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和”文化,是和谐、包容的文化。饺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承载着团圆与欢聚,象征着感恩与包容。在初中这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把饺子作为沉浸式、体验式教育的载体,将饺子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有助于完善对初中生人格的培育,培养既有民族根基又有世界眼光、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教育 感恩 饺子文化 人格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4.062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陈先红教授提出“通过饺子文化、饮食文化的传播逐渐树立起中国的食品品牌、文化产品品牌”。洛阳市西工区建中学校对饺子及其蕴含的饺子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了研究、阐释,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应用,在完善初中生人格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收获。
一、初中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初中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初中时期是一个人从孩童到成人的转折期。初中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立大志的黄金时期,也处在认识容易偏颇、感情容易冲动、行为容易盲从的青春躁动期,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在生理上迅速接近成人,但人生阅历有限,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他们迫切需要融入社会得到认可,但缺少相应的素养与能力。这个时期既有人格形成的生理基础,也有人格形成的心理需求,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二)社会活动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形式
人格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社会活动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时为初中生提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是完善其人格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措施。
饺子是广受欢迎的大众食品,通过包饺子、送饺子、敬饺子等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团队、融入社会,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三)教育形态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
初中生人格形成通常是家庭氛围、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文化决定了人格的特征。以学校教育为引领,统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可以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形式在育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上达成一致,形成共识,产生协同效应,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养为核心,组织各种有益的社会化活动,有助于初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在初中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选择
(一)饺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饺子历史久远,考古学家在山东滕县薛国古墓中发现的饺子,距今已有2500多年。饺子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内涵,饺子文化相伴的是中华民族团圆和睦、充满温情的氛围,是亲友相聚、阖家团圆的场景,饺子能包能容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世界大同、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二)饺子具有突出的社会性
饺子作为传统美食,其精湛的制作技艺是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过节吃饺子、团圆吃饺子的习俗已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代代传承。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饺子已从传统的日常美食演变成尊老爱幼、团结和睦、幸福美满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包饺子活动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包饺子是一项具有技术性的实践活动,从原材料到成品,需要制作者全程参与,其难度适中,成品可食用。包饺子活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且非常便于教师在学校中组织和普及。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经历和经验,许多学生家长都会包饺子,家长在家中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手把手指导。包饺子的原材料安全无害、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所以,包饺子活动既便于学校集体教学,也便于学生在家动手实践,是很好的教学活动选项。
(四)包饺子活动可以和科学实验相结合
利用包饺子活动,可以设计一系列简便易行的科学实验,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通过煮饺子,对课堂上学到的力学、物态变化等知识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用玉米面、小麦面制作饺子皮的对比试验,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对比分析的能力。
(五)吃饺子容易营造团圆欢聚的氛围
新年吃饺子、出门吃饺子的习俗,使饺子这种传统美食承载了人们对亲友团圆欢聚和生活幸福美满的祈盼。饺子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发挥着增进亲情和友情的重要作用。洛阳市西工区建中学校连续13年举办饺子文化节系列活动,无论是动手操作还是动口品尝,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活动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三、借助饺子文化在初中阶段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以饺子为载体打造感恩课堂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感恩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要义。学校通过饺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可以打造特色感恩教育课堂。在饺子文化节联欢会的现场,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活动,如观看父母辛勤劳作的照片、读父母的亲笔信、给父母送感恩信、向父母敬饺子、唱感恩父母的歌曲、拥抱父母等,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过程中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拉近了孩子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增进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集体包饺子”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实践方式。每年冬至前后,学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包饺子比赛,并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最佳组合奖”“最佳创意奖”等精彩纷呈的奖励项目。教师在洗菜、和面、擀皮、包饺子等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个人融入集体,学会与身边人和谐相处,善于合作,拥有大局意识。
“送饺子”是一项引导学生融入社会的有益尝试。学校通过搭建平台,让社会资源为教育赋能。将小学母校教师、门卫师傅、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等生活中高频接触的社会人群作为学生实践的着眼点。不光可以包饺子送给这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还可以换位体验他们的职业、工作。引导学生在送饺子的过程中,尝试“大门卫士”“勤劳环卫工”“小交通警察”等角色体验和岗位锻炼,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完善人格,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强化社会责任,学会感恩身边的人。
(二)把学科知识融入包饺子的全过程
学校以饺子为载体,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将包饺子的全过程打造成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的实践过程,引导学生按照实验的步骤、科研的方法、优化的意识对饺子的制作工艺及烹饪方法改进创新。
包饺子活动与学科教学交叉融合的高效课堂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洛阳市西工区建中学校组织学生通过实验确定水和面的最佳比例,平常大家是凭经验掌握面的软硬程度,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用数学计算精准控制,做出来的饺子品质优良,使学生对数学有趣、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身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有时,学生在包饺子的过程中遇到了饺子馅出水的困扰,不仅弄得手上黏糊糊的,也拉低了饺子的“颜值”。学校就此组织开展“包饺子防出水”课题研究,学生经过引导反复实验,不但总结出了“拌油、吸水、隔盐”等三种预防饺子馅出水的方法,还提借此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的情景是探究学习的起点,煮饺子时让学生观察热量传递、饺子浮沉、物态变化等现象,记录饺子的数量、煮饺子的时长、所用水的重量等数据,有助于学生领悟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组合优化的创新意识。总之,通过挖掘饺子文化里蕴含的科学知识,可以把饺子文化变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促进剂。
(三)包饺子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洛阳市西工区建中学校组织的包饺子活动起着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学校组织包饺子活动的时候,往往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四人一组,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齐心协力,各显其能;从擀皮的工具到饺子的摆放,随心所欲,花样繁多,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活动中,学生们的欢声笑语,连成一片,心中的烦恼、学习的压力一扫而光。包饺子活动成了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剂。
包饺子的过程对手部小肌肉及小肌肉群的精细动作要求较高,是手眼脑协调性训练的有效形式。和面、擀皮的过程锻炼手及手腕部位的肌肉群运动,包馅的过程训练手和手指动作的灵活与敏捷性,煮饺子的过程需要眼睛看、嘴巴尝、动手操作,整个包饺子过程都需要在感知能力和注意力等多种心理活动的协同下完成。把包饺子活动与提高手、眼、脑协调性相结合,为学生手更巧、心更灵提供了一种新的训练形式。
身体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营养均衡。学校把包饺子活动和营养与健康课有机结合了起来。从膳食结构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肉类、蔬菜类的适当组合,使主食副食合理搭配,符合中国居民营养平衡膳食宝塔的结构。在拌馅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口味和口感,还要注重营养和健康,做到不挑食、不偏食,科学用餐。
(四)包饺子是劳动教育的理想载体
劳动具有“辛苦与快乐”的双重性。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辛苦,还要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包饺子的过程非常容易让学生体验到这种双重性,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理想载体。
包饺子入门容易,包住即可,难度不大,人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容易产生兴趣。不过要想包得又快又好,就需要经过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点辛苦,但是难不倒学生。大家人人动手,踊跃参与,热情高涨。在欢声笑语中,学生学会了包饺子,既掌握了一种生活技能,又提高了手、眼、脑协调性。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改进和提高都可以让学生收获成功与快乐。
四、从包饺子活动看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
通过包饺子活动的成功实践,我们也可以从中总结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要点、规律。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需要传播者
1.学校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力军
学校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拥有各种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在校园内传播的主力军。学校教师要深入挖掘饺子文化的内涵,精准把握饺子文化的外延,从饺子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和营养,为充分研究和阐释饺子文化对完善初中生人格的教育作用提供有益的启发。
学校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包饺子活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吃饺子和敬饺子与感恩父母、感恩身边的人、感恩社会有机地融为一体,把饺子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饺子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2.家庭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同盟军
家庭要成为学校的同盟军,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要积极配合、率先垂范,发挥好浸润和熏陶作用。家长要营造充满温馨和睦、欢乐祥和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孩子包饺子的过程中,家长要肩负起技能教练与人生导师的角色,给孩子耐心指导和鼓励引导;在吃饺子的过程中要教导孩子孝亲敬老,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父母、尊敬长辈。
3.社会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集团军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集团军。饺子文化实践活动中,学生要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需要全社会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学校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与相关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生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场所,满足学生对饺子文化深入学习和拓展的需要。
(二)传统文化进校园需要持续开展活动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饺子文化节系列活动需要持续开展,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以饺子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要有仪式感,这种仪式感需要学校、教师、父母用心打造和精心呵护。
经过13年的探索与积淀,洛阳市西工区建中学校已形成了包括动手、欢聚、感恩、包容四大板块在内的饺子文化节活动方案,制定了统一的主题、标语、logo、吉祥物等活动标识,构建了饺子文化育人体系,营造了浓厚的饺子文化氛围,为饺子文化相关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经验。
十几年来,洛阳市西工区建中学校在探索传统文化与初中教育融合方面受益颇多,今后将继续深挖其在教育过程中的效能,使更多的中小学生和家长受益。
参考文献:
陈先红《运用公众外交塑造“文化中国”国家形象》,《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1期。
(田建中,1957年生,男,汉族,河南洛阳人,大学本科,洛阳市西工区建中学校创办人兼任校长,研究方向:优秀中小学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