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性分析及应对措施

2024-06-13 21:44穆长军
种子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耕地质量高标准

穆长军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耕地资源作为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物质之一,也应不断朝着高产能的方向发展。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就成为了提高土地资源质量的最佳措施,能够进一步保证我国粮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逐步下降,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会对耕地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实际开展各项措施时,还需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性,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

现阶段,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地方耕地的保护与优化。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也有利于推动新农村的建设,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耕地质量存在差异,一旦耕地资源过于匮乏,就会导致土地的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受到影响,难以满足新时代高效的种植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则会对耕地质量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有效解决耕地资源受限的情况,确保农业获得跨越性发展。

1 高标准农田建设

1.1定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对土地进行建设与整治,打造出适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强、生态性好、抗灾能力佳的基本农田。这种农田是永久基本的农田,具有设施完善、农田配套等多项优点。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会秉持“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土壤肥、旱能灌、涝能排、无污染、产量高”的基本原则。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出的农田十分符合现代化农业的经营理念,属于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耕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提升土壤的地力,达到旱涝保收的效果。我国为此还制定了专门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方案,为其提供专项的发展资金,从而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提供基础的经济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看作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发展至今,我国已经完成了十亿亩的农田建设。

1.2辽宁省本溪市建设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本溪市十分注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也使得其农业得到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走进本溪的农村可以看到,田间的道路十分宽阔平坦,种植的农田呈现出“田”字,田间风光十分美好。本溪市为了实现自身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种植情况,坚持科学谋划,并为此争取了更多的资金,打造出十万亩的农田。本溪市目前已经处于辽宁省内高水平的农田建设,真正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工作,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本溪市先对自身的种植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开展“村集体+新型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想效果。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本溪市新建高标准农田内容包括土壤改良两万多亩,衬砌明渠(沟)十五点八六千米,新建田间道路三十三千米,新建农田防护工程五千零四十五米等。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53%,极大提高了农业产出率[1]。

2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2.1农田基础设施方面

对于农田来说,其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力设施、灌溉设施和道路配备等方面。目前有许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力量过于薄弱的问题。这就导致在这一背景下的耕地受到影响,机械化农业生产配备力量不足或分布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实际的耕地效果无法得到保证。我国属于缺水大国,许多农田都存在缺水的情况,灌溉设施不完善就会影响到实际的灌溉效果,影响耕地的种植效益。这一方面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相关的完善措施难以开展。我国农业部门在对农业方面进行投资时,会面临技术要求高、利润短期内无法回收的情况,投资的风险较大。基础设施在得到完善后,农业部门还会面临后续的维护工作,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一旦资金链断裂,农田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维护就容易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即便目前我国对这一方面设施的完善工作十分支持,但是完善的主体不够明确,专项资金也很难落到实处。

2.2耕地质量建设方面

高标准农田建设会对耕地质量的建设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际的耕地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了优化耕地都会遵循我国相关政策。在政策的引导下,人们过于强调集中连片,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使得地区的耕地资源得到优化,但是耕地的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集中连片会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集中连片问题。尤其是对于青藏高原或黄土高原这一类边缘化的地区,过于注重集中连片,就会导致其土层过于稀薄。甚至由于高山大川的阻碍,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面临居住分散的情况,对居民的个人安全产生较为严重的威胁[2]。即便之后在结合集中连片耕地的具体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也会出现许多细碎化的问题。在实现集中连片种植的过程中,不注重对耕地质量的优化,耕地问题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2.3地形地貌限制方面

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存在差异,高标准农田建设会在耕地地形地貌方面出现限制问题,这导致许多优化措施难以真正推进。不同的地形地貌所适合发展的农业也存在差异,如山地地形地貌起伏较大,适合发展林业,高原地形地貌比较开阔,适合发展畜牧业。适合耕地的地形地貌则是平原,因为其地势比较平坦。地形地貌会使耕地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不仅会影响耕地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实际的发展规模。除此之外,地形地貌还会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地形地貌会对光照产生影响。太阳光照会对海拔位置或坡向方位的变化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一旦光照不足,耕地的粮食作物难以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2)地形地貌会对气温产生影响。地形地貌的不同会对冷暖空气产生屏障或阻滞作用,从而导致气温出现上升或下降的情况。(3)地形地貌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背风坡的降水量会大于迎风坡,受地形的影响,不同区域出现冷空气或热空气,这会影响实际的降雨情况。

2.4外界因素控制方面

外界因素也会成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影响的原因之一,会导致耕地受到负面影响。外界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力条件。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在耕地中开展灌排水或其他工作时,都需要有电力的支持。若这一方面控制不当,电力就无法充分供应,难以满足耕地的生产需求。(2)交通设施。耕地周边的交通设施也会对其产生影响,若交通道路弯曲不直或坑洼不平,就会对耕地产生影响。道路状况不佳会导致耕地机或其他农业机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更无法达到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标准。(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属于外界因素中对耕地影响最大的因素,一旦人为因素控制不当,耕地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农业管理措施不当、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不科学或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合理等。

3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影响的应对措施

3.1加强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中,首先比较突出的就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能够有效降低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耕地工作的开展也能够得到更加稳定的设备支持。想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需通过以下两种措施:第一种措施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落实。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财政资金和补贴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还应制定有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法规和规划,明确责任和权力。并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业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行和有效利用。通过这种措施能够有效优化基础农业设施的资金条件,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与技术。第二种措施是注重农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例如,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水资源利用,避免过度抽水和水土流失。在农产品加工与储运设施建设过程中,要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种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农业基础设施后期的维护成本,实现资金更加科学与合理的运用[3]。

3.2开展优化耕地质量的相关工程

针对耕地质量建设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开展优化耕地质量的相关工程进行解决。通过开展这一类工程,能够进一步提高耕地的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也得以真正实现。具体能够开展的工程有以下三个:(1)耕地土壤修复工程。这一工程主要是通过在耕地周围种植树木或其他措施达到生态修复的效果,使得耕地的土壤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其中也包括对耕地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耕地创建良好的周边环境。(2)土壤平整工程。这一工程会结合耕地的具体情况,对局部的田块进行处理,确保其足够平整。可以通过挖填措施达到这一目标,能够有效降低投资的成本。但是在开展这一工程前,需要先将有肥力的土壤剥离出来,以免破坏其营养结构。等到将其他区域处理干净后,就可以再将这一块土壤覆盖回去。(3)耕地质量普探工程。这一工程的开展能够实现对耕地具体情况的调查,并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开展各项土壤改良及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在这一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调查规程,确保对土壤进行由上到下的逐级调查,能够真正了解耕地的具体情况,后续也会对最终的成果进行验收[4]。为了确保对耕地进行全面普探,具体的内容应包括土壤形成因素、典型土壤剖面描述、土壤类型的确定、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土壤评价和低产土壤改良规划。

3.3重视耕地区域土地资源的规划

通过重视耕地区域土地资源的规划,可以打破其在地形地貌方面的限制,从而有效解决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问题,使得耕地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耕地面临土地资源比较匮乏的情况,这会影响到后续的种植效果。通过进行土地资源的规划,能够使耕地质量得到实质性优化,避免其过多地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想要对耕地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还需通过以下三个步骤:(1)进行土地用途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发展需求,将不同土地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使其满足不同的用途。具体可以将其划分为居住用地、生态用地和农田等多种类型,以便于满足耕地的实际需求。(2)明确农田利用方式的规划。在对耕地区域进行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及农田利用方式,确保能够通过规划提高耕地的综合效益。(3)实现农田的保护与耕地的保留。在进行耕地区域土地资源规划时,通过实现农田的保护与耕地的保留,就能够有效保证耕地区域的土地资源能够满足实际的农业需求。通过采取农田水土保持和灌溉水资源等措施,确保耕地区域具备良好的生产能力。

3.4开展农田建设的技术培训管理

由于高标准农田会对耕地质量外界因素控制方面产生影响,想要避免交通设施或电力条件等外界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质量降低,还需开展农田建设的技术培训管理。通过技术培训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通过采取多种培训,确保能够将外界因素的影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首先,应明确技术培训管理的实际目的主要是提高农民的农田建设技能和意识,为其培养良好的农田建设习惯,并重视其对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的控制。具体可以提高农民在农田建设管理、农田环境保护和农田建设工艺这三方面的能力。这就有利于为耕地创建良好的环境条件,能够对其周边的电力等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其次,应明确技术培训管理的内容[5]。主要围绕农民应增强的能力开展相应的培训内容,如农田建设基本理念与原则、农田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等。最后,应明确技术培训管理的流程。在确定好目的与内容后,制定相应的培训流程,确保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不同的培训内容可以制定不同的培训流程,例如,在培养农民的专业技能时,便可以在流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来提升耕地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种植的效率与质量,以往在耕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得到更深层次的完善。这也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十分吻合,在实际开展时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支持。耕地保护理念也能够渗透到农民的思想中,为之后农业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理论支撑。高标准农田建设属于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其对耕地质量影响的应对措施也应持续进行研究,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学涛,张丽娟,王振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农业要素弹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23(04):89-108.

[2]王文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性分析[J].河北农机,2023(12):66-68.

[3]董云,何振嘉.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提升和新增产能的影响[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2,47(06):38-41.

[4]赵瑞,严欣.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及耕地产能的影响[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2,47(05):37-40.

[5]张天恩,李子杰,费坤,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及灌排指标的贡献[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2,39(05):978-989.

猜你喜欢
耕地质量高标准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探讨
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措施研究
嘉禾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研究
耕地质量和利用集约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分区研究
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方法和评价数据库建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