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迪
“今年的脆瓜又甜又脆,卖的特别好。”万东升是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袁家埠村的村民,今年已经是他种植脆瓜的第12年,“今年种植了8亩,平均每亩产量在8000斤左右,品相好的能卖到4块钱一斤,其他的价格也在2块左右,销售时间能持续一个月以上,效益非常可观。”
寒亭街道积极引导各村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持续在“品质提升、规模做大、品牌叫响”上下足功夫,在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拓宽发展思路,加大政策、技术等支持力度,不断巩固产业基础,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发展西红柿、脆瓜、萝卜等特色农业品牌6个,切实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多样化,让百姓增产、增收的道路越走越宽。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群众富。该街道叶家庄子村创新打造“渔耕项目”,探索循环生态农业全新路径,实现“养殖+种植”完美融合,建设非补温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辣椒、草莓、蓝莓等果蔬,同时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绿色种植技术、循环水养鱼技术,可一年四季天天产出优质淡水鱼和优质果蔬,推动村集体实现增收。
街道充分发挥“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品牌效应,推动特色产业协同推进、片区融合发展,并大力推进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带领更多村民走上“共富路”,累计培植阳光康汇源、开轩农场等农业特色企业3家,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
从抖音进入“毛家埠芳华钩织助农直播间”,村民们正在进行手工编织,只见她们拇指和食指捏着钩针,左手挑着毛线麻利地进行翻动,一边钩织一边向直播间的观众进行技术教学,不一会儿,一朵钩织玫瑰花已经初见雏形。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钩针编织技艺兼具实用性、观赏性,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今年以来,寒亭街道毛家埠村创新成立“芳华钩织小屋”,不断升级钩织技术,同步开通助农直播间,让文化技艺在一钩一织当中得以传承和创新,并为周边60余名妇女搭建起增收平台,全面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打造文化主阵地,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街道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优秀文化魅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组建文艺团队47支,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210余场,全面焕发文化振兴新光彩,曾荣获“第三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街”“全市群众文体生活群众满意度工作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叶家庄子村被评为“山东省文化体验廊道村”。
乡村要振兴,文化要先行。在推动文化振兴的道路上,一大批民间文化艺术大师用赤诚坚守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时代意义。张家院村的风筝艺人张效东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在吸收传统风筝扎制技艺的基础上,着力运用新工艺、新材料对风筝制作进行创新,为潍坊国际风筝会设计制作风筝1600余款,其创新的风筝制作曾多次登上央视新闻。
寒亭二村的郭洪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在从事风筝扎制的30余年里,他力求精益求精,并坚持守正创新,让传统风筝技艺与时俱进,焕发出更多时代魅力,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街道坚持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统筹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明乡风建设,不断探索文化“赋彩”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这几年,村里十分注重环境卫生整治,村干部带头定期打扫卫生,垃圾清运也非常及时,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变好的同时,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寒亭街道牛埠村村民王建祥高兴地说道。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街道建立“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提升”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强力助推辖区环境提档升级,在提升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营造建设和谐美丽乡村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美丽幸福家园。
在推动人居环境全域化、长效化治理的同时,同步加快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村延伸、向户覆盖,对厕改、户户通等工程开展长效管护,实现美丽乡村“面子”、“里子”双提升。同时,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便民服务质效,延伸为民服务“触角”,在农村开展“有事您说话”居民服务日活动,切实打通服务村民“最后一公里”。
“村里的便民服务真方便,能理发、磨菜刀、修裤脚,而且都是免费的,我们都特别高兴!”寒亭街道吴官庄村村民张爱兰看着自己刚剪好的新发型高兴地说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街道在提升特色产业上发力,在塑造文化品牌上聚力,在建强村党组织上着力,实现农村外在美与内涵美和谐统一,让村民幸福感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Based on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adhering to the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Hanting Sub-district in Hanting District of Weifang develops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a targeted manner and actively explores cultural paths that benefit the people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ural life and strive to play the“strongest voic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actively guiding each village to explor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s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based on its own resources and local conditions, continuously focusing on “quality improvement, scale expansion and brand building”, Hanting Sub-district makes great effort to broaden development ideas, increase policy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to continuously consolidate industrial foundations and strengthen advantageous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by fully utilizing the advantages of location and re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