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在中西方音乐图像中的视差

2024-06-12 12:18张家睿刘鹤翔
艺术大观 2024年10期
关键词:三弦

张家睿?刘鹤翔

摘 要:三弦是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按中国传统文化前继后续的发展模式,追本溯源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原则。本文通过分析大量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三弦音乐图像,发现三弦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和地位。这种视觉差异的背后,究竟由什么所导致,是我们应该去理解和探究的。

关键词:三弦;音乐图像;视觉差异

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0-00-03

三弦作为我国本土古老乐器,用于为演唱伴奏,在音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今天,三弦在不断地发展融合。同样,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视角下,三弦也扮演着不同角色。

公元214年前,在我国北方地区,民间百姓把手打小鼓上面加了弦,变成了可以弹拨的乐器,在当时被称作“弦鼗”。弦鼗就是三弦的前身,多用于军队。

四川广元罗家桥南宋墓出土伎乐石雕中有演奏三弦的图像(见图1),河南焦作西冯村金墓出土有演奏三弦的乐俑(见图2)。上述诸图像表明三弦从宋代到清代,流传较广。此外,在明徐会瀛《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中已载三弦乐品的谱式(见图3),记《鹅浪儿》《锁南枝》等七曲。此谱以圆圈等代表右手弹拨指法及音符时值的长短,是一种音位谱式。

一、三弦的起源

关于三弦有以下几种起源说法。三弦源于弦业说。杨荫浏在说起三弦的起源问题时提起:从形状和外观而言,三弦的确可以推到秦存的“弦股”,但是缺少进一步的论证。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来确定其起源,而且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其流变,得出了“韶三仙”起源于“仙灯”的结论。中国音乐系统最初的层次形式特征是“带腔音”。适合这种音乐体系的中国旋律乐器的原始形式特征是弦乐器。从琵琶、三弦、胡琴等中国民间弦乐器中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使用腔来表现独特的音调,即“架在旋律中,色在歌声中”。这种随意性和灵活性只能由没有质量或支柱的弦乐器来处理。二黄腔在中国京剧中的发展导致了笛子的废弃和胡琴作为主要乐器的替代。

三弦源于《秦汉子》的理论。在《三弦简史》中,从历史的角度将三弦的历史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在对三弦早期萌芽阶段的讨论中,大约在公元前1年,史料和对时期划分的分析表明,这是“秦汉子”和“秦琵琶”的时期。王振贤认为:“这一时期是三弦的早期萌芽阶段,与现在的三弦形态不同,但已经具有无品无柱、颈长、体小等特点,名称以‘秦汉子为代表。”

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在差异中找到相似之处,并得出结论:物质世界中许多不同的物体往往掩盖了固有的共性。人們认为“古琴作为一种非范畴的乐器,可以追溯到它的祖先”。这是因为早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就有古琴的记载。关炜在《诗经》中写道:“婉约之妇,琴瑟之友也。”由此可见,琴早在此时就已经存在了。

上述三种起源说法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从形制上来说,“弦业”与“秦汉子”的说法可以归为一类。历史学家大多倾向于这种说法。它源于古琴理论,是陈茂进的一种独特的说法,但缺乏历史证据支持[1]。

二、中国视角下的三弦“文人雅乐”之髓

中国古代器乐艺术的精髓在于文人艺术,而三弦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正是由于历代文人的不断参与而逐渐形成。三弦乐器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作为乐器和文化符号都具有崇高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弦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始终与文人品格的培养和立足世界的能力密切相关。1969年10月,辽宁省凌源县傅家屯元代墓葬被发掘。墓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一位身着便衣的蒙古官员正在举行家宴,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弹奏着三根琴弦。

三弦之所以和文人雅乐联系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人将三弦从庄重、高雅的音乐宫殿中带出来,变成了一种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乐器。人们不仅把三弦看作一种乐器,更把它看作一种音乐、一种生活的符号。本文从美学、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士人心态的演变做了进一步的阐释。武帝之后,古琴在宫中的地位大不如前,但它的没落却为古琴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在清代画家金廷标的笔下就描绘了《迈园老人图》(见图4)这样一幅场景。图中一位老人坐在石上弹奏三弦,神色轻松悠然,周围有很多老幼妇孺在一旁欣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的场景与以往乐器在宫廷中的制度化、仪式感、阶级压迫感截然不同,体现了三弦不再是“雅乐之器”,而是“雅乐之象”。

在探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深邃内涵时,三弦乐器不仅仅是简单的乐器,它更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哲学意蕴。从中国音乐图像的宏观视角来看,这件乐器所蕴含的精髓在于其文学化的特质,这种艺术形式的追求不只是一种单纯的音乐表达,而是将音乐与文字、绘画等多种艺术手法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通过这样的方式,三弦有效地诠释了艺术在洞悉天道、领悟生活哲理方面的深远作用,它超越了普通的音乐欣赏,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超越体验。

事实上,三弦与文人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古代便已建立起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论是在礼乐习俗之中,还是在制度的框架内,古琴都成为文人雅士身边不可或缺的伴侣。这一点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越来越普遍,直至后来成为琴与人之间紧密融合的历史纽带。三弦在民族文化的演变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礼乐制度盛行的周代,它成为一种极为精致的音乐工具,体现了当时社会对音乐的高度重视。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礼乐思想的回归有着深刻的渴望,文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赋予传统音乐以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视角。他们不仅是在重新演绎古乐,更是在创造新的艺术境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三弦”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内涵愈发明显,它象征着礼乐合一、琴人合一、道艺合一的理念。这三者的和谐统一,不仅是对古代礼乐制度的一种传承,也是对中华文明中美学追求的一种体现[2]。

三、西方视角下的三弦图像文化差异

1792年,英政府任命马戛尔尼勋爵为赴华特使,率领百余人组成的英国使团访问中国。威廉·亚历山大担任英国使团的画师,随团参观了中国多地,画了大量的素描和水彩画。回到英国后,他创作了一系列中国民间绘画,描绘了中国的人物和风景。在伦敦皇家艺术学会展出和出版艺术画册和书籍,介绍中国风光,让英国和欧洲人民了解中国,促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其中有一幅水彩画作品《流浪乐师》(见图5),描绘的是中国民间乐师的形象,亚历山大在图解中这样写道:“中国人和大多数其他民族一样拥有各式各样的乐器,但又不同于其他民族。他们的音乐——如果可以称作音乐的话,可以说是很拙劣的。画中这名乐师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同时操作几种乐器的方式。他用一只脚的脚趾夹着一只木槌敲打一种小手鼓——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浅水壶鼓,用另一只脚碰击一对钹,同时用一种像吉他的乐器为他的歌唱伴奏。从乐器袋里露出的笛子和小号来看,他似乎还精通吹奏乐器。两块用绸带系住的拍板扔在地上,旁边有一块心形的中空木头,用木槌敲击时会发出令人生厌的沉闷声音,就像更夫用的空心竹子。中国的乐队总是齐声演奏,从来没有分声部演奏过——这是一门他们还没有掌握的艺术。他们中间虽然极少的人听过欧洲的和谐音乐,却不懂得欣赏。中国人的耳朵偏好噪音和响亮的乐器,比如锣、水壶鼓、喇叭、铃铛和钹。还有一种能发出微弱而刺耳声音的小竹琴,与风琴相似。”

在亚历山大的笔下,这位乐师被形容为“流浪者”,画面中的人物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抱着琴坐在街边,再加上奇异的演奏方式,极具杂耍性。同时由于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无法写出中国弹拨乐器的名字,只能将其称为某种吉他。

由于亚历山大对中国乐器的严重错觉,导致他笔下的乐器形制奇异。从图中来看,人物弹奏的乐器应该是中国传统乐器阮,而亚历山大的画面中的乐器不仅拥有5根弦,竟然还将欧洲乐器中的吉他“头”安到了阮身上。欧洲吉他有音箱和修长的琴颈,琴弦在18世纪已从四弦演变为六弦。亚历山大对吉他的固定视觉观念,影响了他对原本中国弹拨乐器的视像,所以出现了图片中不存在的乐器。

自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之后,首先对欧洲的绘画产生了巨大冲击,此后摄影作为一种复制及创作手段慢慢地全方位地渗透到人类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是人类现代文化图像化、数字化的开端。同时在艺术领域,它也推动了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威廉·桑德斯(William Saunders),英国摄影师,1863—1888年间在上海开设“森泰”照相馆。他以肖像擅长,关注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物,从贩夫走卒到清廷高官都是其拍摄对象。

《盲人乐师》是桑德斯的作品之一。对于这张照片,桑德斯这样描述道:“他们手中的乐器是吉他(guitar)。那难以忍受的声音无疑是一场听觉器官的灾难,你最好随便给他们一点钱,把他们打发走。在中国,人们对盲人深表怜悯与同情。在每个城市的街头,你都可以遇到众多行乞的盲人乐师。”

和亚历山大一样,桑德斯构建的人物演奏三弦形象依旧是卑微的、不具尊严的。中国乐师地位低下,音乐是难以忍受的噪音。此外,摄影的真实性并未让他对三弦的认知更加清晰,仍把三弦理解为是与吉他相似的乐器。

在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中,三弦这一乐器并不仅仅承载着简单的音乐功能,它更是文人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的一种象征。这种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与构造,与文人群体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而微妙的联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文人”这一称谓不单单指代那些饱读诗书、通晓礼仪且文笔出众的知识分子,还包括古代社会中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优雅举止的“士”以及“君子”们。他们往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将个人的修为和学识视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我们从西方的视角审视中国的文人形象时,却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反差。西方艺术家笔下的文人通常被描绘成穿着考究、生活精致的艺术精英,他们的形象多被塑造为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現代艺术家,与中国传统文人那种含蓄内敛、注重礼教规范的气质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形象的塑造上,也反映了东西方对于文学、艺术以及生活方式理解上的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似乎更倾向于直接和直观的表现形式,而中国文人则更擅长于通过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思想情感。

这种图像视差的形成,源于中西方在历史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不同路径。对于中国音乐而言,三弦作为其中一个鲜明的符号,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远超过了简单的音乐范畴。三弦不仅是音乐的载体,它还映射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1]刘东升.中国音乐史图鉴[M].北京:中国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三弦
三弦在京剧伴奏中的规律及特点
爷爷的三弦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品味三弦渡乡音
民族三弦与戏曲三弦异同之我见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左手握右手
少数民族音乐三弦使用举证
朝鲜音乐历史上的三弦与三竹
三弦在京剧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