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持阶段苏北抗日根据地群众动员工作考察

2024-06-12 08:40王晓荣韩奥楠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盐阜苏北根据地

王晓荣,韩奥楠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共军事摩擦冲突不断升级,为缓解华北压力,中国共产党提出“大力发展华中”的战争策略。1939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切实发展华中的方针,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深入分析华中局势,认为“有大发展希望的地区是在江苏北部”[1]。1940年10月,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从此有了新的战略落脚点。在根据地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群众动员工作,增强抗战力量,并在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中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群众基础。

一、 吸纳整合:以组织建设凝聚群众

将社会各群体组织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工作方式和动员方式。1943年11月,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一文中明确指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2]930

(一)建立民主化政权组织

在根据地建立民主化政权组织,给予群众从未有过的民权,使群众认识到抗日民主政权区别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民主实质,从而帮助中国共产党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实行“三三制”[3]742。1940年7月,毛泽东在《团结到底》一文中再次强调:“共产党员在敌人后方消灭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3]760敌后抗日政权建设实行的“三三制”原则,为吸纳党外人士参与抗日民主政权提供了前提基础。

苏北抗日根据地开辟后,陈毅等人积极动员人民参政,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政权组织。1940年11月,苏北临时参政会在江苏海安召开,参政会与会人员包括各界人士,知识分子、绅商领袖占半数以上。会议选举海安名绅韩国钧为苏北临时参政会名誉议长,黄逸峰为议长,朱克靖、黄桥名绅朱履先为副议长,为根据地民主化政权组织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1940年1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应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指示:“苏北组织政权机关及民意机关时,应坚决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在开始时还可少于三分之一,网罗各党各派无党无派一切不积极反共之领袖人物参加。”[4]682这一指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建立政权的极大包容性。在该指示下,苏北各区县均以“三三制”为政权组织原则,大量吸收党外人士进入各级政权机关和民意机关。1941年元旦成立的盐城县参议会的议长为党外革命人士宋泽夫;1941年2月成立的阜宁县参议会推选原国民党人士计雨亭为参议长,进步士绅杨芷江、开明地主庞友兰、商会会长王冀英为副参议长;建阳县政府在原县长唐君照调离后,委任知识分子、非党干部贺志方为县长,也委任了一批党外人士担任各科、局领导干部。根据“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政权机关,具有广泛性和民主性,其主要职责是围绕关乎根据地群众利益的事情展开民主讨论。1941年在硕集召开的阜宁县参议会,主要商讨了如何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开展反霸斗争和巩固根据地秩序。1943年5月30日,阜东县副参议长杨芷江主持召开的县参议会常委会,认真讨论了政府的施政方针,提出了执行政府的借枪、征粮、减租减息等具体方案。会议商讨内容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群众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也不断被拉近。

为彻底实现民主政治,苏北抗日根据地对乡村保甲制度(1)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社会统治手段,也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进行改造,建立抗日人民代表会议的市乡民主制度。1942年5月,盐阜区行政公署发布市、乡政府暂行组织法,明确划分市、乡政府管辖范围,规定“市乡代表之产生,划每一自然村庄或市镇街道为一选举单位,先按居住公民人数缩为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代表一人”[5]205,由此构成市乡代表大会,市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乡政府,市乡政府之下设立各种经常委员会分管日常各类事务。1942年6月,淮海行署召开各县县长会议,根据《淮海区县区行政委员会以及乡镇组织法》确定以贫雇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各界爱国人士参与基层政权工作,建立乡选举委员会,登记选民,推选候选人,张榜公布,进行竞选,空前扩大了普通群众的政治参与,根据地的政权组织具有了强烈的民主化色彩。民主化政权组织的建立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为各阶级群众开展利益协商提供了现实平台,这既体现了民主政治精神,又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粉碎日伪军的围攻和扫荡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建立归属性群众组织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积极推动建立各种切合群众利益的社会组织。这些群众性、半官方组织是一种过渡性组织,在旧秩序崩溃、根据地新秩序建立之际,相较于民主化的政权组织,归属性的群众组织在群众动员方面更具吸引力。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群众组织主要包括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之外,但又与政府存在着紧密联系,其发起的群众工作与政府工作相互配合,承担着战时动员和维持秩序的任务。

根据地的农救会是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愿结合起来的群众组织,主要开展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工作,即借粮、借种子和减息。在这些实际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注意发现积极分子,争取觉悟高、敢斗争、愿为群众谋利益的先进分子入团入党,培养任用干部,并以他们为中坚,发展抗日自卫队,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以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农救会还协助政府对原有的旧区、乡长加以任用,改造下层行政机构。为了使农救会具有更加正规的意义,农救会成立后进行悬榜通知,在村镇张贴农救会成员名字,明确其权利与义务,从而加强农民的组织观念。

根据地的妇救会是自下而上逐步建立,先由村组织妇女小组,人数增多后,成立村妇救会,逐步扩大成立乡妇救会、区妇救会和县妇救会。在根据地发动妇女很不容易,妇女工作干部一般采取交朋友的方式主动接近穷苦妇女,启发妇女心智,提高妇女觉悟,号召妇女与封建家庭作斗争,还以“妇救会是娘家,有苦告诉她”“要得不受罪,参加妇救会”[6]261这样接地气、大众化的口号在妇女群众中进行宣传,把动员工作与妇女利益结合起来。到1942年秋,盐阜区共有34 851名妇女参加了妇救会[6]260。在各级妇救会的组织下,大批妇女投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和拥军支前工作中,纺纱织布做军鞋,运送军粮,照顾伤员,动员儿子、丈夫参军,逐渐成为支援抗日战争的一股重要力量。

根据地的青救会是在新安旅行团的帮助下建立的。1942年9月30日至10月3日,在阜宁县的小胡庄召开了盐阜区首届青年代表大会,大会一致通过《盐阜区青年抗日救国会章程》,确立“青年抗日救国会是青年自己的群众性的青年组织,它团结、组织青年学习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领导和组织青年参加抗日工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去,为争取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民主自由而奋斗”[6]196-197的宗旨,明确青救会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会员条件、权利与义务、儿童工作等。在青救会的组织倡导下,根据地青年积极参加民兵基干武装组织,配合主力和地方武装打击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带领各地群众积极参加挖战沟和打狗的备战工作。在斗争实践中,青年群体不断提高武装斗争的自觉性,成为一支敌后抗战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根据地的儿童团同样是在新安旅行团的组织下普遍成立的。儿童团有团旗、团棍,还有团歌,组织形式完备。各个村庄的儿童团给群众唱抗日歌曲,讲抗日道理和抗日英雄的故事以及根据地的重要消息,成为根据地群众动员的小喇叭。儿童团还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涌现出很多小模范工作者。射阳县十一岁的刘桂棉,一天能纺一斤纱;阜东县的小学生每天天一亮就背着粪筐捡粪积肥。儿童团成员在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归属性的群众组织,将根据地的不同群体有意识地分层组织起来,有助于群众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根据地建设和抗日救亡活动。组织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凝聚群众力量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民主化政权组织和归属性群众组织,将根据地群众广泛地吸纳整合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组织之下。一方面,以“三三制”为重要依托建立政权机关和民意机关,给予党外人士一定的政治席位,确保其政治地位,并采取民主讨论的方式,倾听党外人士意见,共同推进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群众利益为群众组织建立的基准点,将群众利益与组织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大生产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结合起来,以组织化的形式带领群众参加抗战救国事业,在支援前线作战和稳定后方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激励:以民生建设赢得群众

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最好的助推剂。马克思曾言:“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为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必须“抓紧目前的民生问题,解除民众中若干迫切的疾苦”[8],提高民众的阶级觉悟、民族觉悟,进而激发民众的抗战积极性。

(一)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中国农业大国的特点,决定了土地问题是关乎广大群众自身利益的根本性问题。抗日战争时期,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人员进行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此方针下,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由没收地主土地调整为减租减息,一方面保证农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也相应地照顾到富农地主的利益。

1941年5月,中共中央华中局指示各地,“在夏收秋收中要切实地普遍地进行减租减息,要组织农村合作社去代替牙行(2)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要尽一切可能去保障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但也“不得因改善民众生活而妨碍团结全体人民共同抗日的政治方针”[9]。这一指示,既照顾农民基本利益,也保障了富农地主利益不受损害。1942年4月,淮海行署制定《减租条例》,5月下旬经淮海区第二届参议会讨论通过,规定实行“二五”减租(3)照原租额减去25%。。在以“二五”减租为原则的基础上,1942年6月,根据中央土地政策精神,盐阜区颁布减租条例,分别规定了分租以及包租的减租办法。分租即分成租,“粮田‘四六’分租后原来实行提种、分种或对种粮者主佃‘六四’出种(例如每季每亩收获粮食一石者,地主分四斗、佃户得六斗,如下种一斗者,则主出六升、佃出四升)。原定种子由地主全部负担者,自实行减租后,种子仍归地主全部负担”。包租即定额租,“一律照原来租额减二成五(例如原定每亩包租100斤者,二五减后则缴75斤与地主),种子肥料一概归佃户负担”[5]214-215。押租、额外劳役等陋规也在条例中明确取消,减租斗争从此有了法律保障。根据《盐阜区减租条例》,射阳县在全县积极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召开县参议会和各阶层人士座谈会,阐明减租减息政策、条例、办法,宣传团结抗日的道理,化阻力为助力,“不减租减息没有道理”[10]101成为群众的思想共识。针对当地王冀英、陈伯盟这样的顽固地主,政府召开仲裁大会,启发群众“斗法”,成功打击了各乡拒不减租的顽固地主。当地农民赞扬说:“仲裁大会办法好,顽固堡垒攻破了,君子动口不动手,法庭为我撑了腰。”[10]108在减租减息运动中,农民群众捍卫自身利益的底气越来越足。此外,根据地的开明士绅也认可并带头执行政府的减租减息政策。当时存在佃户怕“变天”,白天减了租息,晚上又悄悄送回的情况。阜东县副参议长杨芷江的佃户贾某,就将白天分的减租减息粮食连夜挑还杨家。第二天,杨芷江召集佃户,当众将贾某送来的粮食退回。开明士绅夏逸凫在1942年6月22日建阳县政府召开的辅政会议上说:“合乎真理的一定能成功,就拿民主政府的减租法令来说,这就是合乎真理的,又是合乎人情的,一定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支持。”[11]204

在政府、群众和开明士绅的共同努力下,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阜东县1942年减租地主3千多户,得租佃户9千多户,减租粮食1百多万斤[11]134;建阳县1941到1942年全县减租达2万余石[11]204;淮海区在1942年5月的夏收工作中,地主退粮16万斤[12]。根据地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改善了群众生活,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是生产,是经济生活。”[13]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为支持战争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是继续改造社会经济和深入群众运动的中心一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群众运动的必然发展”[13]。只有开展大生产运动,才能扭转抗战时期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同时更能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

苏北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推进了根据地的经济发展。为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盐阜各县区高度重视生产工作,相继建立各种生产指挥机构和生产组织,从多方面加强对生产的领导。例如:阜宁县设立增产委员会、互助组、换工组、代耕队(4)抗日根据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形式。等,倡导各乡各村制订生产计划、按家计划(5)以村为单位,在全村生产计划制定好之后,村干部与劳动模范要积极帮助广大民众制定家庭生产计划。和节约措施,颁发《棉田增产办法》《增加生产办法》,拨款扶持本县生产;东台县政府设立生产建设科,以开荒、纺纱、每亩多收一斗粮为中心内容制订大生产计划;建阳县围绕如何抓好农民生产、生活和完成生产建设任务召开区、乡干部工作会议。在此基础上,各县区还开展了各种生产竞赛,以提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例如:1942年4月底,阜东县举行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纺织比赛大会,四邻八乡的妇女纺织能手在比赛中各显身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她们的生产热情。在采取以上多种多样的生产工作方式方法后,盐阜区大生产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植棉业为主的阜宁县六区,在1943年10月成功组织棉农合作社,社员509人,资金5万2千多元,收棉花千担以上,织土布7千多尺,社员共分红利4万多元。阜宁县1943年的盐产量占全县生产总值的第二位[11]134-135。东台县1943年至1944年开荒28万多亩,新添纺纱机8千多架,组织劳动互助组9千多个[11]218。1943年秋,19个换工小组在建阳县四区西余乡成立,2万多个换工小组在三区被组织起来[11]205,缓解了当地个体农民劳力不足的问题。在盐阜区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淮海区的大生产运动同样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充分调动根据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淮海行署制定了《奖励群众生产办法》、“模范农家”和“劳动英雄”评选条例以及垦荒、农业贷款等具体规定。例如:宿迁大兴区的干部开荒田3亩多,种植蔬菜和养猪。泗沭县三庄区贫农王维德于1943年在王庄组织了一个8户的换工小组,后又在李庄组织了一个8户的互助小组,通过合作互助调剂劳力、牛力、种粮、植棉,利用剩余劳动力组织了打油、运盐、刨树等合作小组,增加了产量和收入,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生产内容多样化,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人员多元化,包括党政军民学各类群体,为保证战争所需和提高根据地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改善民生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动员的根本方式。要赢得群众,就必须联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从群众当前的迫切要求出发,带领群众斗争,在实际斗争中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根据地通过发动减租减息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维护了群众的经济利益。一方面,大力推行减租减息政策解决群众迫切的生活问题,为群众提供最基础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开展大生产运动不仅克服了根据地物质短缺困难,伴随生产生活状况的改善,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在不断增强,于是源源不断地为根据地艰苦的“反扫荡”斗争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持。

三、躬身践行:以作风建设团结群众

一个政权是否站得住脚,是否被群众接受和认可,关键要看政党的作风如何。作风建设代表着政党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毛泽东指出:“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2]1095因此,“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2]933,牢牢站稳人民立场,把关乎人民利益的事真正落到实地。

(一)坚持群众路线

充分尊重群众意志、虚心接受群众意见和细心体察群众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群众工作的基础。苏北抗日根据地设立参议会,改造各级政府制度,组织工农青年妇女儿童各种抗日救国团体,为群众创造发声渠道。各级政府兴办的每一件事,都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盐阜沿海地区常遭海啸之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941年春,阜宁县各阶层人士及广大农民提出修筑海堤的要求,以县长宋乃德为首的阜宁县政府,果断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动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克服农时冲突、雨汛干扰、时疫流行、日伪“扫荡”、土匪袭击等重重困难,付出了血和汗的代价,最终建成总长82华里的东北海堤,一举降伏了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海啸,改变了该县东北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条件,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起了巨大作用。1941年7月20日的《江淮日报》载:“各地人士咸谓此种雄伟魄力,只能见之于今日敌后抗日民主政府,证明现政府除人民利益外无其他利益,即(使)敌汪与素怀成见之破坏匪徒,亦不能震慑于抗日民主政府强不可摧之毅力。”[11]197

除体察人民之需,中国共产党还勇于接受群众批评。刘少奇在盐城第二届参议会上呼吁人民群众:“如果我们犯了错误,或者你们认为我们犯了错误,那就请你们,请人民不客气地批评”,他认为只有人民群众的批评,“才能暴露政府中个别的坏分子和贪污分子,以及各种错误,而给以清洗与纠正”[5]82。1942年5月,在盐阜区各界人士座谈会上,针对政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会者提出批评建议。例如:庞友兰批评称,在减租过程中不按政策减的情况过多地侵犯了地主利益;在解决劳资纠纷过程中,明显偏袒贫雇农和工人。田厚斋指出,不按田产、收成多寡一律采取“四六分租”严重损害了小地主利益。计雨亭先生认为应该改革参议会,详细考虑区乡范围的划分。对于农救干部在借粮中存在的一些过火行为以及借到粮之后又在赌场放注的恶劣行为,汪国华先生予以指责。各地工救代表农救代表发言叙述工农生活痛苦以及如何担负抗战工作,要求彻底执行政府法令并承认工会农会开办初期有缺点,个别人员有过火行为,同时他们也指责某些士绅违法不减租并有压迫农民和破坏农救等行为[5]185-186。听完各界群众的真实所感,陈毅表示:“这些提议和批评我认为都有理由,都是正确的。这些意见应照办一部分或全部照办。这正是我们党政军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应该听,所以我代表党政军三方面完全接受。”[5]186作为新四军军长的陈毅,公开接受各界人士批评的态度,使根据地群众心悦诚服,“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享受了幸福,这是事实,拿在敌伪区的生活,拿在其他方面统治下的生活三者相比,就可以明白人民实在享了幸福。新四军上下都爱国爱民,部队首长穿吃不如中等百姓。地方安定不受敌伪蹂躏,地方建设工作次第兴办。我们老百姓享了幸福应该感谢,不应该不满意。”[5]184根据地开展工作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并认真对待群众的批评建议,抗日民主政府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

(二)坚持调查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压力、国民党的封锁和内部经济困难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赢得群众支持,才能逐渐打破封锁,争取抗战胜利。1941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强调:“扫除主观主义作风,采取具体办法,加重对于历史,对于环境,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具体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方能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14]

苏北抗日根据地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指示,深入各县区,调查减租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阜盐淮涟区党委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志存在不正确的观念:认为在阜宁、淮安、涟东等地,土地不集中,地主很少,减租工作不重要;认为盐城三个县和灌云已经变为游击区,武装工作第一,减租工作很难开展;在阜东则借口干部缺乏和工作基础薄弱而忽视减租工作。还有些同志存在形式主义工作作风,表面了解一下减租情况,只听地主、佃户说,不去落实。针对这些问题,阜盐淮涟区党委发布《关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指示》,明确要求执行政策时,要进行深入调查,一定要弄清楚:“究竟哪区哪乡减了租?如何减的?是真的减了还是假的减了?在这个工作中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及什么经验教训?”[5]102-103阜宁县县长宋乃德同志亲自到阜宁农村调查了二三个月后发现,减租工作确实存在明减暗不减的问题,于是在黄克诚同志的支持下,对减租工作进行了全面复查,解决了明减暗不减的问题。 为充分了解群众生活情况,苏北区党委派遣工作人员对盐阜区的阜东县、涟灌阜边区、涟东县、淮安县、建阳县等地的土地分配、租佃关系、工资剥削、高利贷与其他剥削、副业及生活的盈亏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尤其是深入到阜东县长兴乡,调查长兴乡各村各阶层的土地分配情况、租佃情况和借贷情况,充分了解减租减息政策推行后长兴乡的实际情况,搜集整理出《苏北区党委关于人民生活情况的调查》《阜东县长兴乡调查》等报告。抗日民主政府通过调查研究,将政策法令落到实处,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成功说服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

优良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赢得群众信任、获得群众支持、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法宝。通过为群众做实事,接受群众批评和实事求是开展工作等一系列举措,提升了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服感,从而将群众紧紧团结在了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根据地的作风建设下,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巩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四、宣传教育:以思想建设引领群众

毛泽东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指出:“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2]1011思想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的一项重要手段,其目标在提高根据地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同时,对群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发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

(一)加强群众政治教育

对群众进行政治教育是帮助中国共产党获得认可的一项重要举措。只有提升群众政治意识,才能有效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为切实开展敌后群众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在1940年发布的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中指示:“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是当前深入动员群众参加与坚持抗战,培养革命知识分子与干部的重要环节。”[4]212

抗战爆发后,在日寇、敌伪的蹂躏下,苏北地区的文化教育受到很大摧残。为提升根据地人民文化水平,有效组织群众投身抗战,苏北根据地着手恢复因战乱而停办的学校,并筹建新学校。在抗日民主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到1944年,盐阜区的小学数量已较抗战前平均增加了一倍多,全区私塾约有1 900所,登记改造的已有1 626所,全区学校的分布已达到每乡至少有1所小学,多的有三四所。每区有完小1所或2所,每县有县立中学1所。盐阜区联立的高中有2所,师范1所,新安学校1所[5]441。淮海区同样重视发展教育,在1940年至1942年间恢复小学100多所,中等学校4所[15]。在学校数量增多的基础上,政府对根据地的教材进行了改革,主要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教材为基础,增加抗日救国和乡土教育的内容,删去课本中思想性不强的部分,改动难懂的词语和习题,剔除旧教材中的反动内容。例如,盐阜区海南中学就将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增添到了自编的抗战教材中,使教科书具有深刻的抗战教育意义。海南中学还专门改革课程设置,增设政治课取代原有的公民课,教唱抗日救亡歌曲。

在大力恢复中小学教育的同时,敌后抗日政府积极普及大众社会教育,开展冬学运动,利用冬闲对民众进行政治文化教育。为倡导各县区开展冬学运动,淮海区行署在1941年发布《为开展冬学运动告群众书》,盐阜区各县先后成立了冬学运动委员会,采取设立讲演站、小先生制(6)针对农村教师匮乏、社教任务艰巨的困境,由先识字的小学生充当老师,教不识字的家人与邻居。,在各机关、团体、工厂、商店、作坊内建立民校、识字班、识字小组、俱乐部、讲演室,在壁上、树上写上冬学标语、诗歌及课文,进行群众学习。冬学运动的教学内容与政治、军事和生产运动紧密结合,同时注意教材的通俗化。1943年冬学所用教材为行署文教处统一编写的《冬学课本》,另外编印了《民兵读物》《识字课本》《民主政治讲话》,对群众进行民主教育。苏北地区的冬学教员多为当地中小学教师,也有不少农村知识分子和乡村干部,乡村干部利用开展冬学这一机会,向当地农民普及政治知识,宣讲当前的国家形势。政治教育被融于群众生活之中,群众慢慢识得了字,读得了报,晓得了国家时事,提高了政治意识。

(二)加强政治文化宣传

为了与政治意识薄弱的乡村群众建立直接有效的亲和关系,将其集体吸引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政权中,在保证根据地安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将政权理念渗透到群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寓教于无形。

一是墙头诗运动。墙头诗是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治文化宣传的一种有效载体,墙头诗的内容与政治任务息息相关。例如:写民主:“下种要下好种子,选举要选好代表;下种之后要除草,选举之后要检举;除草要除得干净,检举要毫不留情。”“从前官管民,现在民管官,选由你选,换由你换,再不出来管,真是大傻瓜。”写反扫荡:“敌人像一条毛虫,蚕食我们的家乡。我们大家参加自卫队,反对敌人的蚕食,粉碎敌人的扫荡。”[16]加之,墙头诗采用口语化的编写形式,群众念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能够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同时增强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向心力。因此,墙头诗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二是农村戏剧运动。1942年到1943年,苏北各地普遍成立了农村剧团,主要以淮剧和街头活报剧为主,真实反映政治生活。有反映减租减息中贫雇农与地主之间阶级斗争的《照减不误》;有反映与敌顽作斗争的《渔滨河边》;有反映拥军的《敬神不如敬新四军》;有反映冬学运动《王大上冬学》。这些富有革命教育意义的剧目起到了教育群众,打击敌人的目的。

三是创办报纸。在根据地,报纸在宣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刘少奇特别强调:“报纸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集体的组织者,办好报纸,用好报纸是工作中的重要任务。”[6]155盐阜区党委在盐阜地区创办机关报——《盐阜报》,以社会各界人士和干部为对象,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人民日常的教科书,起到极大的宣传教育作用。随着工作逐渐深入基层群众,根据地继续创办了群众性、大众化的《盐阜大众报》,以识字不太多、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为对象,采用写话的方式——即怎样说就怎样写,不认识字的群众,光听念报也能了解报纸内容,非常符合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众实际需求。除了《盐阜报》和《盐阜大众报》,根据地还创办了《真理》《先锋杂志》《淮海报》《老百姓报》等报刊,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抗日运动。这些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的政治文化宣传,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了群众的民主意识、阶级意识和抗战意识。

在根据地的群众动员中,宣传教育工作是调动群众参与的重要手段。通过为群众传授政治知识和运用大众传媒传播政治观念,使根据地群众在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时增强了政治意识,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权理念。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了根据地群众民主意识,群众逐渐脱离旧权威的掌控,心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动员工作有效凝聚了各种社会群体力量,帮助中国共产党在势力纷杂的苏北地区站稳脚跟,成功打开了苏北工作局面,推动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蓬勃发展。从此,苏北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华中(7)华中抗日根据地,位于我国最富饶的中部。东濒黄海,西起汉水,南跨长江三角洲,北至陇海铁路。主要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河南、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具有重要价值,是敌、顽、我三方必争之地。敌后战场的指挥枢纽,牵制了大量日伪军,为抗战相持阶段扭转局面、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盐阜苏北根据地
盐阜民歌研究*
宋公堤,盐阜大地上的历史传奇
盛开在“红色摇篮”里的一朵奇葩——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木刻艺术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盐阜区抗日根据地高等法院的设立及意义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苏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