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奖励变了“味”

2024-06-13 17:04焦铭
心理与健康 2024年6期
关键词:障碍物教育者女儿

焦铭

“妈妈,你问问老师的奖励从哪买的,给我也买一个吧。”女儿的这句话让我本已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虽然她嘴上说不在乎,可心里还是挺在意没有得到奖励这件事的。

故事发生在一次轮滑课上,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着每一个动作,女儿也在其中。就在这次课程接近尾声时,老师像往常一样让小朋友捡起地上的障碍物,并清点自己捡了多少个。但不同于往常的是,这次捡障碍物结束后老师奖励了前3名。女儿捡了2个,排名第5。

下课后,我问她,没有得到老师的奖励,是不是心里有点不开心?她说没事妈妈,我不想要。但我看出她的表情是有些失落的。于是,我对女儿进行了安抚,鼓励她在下节课好好表现,争取得到奖励。

在下一次轮滑课上,女儿在最后环节拿到8个障碍物,总数第2名,但这次老师并没有按照捡障碍物的个数给奖励,而是按完成动作的标准程度,女儿脸上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回家路上,女儿对我说,下一次轮滑课她不想去了。我问她理由,她借口说是天气太热了,不想滑了。然而我却记得以前不论天有多热,她一有时间就会滑起来,即使脚磨破皮、磨出血,仍然对我说:“妈妈,我要坚持,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轮滑!”

我对女儿说:“是不是老师没有奖励你,你就觉得没意思了?”

女儿一开始不想承认,过了一会儿,她点了点头。

女儿的这件事虽小,折射出的问题却不小。身为一名教育者,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所设置的奖励,有可能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还可能打击学生,或者对学生产生误导呢?

教师应不应该奖励学生?

在教育界,这个问题一直持续存在且尚无定论,无法简单笼统地回答。我认为,教育者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奖励?

奖励,是指在个体出现某些特殊行为后,给予对其有吸引力的事物或事件。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奖励可以增强个体再做出某些特殊行为的可能性。教师对学生进行奖励,几乎都是倾向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从这一目的上看,教师对学生进行奖励,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第二,学生是不是需要教师的奖励?

奖励也是一种评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奖励,其背后更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态度和观点。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意义,奖励作为一种来自教师的正向评价,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

从上述两个角度来看,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奖励。关键在于,奖励如何设置,才能巧妙且有效。

教师该如何奖励学生?

第一,是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奖励学生物品,我们称之为外部奖励,或物质奖励。如果奖励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奖赏物,则会使奖励成为外部控制手段,反而抑制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它强制性地转移了学生努力的目标,从本来的为自己而学,转变成了为得到奖励而学。而教育者该做的应当是让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即产生内部的学习动机,而不是被外来的奖励所左右。

那么,外部奖励就不能使用吗?也不尽然。

● 要在学生的行为开始前讲清奖励规则

对于奖励的规则,建议教师要提前说清楚,或者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当场一起商定。为了确定学生是否清楚规则,可以请几位同学试着复述一下。发现学生有不清楚或者误会的地方,教师要及时澄清,力求让每位同学都明白。前文中,女儿就是因为没有被告知奖赏规则,才用错了力,导致了一些消极的结果。

● 设置不同名目的奖励

假设教师以考试的成绩排名为依据来设置奖励,那么名额会很有限,

大部分学生可能都得不到奖励,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还可能增加某些学生的自卑感。建议教育者设置不同的奖励,最好每位同学都有,同时又能体现出差异。

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是“积分兑奖”。将本学期每次考试的成绩换成积分,排名在前的积分多,排名在后的积分少,但每个人都是有积分的。最后在学期末将积分汇总,按照一定的标准兑换奖励,比如10积分可以兑换一根笔,20积分可以兑换一个本。这样,学生不仅都能得到奖励,所得到的奖励也与自身努力相一致,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 奖励具体行为而不仅仅是结果

奖励应当针对学生的优质行为,教育者不能只看重结果,也要看到过程—— 结果不好,不代表本身的行为不值得表扬。比如说,一个学生学期之初是倒数第1名,到了期末时他前进了10名,虽然和正数10名的学生差距依旧很大,但对他自身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教师也应该看到,并给予奖励。

在进行奖励时,教师务必要让学生理解是什么具体的行为受到了奖励,不要笼统地说“你真棒”“你真厉害”等,而是说清楚“你前进了10名”“你听课越来越认真”等。如此,不仅引导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还为其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第二,是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物质奖励看似立竿见影,可次数多了,会让奖励这一行为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德西效应。

相比之下,精神奖励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能给学生更多成长的空间,让学生感到被尊重、被认可,并能够帮助他们成就自信,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精神奖励可以有多种形式,下面举两个例子:

◆ 语言表扬

语言上的夸奖、肯定、赞美,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刺激是比较直接的,尤其是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受人轻视或批评,社会评价较低,因此教师的称赞、肯定、微笑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起到的作用也往往高于物质强化。

◆ 奖励墙

学生在某个方面表现好,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到“奖励墙”上,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成为班级的榜样,让学生有强烈的价值感,这属于一种价值感奖励。当你需要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而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时,就可以让“奖励墙”上的某个学生去做,这属于一种责任感奖励。通过情绪的正迁移,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胜任力更自信,促使学习动机被更好地激发。

适当的奖励是好事,但别让奖励变了“味”,愿学生们都能在恰当的自我激励中成长。

猜你喜欢
障碍物教育者女儿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大三的女儿
高低翻越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海的女儿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土钉墙在近障碍物的地下车行通道工程中的应用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