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堂上的守候

2024-06-14 09:41:34丁艳华
时代报告 2024年4期
关键词:医生母亲孩子

丁艳华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何为孝呢?母亲育有3个子女,弟弟的懂事常常让我自愧不如,家庭生活难免会有口舌之争,每次我和哥哥产生矛盾,他都从中斡旋,及时制止我们的抱怨和牢骚。为了让我们回家时,感受到家中的温暖,他默默承担繁琐的家务。母亲生病多年,他事无巨细,对母亲体贴入微,在外地上班的时候,别人逛街,他逛药店,只为给母亲寻找更好的药。

每次弟弟请假回来,丢下行李便去看母亲。母亲躺在病床上,浑浊的目光在看到弟弟的一瞬间,忽然亮了起来。这不是母亲对弟弟偏爱,母亲对3个子女的爱并没有偏向,她现在最需要的却是这个小儿子。

来到母亲病床前,弟弟俯下身子,笑着问她:“翻翻身吧?腿能不能伸开?”母亲口中含糊地说着什么,弟弟没有听清,他动手给母亲翻身,接着走到床尾,抓着母亲的脚踝,先是轻轻拉了拉,看到膝盖还是弯曲的,便开始为她按摩腿上的肌肉。做完这一切,弟弟又开始为母亲擦洗身体,换衣服,扶着她慢慢坐起来,架着母亲的双臂来到客厅,让母亲在沙发上坐下后,再回到卧室将床单被罩换洗一遍。

半卧床的母亲,身高170cm,父亲一个人在家照顾她,简单的洗衣做饭都没问题,母亲每天吃几次药父亲记得也很清楚,只有服侍母亲换洗,给母亲翻身按摩,对于身体瘦弱的父亲来说十分吃力,只能等弟弟回来的时候,父亲才放心地将肩上的担子放下,站在旁边舒展着脸上的皱纹,含笑望着省心的小儿子。

记不清这是弟弟多少次请假,在母亲生病的这些年中,上班的时候他勤勤恳恳,请假的时候也毫不含糊,他甚至来不及多做解释,单位领导不清楚他家中的情况,看在弟弟还算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好员工,每次都批了假。

两地跋涉,长途奔波,已经成为他的日常,定期回去照顾母亲,成了他人生路上温暖的负担。

母亲是一个多么卑微可怜的人呀,干活风风火火,说话心直口快,平日没少对人交心,也得罪过很多人,辛苦半辈子,换来的却是一朝病倒,再也没有好起来。她是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偏瘫后遗症,指望有一天能恢复,到处求医问药。弟弟在天津工作,只要有闲暇的功夫,他就看医书,往药店跑,买各种药,治病的,保养的,一箱一箱往家中寄。

最近几年,母亲并发症多了起来,频繁地去医院,3个子女经常回来,在医院守在母亲身边,当我们手足无措的时候,弟弟却在有条不紊地忙着去办理住院手续,找值班医生了解病情。

时间长了,医院的医生也认识了弟弟,每次他去找主治医生,像是找熟人。都说医患关系如履薄冰,医生为患者治疗后,都不愿意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很多去过医院看病的人,都清楚怎么回事,也不会主动向医生索要联系方式。

弟弟是个例外,他知道县城中医院心脑血管科室主治医生的电话,他还有一项特别神奇的能力,不管母亲转院还是突发症状需要住院,只要弟弟一个电话,主治医生都会很快出现在弟弟身边,马上安排住院事宜。

这是我跟着弟弟送母亲去医院时,见到的真实场景。当时我也不能理解,便跟在弟弟身后去了医生办公室,里面忙得热火朝天,进进出出的患者家属,要么在等待医生开检查单,要么拿着检查单在询问住院病人的情况。医生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弟弟身边,拿着母亲以往住院的病历,告诉弟弟这次母亲应该怎么检查怎么治疗,预期结果是什么样。医生完全忽视了其他人包括站在弟弟身后的我。走出医生办公室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在弟弟面前是那么渺小,而一向憨厚寡言的弟弟的形象忽然高大起来,我当然明白认识弟弟的医生,皆是被他的孝心感动。

只要弟弟陪护的时候,医生和护士都很省心,父亲也能回家休息。因为弟弟在照顾母亲的这些年里,每天都在查找资料,买中医的书,寻找对母亲康复有效的药和方法,他不仅仅是照顾病号的家属,他还能像医生那样分析病情,有时候医生想不到的地方,他会不厌其烦地跑去找医生护士说明情况。至于母亲翻身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吃药的时间、方便的时间,弟弟早已了然于心,也不会错过任何事。困了累了,他也只是在母亲病床前趴上一会儿。

母亲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大部分时间需要躺在床上,虽然能坐起来,身边却离不开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都无法预知未来是什么样,也不知道母亲能坚持多久。

当所有人都愁苦的时候,弟弟依然带着淡淡的微笑,在病房里忙前忙后。同病房的其他老人,看到母亲病入膏肓,初开始表现得一脸嫌弃,有时候还会私下去找医生想让母亲搬出去,当他们看到弟弟对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时候,他们又开始羡慕起来,这些老人尽管生活可以自理,但基本看不到子女到病床前来。他们伪装得很坚强,好像每天过得很开心,弟弟孝顺的行为,也触发了他们的心事,时间一长,这些老人也会自觉地帮助我们照看母亲。

对于母亲来说,如果还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应该是那段时间我们都守在她身边,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我们都清楚母亲生命力非常顽强,她不会轻易离开我们,就像她生命体征快要消失的时候,我们还是不能接受她随时会离开一样。

那时,弟弟每天坚持为母亲擦洗、翻身、按摩、换尿不湿。去检查的时候,小心地抱着她,将她放在轮椅上,慢慢地推过去。尽管母亲糊里糊涂,他还在坚持跟她说话,像哄孩子那样哄着她。母亲慢慢没有了恐惧的心情,最开始知道自己病情严重的时候,常常会哭,后来她不哭了,在我们的陪伴下,她如一个孩子那样,被我们哄着爱着。

有次母亲睡着的时候,弟弟悄悄告诉我,母亲身体瘦干了,身上没有肉了。他说完后,我们便沉默下来,脑海里却在回想母亲这一生的不易。

在母亲年富力强的时候,每天为生计奔波劳作,弟弟刚会走路,便跟着母亲去田里,帮母亲干活,回到家后,母亲做饭,他帮着烧火。就连母亲过生日,我们都忘记了,弟弟就用自己的零花钱去隔壁饭店给母亲买了她爱吃的鸡头。等他再大些,我们离开家上班了,他一边上学一边陪伴母亲,是母亲离不开的小帮手。

现在弟弟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可爱的孩子,可是母亲因为生病什么也帮不了他,他没有一句怨言,每次请假回来,大部分时间都是守在母亲身边,照顾母亲,让父亲好好休息,假期快结束了,他才会花上一天的时间陪陪老婆孩子。他的行为也获得了弟媳和弟媳父母的支持,他们帮着弟弟照顾小孩,弟媳也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他。

一年、两年、三年……

整整十年,弟弟还是希望母亲不要这么快离开。他对母亲不仅仅是尽孝,他还深爱着母亲,心疼她这一生不易,那么辛苦操劳却没有享受到什么。

最后我们还是没有留住母亲。告别的时候,泪眼中,我看到弟弟哭得像个孩子,那一刻,他真的只是一个孩子,一个30多岁就失去母亲的孩子。母亲的葬礼上,经常听到特别的声音,或许是因为母亲病了好多年,有些人觉得这个家解脱了,没有什么悲伤。躲在厨房的父亲却哭得不行,他说没有伺候够,还想伺候母亲。他们这一辈子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母亲每次住院,父亲都是惶惶恐恐,我问他怕什么,他说,怕不能带母亲回家。

我和弟弟守在已经没有知觉的母亲身边,不舍得就这样和母亲永别。母亲坚持这么多年,她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和家呀。一直到母亲头七那天,我和弟弟一起去墓地,路上弟弟忽然嗓音低沉地说道:“今天是母亲的受难日。”我愣了一下,看着他红红的眼睛,随时会哭出来。才想起来今天是弟弟的生日。如果母亲在天有灵,希望她护佑弟弟健康平安。

孝是什么?我已不能用语言去诠释,人生如海,我们都是不起眼的沙粒,母亲被海水带走后,想起她,也忍不住想和弟弟紧密地站在一起。

责任编辑/董海燕

猜你喜欢
医生母亲孩子
最美医生
安徽医学(2022年3期)2022-03-22 09:17:36
医生
小太阳画报(2018年3期)2018-05-14 17:19:26
望着路,不想走
文学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48:30
给母亲的信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换医生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