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研究

2024-06-15 14:03:49杨红
甘肃教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杨红

【摘要】“双减”政策的颁布其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学习要求和学习质量。因此,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破解小学数学教学难题,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技能,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文章阐述了“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并通过精选教学资源,激发学习热情;优化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丰富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动等方式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11—0076—0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因此,教师要按照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工作的融合,在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同时,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思路的转变,完善课程知识的讲解方式,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创新发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应用

1.信息技术的内涵。信息技术广泛意义上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使用的技术。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频繁交流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对于日常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应用于不同领域,因此各领域对于信息技术内涵的理解参差不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含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可视化,让知识的呈现更具直观性,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特点,进一步丰富各类教学资源、及时反馈学生认知程度和优化教学内容等,从而使教师能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化教学设计。

2.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指利用信息促进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持,通过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转变学习方式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活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互联网等技术,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而言,数字资源的多样化呈现方式,如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模拟现实情境、历史再现的技术,如AR、VR等,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紧密相连;打造基本数字资源和平台,开发交互工具,包括几何软件、师生互动、人机交互等,使小学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智能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教学,建立学生成长数字档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便利条件,帮助学生从传统的纸质题海中转向数字化的题海,转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为每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学习方案,实现学习成绩的最优化。如此一来,便可减轻时间及精力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让不同个体在数学领域各展所长。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作用探析

1.有利于教学方法的变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模式是教学内容传授的重要媒介,决定着教学效果。”[2]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担任主导角色,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汲取知识的状态。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容易导致单向传递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长期如此,可能会出现“一言堂”的情况,学生将变成追求分数的工具,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变迁,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露,难以适应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因此,现代教育的目标已经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小学数学是一门需要逐步引导学生总结观点、探索规律从而形成结论的学科。然而,鉴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数学思维及运算技能相对有限,教师通常会径直向学生传授结论与规律,并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投入大量时间,以教授实际应用技巧。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的综合处理,构建出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数学知识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信息技术为教学形式和内容创新提供了支持,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进而加深他们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

2.有利于活化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字运算,尚未具备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数感和量感也尚未形成。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仅仅依靠语言描述和静态图像展示,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了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具象化优势,这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和反复观察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利用智能技术构建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3]。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功能,将抽象的数学思维直观地表达出来,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形式,更深入地印刻在学生心中。这种方式可以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提升他们的记忆能力,并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此举不仅化解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悖论,还推动了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优化,从而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有利于教学评价的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下,教育评价在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两大类别。在进行评价时,应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及评价情境的动态化,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相较于传统教学中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情况,现代教学更加注重结果,同时也更加关注过程,形成了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现代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更能凸显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秉持尊重学生核心地位的理念。遵循主体性原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体现。“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然具有的,是通过活动获得的。”[4]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核心,尊重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质价值和作用的基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较少,仅能单向获取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这种模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还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为推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转变,我们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精心筹划教学方案,稳步推动教学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敏锐性和接受程度,通过引导他们运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分析,激发他们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发展性原则:推动学生实现全面成长。发展性原则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指导原则之一,其主旨在于培育具备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其辩证能力。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贯穿各个教学环节,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处理和运用能力,还有助于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3.适度性原则:优化教学成果的实践探索。适度性原则是质量互变规律的核心,它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时,应当恰当地控制信息技术使用的频率和程度,以防止其使用过多或不足。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过多地使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反之,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过少或者不适用,就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根据学情、教学内容的特点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适当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途径

1.精选教学资源,激发学习热情。教学资源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应精选教学资源以拓展教学内容、延伸课堂教学,教师要选取贴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将生活素材纳入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构建情境化教学。”[5]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与已有经验相符合的情境材料,可以使学生借助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从中抽象出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而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之中,真正实现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宗旨。另外,依托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小学数学乏味的固式弊端,增添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依据学生的认知特质及能力,精心设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能够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进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知识通常都非常复杂和抽象,小学生在目前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很难有效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因此,我们要优化教学内容,既围绕教材展开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的重难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一般而言,单靠教师运用传统的说教形式很难让所有学生掌握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推导等内容,而借助信息技术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内容,将书本上枯燥乏味、复杂抽象的数字,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或视频,同时将数学知识带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以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3.丰富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动。教学活动是一种旨在推动学生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以达成特定教学目标,展开实质性的互动与实践。此类活动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教学活动通常可分为两种形式,即课堂练习与学生小组讨论。就课堂练习而言,传统的课堂练习只注重对学生应试方面的能力锻炼,形式相对单一,教师以书面习题为练习内容,教师也仅仅靠批改作业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这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有限,会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6]。课堂练习并非仅仅将习题呈现在课件上并进行讲解,这种做法缺乏师生间的互动,且学生未必能够真正掌握知识点。因此,我们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丰富与深化。充分利用教室的白板设备,组织学生参与数学知识闯关大挑战游戏,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在“双减”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它不仅为数学教师指引了改革的方向,还符合新课标对教学工作创新和发展的具体要求”[7]。为了优化教学品质及提升学生学习成效,教师需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确立基本原则,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对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新环境、新机遇及新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详尽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估其学习能力,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这不仅为培养满足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还有助于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化,并以此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 619921.html,2022-3-25.

[2]王璐,孙晓东.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0):58-61.

[3]刘军.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7(07):14-19.

[4]柴克清.韦纳的动机归因模式与学生主体性的获得与丧失[J].教学与管理,2010(12):12-14.

[5]陈春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情境化教学策略[J].中小学管理,2022(11):39-41.

[6]王杨.“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学周刊,2023(14):55-57.

[7]陈芳.“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2):76-77.

(本文系2022年度兰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Z[2022]GH0384)

编辑:张昀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文理导航(2016年31期)2016-12-19 18:43:39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39:11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48:22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