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的小女孩

2024-06-13 09:03:59马志国
心理与健康 2024年6期
关键词:白鼠毛病例子

马志国

困扰:孩子哪来的爱哭的毛病?

这天,我接待了一对母女的来访。30来岁的年轻妈妈,强装的笑容却掩不住愁容。6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扎在妈妈的怀里。这对母女为什么特意预约来访呢?

为了便于了解情况,不给女孩负面影响,我安排女孩在另一个房间看画册,然后女孩妈妈开始诉说自己的困扰:“我们这孩子6岁,都上幼儿园大班了,可还是那样爱哭,动不动就哭,有啥事不说话就知道哭。在家里这样,在幼儿园也这样。老师也跟我们说过这个问题。小时候没太在意,眼看就要是小学生了,总这样动不动就哭怎么行?唉,为这可把我愁坏了!您说孩子哪来的这个爱哭的毛病?”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哭呢?可以举几个例子吗?比如……”

“比如,小时候,有一次小表弟来家里两个人一起玩。

小表弟无意间从兜里摸到糖,随手掏出一块来就放进嘴里。都是孩子,小表弟也没想到要分给她。她什么也不说就哭了起来。姥姥一看这情况,就让小表弟给她一块糖,她就止住了哭声,又玩了起来。就这样想要什么了,不说话,就知道哭。

“比如,两三岁的时候,有一天吃饭,她坐在了餐桌前,看还没有筷子和勺子,就开始抹眼泪,到最后哭出声来。我一看这情况赶紧拿来筷子和勺子递给她,她的眼泪才止住了。老师也说,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只要想要什么,也是流眼泪。

“比如,就在前不久,有一天我们去逛商店。她看到柜台里一盒好看的画笔,站住不走了。起初我也没在意,就想拉着她往前走。她什么也不说又哭了。我这才留意到是因为画笔。我赶紧买了一盒给她,她才抹掉眼泪跟我继续逛商店了。对了,她想要买的东西,常常是眼泪换来的,一见她流泪,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这时候,小女孩看完画册来找妈妈,扎在妈妈怀里什么也不说,一会儿眼泪就下来了。一看小女孩哭了,妈妈知道她是想回家了,赶紧答应先回家。

我们只好约定安置好孩子后再继续。

解析:爱哭的毛病是逐渐强化出来的

小女孩爱哭的毛病哪里来?

女孩母亲再次和我坐到一起的时候,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反问女孩母亲。看女孩母亲还有些不解,我把问题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请想想看,每次孩子哭了都会得到什么结果?就拿前面的几个例子来说吧,孩子每次哭得到了什么?”

女孩母亲说:“第一个例子中,哭得到了糖;第二个例子中,哭得到了筷子和勺子;第三个例子中,哭得到了画笔……”

我接过来说:“还有上一次咨询室现场的哭,得到了回家要求的满足,是吧?”

女孩母亲醒悟了:“对,对,孩子每次哭都能得到她想要的,都说有求必应,这孩子从小每次都不用张嘴求,只要一哭,所有要求就全都满足了。”

我竖起拇指点赞:“说得好!这就是孩子爱哭毛病的根源。”

这位年轻妈妈领悟得非常好。心理咨询实践一再证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专家,都会发现自己问题的心理根源。咨询师需要做的就是恰当地引导。

女孩为什么形成爱哭的毛病?就是因为,在亲子互动中,她发现了哭是解决问题的最管用的方法,哭是战胜别人保护自己最管用的武器,哭是让人顺从自己最好的灵丹妙药,一句话,她发现了哭是满足自己需要最灵验的法宝。

那么,女孩是怎样发现这个法宝的呢?

简要说来,是家长教女孩发现的,也可以说是家长慢慢培养出来的。用心理学的话说,是家长在与女孩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强化出来的。

什么是强化?强化的概念,最早是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的。但是,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学说中,强化只是巩固条件反射的一种手段。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特意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叫“斯金纳箱”。箱内装有一个按压杠杆,杠杆与食物仓相连,白鼠在箱内自由行动,偶然按压到杠杆,食物仓就被打开,一颗食物丸就滚入箱内,白鼠就可以吃到食物。因为按压杠杆可以得到食物,所以白鼠很快学会了不断按压杠杆得到食物的操作。这就是食物这个刺激对行为强化的结果。

由此说来,所谓强化,就是某个刺激增加了某种行为以后发生的概率。

在实验中,由于按压杠杆可以得到食物,白鼠就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来得到食物。这个过程中,得到的食物就强化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就是说,食物这个刺激增加了按压杠杆的行为,也就是更容易发生按压杠杆的行为。虽然孩子的行为要比动物的行为复杂得多,但是,孩子的很多行为发展也都是强化的结果。小女孩爱哭就是这样,由于哭可以让她得到想要的东西,她就学会了通过哭来得到想要的东西。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她想要的东西,就跟得到表扬和奖励差不多,对她哭的行为表现起到了强化作用,也就是让她更容易发生哭的行为表现了。

这就是女孩爱哭毛病形成的心理学原理。推而论之,孩子身上的许多所谓的毛病,都是家长不当的教育措施逐渐强化而成的。

对策:一面不予强化,一面给予强化

沟通至此,女孩妈妈有所警醒了:“原来孩子爱哭的毛病,真是家长给培养出来的!那您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笑了:“是的,毛病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常常在家长身上。前面我们找到了病根,那请妈妈想想看,家长该做哪些改进呢?”

女孩妈妈想了想:“不让孩子哭的时候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我肯定:“对。还有另一面呢?孩子需要的东西怎么办?”

女孩妈妈有了思路:“在孩子不哭的时候给她。对,让孩子有什么要求说出来,在她说出来的时候,再让她得到想要的东西。”

“说得好,在孩子说出来的时候,再让她得到想要的东西。那就前面的例子说,家长该怎么办呢?比如……”

“比如,第一个例子,在她说出来的时候,再让表弟分给她糖;第二个例子,在餐桌上她说出来要筷子和勺子,再给她;第三个例子,在商店里她说出来要彩笔的时候,再给她买;还有,在她说出来想回家的时候,再答应她回家……”

我肯定说:“对,就这样,她想要得到的东西,哭的时候不给她,在她说出来的时候再给她。就是这样小小的改变,孩子爱哭的毛病就会慢慢改掉了。”

告辞的时候,女孩妈妈脸上的笑容里没有了愁容。

十几天后,女孩妈妈特意发来微信,报告好消息:谢谢您!就这样小小的改变,就治好了孩子爱哭的毛病,真奇怪……

其实并不奇怪。一方面,女孩再哭的时候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了,就是说,女孩感到哭这个法宝不灵验,哭并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于是,哭的这种行为表现也就得不到强化了,就会越来越少,逐渐也就消失了。另一方面,女孩学会了用语言说出想要的东西,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得到的这个想要的东西也就有了强化作用,让女孩越来越习惯于用语言表达,也就越来越不用哭来满足需要了。就这样,一面不予强化,一面给予强化,女孩爱哭的毛病也就不治而愈了。

猜你喜欢
白鼠毛病例子
肝不好,脾胃就闹毛病
基层中医药(2021年4期)2021-07-22 07:15:34
鼠国要上天之火药烤白鼠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中华戏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9:00
燃烧吧!小羽宙
初中英语课堂妙用“举例子”
没毛病
小白鼠会排队
莫愁(2016年30期)2016-11-09 05:03:06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快乐语文(2016年10期)2016-11-07 09:44:43
小白鼠会排队
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