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红色底蕴

2024-06-12 08:40樊士博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红色思想

张 莹,樊士博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有一系列关于红色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有着深刻的红色底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势下,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红色底蕴,对推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行稳致远,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定位:红色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构成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2],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3]。习近平高度重视弘扬红色文化,在许多重要场合论述了发展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4]。毋庸置疑,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的原创性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将红色文化作为重要思想来源,而且进一步扩充了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应有之义:发扬红色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承担着宣传党的理念、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只有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时刻把握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方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发展。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5]342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根本政治逻辑。

习近平关于红色传统的重要论述,生动阐释了“为何”以及“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传承下来的。习近平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6]4红色传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持久传承的思想精神和行为实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发扬红色传统,有助于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督促所有涉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部门和单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5]15。为保证“红色江山永不褪色”,不仅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7]25,而且应“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5]15。可见,红色文化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构成,能够为坚持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提供方法论支持。

(二)必然之举:用好红色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吹响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8]35的任务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红色资源这一宝贵财富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滋养。所以,挖掘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之举。

习近平反复强调“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6]8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各地且形式多样,红色故事可以为影视作品创作提供鲜活素材,红色文物可以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多元灵感,红色遗址可以为旅游路线设计提供多样化选择。不同类型的红色资源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记忆、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意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优质资源。挖掘和利用好红色资源,既能够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又能够推动红色文化事业和红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还应认识到,“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6]8。用好红色资源,必须做好保护工作。只有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建立红色资源档案库,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科学保护,才能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习近平指出:“建红色纪念设施要恰当,不要贪大求洋,不要搞一堆同红色纪念毫不相干的东西、甚至是影响红色纪念发挥作用的东西。”[9]推动红色资源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课题,目的是让红色资源真正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滋养与动力。可见,习近平关于红色资源的系列原创性论述,不仅解决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问题,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必由之路:传承红色基因,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钥”。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团结统一、经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多次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10]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使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着重关注的问题。

红色基因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特殊生命密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本质上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习近平关于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红色基因“从哪里来”及“向哪里去”的问题,为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注入精神力量、提供政治引领。首先,红色基因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承载着共产党人百年来的奋斗精神。在阐释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时,习近平一再强调:“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11]154伟大建党精神指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血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不断丰富着红色基因的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有助于警醒共产党人不忘走过的过去、不忘为什么出发,在走向光辉未来的同时牢记初心与使命,使理想信念不断坚定、牢不可破。其次,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系列伟大胜利的有力支撑,应延续好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对此,习近平强调:“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12]传承红色基因,要避免红色基因变异,在代际传承中将理想信念融入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血液,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二、功能实现:红色文化助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组成部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如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是落实好习近平这一重要指示所必须回答的关键性问题。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基因与政治智慧,一方面能够丰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之增添历史厚重感;一方面能够发挥意识引领、奋斗激励、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维功能,有助于丰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与实践价值。

(一)意识引领功能:巩固意识形态安全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8]36。习近平围绕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论述,这些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7]33,“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5]340。面对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各种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复杂现实,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风险与挑战。习近平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8]79在这一背景下,发挥红色文化的意识引领功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任务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具体实践,并在革命与建设的艰辛探索历程中形成了红色文化。因此,红色文化具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属性。故而,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本质上亦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红色文化在指引党的创新理论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同时,红色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事实呈现。每一处红色遗迹、每一件红色文物、每一位红色人物等,都能够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对历史虚无主义予以有力回击。重温红色历史,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说服力。

(二)奋斗激励功能:增强干事创业主动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习近平高度重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并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论述。他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13]213,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14]49。文化建设领域亦是如此。一方面,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另一方面,党的文化理论也是广大干部实干担当、拼搏奋斗的行动纲领和精神激励。

红色文化作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记忆,为新形势下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精神力量和情感依托。譬如:“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11]140的焦裕禄精神,激励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15];记载“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16]的红旗渠精神,鼓励党员干部要以“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勇于斗争的奋进姿态”[14]116闯关夺隘、攻城拔寨;见证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的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启示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5]363。正如习近平所言,“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1]158。红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历程的产物,对于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主动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激励作用,能够引导其想干事、肯干事、干成事。需要明确的是,以红色文化促实干,也是对于“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这一大党独有难题的有效破解之道,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仍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所在。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意义,明确“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5]340。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8]36。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形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宝贵教育资源,具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功能作用。

其一,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言,红色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价值,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发挥中央和国家机关红色资源优势,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等活动,形成具有中央和国家机关特点的党内政治文化。”[13]255红色文化涉及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等,具有物质、制度、精神等多元形态,能够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生动教材。其二,就思想政治教育效力而言,红色文化中的那些实体存在,能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习近平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17]。讲好红色故事是红色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步骤,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红色遗址、红色文物等能够再现红色历史情景,增强受众对红色故事的代入感,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其三,就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而言,红色文化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有效提升民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加工与转化,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民众在参加红色旅游、观看红色影视、接触红色文创时,无形中也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及历史观。

三、特质凝练:红色文化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学理深厚、内容丰富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体系化的鲜明特征。红色文化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与组成部分,从主体、时空、行动、发展多个维度,进一步凸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即人民性与创造性的有机交融、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交相呼应、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统筹联动。此外,从红色文化视角透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质,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一)主体维度:人民性与创造性的有机交融

文化主体性,是其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标志。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8]9从主体性维度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红色底蕴彰显了人民性与创造性的有机交融。

人民至上是红色文化的价值旨归,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创造的红色文化,符合人民的共同追求,最终落脚点也指向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文化思想从红色文化中充分汲取养分,带有鲜明的人民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明确的人民观为基石,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将“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9],列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切实落实文化建设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宗旨导向,这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浓厚的人民情怀。

红色文化尊重人民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表现在强调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红色文化就是由人民创造的,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反映了党领导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可见,红色文化的内涵是随实践发展不断扩充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也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要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8]35文化发展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有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释放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追求进步、坚定信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义理旨趣。而鲜明的人民性和创新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系列原创性贡献的根本所在。

(二)时空维度: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8]11文化建设上的守正创新,从时空维度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特质,即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固本培元,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牢牢坚守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根脉和魂脉。更进一步地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强调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显然,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文化思想的集成,具有厚重的历史感。

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着重突出与时俱进,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特征。“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20]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时代精神为指向,不断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是一个与时偕行的思想体系。针对红色文化传承问题,习近平强调“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11]139,让红色文化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迸发出新的时代色彩。马克思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1]科学理论作为对时代问题的回答和实践经验的升华,应承担起改造世界的功能。概要之,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顺应时代呼唤的产物,是能够用来把握时代、引领实践的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特征。

(三)行动维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交相呼应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体用关系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以理论引导实践的发展,又以实践滋养理论的创新,既存在思想理论层面的认识论,也包含实践操作层面的方法论。这亦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极为鲜明的理论品格,体现出真理力量与实践伟力的交相呼应与高度统一。

首先,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1],“明体”之理论性突出。作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理念,深化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多个维度阐述了红色文化的内核,不仅科学回答了红色文化从哪里来的问题,而且对红色文化应如何传承、该通向何处等问题予以深度剖析,指出了新时代红色文化发展规律。并且,在深入挖掘和阐发红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充分汲取养分,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提供了思想资源,不断推进新时代文化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智慧。

其次,习近平文化思想规定了“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1],“达用”之实践性突出。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总动员令,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譬如,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确定实践目标,以“七个着力”指明奋进路径,以“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等夯实工作保障。习近平文化思想来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红色实践,又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被锤炼、验证,对红色文化资政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显然,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经世致用的实践性特质。

(四)发展维度: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统筹联动

在论证“现代性即理性化”的基础上,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工具理性”及“价值理性”,前者寻求最有效之“手段”,后者关注“目标”本身。根据韦伯的阐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常处于一种紧张对立的状态,构成了资产阶级现代性问题的社会根源。而红色文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以“红色”回应发展之“价值判断”,以“资源”的利用转化作答发展之“事实判断”,将两者纳入科学发展的统一体中,有效打破了“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分离。在这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延续了红色文化的构建思路,传递着红色文化的内在气质。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既重视发展的目的意义,又强调发展的手段方式,真正实现了价值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文化建设的实践成就。

在价值向度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凸显文化建设的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8]37。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在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生产与创作方面,极为重视社会效益的优先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工具向度层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出了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行动途径,诠释了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式。习近平在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七个着力”的明确指示。从强化凝聚力到提升创新力再到提高传播力,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实践路径。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的统筹联动中,在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相互促进中,推动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功能优化。

四、路径优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指导红色文化发展的实践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8]10-11。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于红色文化的发展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也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从多个层面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一)文化本体层面: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展红色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表达和主要任务。”[22]自2022年10月考察河南省安阳市时的首次提出,到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使命任务确立,再到于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等众多场合的反复强调,“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原创性概念在习近平的系列阐述中愈发清晰明确。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具有新时代的文明气质,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呼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

发展红色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彼此呼应、相互贯通,统一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内核。一方面,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真理、艰苦奋斗、团结相助的精神,融汇了各民族文明的精华,积淀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红色文化塑造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认知”和“集体记忆”,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情感认同与价值归属,不断凝聚起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及内在特质,对红色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能够促进红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性转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中国式现代化所赋予的现代力量与时代特征。其在使红色文化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同时,克服了传统文明固有的历史局限,必将助力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出时代光芒与现代活力。其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开放包容的文明,能够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推动红色文化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的开放姿态与包容胸怀,是形塑中华文明博大气象的关键缘由。对此,习近平也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8]51-52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兼容并蓄,充分吸收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由此,基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不断深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能够为红色文化的发展提供活力来源,而且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二)历史发展层面:在学习党的革命历史中推动红色文化发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习近平在众多场合反复论述学习运用党的历史的重要意义,详细阐释了“为何学习”“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系列问题,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难发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6]5,是习近平描绘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蓝图的重要组成。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3]142值得注意的是,红色文化伴随党的革命而孕育诞生,又在党的革命历程中不断丰富发展,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足迹,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换言之,党的革命历史为红色文化提供价值支撑,影响着红色文化的发展向度。学习党的革命历史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传播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过程。其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是对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挖掘与阐发。习近平在论述党史学习教育时,多次强调要运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在探寻红色印记中重温党的革命历史,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确保红色文化永不褪色。其二,学习党的革命历史,能够从中获得红色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迪。党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23]150,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总结党的经验。从党的百年历史中分析红色文化的发展机理、探究红色文化建设的历史规律,不断提高新时代推进红色文化建设的能力水平。

(三)精神状态层面: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建设红色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习近平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从大历史观出发,立足于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概念,并将“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予以强调。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536,“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18]11。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诠释了坚定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也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建设红色文化,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内在耦合性,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体来看,一方面,弘扬红色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红色文化凝结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自信之力,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弘扬红色文化,不仅能够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丰富滋养,而且筑牢了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建设行稳致远。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对红色文化的自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也是对红色文化自信的强化。文化自信给予我们应对“轻红”“淡红”“拒红”“去红”等问题的精神支撑和持久力量,促使红色文化不断发展。此外,坚定红色文化自信,有助于讲好中国红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红色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增强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及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红色思想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红色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思想与“剑”
红色在哪里?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