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异化劳动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概念,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深刻分析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劳动对象异化、劳动过程异化、劳动主体异化以及劳动关系异化,构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论域。进入新时代,研究这一理论仍具有深远意义,为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指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导向。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 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5-208-02
引言
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等共同构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主要内容。其中,异化劳动理论是认识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钥匙,是扬弃私有财产进而实现工人解放的答案。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要深化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与阐释,并从中汲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的丰厚养分。
一、《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论域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1],并以此作为诘难国民经济学的突破口,对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进行了追问,深刻阐释了劳动对象异化、劳动过程异化、劳动主体异化以及劳动关系异化。
(一)劳动对象异化:工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在揭露国民经济学诸多“经济事实”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人同其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即“异己的对象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2]这表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工人不仅无法占有自己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而且随着生产对象的增多,越来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一方面,劳动产品即工人劳动的对象本应由工人自身所占有,但二者却相互分离,之于工人而言,“凡是成为他的劳动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他自身的东西”[3],并且伴随其创造劳动产品的增多越来越受到这些异己存在物的奴役和统治,蕴含在劳动产品中自身的力量也逐渐被抽离出去,直至完全丧失。另一方面,工人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的活动即创造劳动产品的活动越多,他们就越丧失“对象”,这个“对象”越多,工人自身的东西就越少,工人也就越来越贫困,而资本家却实现了对工人劳动产品的真正占有。对此,马克思还以宗教方面的情况加以佐证。最终,工人每天由“充实的无”沦为“绝对的无”,沦为一种“非存在”,于是工人越来越贫困,而资本家的财富却日益增长[4]。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也由此形成并日益尖锐。
(二)劳动过程异化:工人同自身劳动相异化
马克思指出:“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5]于是,他进一步深入到劳动的过程之中去揭示工人与自身劳动的异化,明确了这一“自我异化”的具体表现。首先,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工人的劳动并非自愿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马克思认为,之于工人而言,劳动不再是属于他的本质,却变成了外在的东西,因而在劳动中,工人感受到的是不幸、不自在、不舒畅,是“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其次,工人的劳动变成了一种自我折磨、自我牺牲的劳动。在资本家的极限压榨之下,工人对自身的动物机能和人的机能的认识出现了错位,运用吃、喝、生殖等动物机能时所感受到的自由和运用人的机能时感受到的不自由,使工人错误地认为,从事劳动活动时的自己不过是动物,而在吃、喝、生殖等行为时才是人。因此,当外在的、强制其进行劳动的力量一旦停止,工人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本应属于人的东西——劳动。最后,工人的劳动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在马克思看来,工人的劳动不是满足自身需要的劳动,而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手段”,即满足资本家财富积累的手段[6]。因此,工人的劳动自从他成为工人之日起,就已然不属于他自己了。
(三)劳动主体异化:人同自身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在考察前两个异化劳动的规定基础上推出了它的第三个规定,即人同自身类本质相异化。他认为,将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的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人的类特性”。同样进行劳动实践,动物与人之间存在不同。就动物而言,它与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根本在于动物所进行的诸如营造巢穴或住所的生产活动是片面的,其目的只为了生产自身及其幼崽需要的东西即满足肉体的需要,它并不能将自己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不同,根本在于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一“类特性”使人能够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即便没有肉体需要也能进行生产,而只有摆脱了这种肉体需要的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进一步说,“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在生产整个自然界。”[7]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类本质决定了他可以将“内在的尺度”运用于任何对象,因而其活动必然是自由的。但是,异化劳动却颠倒了这一关系,使人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将自主、自由活动变成仅维持自己肉体生存的手段。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工人的异化劳动最终从他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使得工人失去了区别于动物的有意识的创造性,只能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而不得不从事低廉的劳动活动,变成了机械性的存在物。
(四)劳动关系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
人与人关系相异化是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人同自身劳动相异化、人同自身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马克思指出:“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8]实际上,人与他人的这种对立即异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人与资本家相对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私有财产是劳动的产品,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不断积累,富有的私有财产占有者对贫穷的私有财产占有者的雇佣关系也随之出现,这就导致了劳动与资本的分离,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富有的私有财产占有者手中,贫穷的私有财产占有者更加贫穷。工人意识到资本家无偿占有自己的劳动,是自己的“非存在”;资本家也把工人不断要求提高工资看成自己的“非存在”,因此,二者之间的对立出现了。二是工人与工人相对立。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期,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资本增殖的方式,由依靠原始的劳动积累变为依靠自身增殖,即依靠利息与利润。由此反映出来的资本特性,即强有力的扩张性,使资本集中在更少数人手中,造成了一些小资本家的“彻底牺牲”,从而沦为工人阶级,这造成工人数量急剧增加,为了获得维持生活所需的微薄工资,工人之间就必须相互竞争,如此,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对立也形成了。
二、《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
异化劳动理论是认识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钥匙,是扬弃私有财产进而实现工人解放的答案,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基础。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理论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为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与马克思所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自我调整与完善,都始终遵循着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即通过资本持续不断地复制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雇佣关系之下涌现的各种矛盾。因此,即便时空变换,《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仍能为我们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领域。作为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产物,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发展必然受到资本的控制,表现为异化劳动的技术形态,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为控制、压迫人的异己的社会力量,而这必然不利于马克思所构想的未来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总言之,我们既能从《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中把握其一般性特征,也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现实分析其时代特征。一是人工智能推动社会分工细化,争夺工人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工人的变相“异化”。技术本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积累物质基础。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囿于资本对技术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虽细化了分工、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但却极大地挤压了工人的生存空间甚至取而代之,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二是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带来了沟通便利,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限制,但这也导致更多人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减少甚至拒绝必要的社会交往,人的社会性随之消解。可见,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实现了对生产力的变革,但在资本逻辑仍发挥作用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也无力优化社会分工,无法扬弃异化劳动,反而越来越成为异化劳动的发生场域。因此,《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仍是我们分析与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有力的理论武器。
(二)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指南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工人的异化本质,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实质及顽瘴痼疾。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厘清发展进程中异化劳动的各种存在样态,寻求解决途径,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一是从劳动对象异化视角来看,要直面共同富裕在实现的进程中共享发展成果不充分等现实问题,通过建立公平正义的劳动制度、完善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等具体措施,保证每一位劳动者能够占有自己的劳动和劳动成果。二是从劳动过程异化视角来看,必须避免资本逻辑之下劳动过程中劳动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丧失,要不断夯实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核心地位,尽可能地防止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三是从劳动主体异化视角来看,避免出现抹杀劳动者在劳动中重要作用的倾向与行为,要通过大力弘扬劳动光荣、劳动至上等价值理念,切实巩固我国劳动工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证其主体性和主动性。四是从劳动关系异化视角来看,要充分重视劳动者作为人而存在的现实价值,通过构建劳动主体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劳动主体的身心健康愉悦,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能动性,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导向
在《手稿》中,马克思基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等视角分析了异化劳动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消解,并在扬弃异化劳动的引领下提出了实现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理念,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人与人、人与自然异化关系的超越。[9]这为当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人是社会的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同时人的生活也要以物质载体为依托,否则将无法进行正常运行。进一步说,不同国家、制度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不同社会关系,而整个社会中所有的国家也是一个整体,共同以自然界即地球作为物质载体。因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人类该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共同面临的包括自然问题在内的诸多生存发展难题,这需要国家间的共同努力。一是各国在国家交往合作中要摒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思维,以共同的利益为出发点,开放包容,以共商共建达到共赢共享。二是要着眼于全人类的共生共存,积极参与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中,为保护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家园协同发力,为促进人类整体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青年项目)“马克思劳动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LJKQR20222508)、2024年度沈阳市大中小思政一体化(专项课题)“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及推进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DSZ-2024-068)、2023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坐标与实践向度”(项目编号:SYSK-2023-01-21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2][3][5][6][7][8] [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翻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1、51、52、54、54-55、58、59.
[4] 郭苗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私有财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06):88-91.
[9] 张思危.《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探析[J].经济师,2023(11):25-26.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42)
[作者简介:郭苗苗(1990—),女,内蒙古赤峰人,汉族,沈阳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