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招生与志愿填报的上海经验

2024-06-11 07:38常生龙
教育家 2024年21期
关键词:插班生专业组科目

常生龙

上海是最早实行新高考的城市,关于志愿填报的科学性,上海进行了哪些探索,积累了哪些经验?

志愿填报是新高考综合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志愿填报的质量对高校招生录取、稳定招考政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地在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落地的过程中,志愿填报各有特点,上海采用的是按照院校专业组进行填报的方式。

所谓院校专业组,简单地说,学生的志愿填报不再以高校为单位,而是以专业组为单位,一个专业组就相当于过去的一个“院校”,如果某高校设置了N个专业组,相当于该高校被拆分成了N个院校,在上海相对独立地开展招生。

之所以会这样设置,与新高考综合改革中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要求有直接联系。没有文理的报考限制之后,学生志愿填报的组合多了很多,但也给高校招生带来很大困扰。比如,某高校在上海投放两个专业各8个计划,其中一个专业提出必须选考物理,另一个专业选考科目不限。按照录取规则,应依据报考该高校考生的成绩从高到低推送,这很可能会出现推送的16个考生中,只有个别考生(比如说3名)是选考物理的。如果这3名学生同时报了该高校不限科目的专业,出现的极端情况就是限定选考物理的这个专业没有一个人被录取,计划轮空。这是高校招生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教育考试院还要组织这些计划轮空的学生补填志愿,且很难保证学生补填到最心仪的专业并满足他们的求学意愿。

为避免这种情况,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创造性地提出“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要求高校将招生专业依据高中所学科目进行分组,有相同科目需求的专业放到同一组,不同科目需求的专业分为不同的组。学生填报志愿时,要关心的不再是高校本身,而是高校设置的院校专业组。实践证明,这样的志愿填报方式,既有效保证了考生的志愿选择和第一志愿录取率,又给高校创设了可以按照专业要求选苗的选拔空间,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和高校的普遍认可。

5月12日,2024年上海高考综评开始报名。与往年相比,“理化双选”专业大幅增加。在您看来“理化绑定”的趋势对志愿填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理化双选”不是个新鲜事。2021年7月,教育部就发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要求大多数理工科专业在录取新生时要必选“物理+化学”。今年是这一政策落地的年份,所以引起各方的关注。

与这一政策相关联的,还有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最近一段时间,很多高校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学科专业调整,这些学科专业调整与“理化双选”组合在一起,必将对今后的志愿填报产生很大影响。

这次的专业设置调整,与过去20多年来的高校扩招有着内在联系。扩招的益处显而易见,但长期积累的问题也不能回避,比如一些学校专业设置雷同,一些工科专业不重视实践,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待提升等。专业设置调整,还与当前的国际形势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有着直接关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走好自主人才培养之路成为每一所高校都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专业设置调整,同时也是聚焦于国家未来发展进行的提前布局。交叉融合,成为本次专业设置调整的一个亮点。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选拔和培养方案、课堂教学等都将面临新的变革。

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看“理化双选”,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政策的价值。这对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调整教师和课程的结构,为有意向“理化双选”的学生提供选课走班的各种保障;另一方面,学校发展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并善于预判未来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趋势,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将基础教育的基点工作夯实。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学科专业调整的同时,需要重新设计人才培养规划,组织更具特色的师资开展更富有特色的教学,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

志愿填报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将做好“理化双选”准备的考生选拔到国家最紧缺、最需要的院校和学科,让他们有机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也是招生选拔的应有之意。尚未做好“理化双选”准备的考生也不要纠结。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站点而已。

近年来,上海高考录取中的综评批次备受关注。有意报考这一批次的考生需在高中阶段做好哪些准备?

综合评价批次是上海新高考综合改革落实“两依据一参考”改革原则的重要实践。大规模的普通本科招生录取,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录取过程中很难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也是各地在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着力破解的一道难题。

上海新高考综合改革招生录取的批次中,特别安排了综合评价批次,支持高校通过综合评价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有意参加这一批次录取的学生,高考文化课成绩需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并参加学校的校测。校测的过程中,招生学校会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并按照“85%高考文化课程成绩+15%校测成绩”重新计算后择优录取。这样的录取方式给了那些有潜力、有特长的学生进一步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也为高校更加精准地选拔人才提供了通道,能够有效确保招考双方的最大权益。

综合评价批次是按照“好中选优”原则进行设计的,面向高中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意报考综合评价批次的考生,在高中阶段要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来要求自己,以各门课程的学习为依托,全方位发展自己,努力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参加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团队合作,培养批判性思维,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复杂的情境中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知识的记忆转向素养的提升。

高校插班生政策于2000年在上海市试行,这一政策给部分高考“发挥欠佳”及志愿填报不当的考生以重新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机会。如果将来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您认为应重点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高校插班生政策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尝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同意上海市进行普通高校专升本、插班生工作试点的批复》,上海市教委近年来持续开展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试点工作。

一些学生在高中求学期间,虽然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但进入大学修习了相關专业的课程后,发现自己的兴趣不在于此,于是就会迷茫和痛苦。插班生政策为这类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专业深造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上海市的相关高校也以支持学生更好地发展为己任,全方位保障插班生政策的稳妥落地。

插班生的试点工作涉及计划安排、考试组织、择优录取、学籍管理、学生学习绩点认定等一系列工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密组织、各方协作。将来如果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以下几方面要提前做好规划和设计——

一是招生考试的组织流程设计,涉及报名条件、报考办法、报考专业、招生计划、考核办法、录取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需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考试专业机构来统一组织,相关高校负责具体实施。

二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互认互通,这需要建立一种机制,并通过学籍管理加以规范。其中要包括学生进入新学校后,给他们预留一段适应期,允许不能适应新学校的学生回到原学校继续就读。

三是建构全流程的监管机制,确保高校招收插班生的工作不出现任何违纪违规行为。要督促各试点高校健全和完善招生监察制度,涵盖命题、考务、复试、录取等各个环节,强化监督,规范操作,化解风险,确保公平。

猜你喜欢
插班生专业组科目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详解:“专业(类)+院校”VS“院校专业组”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详解:“专业(类)+院校”VS“院校专业组”
班里来了个插班生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二章)
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动物药专业组
来自大海的插班生
蔬菜学堂的插班生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