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

2024-06-13 02:45王剑宜何海银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五育劳动教育

王剑宜 何海银

【摘 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无论在内容、生产资料还是教与学的方式上都要体现时代的特点。家、校、社三方联动,突破传统劳动教育仅仅关注单一技能培训的做法,全面关注劳动教育素养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兼顾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可以使教育过程更加智能高效、教育内容更加多元、教育环境更加泛在,教育评价更加及时精准。

【关键词】劳动教育 “五育”并举 人工智能 实践创新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劳动实践是一种创造性实践。劳动实践的创造性与科技密不可分。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小学阶段通过产品链的构建,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创业者,体现劳动的社会性特征。

本文以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香山里小学开展的劳动教育实践为例,剖析在劳动实践中如何借助技术支撑创新发展。

学校秉承“创新·未来”的办学理念,以办一所“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未来学校为目标,以守望、成长和赋能为路径,培养“五育”并举、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坚守“儿童主场”的发展观,以儿童视角、儿童需求、儿童满意、儿童价值为主线,构建学校教育新生态。

学校以“融合”的思想来推进劳动教育,初步构建了“四个一”体系:空间来支撑、课程为支点、评价来激活、融合为手段,形成立体化的劳动实践模型。

一、技术拓展劳动场景

学校空间设计科学合理,充分发掘空间中蕴藏的“课程因子”,通过数字化、物联网等技术创建真实场景,从儿童需求和课程需求出发,打造充满童趣的协作探究型校园,构建了三大主题劳动场景:

(1)“农耕文化”主题

包括“创新者”种植基地、蘑菇屋、自然探索中心等,可支撑种植、养殖等课程的开设,运用360°实时视频监控、自动喷灌、水循环、虚拟现实等技术可实现对真实场景的管控。

(2)“工匠精神”主题

形成了十大劳动工坊,包含3D打印、航空航天等科创特色和瓶子内画、草木染等非遗特色,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可实现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学习场景。

(3)“跨界挑战”主题

开设人工智能实验室、香山中国芯等课程,人工智能实验室设置了从了解、体验、探究到创新的完整闭环,为培养新时代劳动者奠定了基础。

技术特点:虚实结合的劳动场景,劳动实践中所涉及的多媒体、物联网、AR/VR虚拟体验等,在场景中,生产劳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尤其是在机器劳动和智能劳动方面,技术工具作为生产资料,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顶层设计功能强大的数据底座,为劳动实践构建教育的元宇宙。

二、技术丰富劳动课程

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等理论为基础,学校顶层设计了“创新者”培养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国家课程、拓展课程和强化课程为主线的三级课程体系。除了开足、开齐劳动教育常规课以外,学校积极贯彻“双减”政策,动员全体教职工开发劳动教育四点半课程。内容涵盖新课标的十大任务群,同时提炼出传承农耕文化、培养工匠精神和鼓励跨界挑战为主题的课程体系,融合了生本教育、生态教育、生命教育、财商教育,与劳动教育形成一体化课程。

技术特点:技术本身作为课程内容,涵盖人工智能、物联网、航空航天和无人驾驶等尖端科技,通过课程的学习,在探究产品形成过程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人工智能课程、航空航天课程、AR/VR编程、无人驾驶课程、鱼菜共生课程、无土栽培课程等。

三、技术优化劳动评价

学校构建了技术支撑下的评价体系(如图1),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从学业、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搭建社会化体验环境,以场景驱动评价开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围绕劳动教育素养目标,推动技术支撑下的评价应用。

图1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评价从认定到应用的完整闭环,使得评价真正落地。日常表现以能量豆方式发放,能量豆兑换成香山币便可参与课程或活动,同伴间合作创业,最后把劳动成果以爱心捐赠的方式升华,整个过程形成闭环,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素养、财商意识等。

技术特点:在技术的支撑下,关注学生的劳动水平、能力倾向和创造力水平,劳动课程与日常评价相结合。在游戏化的“香山里评价系统”中积累“财富”,在真实且充满挑战的问题情境中使用代币,获取自己喜爱的物品,感受劳动的喜悦,全方位激活香娃们的成就动机,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品行塑造以及人格健全”的动力之源,实现评价从认定到应用的完整闭环。同时,为了让小组成员的日常表现和任务得以量化,采取线上支撑的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的方式,促进课程的优化,同时激励学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技术重构劳动生态

学校以“五育”融合为切入点,以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或支撑手段,以课程为支点,在劳动中达到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教育目标。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从做中学”中的“学”不单指静态的“学习”,还包括了社会化实践。结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国家课程不少于10%学科实践融合,通过课程、空间、评价和技术的融合,创设社会化情境,围绕新课标的十大任务群,创新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常规劳动课上,以培养劳动能力为核心,围绕十大任务群,根据年级设置梯度,每一年级各任务群的劳动主题有聚焦。

精品社团巩固和拓展了常规劳动课上劳动能力的培养,同时,以经营的理念贯穿在课程的实践中,以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社团设置了农耕文化、工匠精神和跨界挑战三大板块,即AMS模型(如图2),也可理解为三大创业公司,体现出不同时代的劳动特点,也呼应了新课标中包含的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社团之间形成关联,一个社团的成果可能成为另一个社团的初级产品,社团之间相互评价。

图2 AMS课程模型

劳动责任区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社区或学校成为每个学生共同维护的家园。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劳动周中,学校以三色雷市集为载体,每门课程的成果成为三色雷市集内容,学生经历了探究学习的过程,体验了不同职业的艰辛,享受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如“银河种植荟”课程,学生要经历项目准备、种植体验与管理和设计与销售三个阶段,通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土地的承包,需要通过平时的表现来积累一定的财富才能达到土地竞拍的门槛。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会遇到真实、复杂的问题,需要团队协作解决,期末要对小组的经营进行盘点和整理。

另外,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主题或项目式的方式设置统一的任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内化学科知识,做到知行合一。

技术特点:学校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或情境,进行课程、空间、评价和技术的融合。技术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过程中的空间、课程、评价和技术充分融合;

(2)课程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围绕课程开展的“全链条”均在技术的支撑下完成,校外导师偶尔也会进行线上指导;

(3)通过技术赋能搭建了社会化的交易体系,产品链形态下,为产品的预订、交易和评价等提供支持;

(4)优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方便跨学科学习和知识内化;

(5)借助多媒体开展宣传、展示等,为课程成果推广提供支持。

总之,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到科技和劳动的融合,重视创造性的劳动实践,要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通过劳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然,教师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与劳动世界的关系,把握科学、技术、社会、生态之间的内在关系,强化科技伦理观念、理性精神和社会责任,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引导学生经历现实生活中日用不察的生活用品等的制造过程,体会人们创造、制作它们的艰辛,体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光荣和乐趣,获得真实的参与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这包括在必要的体力劳动中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五育劳动教育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