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优化对策探讨

2024-06-11 23:07胡耀宗
大众标准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标准化铁路人员

胡耀宗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00)

1 铁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概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定一套完整且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管理制度,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在安全、有序、高效的状态下进行。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其安全运营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铁路企业而言,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加强内部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之举。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铁路企业可参照《铁路工程劳动安全与卫生设计规范》(TB10061-2019)等文件的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到岗;通过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各方面展开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企业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此外,在标准化管理中,企业还应重视建立相应的预防机制,

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可提高铁路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它要求铁路企业不断学习新的安全管理理念,优化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铁路运输需求。通过持续改进,铁路企业可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为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

2 铁路安全生产标准化风险分析

2.1 现场管理风险

现场管理风险是铁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最直接、最显性的风险之一,在生产现场,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变成安全隐患的温床。举例而言,在部分企业的铁路作业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难得规范,作业流程的执行流于形式,甚至存在随意更改作业程序的情况,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应急预案不完善也是现场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表现,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缺乏明确的应对措施,作业现场往往会陷入混乱,从而加剧事故的后果。现阶段看来,在铁路企业的作业中,由于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敏感性不足,许多潜在的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这些隐患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恶化,最终引发严重的事故。

2.2 岗位操作风险

岗位操作风险管理是铁路安全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岗位操作风险时有发生。一些作业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操作、维护设备不够熟练,易出现操作失误或误判的情况,导致设备损坏、列车脱轨;一些作业人员对待安全工作的态度不认真,甚至时常抱着侥幸心理进行作业,忽视了安全规定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这些人员经常随意更改作业程序、忽视安全警示标志、不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操作规程的完善程度也直接影响岗位操作风险的大小,目前看来,铁路企业的操作规程基本上都是依照《铁路工程劳动安全与卫生设计规范》(TB10061-2019)、《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20)等规范而制定,但如若企业对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不够严谨,作业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困惑,从而增加操作风险。

2.3 设备设施风险

设备设施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稳定性,然而,在设备设施管理方面,铁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面临着诸多风险问题。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设备的性能逐渐下降,如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容易出现故障、失效的情况,进而成为安全隐患的源头;一些设备由于缺乏定期的维护保养,其性能下降、故障频发,不仅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也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一些设备由于设计缺陷、制造质量问题或使用环境恶劣等原因,容易出现故障,这些故障可能引发列车运行中断、信号系统失灵等严重后果,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2.4 作业环境风险

铁路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变化、地形地貌、线路状况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铁路运输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看来,天气变化已成为作业环境风险的重要来源,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暴雪、大风等,都可能对铁路线路和设备设施造成损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同时,恶劣天气还可能降低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如山区、高原等,铁路线路的建设和维护难度较大,易出现线路不稳定、设备设施损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对铁路运输安全构成威胁。此外,线路状况也是作业环境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铁路线路在长期使用后,易出现磨损、变形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也可能影响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线路上的障碍物、杂物等也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的源头。

3 铁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优化对策

3.1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铁路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现场监督制度,设立专门的监督岗位,配备经验丰富的监督人员,对生产现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在制定这一现场监督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应仔细参考现行行业规范的要求,包括《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2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20)、《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20)、《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20)等,确保现场监督制度的设计符合行业规范,契合铁路安全生产管理需求。在实际工作中,监督人员需结合这些制度的要求,定期巡查生产现场,对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以及作业环境的变化予以仔细检查,同时,还可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生产现场进行突击检查,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除了人工监督外,还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现场监督的准确性,例如,铁路企业可在现场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对生产现场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监督人员能随时掌握现场情况,此外,在信息时代下,也可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查,利用无人机快速覆盖广阔的区域,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在风险防范方面,企业应仔细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完善应急预案设计,明确应急响应、救援力量、物资储备等方面内容,并定期组织演练和评估活动,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通过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3.2 规范各项操作行为

操作行为是铁路安全生产中最为直接和关键的因素,由于铁路生产作业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管理细节,企业应根据铁路生产的特点,参考《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19)等文件的要求,制定详细、科学的作业流程,明确每个作业环节的操作步骤、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培训,确保每位作业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这些作业流程。

在实际实施中,企业也可根据生产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对作业流程进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通过建立作业人员技能考核机制,企业可对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其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

为保障生产安全管理的有序进行,对于现场存在的违规操作行为,企业要坚持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通过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违规操作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对遵守操作规程、表现优秀的作业人员进行表彰,企业可激发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3 重视设备设施管理

设备设施作为铁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稳定性,因此,企业必须将设备设施管理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确保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为铁路运输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中,企业首先应当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建立健全设备设施档案,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维修记录以及更换部件的信息。在建立这一标准化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企业需仔细参考行业规范的要求,如《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TB10443-2010)等,提升设备设施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在管理档案中,企业可记录下设备的运行历史,为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借助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制度,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包括设备外观检查、功能测试以及性能评估等方面,以确保设备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老化或故障频发的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可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设备和技术也不断涌现,为铁路运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企业也应根据生产需求,对设备予以适时的更新改造,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在信息时代下,企业也可利用智能化技术,参照《铁路工程信息模型统一标准》(TB/T10183-2021)等行业规范,对设备设施实施安全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使用智能监测系统,企业可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通过报警或提示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进行干预,避免事故的发生。通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企业也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3.4 处理特殊作业环境

铁路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在特殊作业环境下,其潜在的风险更为严峻,为保障特殊环境下的作业安全,企业必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精细化的安全管理措施。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于涉及特殊作业的环境,企业必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风险评估,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技术人员应采取实地调研、现场观察,甚至是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等多种手段,深入了解这些特殊环境的特点和潜在风险点。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企业可参照《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19)、《铁路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技术规程》(TB10313-2019)等规范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作业人员有足够的安全保障。通过在现场安装专业的监测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等,企业可实时监测特殊作业环境,在环境变化超过安全阈值时,这些系统可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作业人员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作业人员提供及时的安全指导,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控。

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加强对特殊作业环境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作业人员在特殊作业环境下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加深作业人员对特殊作业环境风险的认识,让其掌握更多的安全技能和应对方法,在紧急情况下,经过培训的作业人员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做出反应,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重视设备设施管理、规范操作行为、处理特殊作业环境是铁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健全的现场监督制度、规范作业流程、完善应急预案,可有效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针对现场的设备设施,企业应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及时更换或维修老化设备,加强安全监测,确保设备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铁路运输提供有力保障。针对特殊作业环境,应进行风险评估,加强监测预警,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挑战。在未来的实践中,相关工作者还应不断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铁路安全生产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为铁路运输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标准化铁路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如何缴费
标准化简述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