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自塑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研究

2024-06-12 18:39李家霞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沂蒙受众精神

李家霞 薛 磊

(山东科技大学 公共课教学部,山东 泰安 27100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已大为增强,但中国形象在世界上被“他塑”“污名化”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力“自塑”中国的国际形象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时代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传播工作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就要主动设置议题,“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1]。

“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不仅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展现了沂蒙地区独特的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这种精神蕴含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智慧,易于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通过对反映沂蒙精神基本内涵的红色文化和故事进行外译外传,不仅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而且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有助于树立正面积极的中国国际形象,最终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因此,有必要大力加强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研究和实践。

那么,沂蒙精神如何具体助力国家形象自塑?目前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情况如何?以及怎样才能提高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效能?这些都是本文尝试进行深入讨论的关键问题。

二、沂蒙精神与国家形象自塑的关系

对于“国家形象”这一概念,因研究角度不同,界定也就不同。国内学者张毓强基于对国家和形象的界定和分析,把国家形象描述为“一个主权国家系统运动过程中发出的信息被公众映像后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特定媒介(medium)的输出”[3]。通过该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国家形象具有可塑性和可传播性。“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4],承载沂蒙精神的红色文化和故事能够塑造典型的个体、集体乃至中华民族整体的形象,从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个体形象: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国家形象自塑可以“以小见大”,即通过个体的行为和观念等来展现某种精神面貌和追求。在沂蒙红色故事中,每一位令人感动的英雄儿女都代表着国家形象,反映了爱国、勇敢、善良、坚韧等优秀品质。这些个体形象是基于最为真实、生动和温暖的故事构成的,为塑造可爱、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奠定了基础。

在沂蒙红色故事中,我们发现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形象。一种是无私奉献、坚贞不屈的女性个体,如“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沂蒙红嫂”明德英、祖秀莲、许来英等,她们或是抚养和照顾革命后代;或是带领村中妇女缝军衣、做军鞋、运军粮、送弹药;或是救治伤病战士……她们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战火硝烟年代军民的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另一种是英勇斗争、舍生取义的男性个体,他们或是战斗英雄,如韩成山;或是掩护军民的英雄,如武善桐;或是威武不屈的英雄,如董进年;或是忠诚爱国的英模,如“一门三烈”刘永良……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彰显了他们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的顽强抗争和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上述两种个体形象共同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传播有助于国际社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也有助于唤起国外民众情感上的同频共振和心声共鸣。

(二)集体形象:反映以团结协作为核心的思想道德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沂蒙地区涌现出一批批先进集体,展现了沂蒙精神的强劲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这些集体形象是塑造责任担当、合作共赢的中国形象的坚实力量。

反映沂蒙精神的集体形象范例众多,大体可分为两个代表性群体。一是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普通群众。例如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群众,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孟良崮战役期间的女英雄群体,如“沂蒙六姐妹”主动挑起拥军支前重担,义无反顾;沂南县艾山乡32 位沂蒙红嫂,用血肉之躯架起“火线桥”,勇往直前。二是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干部群体。例如,刘加坤担任书记的党支部带领九间棚人治山治水、吃苦耐劳,形成了九间棚精神,成为开发山区的榜样;厉月坤担任书记的厉家寨村党支部带领干部群众改造家园,脱贫攻坚,1957 年被毛泽东主席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这批干部呈现出了“实干、担当、开拓、创新”的群体形象。正是因为有这些坚守理想、不屈不挠的干部群体,与这些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向、心心相印,才共同铸就了沂蒙精神。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干部和群众的集体形象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力量和永恒价值。集体形象可以展示群体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意识。与上述两个群体相关的故事反映了以团结协作为核心的思想道德,鲜活立体、说服力强,能让异国文化的民众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观念。

(三)中华民族形象:展现以和平发展为核心的理想信念

民族形象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在国际社会或国内外民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它是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上所形成的内在本性和所坚守的价值观念,是内在本质形象和外在可观形象的结合”[5]。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数千年来沉淀出很多优秀的品质,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和平、敢于创新等。中华民族形象是塑造全面的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沂蒙精神与时俱进,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沂蒙人民在不同时期的牺牲与奉献传递出中华民族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和谐发展的期盼。(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抗日战争中,沂蒙根据地党政军民共同抗日,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际正义,展现了为人类自由和平作出突出贡献的负责任的民族形象。在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倾其所有,全力、全面、全程支前,展示了具有坚定信念、争取和平民主的民族形象。(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沂蒙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自力更生、改造穷山恶水,展现了致力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民族形象。(3)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沂蒙人民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向世界展现了和谐文明和开放包容的民族形象。(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沂蒙人民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将发展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追求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民族形象。

沂蒙精神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传承性与发展性、独特性与共同性、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质,为国家形象的自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要塑造展示四个“大国形象”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沂蒙精神对外传播的困境

以《大众日报》《临沂日报》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已将沂蒙精神传遍全中国,并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但其对外传播却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值得关注。

(一)外宣翻译研究和译介作品匮乏

外宣翻译作为桥梁,是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如何有效地将沂蒙精神红色文化的话语体系转换成外语是一个挑战。文献检索发现,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外宣翻译研究颇丰。然而,与沂蒙精神相关的外宣翻译研究仅有两篇,分别对沂蒙红色旅游外宣翻译的跨文化文本重构路径[6]和沂蒙文化的对外译介和传播[7]进行了研究。

译介承担着向世界阐释和推介沂蒙精神的重任。目前,与沂蒙精神相关的译介语料相对零散,缺乏系统性,主要出现在一些网站的报道中,例如中国日报网英文版(chinadaily.com.cn)和人民网英文版(people's daily online)等。中国临沂网英语版(www.lytoday.com)和天蒙山景区的官方网站英文版(www.ymstm.com)是宣传介绍沂蒙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网络还可以查询到“临沂城市形象英文版宣传片”“沂蒙山英语导游词”“临沂英文版介绍”“临沂英语导游词”等相关译介资源,然而这些资源的内容并不全面,语种单一,译文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传播渠道和资源不足

目前,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政府部门组织的交流活动。例如,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临沂市政府主办的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2018 年),中央统战部牵头组织的海外华文媒体齐鲁行走进临沂活动(2021 年),临沂市侨联推动建设的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至2023 年7 月已审定确认四批)举行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等。中国古代的对外文化传播呈现出一定的“惰性”[8]256,这种由于文化性格和传统观念所产生的“惰性”,可能会导致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格局无法完全打开。

沂蒙精神要对外进行传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和宣传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时间。目前,仅有两篇学术论文与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相关度较高:其中一篇以周边传播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沂蒙红色文化在周边国家传播的意义和策略[9];另一篇则从传播的主体和方式等四方面探索了沂蒙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10]。缺乏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宣传,以及国际传播意识不强等因素都影响了沂蒙精神对外传播的广度、力度和效度。

(三)复合型人才和队伍短缺

沂蒙精神对外传播需要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既要熟悉沂蒙地区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又要具备外语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然而,目前临沂地区缺乏这样的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大力培养和储备从事沂蒙精神国际传播的人才。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做法,师生组建“红色济译”团队,为多个革命圣地提供翻译服务并合作讲述红色故事,从而为红色文化的翻译和传播工作培养了很多人才。

沂蒙精神的对外宣传工作仍然面临着缺乏领头人和团队建设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尽管有一些关于沂蒙精神“走出去”的研究项目立项,但多数都是各自为政,缺乏形成团队和协同合作,因此研究成果较少,理论性和实践性不足,影响力相对有限。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鉴同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对外传播工作经验,在2018 年已由嘉兴学院的唐艳芳教授及其团队展开了译介工作。

(四)文化差异与适应问题

“在世界各种文明交流交往过程中,对异质文明的排斥是一种常见现象。”[8]256在不同文明体的交流中,往往会因为宗教信仰、价值观、生活和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的不同而产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沂蒙精神源自沂蒙革命老区,具有独特的地域背景和红色基因,在对外传播中,外国受众可能会因为对“红色文化”理解不足而产生误解或拒斥的情况,因此,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会面临巨大的文化差异性和适应性挑战。沂蒙精神的外宣翻译,应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的同时,充分考虑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只有尊重和包容彼此的差异,对外传播才有温度,从而实现文化和情感的跨越,达到预期效果。

四、沂蒙精神对外传播体系的构建

“根据皮尤调查数据显示,2005 年~2021 年间多个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好感度有所下降。”[11]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有必要加强对外传播工作,以全面展现我国形象,争取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尊重、理解和认可。本文以拉斯韦尔的传播五要素(5W)[12]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沂蒙精神对外传播的路径和策略,旨在构建一个涵盖传播主体、客体、内容、渠道和效果的完整体系,以推动“沂蒙红色故事”的传播,为国家形象的塑造提供支持。

(一)扩大传播者

在传播过程中,第一个基本要素是“谁”(Who),即传播者,他们是传播活动的发起者,负责收集、过滤、选择、整编、加工制作和传递内容。传播者越多,传播的广度就越大。传播者可以是个人,包括翻译、外事工作者、对外教学人员、驻外工作人员、留学生、记者、主持人、外籍网红等。传播者也可以是媒介平台,包括传统媒体、互联网和户外新媒体,比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电影公司、移动互联网等。成立于2023 年11 月的山东国际传播中心,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打造特色鲜明对外有效传播的新品牌”。沂蒙精神根植于山东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沃土,是具有鲜明特质的代表,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走出去”。传播者还可以是组织单位,如各级政府机构(包括外事、统战、宣传、文化与新闻出版等部门)、涉外企业、高校等,可以为传播沂蒙精神发挥作用。

加强对口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对外传播者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是高质量开展沂蒙精神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保障。首先,高校和有关部门需要培养和提高外宣翻译人才的专业素养,加强翻译理论学习;成立沂蒙精神翻译团队,开展翻译实践。其次,制定和实施本地人才战略,培养一批拥有全球视野和本土情怀的专家学者,通过国内外访学、工作交流等方式,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提高传播艺术。再次,可以动员引导有责任感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侨开展国际传播,他们是沂蒙红色文化故事潜在的民间讲述和传播者。最后,聘请精通国际传播规则、了解本国政策的国外人士(如国际知名编辑、主持人、网络名人等)协助传播,从而更好地贴近国外受众,提升沂蒙精神的传播效能。

(二)精选传播内容

传播过程的中心是“说什么”(Says What),即传播的讯息内容,是由一组有意义且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的话语表达。“沂蒙精神孕育、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沂蒙精神的概括、凝练和传播即话语表达过程”[13],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语境中,沂蒙精神话语呈现出不同的内容、特点和效果。因此,选择体现沂蒙精神内涵本质、价值观念和力量信念的内容进行编撰,有助于构建沂蒙精神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从而呈现中国在特定年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具象。

沂蒙精神在推动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走向世界舞台,在对外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制定沂蒙精神的外宣政策和计划,明确传播目标、任务和对象。其次,需要挖掘蕴含沂蒙精神的话语资源,深化研究和解读与之相关的史实、故事、人物事迹、经典案例等语料,加强对精神标识的提炼和深层价值的剖析,健全沂蒙精神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话语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话语体系建设是夯实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因此需要联系实际,做好沂蒙精神话语的创新和阐释。叙事是表述内容和意图的重要方式,叙事体系建设是加强国际传播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生动地展现沂蒙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力量,同时要把握叙事基调,秉持开放、自信、包容和谦和的态度。最后,要善于挖掘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选择共性内容进行多语种外宣翻译,以便更容易被世界人民认可和欢迎,产生情感共鸣,跨越种族和国别的限制,有效地传播沂蒙精神和文化。

(三)拓宽传播渠道

在传播过程中,第三要素是“通过何种渠道”(In Which Channel),即信息沟通和交流的路径或平台,通常通过各种媒介完成。学界对传播渠道有不同的解析,其中张楠等(2009)[14]认为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传播者发送信息、受传者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二是“完成这些传播形式的传播媒介”;三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媒介是传播内容的载体,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时,其技术的先进程度决定着传播的范围、速度和效率;作为特定组织机构时,其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等决定传播的倾向和内容。

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渠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和书籍等。这类媒体具有权威性高、传播范围大、内容深入全面等优势,因此对社会影响较为深远,但也存在明显缺陷,传播的单向性特点突出,受众无法与传播者进行实时互动。在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媒介,包括各种网站、APP、社交媒体等。互联网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用户广泛等特点。当今社交媒体用户通过脸书、推特、抖音、微信、WhatsApp、Instagram、Messenger 等接收和发布(转发)各种信息,建立自己的传播渠道,受众与传播者在渠道选择和使用的权力上趋于对等。

沂蒙精神对外传播需要利用好各种媒介进行多渠道传播,以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

第一,组织和调配资源。首先,需要做好传播统筹规划,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智库、媒体、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协作的战略性对外传播机制,以保持一致性和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制度和组织优势。其次,需要制定长短期计划,制作宣传材料,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落实各项传播工作任务。

第二,运用好各种传媒手段。首先,需要主动与媒体合作,包括外国主流媒体,制作关于沂蒙精神的宣传片、纪录片、专题片等文化类推介作品以及新闻特别报道等,以助力沂蒙精神故事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是2019 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世界新闻频道中播出的由中英联合拍摄制作的《中国的宝藏》系列纪录片,“向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5 亿户家庭呈现中国顶级文物的故事”[15],成功找准了文化瑰宝走向世界的方式。其次,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媒体以数媒化、智媒化和网络化为核心特征,为我们传播沂蒙精神提供了新契机。我们可以依托网络智能AI 和云技术拓展建立沂蒙精神文化云平台,在保证内容适应性的同时,进行互动反馈,形成多模态和多渠道的融合联动。2021 年向全球发布的基于四川博物院等三个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建设的全沉浸交互式数字文博展厅,利用元宇宙技术展示馆藏文物,传播中华文化,是媒体融合的一个范例。此外,户外新媒体,如公共场所的数字电视、LED 彩色显示屏等,也是有效的传播渠道。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经常播出的中国文化宣传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第三,开展国际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和承办体育赛事等方式,有助于实现沂蒙精神的品牌塑造和推介等目标。可策划的活动包括:(1)旅游推介。开发红色旅游线路,邀请国际友好人士到临沂红色旅游基地实地走访,深化了解沂蒙精神。比如,2021年,埃及籍网红主播王慕林(Abdelaziz Ahmed)走进临沂,通过几天的走访拍摄,他对沂蒙精神的内涵和沂蒙人民有了深入理解。同样,2018 年,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也促进了沂蒙精神走向世界。(2)学术交流。搭建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主动设置与沂蒙精神相关的议题,通过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等各种形式的国际会议,以及设立相关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走出去”“请进来”,引导各国专家学者围绕议题进行交流分享。(3)文化交流。建立沂蒙精神文化海外交流中心,参与国际文化节,开展艺术展览、舞台演出、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民族歌剧《沂蒙山》、舞台剧《沂蒙组歌》、京剧《红云岗》、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连续剧《沂蒙》、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等都以全新的艺术形式诠释了“沂蒙精神”,通过文艺作品开展的文化交流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振。(4)体育赛事。体育是超越国界的“通用语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除了参加比赛,还会沉浸式体验举办地的风土人情,这是宣传当地文化的好时机。依托临沂地区丰富的山、水、红色资源,可以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如国际马拉松、皮划艇等比赛,将此作为沂蒙精神传播的重要渠道。

第四,建立民间传播运作机制。国内外许多文化社区组织建立的各类民间社团经常开展中国传统节庆、艺术表演等活动,有些活动会得到当地新闻传媒的直播或宣传。报道民间文化使者们通常将自己对于各种文化的理解融会贯通,用当地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沂蒙精神可以利用这种民间自发开展的活动进行有效传播。民间传播具有朴素的平民化视角特点,易于理解和接受。不过,由于缺乏稳定的组织机制,民间文化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大多较为松散随意,减弱了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建设民间组织机构,制定运作机制,可以增强沂蒙精神故事对外传播的民间力量。

针对不同地区的国际受众需求,可以对上述传播渠道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需要注意确保对外传播策略的可实现性、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四)了解受众

“对谁说”(To Whom)是传播过程的第四要素。这里的“谁”指的是受众,是信息传递的对象,他们接收信息并做出反馈。受众具有广泛性特点,包括听众、观众、读者、游客、网民等,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他们的选择倾向决定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对受众的构成、特点、意识形态和行为动机等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提高传播效果,实现二次或多次传播。

在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中,首先要准确“定位”和识别目标受众,并考虑传播的表达方式。根据“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1],对受众进行细分,有助于解决传播内容与受众的适配问题以及表达方式问题。其次,在外宣内容创作和发布的各个阶段,应做到有的放矢,使传播效果最大化。前期工作,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受众的心理需求、兴趣、态度和社会背景等,确定哪些信息和内容对他们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注意文化适应性,尽量避开与传播对象有冲突的文化内容,不断对传播内容进行完善。后期工作,需要加强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对于不同受众群体实施不同的外宣方案和传播策略,“一国一策”,精准传播。再次,要重视受众的反馈,也就是他们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并根据反馈不断优化、加强或调整、控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最后,利用各种媒介提高与海外民众的互动率,拉近心灵距离。只有多交流互动才能增加了解,从而交到真朋友,并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朋友圈。

(五)提高传播效果

“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是传播过程的最后一环。它通常指的是传播行为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传播主体的目的和意图,反映在传播对象上则是引起受众在认识、心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程度及对受众所在的社会造成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应以传播效果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传播内容和方法。

对于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我们需要根据传播目的和目标受众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传播策略,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第一,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受众认知是提高沂蒙精神传播效果的前提。为了扩大沂蒙精神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海外受众对沂蒙精神的认识和感知,我们需要塑造好沂蒙精神特色品牌。这包括讲好沂蒙故事,聚焦各时代、各行业、各领域沂蒙精神的践行者,树立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闪光点,展现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高尚情操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都是全人类共通的优秀品质,能启人心扉、动人情怀、激人奋进。典型事件是揭示沂蒙精神本质和境界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能够激励和鼓舞人心,开拓思路并激发灵感,为全人类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二,提高外宣工作能力、吸引受众参与是提高沂蒙精神传播效果的保障。对外宣传的目的是影响受众,团结和争取更多的国际朋友。要做好沂蒙精神的对外宣传工作,相关人员需要:(1)学习外宣工作的研究成果,提高理论水平。(2)对比同行做法,借鉴或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外宣实效。(3)遵循外宣规律和原则,提高外宣的艺术性和灵活性,使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既鲜明有力,又守正创新,与世界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全人类共同进步。

第三,突出文化传播的和平性特质,引发受众共情是提高沂蒙精神传播效果的根本。“中国文化是一种以相互尊重为基本态度的‘和’文化,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主基调是和平性的。”[8]259沂蒙精神是先进文化的象征,具有层次性、时代性和适应性,可以发挥教育、示范、激励和引导作用[16],有利于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因此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也具有和平属性。通过传递具有普遍意义和影响深远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获得受众的理解和共情,从而践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家使命。

结语

塑造国家形象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具有感召力,更容易感染和影响人,有助于修正国外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偏差。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不仅可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理解,还有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尽管目前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研究和实践还在起步阶段,面临多方挑战,但适逢我国正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时期,所以也是一次宝贵机遇。为保证沂蒙精神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成功传播,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对外传播体系,而且这个体系应该是动态和开放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受众需求。因此,沂蒙精神的对外传播需要战略规划和多方合作,期待有更多的人士关注并为之付出努力。

猜你喜欢
沂蒙受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拿出精神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