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的那个滋味

2024-06-16 15:54张玉鸽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24年5期
关键词:砂锅热气汤汁

张玉鸽

那些年|卖砂锅的阿姨

一份分量足够的温州砂锅,在物质贫瘠的学生时代里,升腾着火一样的热情,融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坚冰。门店是简陋的,价格是便宜的,可食物却并不廉价,鱼砂锅慰藉了“我”的胃,阿姨的举动更治愈了一颗被淋湿的心。一声声问候缩短了两个陌生灵魂的距离,食客与老板之间,不仅仅只有冷漠的利益关系,更涌动着一股盎然如春的暖意。

楼下新开了一家温州砂锅店,甚是欣喜。

走进店里,冷气直面扑来,盛夏被远远地阻隔在门外。砂锅上桌,底座嗞啦作响,滚烫的热气袭来,瞬间雾蒙了我的眼镜。浇一勺汤汁在米饭表层,味觉被熟悉的口感打开,那些记忆也被这飘香的砂锅打开。

学生时代,手头不宽裕,食堂吃饭也尽可能挑选便宜而实惠的菜品。砂锅窗口在最右侧的角落里,它是在一个学期后被我留意到的。吃了很长时间的小碗菜,味蕾已疲惫得麻木,我把食堂的窗口扫视了一圈,将目光停留在了砂锅窗口上。这家的招牌和其他窗口统一,都是绿底白字,并无特别之处,海报上“砂锅”两字已有些破损,斑驳得如同佝偻着背的老人。黑板上提示的菜品不过十几种,它吸引我的除了低价,还有不限量的米饭。

和卖砂锅的阿姨对视后,没来由地有了亲近感。她操着一口不知是哪里却能毫无障碍听得懂的方言,问我对辣椒和醋的喜好。窗口前排起长队,阿姨按照号码牌的顺序逐一发放,有条不紊。递过来时,她会提示要拎袋子的上面部分,并提醒一句:“这样拿,小心热气烫到手。”

不到十元的鱼砂锅套餐,鱼肉格外多,配上清淡可口的青菜和粉丝,再加上浓稠咸淡正好的汤汁,意外地合乎口味。从此,我成了这个砂锅窗口的常客。

去的次数多了,跟那个阿姨也熟络了起来。若窗口前只有我一人,阿姨会和我聊上几句。我会问她,今天的生意如何,哪种砂锅卖得最好。她也会问我,今天是不是下课得早一些,最近课多不多、忙不忙。若是排起长队,阿姨忙着招呼,我们也不会聊天,也毫不计较。

时间久了,阿姨连我的喜好也记得清清楚楚。远远地看我走近,便会熟稔地说着:“鱼砂锅,多要粉丝少要米饭。”

阿姨的嗓门很大,每位同学点好菜,她都会对着后厨大声吆喝,出锅后也是扯着嗓子在窗口前寻找砂锅的主人。

有一回,我因去了另一个校区上课,路上遇到暴雨,回来时已近八点。看着食堂里还有零星的光点,我赶忙走了进去。阿姨正在擦拭桌椅和柜台,看到我来,冲我点点头,没了往日那声音先行的热闹。

看到我有点湿的衣服,她什么也没说,从后厨端出已清洗完的砂锅,重新开火,又将已打包放好的金针菇、粉丝和丸子通通打开,给我做了一份满满当当的“全家福”砂锅。在半明半暗的食堂里,我看到砂锅里多了一些切得极细的姜丝,混着汤汁,温暖地进入嘴里。这升腾的热气里又多了一味关心。

吃饭时间,我会习惯性地走到砂锅窗口旁,和阿姨打一声招呼,然后在一旁静静地等待出锅,砂锅成了春夏秋冬都不可缺少的餐食。

有一天中午,我如往常一样去砂锅窗口,可我感觉阿姨脸色有些不对,没了往日眯起眼睛的笑容,脸上有了落寞的神色。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学校通知要涨租金,一份砂锅的毛利本就不高,如果成本再增加,利润就微乎其微了。

阿姨的眼神有些黯淡,她本想多做几年,为刚工作的孩子多攒一些钱。如此一来,她只能回老家另谋出路了。

听到阿姨要离开的消息,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为这每天一来一往的熟悉,也为这心头所好的砂锅。

第二学期,我去外省的一所学校做交换生,虽然新生活精彩而忙碌,但我总会在午夜或者某个饥饿的时刻,想起这砂锅的滋味。

一学期后我又回到了学校,中午还像往常一样往最右侧走,却发现砂锅窗口已变为重庆小面,记忆中那笑出皱纹的脸也变成了一张年轻的脸。我愣在原地,虽然早已知晓这可能的变化,可内心依然冒出了不舍与想念。

这不舍与想念一直留在心间。即使毕业多年,我依然会为逛街时偶遇的砂锅店惊喜不已,一遍又一遍地找寻着当年的那个滋味。

猜你喜欢
砂锅热气汤汁
被窝里的热气
莫名的晃动和热气
Fireflies’ Light萤火虫的光& Chameleon变色龙
做炖菜砂锅最好选无釉的
人性化防倾斜碗
绞尽脑汁
砂锅里也有重金属
打破砂锅问到底
冬日里的砂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