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的价值、框架及路径

2024-06-14 01:52尚力沛
体育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体育教师

[收稿日期:2023-11-2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C/2023/01/11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B/2022/01/17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3YJA890032);南京师范大学教改课题(2022NSDJG003)。

作者简介:尚力沛(1992-),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E-mail:shanglipei@163.com]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实践调研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1)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是以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导向,以解决体育教育问题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为追求,实现基础教育体育教研的内涵式发展且达到体育教研状态的最优化,以此带动和促进中小学学校体育整体性发展。(2)建设高质量体育教研的价值体现在促进体育课程教学问题得到精准解决,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实现卓越成长,提升中小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获得感,高效服务于体育政策的实施与研究,推动体育教研工作更加规范与高效。(3)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框架包含体育教研目标、体育教研内容、体育教研方式、体育教研评价4个方面。(4)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路径:更新基础教育体育教研价值观念与明确各级教研的职能定位,重视体育教研员队伍的建设与支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教研与推动基于数字化的体育教研改革,加强中小学体育教研制度建设与合理使用体育教研权力。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研;基础教育;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4)03-0110-08

The value、framework and path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nstruction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HANG Lip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logic analysis and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blem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study holds that: (1)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guided by meeting the actual nee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ursuing the proble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alizing the conforma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basic education and achieving the optim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status, driving and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2) The value of building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omoting the accurate solu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problems, lead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o achieve excellent growth, improving students' sense of access to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effectively serv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research of physica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omot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to be more standardized and efficient. (3) The construction framework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s four aspects of the objectives, contents, methods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4)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high-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as follows: updating the valu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basic education and clarifying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t all level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tea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aff and suppor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work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ncouraging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promote digital-based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form to strength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tensify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and rational use of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ower.

Key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basic education;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教研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特色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紧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并密切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教育改革、课程教学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育人质量提升、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2019年教育部针对教研工作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教研工作要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2]。尤其是2023年9月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提出围绕中小学教研驱动赋能高质量教育体系等观点[3]。

基础教育教研制度是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而建立的专业性教育研究的机构系统和规范系统。我国现行教研体系是由中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省、市、县、校五级构成,即以中央主导、省教研机构为龙头、市教研组织为中心、县教研室为依托、学校教研组为基础的五级教研网络[4]。中小学体育教研是教研工作的重要构成,对于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落实以体育人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教育强国建设以及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体育教研也需要高质量建设以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需求。在这大好形势和背景下,研究如何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问题[5],必须围绕“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展开深度研究。当前,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高质量体育教研、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的框架是什么、如何实现高质量体育教研等问题,以期从整体上论述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1  “大体育教研观”的建立与高质量体育教研内涵

1.1  体育教研要树立“大体育教研观”

体育教研通常的理解就是体育教学研究,就是对体育教学工作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在建设高质量体育教研的语境及进程中,将“体育教研”理解为“体育教学研究”转为“体育教育研究”,是建立一种“大教研观”的需要。正如教育部教材局局长所言:“教研不仅要在学科研究上对教师进行高水平引领,同时也要对每位教师未来的发展,对课堂、学校改革向何处去等方向性问题作出判断和引领”[6]。呼唤和建立的“大体育教研观”要站在一个更高层面对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形成推动,具体表现在:(1)超越单一的体育教学研究。传统教研多关注具体而微的教学问题,如教材教法研究、教师备课评课赛课等,关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大体育教研观”就是在重视教学具体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开放和动态地去探索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研究体育教学改革政策等方面,能够跳出体育教学的具体问题来看体育,能够从体育教育来看学校体育整体发展,而不是简单只看教学的具体问题。(2)形成跨界体育教研形态。由教研员、教师、课程理论专家等构成的教研团体,要有一种跨界意识和思维来看待体育教研工作,形成跨教材、跨课堂、跨认知、跨时间、跨文化、跨地区、跨学科等构成的教研格局,通过各种跨界融通方式形成一种大格局的体育教研形态,如针对体育新课标实施,体育课程跨学科协同教学、跨教材资源整合、跨区域体育教研联动等,借助跨界教研能够让体育教研产生更好的教研效果且引领区域学校体育发展。(3)突出体育教研对学校体育整体工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体育教研面对的不仅是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问题,还表现在对体育课程理念的实践转化、体育考试制度改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育科研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孵化、体育教研团队打造、体育教研制度构建等方面,“大体育教研观”要从简单的学科指导变为区域内的专业引领,从而全方位整体性地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1.2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的内涵诠释

“高质量”更多是一种基于比较所产生的认识思维或主观认识。在教育学领域,该如何理解高质量?周洪宇等[7]认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指向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体系更加完备、更加丰富多样、更可持续发展、更为安全可靠的教育体系;也有学者认为“高质量”中的“质量”相当于“水平”,只有水平才容易分高低,强调教育发展水平或阶段的递进性[8]。从“更”“递进”等词语可以看出,高质量更体现为比较视域下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更好的期待程度。

在体育领域,黄海燕等[9]认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逐渐演变为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线的高质量发展;杨桦[10]提出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就要广泛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厚植群众体育基础,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竞争力,不断夯实青少年体育根基。从“提升”“不断”“夯实”等词义来理解,高质量是一种更高水平、更高程度且呈现出一种向上发展的概念。基于上述对高质量概念的相关分析,也就能更为准确认识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可以形成这样的共识: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是对体育教研现实状态的一种价值判断,以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导向,以解决体育教育问题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为追求,表现为体育教研的价值与作用得到全方位提升,能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更精准、更持续、更创新、更协调、更优质、更公平、更完善、更高效的支撑,实现中小学体育教研的内涵式发展且达到体育教研状态最优化,从而带动和促进学校体育整体性发展和体育育人质量提高。

2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的实践价值

2.1  促进体育课程教学问题得到精准解决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改革要求不断涌现,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技能教学、大概念、跨学科主题教学、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化、学科实践、复杂情境等概念高频出现在教研的相关主题上和期刊论文上,同时新教改推行过程中产生的诸多教学问题都需要教研去推动。高质量体育教研精准解决体育课程教学问题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校内更为及时发现与解决体育课程教学问题。学校内由体育教研室构成的教研团体要及时发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基于体育教学问题展开校本探究。例如小学遇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问题,怎么跨学科、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怎么有效实施都需要通过集体研究去处理,校体育教研室要具有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二是各级体育教研员更为深度参与一线体育课堂。体育课堂是发现和解决体育教学问题的主阵地,教研员多是由具有极强教学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的教师担任,更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敏锐性,高质量体育教研要求教研员和体育教师一样沉入一线,而不是在书斋室里面的自我想象式研究。例如课上运动密度达不到70%左右,体育教研员要能准确把脉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提出解决办法,让体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三是更加聚焦基于证据来解决教学问题。体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在靠理论分析的同时,更需要基于各种证据来解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要数据来客观反映,通过数据来为体育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以便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2.2  引领中小学体育教师实现卓越成长

高质量体育教研促使体育师资从单纯地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角色,向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育人者”角色转变[11],成为一名具有卓越精神的体育教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质量体育教研通过各种教研制度及教师学习方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全方位得到提升。这种专业知识及能力的提升不仅能简单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而且能够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基础上不断领悟、学习、接受和实践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最新理念,能够促进体育教师将体育课程理念大胆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促进体育教师成为能教学、会教学以及成为具有榜样示范性的体育教师。二是高质量体育教研促进体育教师基于体育教育展开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教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研究,研究来源于体育教育的现实问题,反过来对体育教育问题的解决又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高质量体育教研对促进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是全方位的,既能够将体育课程教学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立项,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反哺体育教学实践;又能够围绕某一体育课程教学问题展开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叙事研究等,促进体育教师围绕学校体育育人成效展开系统研究,全方面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2.3  提升中小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获得感

高质量体育教研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获益,学生能在体育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可以有规律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参与意识、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是高质量体育教研的追求和目标。但是,从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来看,尽管基于各种体育课程改革理念及改革政策的推动,学生技能掌握、体能发展、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等问题并未得到充分解决,学生也并未从体育教育中获得一种完整的满足感。高质量体育教研提升中小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获得感体现在:一方面,高质量体育教研立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体验到高效优质的体育课堂,一切教研需要围绕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的培育来实施,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及方法的改革,不断破解以体育人的现实阻碍,让教研成为一种为了学生成长而实施的活动,营造出有乐趣、有难度、有负荷的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教学样态,课程教学中模式的实践、方法的更新、设计的变化等都是变革课堂的手段。另一方面,高质量体育教研是将学生纳入到教研过程中,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中要有学生参与,不断记录和倾听学生的反馈和需求。如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要求、课后体育服务学生最需要什么、大课间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活动等,都需要将学生的意见充分纳入到体育教研活动中,这样体育教研才会获得充分的动力,学生才会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价值,而高质量体育教研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深度参与和感受体育。

2.4  高效服务于体育政策实施与研究

“大教研观”的建立就是要用一种教育发展视野来全局式地看待学校体育教育的各种问题,这是基础教育高质量体育教研的体现。一是高质量体育教研服务于体育政策的落实与研究。体育教研团体要从宏观学校体育政策实施的视角来帮助基层学校主体分析体育教育问题,相当于说体育教研是各种学校体育教育政策的解读者、分析者以及在具体的体育教育实践中实施的推动者和辅助者。例如双减政策与课后体育服务的落实、学校体育中落实体教融合政策、义务教育体育新课标政策的实施等,都是体育教研所要肩负的职责及任务,能够借助高质量体育教研智慧帮助各种政策在学校体育落地,借助体育教研去组织教育界人士、教育行政领导与一线校长和体育教师进行专题座谈、专家咨询、学术论坛、科学论证、政策实验、政策执行与结果监测与评估等活动[12],为体育教育政策落实提供支撑。二是高质量体育教研需要在基于调研的基础上去研究和制定相关具体的体育教育政策,更好的与国家相关体育政策相契合,研制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及文件,这些都是体育教研的重要职能。例如省市内体育中考考试评价方法的改革、体育教师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的相关激励政策、健康促进学校评估政策、体质健康测试及复核办法、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评估办法等,也都是高质量体育教研需要承担的相关责任,用一种体育教育发展的大格局去看待教研工作,才能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发展。

2.5  推动体育教研工作更加规范与高效

高质量体育教研将促进体育教研的运行机制更加有效,更加富有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来解决体育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各级体育教研机构互动更加有效,具有良好的交流及合作制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教研工作的“四个服务”对象,即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13],高质量体育教研帮助省、市、县(区)及学校等各层教研组织明确自身在4方面的具体责任,细分各层级体育教研的具体任务,使各层级体育教研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二是数字化赋能体育教研工作,数字化让体育教研活动更加高效、便捷与个性化。体育教研基于数字技术的转型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校本教研活动、虚拟体育教研室、案例资源数据库、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省市区校数字教研共同体、教师发展学习数据库等都是基于数字技术的体育教研新形态,教师个性化发展、跨界教研共同体构建、学生体育学习及发展、体育教育实践资源共享更加便捷,进一步提升体育教研效率与质量。三是高质量体育教研打造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各级体育教研员队伍,推动体育教研员专业标椎更加规范和科学。体育教研工作是高度专业化的一项活动,体育教研员是教研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和引领者,体育教研员的退出及准入机制、培训和继续学习制度、教研员发展机制等标准及制度的建立都将得到完善,为规范和可持续培养各级体育教研员提供制度保障,而优质的体育教研人员方能为中小学教研工作提供方向引领和支持。

3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的基本框架

3.1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目标

教研目标是建设高质量体育教研的逻辑起点,而高质量体育教研要保持其本身的价值导向,指向学校教育教育问题的诊断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14],就要持续科学的为体育课程教学问题提供诊断和提高学校体育整体发展质量。需要把握3个方面:一是聚焦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咨询。高质量体育教研首先是基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结合国家关于体育教育的方针及政策,能够为学校体育的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正确可靠的决策。二是立足于学校体育教育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高质量体育教研是围绕体育课程标准、体育课程实施、体育教学改革、体育学习评价、体育教师能力提升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及重难点问题,各级体育教研机构与教研员能够带领体育教师解决问题,提高体育课程育人质量和实现体育教师成长,最终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是建立畅通运行的各级体育教研系统,推动体育教研工作创新。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需要国家及省市区校五级体育教研系统能够常态化的互动与支持,为解决各种体育教育问题提供智慧。基于以上3个方面的把握,将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目标确定为:“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为目的,推动和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整体发展;重点关注和解决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育管理决策等方面问题为核心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聚焦各级体育教研机构或组织的系统化建设,全面提升体育教研队伍的研究能力、服务精神及专业素养,发挥体育教研体系在整体提高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中的作用”。

3.2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已进入以促进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心的新发展阶段[15]。面对新任务及新发展阶段,教研也在发生着改变。结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四个服务”,研究提出高质量体育教研将要面对的工作内容。一是重点关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关注基于体育新课标的教学(结构化知识、复杂运动情境、大单元教学、科学适宜的运动负荷、每节课10分钟左右体能练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业质量[16])、智慧体育教学、区域内体育教学成果奖培育及推广、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将德智体美劳融入体育课程教学全过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中国经验及实证、学生体育课程学习一体化、“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等,这些是当前高质量体育教研需要关注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二是重点关注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育人能力。包括素养导向的教师能力提升(例如设计层级性体育课程目标体系、选择整合性体育课程内容、开展创新性体育教学实践、实施多元性体育学习评价[17])、教师核心素养、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水平、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等内容。三是重点关注体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包括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体育学业质量评价、学生体育考试内容改革、学生校外体育参与等内容。四是重点关注体育教育管理与决策。包括制定省域或市区学校体育教育实施办法、体育教研员选拔与培养、学校体育教育效果评估、学校体育政策实施(例如体教融合、双减政策、体育中考、学生体质监测等)、五级体育教研构建、强化校本教研与区域教研共同体实践及其引领、以体育课程教学科研立项促学校体育发展等内容。

3.3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方式

高质量体育教研方式是实现教研目标的具体手段,教研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研员及专家参与各种教育问题的深度。高质量体育教研方式:一是强化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以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所面对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强化校本教研的“强化”以体育课程教学问题、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议题,在继承课例研究、同课异构、课堂观察、课题研究、集体备课、教师工作坊等传统教研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主题化教研活动、教研员引领下专家参与教师备课、跨学科多学科协同教研、线上线下混合教研、教研员深入学校式的沉浸式教研、社会力量参与的开放式教研等方式,都是高质量体育教研所需要的教研方式。二是数字技术赋能教研且形成智慧体育教研新样态。数字技术与体育教研相结合将会促进教研发生巨大变化,虚拟教研室的产生、城乡体育教研资源共享平台、“教-学-评”一体化区域智慧教研模式、基于数字技术支持的跨界体育教研、体育教师智慧教研培训模式、体育教研数字资源案例库等,都可以基于数字教育及信息技术的支持,拓宽体育教研的时空边界,提高教研主体之间的交流、共享、互动以促进教研质量。三是围绕学校体育教育构建以多元主体参加的智库教研方式。高质量体育教研必须具有一定的智库作用,能服务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体育教育进行管理与决策,体育教研员带领教师、专家、家长、学生、教育行政人员等围绕体育教育相关政策实施办法及改革文件,以研讨、调查、访谈及听证会的形式发挥智库教研的作用。

3.4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评价

高质量体育教研评价直接关系到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的方向与效果,具体包括4个重要维度:一是教研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质量的评价。高质量体育教研的目标就是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支撑和保障,如从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质量、体育跨学科课程开发、体育教学成果培育、体育课程理念落实、体育教材开发等方面来看体育教研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贡献度和促进度,倒逼体育教研活动具有时代性、针对性与实践性。二是对体育教研参与主体的评价。高质量体育教研需要教学能力与研究素养并重的教研员的引领,对体育教研员的评价可从教研员的教学引领、科学研究、教研参与、实践成效、在职培训等方面来评价其专业水平;还有对体育教师参与教研的成长评价,体育教师参与教研目的在于发展和促进教师能力及水平,可从教师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理念、效果达成5个维度对体育教师参与教研的实践效果展开评价。三是体育教研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评价。高质量体育教研指向学生的体育学习及发展,故教研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最为根本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在体育上有所收获,可从大课间活动、学生体质健康、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水平、体育中考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方面来评估体育教研在这些方面的推动力及效果,倒逼体育教研引领和促进学校体育发展质量。四是体育教研参与教育管理及决策评价。可从教研组织参与相关体育政策制定、推动学校体育政策落实程度、体育重要实施办法的起草、重要体育教育教学成果培育与推广、各级教研参与学校体育的程度、各级教研组织各种教研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各级教研融入学校体育发展。

4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的路径

4.1  更新基础教育体育教研价值观念与明确各级教研职能定位

教研组织或机构的集体智慧或经验要想充分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发挥出来,就必须更新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组织及机构的价值观念。建设高质量体育教研首先需要“增强服务意识”与“深化研究意识”。无论是省市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体育教研员组织或开展的各种体育教育展示活动或比赛,还是体育教师参与的教研活动,首要目的就是“服务”,服务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身成长及教育质量提高。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研不是“行政命令式”推动的活动,而是一个业务支持和提供咨询的部门,是为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组织或机构,要意识到为基层体育教育实践提供各种支持是最根本的。体育教研员、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体育教研室主任等称号都是对教师教研水平或能力的一种认可,教研工作人员要摒弃一种“话语权威”“高人一等”等思想,要深入一线去服务基层体育教育的发展。“深化研究意识”是体育教研参与人员要以研究的思维深度介入学校体育教育的各种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提高教育质量。高质量体育教研的“深入研究”是一种新的教研范式转换,研究对象从关注具体教学问题转到关注课程改革,研究方法从基于经验转到基于证据、从关注教的问题转到研究学生学的问题、从小教研走向大教研的观念转变等等,能够聚焦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难点问题和关键问题,能够通过教研活动去解决问题并产生辐射效应。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需要明确各级教研机构或组织的职能定位。校级和区级教研定位应以实践操作为重点。校级教研多是体育教研组或教研室围绕集体备课、教学方法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家庭体育作业、教学设计等具体问题展开;县区级体育教研一般以体育教研员推动且组织各种学校体育研究活动,负责区域内体育学科建设,如体育教师培训、体育教师赛课选拔等。实际上校级和区级这两个级别的教研职能定位更加具体和指向操作性,就是服务一线体育课程教学。市级教研定位以理论引领为重点。市级教研机构能够推动市或区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以重要课程改革理论推动教学改革、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制定体育实施办法、市级体育教研课题立项等为职责。省级教研定位以省域统筹为重点,统筹和管理省内各级教研,体育教研员的专业标准制定、省域体育教育政策实施办法、学生体育考试评价改革、省域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等是其主要关注点;对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则要以组织实施重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中小学体育教研基地、中小学体育课程育人改革实验区建设等为重点,各层级教研体系间自上而下建立指导关系、自下而上建立反馈关系,在明晰自身教研职责的基础上互相支持、互相联系,为建设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提供支撑。

4.2  重视体育教研员队伍建设与支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

教研员从基层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拔而来,是具有高水平学科教学能力与学术研究能力的专业人员。一是体育教研员要基于立德树人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自觉提升自身教研能力,全方位把握体育教研方向。体育教研员要积极主动将核心素养下的课程观念融入教研实践,认真学习和领悟最新体育教育理念和政策,能够提高体育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能力[18],能够充分研究国家体育教育政策且做好区域学校体育发展的顶层设计。二是建设体育教研员各类培训课程,综合提升体育教研员专业素养。可以从学术研究模块、课程开发模块、教育评价模块、教学改革模块、协同教研模块等系统规划体育教研员的培训内容,以完成相应课程培训作为教研员继续教育的凭证,为体育教研员专业能力提升提供持续保障。三是健全体育教研员的专业员准入、退出、考核标准,为省、市、县配齐配足体育教研员。让符合要求的体育教师能进入教研员序列,让各方面考核不合格的教研员退出体育教研序列。打造更为公平和优质的体育教研员队伍,可以从专业知识、课程建设、学术研究、组织管理、教学发展、大中小学教研共同体构建等方面设置体育教研员考核标准和退出标准,充分吸纳优质体育教师进入教研员队伍,满足高质量学校体育发展的综合需求。

面对农村学校体育失衡的师资结构、体育课程育人质量不高、体育课程内容的缺乏以及与城市相比较为落后的体育场地器材[19],建设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必须着重考虑农村中小学体育问题。一是市、县或区教研机构与农村中小学建立联合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市、区或县级优质的教研力量,通过体育专家定期讲座、体育教研集中观摩活动、农村体育教师跟岗学习等形式,对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能力提升、乡土体育课程开发、体育课程标准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帮扶。二是省级教研机构设置体育教研员轮岗制度,让优秀体育教研员能够定期去城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让城乡体育教师或教研组负责人有机会去区县或市级教师发展中心或教育科学研究所进行进修。三是农村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加入教研比重,将论文、课题、赛课、获奖等内容加入到教师职称评比中,让乡村体育教师在收获教研带来的发展实惠中感受到教研的重要性。四是实施农村学校体育教研浸润计划。例如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教育厅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将省内具有优质体育师范专业的高校师资与省内学校体育发展水平较低的中小学结对子,给予帮扶对象在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教师能力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校内体育比赛、学校健康教育宣传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扶持。五是基于教育数字技术集合农村诸多学校体育开展网络体育教研活动,如观看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展示、体育与健康课程大单元教学实践展示与案例研讨会等,借助资源共享来组织农村体育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案例的探讨。

4.3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教研与推动基于数字化体育教研改革

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建设是为学校体育实践提供有力支撑,最终目的还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教研能够间接或直接促进教研质量的提高。一是鼓励双一流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与省市县校教研组织或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到各级体育教研活动中。如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双一流师范大学,体育教学论专家、体育师范生、高水平术科体育教师、学科研究中心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参与各级体育教研活动可以为教学改革问题解决、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能力提升等建言献策。例如体育教师能力发展问题就可以邀请高校体育教学论专家参与指导。二是各级体育教研机构或组织主动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家长资源、体育俱乐部资源、体育企业或公司资源、公益机构、各种体育协会等力量。例如构建智慧体育教研就可以与互联网公司或智慧体育产业公司等主体合作,再如市或区级教研主体围绕课后体育服务课程开展活动,将学校附近的社区体育资源、体育俱乐部资源及家长纳入到研讨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课后体育服务课程体系。三是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各级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平台,或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及实施办法。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高等学校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工作的通知》,目的就是强化高校及社会力量与中小学合作共建且整合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推动基于数字化教研改革是建设高质量体育教研的时代要求,整合各种数字资源运用到中小学体育教研中能够促进和提升体育教研质量。一是依托教育部构建的国家智慧教育系统,开辟体育教研专门版块,打造各省市县中小学体育教研共享平台,形成省市区纵向联系的数字教研服务体系,为体育教研主体在课程培训、案例共享、国培资源等方面提供学习资源,教研员、体育教师、高校体育专家、职前体育教师等均可参与教研互动。二是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厅组织并推进对体育教研主体的数字化教研能力培训,提升各级体育教研员、高级职称体育教师、骨干教师等人员将数字技术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培训、学生体育学习等过程中。如利用平板电脑、手持设备等对体育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提高体育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实践能力以及利用数字化设备对学生技能学习进行分析的能力等[20]。三是基于大数据为各级体育教研决策提供依据,大数据具有搜集信息、提供反馈、综合预测及评价等功能,推动数字体育教研改革可以借助大数据为体育教研决策与判断提供参照。如大数据记录和分析学生各学段体育学业成绩,为教学决策提供服务;大数据收集体育教师教学个性需求与共性需求数据,准确定位教师教研需求且为教师提供普遍性和针对性的教研支持。

4.4  加强中小学体育教研制度建设与合理使用体育教研权力

教研制度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的基本保障制度[21]。体育教研员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引导者,也是国家及地方课程的执行者,体育教研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内基础教育体育教育质量及水平。从宏观层面来说,需要建立常态化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的互动交流制度,上一级别的体育教研结构对下一级别的体育教研机构不能仅停留在布置任务及业务指导上,也不能仅是各级别体育教研机构只负责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教研工作,而是要能够深度建立起专业对接及其解决学校体育发展遇到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常态化教研交流制度或互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合同协作、互相配合的教研形态。从微观层面而言,必须强化和建立高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学校教育中校本教研是教研活动最为重要的基点,在校级层面体育教研要聚焦体育课程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教研组以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为核心,从校本体育教研的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完善和优化校内体育教研制度,注重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学的问题并重。更加关注体育课程课程改革前沿问题,注重伙伴协作、课例研修、主题教研、开放课堂、循证教研、智慧教研等方式,评价上更加关注体育教师职业成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体育人成效等,通过强化校本教研制度提升学校体育教育质量。

体育教研组织或机构自身的行政隶属关系导致其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比如属于省、市教育直属单位的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教育科学研究所,都有专门负责指导、管理体育学科的教研人员和机构。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将指导与管理基础教育中小学体育发展的权力委托给教研组织或教研员,但是建设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有必要审视体育教研组织或教研员合理使用权力的问题。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级体育教研组织要规定体育教研员的权力清单,并在相关规章制度或实施办法中明确权力使用程序,对体育教研组织或教研员的行使专业及管理权进行监督,保障权力不被滥用,从而让体育教研员的权力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运行。二是体育教研员参与教师职称评定、教学成果评奖、课题立项以及制定相关教学管理、体育考试等政策时,需要召集同行如高校体育专家、各层级体育教研员、骨干体育教师等集体协商论证,确保相关决策最优化和避免权力独断,也能对体育教研员的权力使用起到监督作用。三是为了使中小学高质量体育教研服务学校体育发展,要提升对中小学体育教研的教育治理水平,目的是让体育教研的公共利益能够最大化展现,通过设立各种监督机制、问责办法、共同治理、多主体参与等策略及方式,促进高质量体育教研能够健康有效地释放到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

参考文献:

[1] 卢立涛,王泓瑶,沈茜. 新中国七十年教研制度的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J]. 教师教育研究,2020,32(1):109-1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EB/OL]. (2019-11-20)[2023-10-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911/t20191128_409950.html

[3] 吕巍. 以高质量教研为教育强国赋能[N]. 人民政协报,2023-09-23(002).

[4] 李伟,蒋璐. 我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的历程、特色与展望[J]. 教学与管理,2022(19):1-6.

[5] 季浏. 突破关键,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37(3):249-256+263.

[6] 田慧生. 向“大教研”转型[J]. 人民教育,2016(20):14-19.

[7] 周洪宇,李宇阳. 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J]. 现代教育管理,2022(1):1-13.

[8] 王建华. 什么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21(6):15-22.

[9] 黄海燕,康露. 新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J]. 体育科学,2022,42(1):15-34+58.

[10] 杨桦. 以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12):5-9.

[11] 季浏,马德浩. 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 体育科学,2019,39(3):3-12.

[12] 潘凌云,王健.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审思[J]. 体育科学,2019,39(5):13-25.

[13] 何成刚.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研制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解读[J]. 基础教育课程,2020(1):21-27.

[14] 孟凡丽,魏宝宝. 学校教研的价值厘清、问题透视与改善路径[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4):22-32.

[15] 刘月霞. 中国教研的价值与使命[J]. 基础教育课程,2017(5):1.

[16] 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的重点与主要变化[J].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0):54-59.

[17] 尹志华,刘皓晖,侯士瑞,等. 核心素养时代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与应对——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J]. 体育教育学刊,2022,38(4):1-9+95.

[18] 季浏,马德浩.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回顾与前瞻[J]. 体育学研究,2018,1(5):1-11.

[19] 葛新,曹磊,王华倬. 教育公平视域下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0):88-92.

[20] 尚力沛. 国外体育教师能力研究新取向:核心素养的视角[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10):62-67+2.

[21] 何成刚. 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基础教育教研制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解读[J]. 基础教育课程,2020(1):21-27.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体育教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