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媒体叙事特征分析及其教育旨归

2024-06-13 01:11龙玉兰周扣娟许琳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

龙玉兰 周扣娟 许琳

【内容摘要】自媒体叙事融合了大学生群体的个人生活经验、情感心理特征,是群体样态的集中彰显。本文对182条大学生QQ空间的“说说”进行叙事分析,以质性研究范式展开叙事内容、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评价分析。通过自媒体叙事的内视角、外聚焦的双重维度叙事评价洞察大学生“说说”的“看”与“被看”原因,发现大学生QQ空间叙事遵循由“我的表达”到“我们的认同”的内视角以及从感性表达到理性意义世界建构的外聚焦的逻辑路径。因此,高校需要深耕自媒体叙事土壤,把握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脉动,提升传道授业解惑的“话语力”,凸显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解释力。

【关键词】自媒体叙事;大学生;QQ空间“说说”;叙事分析

一、自媒体叙事场域的生成和分析

(一)自媒体叙事场域生成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可移动设备等智能终端的普及,数字技术正潜移默化地形塑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据CNNIC最新报告,截至2023年12月,网络视频、即时通信成为各类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最高的在线生活方式,其中用于即时通信类使用率达97%。①自媒体是人的媒介延伸,大学生通过平台的“空间”“圈”等形式延伸人的感觉、视野和关系。亲历者创造内容,用户发布与自身相关的真相和事实以获取关注,以及信息通过网络节点衍生的网状结构进行传播。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自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腾讯、新浪、百度等平台逐渐兴起,在移动社交平台(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留下数字痕迹成为大学生个性化生活和社交互动的方式。QQ作为即时通信工具,用户规模达到8亿,QQ空间主导“分享生活,留住感动”,深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大学生在QQ空间发布“说说”分享自己的见闻、喜好和感受,基于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的QQ好友均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浏览信息动态并发表看法,技术与用户互构的自媒体叙事场域构成了新的自我呈现空间和人际互动情境,虚拟与现实的视界联结延展了交往实践的边界。

(二)自媒体叙事的叙事分析

自媒体叙事融合了大学生群体的个人生活经验、情感心理特征,是群体样态的集中彰显。叙事又称为讲故事。语言学对叙事的经典定义是对过去经验的概述,是将实际发生的事件按照一定次序组织成语言序列。②相对于传统叙事,虚拟社交平台的叙事实践更偏向于微叙事、短小叙事(small stories),通常限制在140字以内。个体在叙事生产—传播—消费的过程中实现生活记录、情绪抒发、情感归属、价值认同等诉求。而这些鲜活生动的叙事语料成为高校及管理者深度挖掘的一手素材。

叙事分析作为一种质性研究范式,是“通过对叙述材料基本内容的分析,解释叙事者如何在所叙述的经历中建构意义的,以及这种个人的意义建构过程又是如何与社会世界联系起来的”③。拉勃夫叙事分析(Labovian narrative analysis)将叙事分为六个部分,包括摘要(Abstract)、状况(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on)、评价(Evaluation)、结果(Resolution)、结尾(Coda),其叙事要素侧重叙事宏观结构和评价部分。本文对大学生“说说”进行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和叙事评价进行分析。首先关注叙事者如何进行叙述,对叙事者诠释的再诠释④是叙事内容和叙事结构分析的重点;其次围绕叙事内容思考我们对他们的叙事能做什么,通过叙事评价发现叙事的意义向度,以感知大学生叙事空间多样化的生活图景和精神脉动,聚焦于更鲜活、更感性的社会生活实践的叙事之中,给大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的价值引导。

二、大学生自媒体叙事特征

本文选取21名大学生近一年公开发布的182条QQ“说说”作为叙事语料进行分析。结合叙事表征和整体语境,经过编码分类、寻找关联、多次修正,提炼总结出“记录生活”“情绪情感”“目标愿望”“观点表达与兴趣点分享”“关系指向”五个编码类型。

(一)叙事内容:“晾晒”有趣有味的个性化生活

叙事者善于自发地捕捉具有个体特质的生活化场景,通过具有真实性的情感为底色的自传式生命图景构成自媒体叙事的主要内容,既反映了自由意志和价值意愿,也充分展现了现实诉求和理想追求。

1.生活和经历

在个体化时代,生活叙事充分展现了人类个性与生命图景,叙事分析发现,72条(29.4%)“说说”记录大学生的生活场景,主要涵盖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一是日常生活占比12.7%,美食、运动、游戏、美景构成大学生日常的生活样态;二是学习和活动占比11.4%,在学习生活中有焦虑、吐槽,更多的是记录经过努力钻研后的获得感及成功体验;三是重要事件和经历占比4.5%,突出时间的标记,也是仪式感品质生活的体现。

2.情绪和观点

数据显示,心情表露、观点表达是“说说”的重要方面,分别有45条(18.4%)。在心情方面,戏谑、吐槽、调侃(8.2%)成为大学生情感释放、吐露内心的一种方式,大到对学校设施、管理制度的不满,小到对自我能力的质疑;心情表露和呈现心理活动需要被他人理解形成共鸣,积极情绪体验表现为喜悦、激动、感动等,消极情绪体验为惆怅、失落、担心、冷漠等类型。在观点表达、分享见解方面,学生以提问、设置议题的方式引发话题和观点互动。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闻见闻、时事热点较为关注,如大学生热衷的EDG夺冠、2022卡塔尔世界杯等热点事件引发的所思所感占比9.0%。此外,大学生会将个人感兴趣的好文好句、音乐影视等分享于平台上。

3.目标和愿景

有44条(18.0%)“说说”用于表征目标和愿景,通过目标设定、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反省的方式实现目标和愿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的正向激励占比15.1%。其中,以兴趣为导向的领域偶像是精神领袖的主要方面,大学生还以名人名言、自我肯定来实现自我激励。

4.关系和互动

“说说”是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QQ上发布构成的即时动态,在呈现自我的同时还具有关系指向(16.0%)的特征。一方面,在“说说”中使用@好友功能实现“隔空喊话”,直接指向人和传递特定信息。例如在班级群里宣布两个好友的关系,附上的图片强化了关系交往的互动性、公开化和表演性。另一方面,点赞、评论功能是QQ好友互动的可视化区域,实现了“说说”的信息反馈和交往互动。经观察发现,叙事互动有三种类型:一是轻度参与式:“点赞”表示已阅读或者感兴趣但只限于围观参与;二是中度参与式:站队式表达一般心理距离上的安慰、认同、理解和支持,如跟风评论生日祝福;三是深度参与式:经过深思熟虑后表达独特见解实现深层次交流。公开化、数字化的叙事互动或许有助于人际吸引,简洁高效地实现人际关系管理。

(二)叙事结构:多线索交织的叙事表达

大学生的叙事表达是从符号向现实图景的飞跃,叙事内容在个体间互播,每个图片、符号、话语负载的情绪化、社会化信息被彰显,显示出较高的信息熵值。叙事结构的多线索交织,在特定语境之下,受众可以产生多元化、具体化的解读视角,不同时空视野的观点碰撞进一步促进思想开放、权威消解。

1.叙事话语符号化

叙事话语的符号化、模因化、风格化,集聚视觉元素、文本符号和流行术语的多元叙事载体。此外,图文呈现、表情包与文字互补共同构成语境。一是表情包可形象生动、精准地表达语义和情绪。表情包以夸张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戏谑化表达感受,快速拉近人际的物理和心理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间差异造成的情感和信息缺失的问题,⑤其便捷性、模因性解除了使用者的语言组织和情感负担和成本。二是网络语言呈现风格化。大学生运用带梗、谐音、变形等形式的网络语言传达不必、不会、不想、不宜表达的内容。这些网络语言多来自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流行游戏、社会热点中。如“奇函数对称相加算成两倍整半个小时不会,想紫砂(自杀)”“白给了,我是弱智,写出来的还不如上次写出来的多(白给:游戏语言,表示‘送人头)”“首发开个箱,真的好看到我了(流行化表达)”。此外,网络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叙事者的情感色彩。叙事者不愿在透明、开放的网络空间直接暴露内心的真实想法,以流行化的网络语言组成“应景文案”来表达彼时彼刻的心境、情境。如“做一个没有感情的菠萝头”“大怨种”。

2.叙事缝隙内隐化

叙事缝隙⑥(Narrative Gaps)断裂了叙事块之间的联系,更侧重于叙事者主体的碎片化记录,体现了叙事方式和内容表达的内隐性和微妙感,吸引受众在叙事链接之间自主挖掘、提取线索,受众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价值偏好去填补叙事缝隙、形成多元视点,碎片化的信息经过认知整合,从而更新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世界。“说说”存在一定的叙事缝隙和叙事张力,具有一定艺术性的留白。⑦叙事者提供部分线索,让受众从中提取、感受叙事者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这种非线性叙事以心理写实为主线,淡化、省略情节要素,为受众的情绪介入、情感互动提供了想象空间。

3.嵌入表达螺旋化

在叙事结构上,“说说”表现为嵌入式结构,通过嵌入图片、转发链接、或者视频来传递个人观点、情绪和状态。配图一般是精挑细选的自拍照或者突出当下心境的写实随拍,前者是以图像为中介的自恋性心理以及对自我认同的强化,后者是“沉浸式”场景的在场感表达。在解构时,要注意图像的场景语义、行为语义和情感语义三层语义。根据情报学领域的图像情感分析,⑧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具有“语义鸿沟”。比如“说说”:“明天我跟电工要死一个”,配图是画中画:画面一是该学生拍下的一张上网课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老师在讲电子电路的课程,背景是电子电路工程的PPT讲义;画面二是学生手里拿着小刀指着“正在讲课的老师”,细节耐人寻味。从中可以看到考前还在紧张复习的学生、考前的焦虑情绪、以戏谑的方式表达对本科目的吐槽。其表达诉求是自身的紧张复习状态和考前焦虑的心情,并寻求相似情境者的认同和安慰。表面看来是碎片化、浅表化的“只言片语”,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精神机制,是对现实的感知,通过嵌入式结构生动地再现人物的视觉经历和内心感受。⑨

三、大学生自媒体叙事视角与聚焦的叙事评价

叙事评价是叙事者对叙事内容中特定的人或物以及事件的特性、价值、意义等发表的观点和看法,主要关注叙事者讲故事的原因以及受众聆听故事的原因,⑩大学生为什么执着于自媒体平台的叙事实践?心理情感、审美体验、兴趣爱好、娱乐消费、身份塑造和认同等因素是其主要成因。作为一种媒介文化实践类型,关注自媒体叙事输出与回应,通过叙事的内视角、外聚焦双重维度进行叙事评价,以内外双维的投射与互释呈现大学生的真实生活样态和意义世界。

(一)内视角:从“我的说说”到“我们的认同”

1.标记生活经纬

媒介技术对时间、空间的操控加速了时空的流动性,“我的说说”标记着彼时彼刻“我”的所处所行中经历的故事。相对于“高大全”的叙事方式,真实、个性化、创造性、趣味性表达是大学生“说说”标记生命经纬的重要特征,它突出生活场景中深刻的细节和趣味,在与他者的虚拟互动和想象中观照现实、唤起生命某些时刻。这些标记着大学生生活经纬的叙事成了他者的凝视点,某些被“定格”后的“时空”向度供自己回望品味。大学生捕捉现实与当下,与周围人分享着一些温暖又充满确定性的故事让人倍感心安。此外,标记生命经纬是内生的“自我建构”过程,适当的自我呈现对个体的心理和认知有一定的发展意义。真实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人际信任感和亲密感,从而降低个体的孤独感,提升个体的社会支持度。积极的、理想化的自我呈现能够加强与他人和社会的连接,有利于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自尊,即便是营造的理想化“软形象”,这些“视界错觉”却是追求品位、塑造精致的“向往的生活”的一种心理诉求,也将通过自我暗示达到自我激励和个人提升。而在压力情境下,“敞开”心扉有利于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如同在广阔的空间里“晾晒”心情,避免压抑、自闭的方式去对待负面性心境。

2.与自我和解

高速发展的社会过于强调积极向上,被推着往前走的大学生成为了效能机器。大学生是身心处于发展、思想不够成熟、阅历资源稀少、身份较为边缘化的群体,面对焦虑、紧张、内卷的竞争环境,不过分用力、佛系、中二、坦然从容成了大学生心态调试的方向。因此,有些大学生在满怀奋斗、激励梦想的社会高度期待中陷入现实泥潭形成自我倦怠。“闪烁其词”式语体和反讽对抗的耦合,是对传统权威话语的惯性排斥,剥离道德教化、政治宣传式的僵化表达,轻盈诙谐的戏谑化表达、视觉快感的驯化是大学生面对现实困境后的不抵抗策略,以自我矮化的调侃方式建立自我防御心理机制。例如:“每天都准时迟到是不是也算准时?”评论回复“每天摆烂何尝不是一种自律”。大学生在面临现实问题寻求多元解释,通过评论区的“陈情式”人文关怀实现认知重构,以达到个体的认知平衡,实现个体内在一致性的需要。

3.求得理解认同

自媒体叙事是表达情绪、分享信息、获取他人心理认同的微平台。“说说”发布后,叙事者在内容反馈和互动的期待中寻求共鸣、认同和归属。正如风靡一时的“自拍”,通过呈现、镜像、推断和暗示,在特定主题、问题或经验的观点之间产生各种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开辟不同观点的“协商”潜力,以认同叙事者的社会身份。比较有趣的是,中国人习惯“报喜不报忧”,在理性的社会交往逻辑主导下,个人情感和真实的思想会被隐藏遮蔽,随着个体间的互动性增强,逐步建立起信任机制,个体间的情感卷入度才会提高,表露自我和关系发展才会得到深化。如“深夜局——吃着乐事保分常练”,叙事者晒着电脑屏幕上的代码,时间显示夜间11:30,为次日交作业熬了个大夜,此时潜水熬夜的同学深有“体会”,默默地点了赞后避重就轻地参与评论:“乐事真美味”,通过味觉的联通增加彼此的“感同身受”。由此可见,多元化的解读、互动赋予叙事更深层次的意义,“自我意识”的文化编码在点赞、评论的互动场景中促成“我们”的象征性彰显,在一定范围内构建了情绪螺旋、意义共享和价值共同体。

(二)外聚焦:从感性表达到理性意义世界的建构

叙事的核心动机是对生命的张望,叙事中隐含着对过去的反思、现在的思考和未来的预测。以管理者的外聚焦路径,从第三角度去看待大学生自媒体叙事内容,反映的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点滴碎片,更是叙事映射出的心理世界,以此管窥并探索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兴趣导向、价值偏好。

1.审美体验碎微化

在“微时代”的语境下,日常生活被感性表达并以细小、微量、即时的传播形式进行交互感知,社会和文化呈现审美体验“碎微化”特征。审美的实质在于极端微小的概然性,在于艺术作品及确定的新奇性所唤起的意外性的成就。人人随时随地使用媒介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的点滴瞬间,在公共空间细节化地呈现,分享的内容成为被品味、观赏、凝视的对象。“高手在民间”显示人人都是“生活艺术家”,尽管这不可能实现,却成为一种社会诉求,在“叙事化”人的日常生活感受和感性欲望的满足过程中,力图还原人在日常生活行动中所实现的现实快乐和感官体验。

2.编织意义之网

马克斯·韦伯说过,“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娱乐化、碎片化的感性表达挤压严肃意义的理性空间,“悬挂”体现着生活的不确定和飘摇感,大学生善于在琐碎、平庸、世俗的日常生活中以独特的视角去择取片段、抒发“己见”,“编织”出确定的意义。如“说说”:“就像落日一样,哪怕落下去了,也是在发着光的不是吗”。大学生由落日产生的遐想,唤醒生活的真义,又多了一份坦然从容的力量去滋养生命,正如李志雄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说,“为人而作的文艺,终极目标是唤醒生活,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憧憬,这一憧憬在布洛赫的世界里就是那些未然事物的希望”。换句话说,对未知、将要发生事物的期待、理解和包容,是指向未来、拥抱生活的希望感。反之,这种满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促成了个体奋进的诉求和冲动,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对温馨自由的现实生活的呈现与阐释,彰显了“意义之网”的生命力和价值感。

3.争夺媒介话语场

自媒体叙事形成的表达性参与是在具体话题、事实情境下构建的话语场域,人际交流在自媒体赋权下产生的话语积淀,充斥着各方思想、利益、权力的角逐和汇流。从师生角度来看,自媒体叙事场域同时存在学生的话语场、教师的话语场以及媒介自身的话语场。在管理过程中,师生关系、立场可能存在对立或者差异,其话语场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和谐”状态。师生可通过媒介话语场的展现、对话和协商促进双向协调、交融,这消解了高雅和世俗、严肃和趣味的界限,双方在“共生共融”中实现基于信任机制和价值认同的“和谐”状态。

此外,具有弥散性影响力的媒介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重构和挑战。如流量经济塑造的偶像成了大学生的“心头好”,他们聚合了大学生的兴趣偏向、价值取向和理想化特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着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和价值。正向、优质偶像能够成为激励、引领大学生勇敢追梦、自我实现的动力引擎,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见领袖和精神寄托,负向、“塌房”的人设包装则会偏离核心价值,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负性影响。因此,自媒体叙事形成的话语场需要重构:一是警惕裹挟着态度、情绪的个体情绪螺旋,容易形成观点同质化,造成价值偏见和浅表化思维;二是应对多元化的话语狂欢对主流话语表达的冲击,尤其是当流量经济带来的资本化、媚俗化的亚文化,正渗透、麻痹、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极大地遮蔽了个体心灵、思想的启蒙。

四、教育旨归

当前,社会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面临“分化”“异化”风险。“众声喧哗”的自媒体叙事场域下“杂音”与“乱象”丛生,信息偏好和个性化推送加剧信息通路的“窄化”,由此产生价值观的疏离与阻隔甚至形成多极化价值鸿沟。由此可见,高校需要深耕自媒体叙事土壤,提升传道授业解惑的“话语力”,凸显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影响力、解释力,从而完成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和意识形态导向的双重任务。

(一)感染力:以对话促理解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被关注,然而,现实中的师生交往却往往偏向机械化、工具化,甚至冷漠和敌对。互联网问答、在线资源发展逐渐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惯性和对他们的身份依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逐渐式微,主体交互亟待转向为平等对话、启发思考。“我认为”“我觉得”“我想要”成为大学生的表达与思维模式,与主体“我”相对应的教师、家长、同学等客体需要持有互联网平等化思维走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工作者可从自媒体平台切入学生视角,在具体话题、现象语境下开展互动对话,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民间表达提升朋辈亲和力和教育效力,在线上线下都要建立主体间的教育实践关系,在尊重主体、了解诉求中增强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关怀。通过主体间的对话实现观点与观点的交锋、情感与情感的交汇、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在反思的实践中实现深化认识、净化思想、美化心灵的效果。

(二)解释力:增强现实关切

“我懂得了这么多道理,但我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大学生面对困境时的共同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精神引领和现实关切的缺失。自媒体叙事反映大学生的真实生活样态,教育工作者可着眼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实际,勤接地气,增强对现实情境的关切。一方面,发扬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以生命观照生命,在感性体验中追求理想的文化精神,真正激发、唤醒、发现、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生命自觉。另一方面,敢于触及学生内心的幽暗和真实,正视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在自媒体叙事场域中交互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及时进行心灵的抚慰和滋养,从而形成有温度的存在。由此可见,人们普遍满足了硬性物质需求,高校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应找准现实诉求这一突破口,运用好理论知识为学生阐释“生活悖论”现象,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改造主观世界、丰富精神世界,真正实现“人民现实幸福”主体价值转向。

此外,自媒体叙事也是大学生舆情监测、心理危机预警的洞察窗口。个体性心理问题、突发事件经过社会网络的放大效应可能会演变成群体性和情绪性舆论,其后经过沉淀、淤积形成不良文化氛围。因此,高校要对个体与群体进行持续性共同关注,善于把准问题演进的脉搏,及时发现问题苗头,持续性关注问题生成演化走向,前瞻性采取应对措施,找准对症治理的痛点,实现因势利导、有效疏导情绪性舆论场,从而转变大学生对环境的意义阐释。

(三)影响力:延伸至大课堂

“千禧一代”作为网络原住民、触屏族,深受国际化、亚文化、圈行为等多元文化影响,思想观念呈现开放、多元、独立。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加剧了个人空间边界感的建立,多元化价值的冲击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机制的难度。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养成关键期,其价值取向关乎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课堂要善于通过情境创设、讲故事的方式厚植价值种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想象力、提升求知问道的内驱力,通过主动探索、思考思辨、情感共鸣等多种方式达到固本培元。另外,教师要用个人的理性思考和情感关怀解答好、回应好学生面临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事件时所存在的困惑和关切,激发大学生与公共对话,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将“思政小课堂”延伸至社会“大课堂”,让大学生在思想高度、情感温度、社会热度的玉琢中启智润心。

综上所述,自媒体叙事场域是大学生现实空间的话语延展,也是自我呈现、真情流露、目标管理、人际互动的虚拟空间。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相互勾连、彼此纠缠形成的叙事场域表现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价值观念等复杂性内容,更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管理、研究应用指明了方向。自媒体叙事的底色是情感的真实性,同时也要防范叙事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比如,品味表演的超真实性呈现。随着时间沉淀、情境变迁,大学生的反自我呈现行为也会隐藏真实的想法、态度,对于公开显示的内容只能代表部分大学生生活样态。值得注意的是,泛娱乐化、工具异化的QQ“说说”削弱了“自我体认”的张力,全景式围观和集体凝视降低了社会交往的安全感和信任度。面对沦为应景消遣、逐利欲望的工具,叙事者需要还原现实世界的“光韵”和底蕴,唤醒生活的本真内核,以呈现闪闪发光、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图景。也正是多元的声音视野和冷暖明暗的存在,教育工作者才能不断调整、持续优化管理方式和教育内容,正如喻国明教授所言,“虚拟空间的发泄性代偿总比现实社会冲突代价低得多”。

参考文献:

①《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s://www.cnnic.net.cn/n4/2024/0322/c88-10964.html,2024年03月22日。

②Dayter D. Small stories and extended narratives on Twitter. DISCOURSE CONTEXT & MEDIA, 2015(10): 19-26.

③王冠:《叙事分析:网络社会认同研究的方法》,《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7期。

④葛忠明:《叙事分析是如何可能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⑤杨佑文、谢佳、左宇涵:《表情包中积极情绪的多模态隐喻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⑥周荣庭、方可人:《超媒介叙事下图书出版物创新模式研究》,《科技与出版》2015年第7期。

⑦阎国华、宋京姝:《青年网络话语创新的样态透视与竞合思考》,《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7期。

⑧陆伟、查先进、姜婷婷:《情报学研究进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40页。

⑨金太东:《视觉感知与再现——里斯〈黑暗中的航行〉中的语象叙事》,《外国文学》2020年第4期。

⑩Johnstone B. ‘Oral versions of personal experience:Labovian narrative analysis and its uptake.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2016, 20(4): 542-560.

胡玉宁、徐川:《青年圈群脉动的媒介感知与文化诠释——基于“饭圈”现象的叙事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20年第11期。

《科技向善,就是要用科技能力更好地去关心人》,腾讯,https://www.tencent.com/zh-cn/articles/2201535.html,2023年3月2日。

周宗奎等:《网络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 98-99页。

陈红、魏舒宁、杨学梅:《“00后”大学生群体画像:基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年第2期。

Zappavigna M, Zhao S M, Selfies in ‘mommyblogging:An emerging visual genre, Discourse, Context & Media, 2017(20): 239-247.

周汉杰、郝文斌:《大学生圈群脉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演进》,《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12期。

刘训华、许光亮:《叙事文本的有效性分析——兼论教育生活叙事的文本编码与解析》,《教育学报》2021年第1期。

刘建平:《广告美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21页。

周宪:《时代的碎微化及其反思》,《学术月刊》2014年第12期。

刘荃、韩晶:《超媒介影视叙事的概念厘定与特征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王德胜:《回归感性意义——日常生活美学论纲之一》,《文艺争鸣》2010年第5期。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李志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27-236页。

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邹贵波:《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德底蕴》,《理论导刊》2023年第9期。

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人民论坛》2009年第15期。

(作者龙玉兰系常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软件学院讲师;周扣娟系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许琳系江苏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讲师)

【责任编辑:陈小希】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媒体叙事场域下高校学生管理的博弈分析”(项目编号:2019SJA1055)、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委员会专项课题“数智叙事视阈下大学生消极情绪及引导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3FYHYB02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