:17邓建华杨晋云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3期

邓建华 杨晋云

收稿日期:2024-01-05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农民利益冲突化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YBA274)

作者简介:邓建华,男,湖南祁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学和“三农”问题;杨晋云,女,山西沁源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步步推向前进。在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在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指引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路,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遵循,为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奠定了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奋斗。“中国式的现代化”仍是我们稳步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武器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4)03-0024-07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人民迈上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路。“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1]这充分肯定了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本文将围绕邓小平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准确认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伟大的理论,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宏伟愿景进行科学规划,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重大命题,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我们将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阶段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四方面入手,准确认识其科学内涵。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重大命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全面把握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科学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洞察时代大势,立足国情世情,把握历史主动,吹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并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基本设计。

此时,我国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虽已建立,但基础还很薄弱,人民的温饱问题也尚未完全解决,此外,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技术水平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到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想达到国际标准有一定难度,走向未来的事业任重道远。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命题。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邓小平指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那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些。”[2]两天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重大命题。

(二)“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阶段目标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进行会谈,在回答“中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问题时,邓小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使用了《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一词,该词表达了中国古人的传统社会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度契合和完美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3]237在此,邓小平首次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阶段目标定为小康社会。小康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呢?邓小平综合考虑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基本国情,为“中国式的现代化”设定了1000美元的标准,“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3]2371983年,邓小平对江浙沪等发展较快的地区进行调研后,总结这些地方建设小康的成功经验,又将人均1000美元下调至800美元,并提出六条标准,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小康社会理论的总体设计初步成型。

(三)“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对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步骤安排经历了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发展过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愿景。

邓小平的最初设想是在20世纪末“翻两番,奔小康”。十二大明确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即“两个10年翻两番”,从1981年起到20世纪末这二十年间,前10年是要打好基础,后10年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邓小平视察调研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后,坚定了翻两番目标实现的信心。他审时度势,合理调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并对进入21世纪应该如何接着走进行了深入思考,逐步形成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中叶的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构想。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完整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他说道:“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了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4]226党的十三大将“三步走”战略部署写入报告:“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5]14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转变既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也充分表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分步骤、分阶段使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得更加清晰、切实可行。

(四)“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并作出有益思考,实现了对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现代化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他在阐述现代化建设目标时,依然沿用了“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基于当时发展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将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战略重点,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工业、国防。”[3]86

历史和事实告诉我们,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4]274-275在这种情形下,邓小平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重视并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适时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3]40并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之后,我国科学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迅速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迅猛发展。实践证明,邓小平将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同时,邓小平对此的实践探索为之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牢牢把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重要原则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的伟大实践中,认真回顾和梳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一系列必须坚持和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坚定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思考、调整和改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过一些失误和曲折,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始终没有动摇。邓小平坚定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4]20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4]31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不动摇,坚定不移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此,邓小平对“四个现代化”进行规定,“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4]138这样一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有了鲜明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重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向。随着实践的深入,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包括我国现代化建设在内),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互贯通,两者内在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就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有力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二)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3]164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是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艰难历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是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对如何探索现代化新路进行深入思考和长期实践而确立的一条重要原则。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对我国的国情做出了科学的判断,指出:“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3]163在十三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从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擘画小康社会美好蓝图和“三步走”路线图,提出将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战略重点等一系列战略设计,都是基于中国国情、发展阶段、人民需求等具体实际而作出的科学决策,有力保证了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实践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我国将继续遵循这一重要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结合科学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推动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原则。邓小平反复阐述:“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4]265;“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4]373-374;“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364这些论述表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要消除贫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蛋糕做大”的同时,注重分好“蛋糕”,更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逐步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现象,从而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四)协调发展“两个文明”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和核心,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先应该是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发展高度发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又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强调:“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3]250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的现代化。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对“四个现代化”的继承和超越,内容更加广泛深刻。“四个现代化”理论主要侧重于技术发展水平和物质基础,而“中国式的现代化”进一步延伸和丰富了其内涵,侧重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对于两个文明我们要“两手抓”,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如果陷入片面性则社会主义建设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协调发展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才能构建富有活力、全面发展、长久繁荣的现代化国家。

三、深刻理解“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当代价值

邓小平关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设计以及一系列战略构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路

现代化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书写的,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并不仅限于西方的发展模式。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证明在中国走西方现代化的道路走不通。历史和实践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同时,兼具本国特色,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实际来制定发展模式,而不是盲目照搬或套用其他国家的现成模式。

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任务,他说道:“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3]163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现代化路径。邓小平先是用“小康之家”这一具体目标对“中国式的现代化”予以详细阐释,明确了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是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必经阶段,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落到实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也变得更加具体和切合中国实际,更加看得见和摸得着。随着实践的深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认识更加丰富具体,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在保持社会主义基础的同时,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以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幸福生活。“中国式的现代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中国必须长期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由于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充分表达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内涵,这个词的使用也就越少提及了。邓小平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走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带领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之新路,必须倍加珍惜、扎实推进、持续深化,今后我们仍会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

(二)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遵循

搞清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问题,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战略全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中国接下来向何处去的重要抉择,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不断探索,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既没有继续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为之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取得了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我们必须矢志不渝坚守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相比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区别,除了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外,还在于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协调发展“两个”文明等,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重要历史经验,既正确把握了当下的根本性问题,又饱含着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悉,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化国家新征程,我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前进的道路上存在重要机遇,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重要原则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仍然是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遵循和坚实基础,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显著优势。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它们,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必将顺利前行。与此同时,当我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时,人民必将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三)为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15,勾勒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这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目标,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这一奋斗目标在今天看来仍没有过时,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和我国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入,为其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和谐”,党的十八大将“美丽”纳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之中,构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实现了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转变。

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作出积极稳妥的科学规划,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世纪末,我们相继实现了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党和人民对现代化建设在认识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在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内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将“小康”细化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并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使第三步目标更加务实,也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又一次进行“升级”,作出“两个十五年”的新的“两步走”战略规划,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这30年进行战略分期,前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后十五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把邓小平提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与此同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提出实现了对邓小平第三步目标的超越。因此,邓小平“三步走”战略安排为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步骤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战略步骤的调整,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事业,我们将在邓小平绘制的现代化建设框架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总体设计及一系列战略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扎实苦干,砥砺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5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25.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邓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