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忆育德三重课程体系的建设*

2024-06-13 06:51王倩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4年4期

【摘 要】记忆育德需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具体的抓手与载体,学校应着重加强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和功能课程记忆的三重课程体系建设。以物型课程记忆建设实现以物育人的直观化,以仪式课程记忆建设实现实践育人的体系化,以功能课程记忆建设促进记忆育德的创新化,形成三重课程协同的记忆育德新样态。

【关键词】记忆育德;物型课程;仪式课程;功能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15-0012-03

【作者简介】王倩,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0013)食品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

记忆育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重要路径与载体,是人类将记忆能力、记忆内容与道德生活、道德品质相融合而构建的育人实践新样态。在记忆育德实践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记忆、学校德育工作以及育人实践,构建“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和功能课程记忆”三重课程体系,为民族文化创新发展、青少年文化自信树立和国家认同增强提供动力和支撑。

一、物型课程记忆:记忆育德的具象支撑

物型课程记忆是对记忆育德的具象化和直观化,是凝聚记忆和提升道德品质的教育场域与形态,实现了人的记忆、记忆的人与物型课程的融合,助力记忆、道德与人的发展的结合。由于记忆、道德具有一定的内隐性、意识性,因此记忆育德需要以物型课程记忆作为具象支撑,实现抽象向具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在物型课程记忆体系建设中,需要将学校办学实践与学校、区域文化等结合起来,既要加强学校的物质载体和环境资源的建设,又要挖掘这些物型载体背后的文化精神、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等教育内涵和精神传承,发挥以物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致力于环境、文化、课程、德育、记忆的系统构建与动态生成。

一是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校园文化景观是学校文化育人实践的组成部分,“它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通过一定的文化显性的物化载体,反映学校或区域历史文化内涵与自身独特价值观”[1]。物型课程记忆建设需要体现学校的文化景观、建筑等特色,赋予物型空间以教育意蕴、道德意义和记忆元素,打造传承文化记忆、提升道德品质的育人空间。学习者在环境优美静雅、教育内涵丰富的空间中浸润道德与塑造记忆。例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构建的“一场、一馆、一墙、一角”红色文化空间,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塑造革命文化记忆,厚植家国情怀。

二是廊道空间文化建设。廊道空间是学生课间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廊道空间文化的建设,能够为记忆育德实践提供无限创造的空间。“廊道文化的重点应体现知识广度,建设中还要体现匠心之美、人文精神和儿童情怀,关键要让孩子喜欢。”[2]学校需结合办学特色打造多维度、多类型的廊道空间文化,如“文化普及类”“自主学习类”“道德模范类”等,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其文化功能与德育价值。

三是教室空间文化建设。学校需注重将教室打造成为记忆元素富集、道德教育素材丰富、文化类型多元的学习空间,不断创新教室文化,形成一班一文化、一班一特色的育人空间体系。教室空间文化建设应具有动态性、灵活性和个性化,学校可结合重要的仪式或节日,鼓励师生自主打造教室文化。

二、仪式课程记忆:记忆育德的具身体验

仪式课程记忆,具有一定的存储、引导、约束和激励功能,其不仅是对具体仪式的表层呈现,更是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传输的重要载体。仪式“使青少年在亲身体验和主体参与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文化再生产、再创造中传承和弘扬文化记忆,形成群体的聚合力和凝聚力”[3]。学校应通过仪式课程记忆的塑造传递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促进师生的国家认同,进而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形塑行为规范。仪式课程记忆是一种渗透式、贯穿式、生活化和实践化的课程形态,将文化与课程、记忆与道德相融合。

一是常规仪式课程记忆建设。常规仪式课程记忆是指学校的升旗仪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等,这些常规仪式的操演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情感,“最终还会演化成为受教育者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4]。对此,学校需要系统设计常规仪式课程记忆,总体考量仪式课程记忆的参与者、文化符号、仪式场所、仪式主题、仪式实践、教育效果等要素,并以多元路径获取教育资源。

二是节日仪式课程记忆建设。节日仪式课程记忆是将节日与历史文化、道德教育等融合,对仪式中的“重要人物、特殊物品、特殊事件、特定空间和时间等,进行象征意义的提炼,使他们进入文化记忆的循环之中”[5],以此既丰富仪式参与者的知识,又激发仪式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是纪念仪式课程记忆建设。纪念仪式课程记忆是指在庆典、公祭、纪念日时开展的育德活动,将崇尚英雄、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等主题融入其中,让师生在仪式参与、具身体验中升华情感。这是对过往的追溯,是以共同纪念来强化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

三、功能课程记忆:记忆育德的特色创新

记忆育德的实施需要“回忆空间”的构建与丰富,功能课程记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是对物型课程记忆、仪式课程记忆的重要补充,能够发挥学校育人实践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德国著名记忆研究专家阿莱达·阿斯曼指出,功能记忆最重要的特点是“群体关联性、有选择性、价值联系和面向未来”,是能够被选择的、被阐释的、被收编的,具有传播构造身份认同所需要的价值。[6]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功能课程记忆具有特定的选择性与创新性,这是对特定记忆与道德教育内容的寻找、重构与再现,能实现更具学校特色的育人实践。就功能课程记忆的实践路径来说,学校需要创新利用教科书、校本读物、教育戏剧等载体。

一是记忆育德与教科书的融合。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教科书是重要的载体。对此,学校应聚焦“记忆什么”,将记忆育德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以革命文化为重点,以红色教育实施为路径,挖掘教科书与革命文化的融合点,提炼了语文学科8个任务群的30个融合点,政治学科4个方面的22个融合点,历史学科4个阶段的21个融合点,艺术学科3个方面的16个融合点,通过项目化学习、议题式学习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二是记忆育德与校本读物的融合。校本读物是对教科书的特色补充,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对此,学校应结合办学特色与区域文化等综合因素,重点研发一批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校本读物,为记忆育德实施提供特色化内容与多样化的创新路径。例如,南京市高淳区的学校以“老街文化”为主题,编写校本读物,开展寻根活动,为学生了解、形成家乡文化记忆提供了媒介支撑,也为其以后形成爱家乡、爱人民等道德品质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是记忆育德与教育戏剧等文艺形式的融合。教育戏剧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以其动态性、展演性、沉浸式参与等特点,为记忆育德的实施提供了生动形象的载体。学校应加强对教育话剧、音乐剧、戏剧、电影等各种形式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主动参演、日常排练和欣赏中深化对主题的认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记忆和道德品质。例如,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以雨花英烈为对象,成立“信仰的力量”话剧社,先后排演了《雨花台》《红色特工冷少农》等话剧。学生通过专题话剧展演、演出心得访谈、撰写“演后感”等不同方式,以自我独特的视角展现雨花英烈群像,表达对雨花英烈的缅怀和传承雨花英烈精神的决心。

总之,记忆育德的实施需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学校办学传统,系统打造承载情感、道德、文化记忆等关键要素的课程体系。三重课程体系的建设并非孤立的,学校需要以整体的眼光、系统的思维进行建构,在整体建构中帮助学生凝聚道德情感、增强文化认同,对青少年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倪娟,等.文化创新:学校课程变革的力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114.

[2]马斌.物型课程:化万物以育人[J].人民教育,2019(9):57.

[3]程功群.作为仪式课程记忆的红色文化教育——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21(8):23.

[4]刘大伟,周洪宇.学校记忆的意涵、价值及其建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3):63.

[5]缪学超,易红郡.文化记忆视角下学校仪式的历时性功能及其实现[J].教育科学研究,2021(9):16.

[6]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