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中的美学

2024-06-12 12:18鲁江月
艺术大观 2024年10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意境

鲁江月

摘 要:非遗美学通过对遗留的实物资料的深入研究,发掘民间文化的美学价值,激发其内在生命力,以实现当代社会中的活态化传承。鲁绣作为山东代表性刺绣,其图案具有用色明亮浓丽、构图协调丰富、题材丰富美好的艺术特征,蕴含的审美意象和“意境”美学思想是中国人始终推崇的审美观念,于“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学中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审美理想,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从数字化保护、产学研一体化、多维度宣传三个方面思考鲁绣活态化传承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非遗美学;鲁绣图案;意境;天人合一;活态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0-00-03

近年来,非遗美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对遗存的实物和记忆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发掘民间文化的审美价值,是集体记忆与审美思潮的内在生命力生生不息的表现。非遗本身就具有审美属性,是过去人们对生活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外在表现,民间审美文化具有不同于经典美学的特殊美学形态和内涵,非遗美学的意义便在于使民间文化遗产在审美中复活,从美学创意的意蕴层面激活传统技艺的内在生气,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它的美学价值。

非遗是依附在文字记载和物质遗迹内部的精神内涵,通过特定文化群体以民间口传、实践和习俗传承的方式,进行感知、体验的活态审美经验。国家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如今已从实施抢救、重点保护发展到推动生产性保护、活性化利用。现阶段,国内学者多从非遗跨界融合角度出发,重视非遗的经济属性和产业价值,尤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方面的研究居多,而探讨非遗美学的比例相对较小。从微观来看,鲁绣作为国家级非遗,是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拥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集中体现了齐鲁大地特有的乡土风情、民俗信仰和生活情感,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有待发掘,是非遗美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聚焦于鲁绣的图案,从美学角度出发,分析其配色、构图和题材三个方面的艺术特征和人文精神,发掘齐鲁人民在生活习俗中形成的集体审美经验、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探讨鲁绣文化深层的美学价值和活态化传承,于审美中回归当代,焕发出鲁绣的新生机。

一、鲁绣的图案及美学分析

(一)明亮浓丽的色彩

绣品作为客观存在的实物,呈现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张力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内心联想。鲁绣的色彩明亮浓丽,喜用大红、正黄、深紫、藏青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和对比色相,搭配同色暗花菱纹绸和绫缎的绣底,使画面色彩对比强烈的同时,保有整体上的一种“和谐”的视觉平衡。鲁绣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受到商周时期“红、黄、青、白、黑”五种基本色相的启发和汉唐时期“五色彰施”的重彩绘画风格的影响,形成偏好纯度高、明度高的用色风格并沿用至今,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特点。同时,由于齐鲁大地山川众多、物产丰富和“侠义”观念,塑造了山东人民朴实粗犷、开朗豪爽的性格特点,尤其喜爱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齐鲁妇女们将对生活的审美认知融入鲁绣,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随着儒家思想的长期浸润,“孔孟之乡”的齐鲁人民偏向内敛稳重,现代鲁绣以大面积低饱和的色彩替代了强对比的浓丽主色调,后者仅作点缀和突出作用,从而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1]。

(二)协调丰富的构图

鲁绣的构设讲究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多元统一,规则制约下追求贴近生活的本真。鲁绣针法丰富灵活,纹样形态各异,使绣面形成了曲直兼备、凹凸有致的纹理感。为丰富绣品画面的美感,齐鲁妇女会将生活劳作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想象加工,结合所绣部位和使用场景,将抽象的线条图形具象化为合理生动的整体图案或故事,从而确保构图的协调性和富有韵律的视觉美感。山东人民深受“仁爱”“修身”的儒家思想熏陶,并自觉体现于鲁绣的图案构设中,形成朴实健美、工整规范的审美尺度。鲁绣在对称呼应、平衡有序的传统构图基础上,中和了山东民间艺术活泼生动、花样繁多的审美风格,呈现出鲁绣构图上的节奏韵律、多元统一的形式美。后来南北刺绣技艺的交融和西方抽纱技术的传入,鲁绣的针法更加奇特多变,因构图层次丰富而极具装饰性,在山东民间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三)丰富美好的题材

鲁绣的题材丰富多样,根植于民间日常生活的生命体验,因此像花草树木、飞鸟鱼虫等与当地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都能在绣品中看到。“清隽淡雅,粗犷中见精微”,鲁绣更强调纹样组合的形态造型和审美加工,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山东人民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文化象征符号。齐鲁妇女主观能动性地赋予鲁绣以情感思想和文化内涵,常以象征、隐喻、谐音等表现手法,如牡丹盛放“大富大贵”,榴开百子“子孙满堂”,梅花俏立“喜上眉梢”等,表达出朴素真实的生活情感和生命体验。随着文化普及和社会进步,鲁绣题材拓宽至中国绘画、文字书法等艺术领域,表达了自然生命的和谐美和更深层次文化内涵[2]。

二、鲁绣的美学内涵

美国社会学家雷德菲尔德的文化传统两分法观念符合了人们的历史经验和惯性思维,即经典美学由于以经典作品作为范例而抽象出审美经验的普遍性和规律性,是形式完美、内涵成熟的高级美学,而认为像鲁绣这类的非遗由于生长于民间艺术土壤中而缺乏经典性和完美性特征,是落后的低级审美形态。然而,人们忽略了经典美学表达的是社会精英阶层的审美要求,非遗作为民间土生土长的民俗艺术,则是特定文化群体基于共同的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生生不息的活态文化内涵,体现了山东民间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传承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審美观念。如图1所示,这是民间旧时结婚挂在新房门帘或墙上的物件儿,多用梅红、明黄、翠绿等明亮艳丽的色彩大面积铺设,展现了热闹喜庆的民俗审美趣味;以荷花和蝴蝶兰寓意着夫妻之间纯洁浓郁的爱情,以左右对称的金鱼寄托着“金玉满堂”的祝福,体现了山东人民积极乐观的审美观念。经典美学的艺术魅力并不能替代民间文艺活动的活态生命力,尤其对于当下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推进和对抗文化同质化的需要,非遗更是不可或缺的美学研究对象。

鲁绣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其美学价值根植于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体系,核心便是审美意象和“意境”理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经验和想象力进行审美活动,创作出具有审美意义的审美意象,包括体现主体的“意”和体现客体的“象”。王国维曾言:“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形象直白地阐释了草根美学的“意境”美。

明代鲁绣作品《芙蓉双鸭图》(见图2),以湖色缠枝牡丹和月季的暗花缎为绣底,采用红、黄、墨绿、藏青等多色绣线,绣制了芙蓉花下如影随形的两只野鸭浮游于芦苇水荡的画面。这幅绣品中,“芙蓉”“双鸭”“海棠花”都是创作者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所构成的审美意象,并配以疏朗的构图、浑厚的纹样、粗犷苍劲的针法,情景交融之下展现出秋天的静谧旷远、憧憬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的意境之美,达到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鲁绣中蕴含的审美意象与“意境”美学是贯穿整个中国美学史的主线之一,乃至今日仍是美学、艺术学等研究和推崇的对象。可以说,审美意象和“意境”理论仍是现代中国社会中的主流美学思想。此外,鲁绣发于山东民间,其淳朴亲切的生活气息更易迎合山东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观念,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族群基因,因此它在当代社会中的美学价值不容忽视[3]。

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鲁绣的实用价值降低,蕴含的有关情趣意蕴的心灵价值逐渐增强,人们从对技艺实用功能的关注转向对技艺的文化意味重构和审美境界的体验。追本溯源,其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涵。传统审美内涵认为,美是自由的,从自然界中取材,经过主观的审美加工,赋予其哲学精神和美学表达,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如图3所示,鲁绣民间作品《荷花白鹭图》,采用“发丝绣”技术,在生线中融入人的发丝以求展现白鹭羽毛和荷叶的真实光泽感,在原有针法上融入“退晕”手法,使得针线细密、线条流畅顺滑,较好地隐藏了大部分针脚,再加上色彩的配合,整幅绣品真实再现了夏日荷塘中白鹭挺立的自然场景。荷花荷叶象征着清正廉洁,白鹭象征着长寿,这既是赞美自然,也是人们对于自然的诗性体验,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从而实现了由“自然之美”到“艺术之美”,即由“技”向“艺”的升华。这与当代倡导的环保、内敛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有相通之处。

三、鲁绣的活态化传承

非遗美学是服务于非遗的当代延续性发展,通过发掘其中的美学价值和诗意内涵,赋予其鲜活生命力,在当代社会中,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正如荷尔德林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通过各种途径追求着“诗意栖居”,来满足现实劳作中的心灵需求,肯定自己的审美选择和价值观念。如何活态化传承鲁绣,使其融入当代生活以契合现代社会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4]。

(一)数字化保护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科技是鲁绣保护和传承的理想工具。利用高清扫描技术将现有的文献图书转换成电子形式,收集民间口述信息、原稿和技艺表演,转换成录音录像等电子资料,形成完备的鲁绣专题数据库;开发并建立数字民俗展览馆,突破原有的地域空间限制,让更多人看到和了解鲁绣,为以后的实地文旅开发积累受众基础。此外,可将已发展成熟的数字技术应用于鲁绣的图稿设计、成品改造等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多次返工的时间成本。

(二)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链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代社会中,功利性氛围突显,人们极致的物欲追求下是精神的空虚和苍白,创办鲁绣的手工体验场所和研学活动,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灵需求,是制衡快节奏现代社会的可行手段。人们学会“慢”下来,才能真正体会到鲁绣所蕴含的生活韵味、文化情感和审美理想,即所谓“寓教于乐 ,融学于趣,化教于心”,激发人们的积极主动性从而真正触及内心,从山东人民情感结构的共同性入手,打破师徒制传承模式,促进文化群体的自觉性传承。同时,人们也拥有根据当代审美偏好进行审美创作的自由空间,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从体验者向生产者的身份转变,从而搭建起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鲁绣的审美创新以制约生产同质化现象,推动鲁绣在审美中复活,在当代社会中新生[5]。

(三)开拓多维度宣传模式

目前,鲁绣依旧主要依靠传承人群体的实地传播,宣传范围的有限使得鲁绣的知名度不高。鲁绣要利用好“好客山东”的旅游热度,开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维度宣传模式,线上开发自媒体平台运营和互联网营销,吸引当代年轻人的兴趣;线下推动与高校和社会的合作,举办鲁绣进校园、鲁绣文创节等活动,提高鲁绣在社会中的审美认同并发展审美受众,从而让鲁绣“走进”山东人民的内心,“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共享的当代审美文化。

四、结束语

非遗美学是为了让民间文化遗产在审美中复活,以美学意蕴激活传统技艺的内在生气,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它的美学价值。鲁绣是山东民间集体记忆、传统信仰、情感体验的活态生活文化,生动展现了山东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是过去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外在表现。作为民间的草根美学,鲁绣具有经典美学无法替代的特殊美学价值,在配色、构图和题材上展现出热烈鲜明、丰厚拙朴的民间艺术特色,创作者善于运用审美意象,于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中展现了中国主流美学的“意境”之美,追求真实自然的画面表现并融入人的主观审美理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观,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相通之处。针对鲁绣现存问题,可结合现代潮流,从数字化、产学研、新媒体等层面建立鲁绣专题数据库、数字民俗展览馆,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链,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维度宣传模式,促进鲁绣的活态化传承。

参考文献:

[1]殷航.鲁绣的工艺、艺术及文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5.

[2]朱志榮.论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J].学术界,2022(10):103-110.

[3]高小康.传统艺术活态保护与当代美学建设[J].文艺研究,2013(07):5-13.

[4]季中扬.从价值阐释到文化批评:非遗美学的研究进路[J].民族艺术,2023(04):20-28.

[5]高小康.从记忆到诗意:走向美学的非遗[J].文学评论,2021(02):158-164.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意境
情融意境韵含美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美学之意境
“中国学派”动画片的审美解读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传统审美对当代艺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