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形式,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并对其发展予以“生态化”引导和制约。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完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伟大工程,必须实现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现代林业是科学发展的林业,其内容包括生态体系、产业体系、文化体系和保障体系。现代林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李世东、樊宝敏、林震和陈应发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一书,着重探讨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该书包括十章,从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研究概论、二者的基本理论、现代林业维护生态安全、现代林业发展生态经济、现代林业树立生态意识、现代林业引导生态行为、现代林业健全生态制度、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及二者关系辨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综合分析生态文明与现代林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阐释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该书指出,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是立足生态,突出公益;高产高效,循环节约;产权明晰,管理科学;公众参与,開放创新;丰富多样,持续发展。因此,认识和发展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正确理解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系统的关键和主导要素,其关键性和主导性集中体现在结构、功能、地位、职责、任务及目标6个方面。结构内容上,现代林业不仅是生态文明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而且是主体组成部分;功能作用上,现代林业不仅对生态文明系统产生作用,而且发挥主导核心作用;地位顺序上,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首要独特地位;职能职责上,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主要职责和重大使命;任务安排上,发展现代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战略目标上,发展现代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在生态文明系统中,现代林业是主体和关键要素。总而言之,发展现代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主体、首要任务、重要指标,现代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核心主导作用。
第二,正确理解现代林业与环境、物质、精神、社会、政治五大生态文明的关系。现代林业是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力量,与气候安全、水资源安全、土地安全、生物安全,以及人类自身安全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维护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要求;现代林业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走生态经济的道路,通过节能减排有效缓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协调统一建立生态经济模式,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现代林业是树立生态意识的主导因素,生态文明的真正实现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建立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哲学观,大力加强生态科学和生态道德的普及教育;现代林业是引导生态行为的重点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兴林富民;现代林业是健全生态制度的关键环节,在构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生态政治建设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意和重要环节。
第三,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应采取的措施。确立生态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突出林业及其生态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战略中,确立以林业为主体的战略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建立以现代林业为基础的国家安全体系。树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现代林业发展战略,实行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主的林业改革战略,坚持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充满活力的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丰富多彩的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优质高效的服务型林业保障体系建设;在森林资源生态保护上,建成制度配套完备、机制运行顺畅的现代林业治理体系,使森林、湿地、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成效显著以及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提升,优质生态和林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山青、水绿、林活、民富”的建设目标。发挥好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现代化,建成生态优美、绿色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中国。
(王峰白银市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