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岭脚村春意盎然,沿着村里的小源河,一口口用当地片石搭砌而成的古鱼池沿河而筑,错落有致。池边苔藓青青,池中的草鱼和红鲤鱼自由游弋,成为古村的一道独特景观。
66岁的村民余树康蹲在屋前的鱼池边,正将刚割来的新鲜绿草投喂给池中的鱼儿。这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鱼池是余树康家的“宝贝”,代代相传,从未荒废。
“我们岭脚村有30多个古鱼池,家家户户都有引溪涧山泉水养鱼的传统,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养鱼,给鱼喂的都是山里的草料和芭蕉叶。山泉水温度低,鱼的养殖周期长,这样的鱼肉质紧实、鲜美可口。”余树康说道。
在休宁县,不少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有这样一口几平方米大的鱼池。休宁山泉流水养鱼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朝。一个个自然古朴的鱼池,看似平淡无奇,却藏着不少中国传统农人的“智慧经”。
鱼池由片石累积而成,缝隙较大,可以孕育藻类作为鱼儿的食物;选址一般位于河边,通过竹筒或水管将流水导入沿河的鱼池,再利用山区河道的高低落差,将池水排出去,形成自动循环系统;鱼的比例也有講究,以草鱼和鲤鱼为主,草鱼、鲤鱼数量比例为8∶2。草鱼作为上层鱼,生长速度较快,排出粪便多;鲤鱼作为底层鱼,可以通过搅动底泥,把粪便搅散让水流带走,保持水质清澈。
如今,通过一代代当地人的发展实践,从古鱼池衍生出了“二代鱼池”和“三代鱼池”,在传承原有农业智慧的同时,结合现代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池水循环等,满足了规模化养殖的需求。
在黄山休宁泉水鱼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欣荣的泉水鱼养殖基地里,30多个鱼池依山而建,山涧清泉汩汩流过,通过开展尾水处理工程,对养殖的尾水进行过滤、沉淀和净化等,再排入河流,实现了“以水养鱼、以鱼保水”的生态循环。
“我们的‘三代鱼池通过搭建保温棚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温,鱼池内为循环水,对水资源进行更高效的利用,同时我们还在加强对本地土著鱼种的育种研究,让品种更加多元化。”余欣荣说。目前,他们养殖的泉水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主要销往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供不应求。
越来越多的泉水鱼正从山坳里的鱼池“游”上城里人的餐桌。截至2023年年底,休宁县21个乡镇中有17个发展泉水鱼养殖产业,共建成泉水鱼池6391口,家庭养殖户达4000余户,泉水鱼产量突破2090吨,实现综合产值5.6亿元。
(摘编自中国农科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