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文化与其古代民族葬俗研究

2024-06-11 07:39曹旭
炎黄地理 2024年1期
关键词:夜郎西南考古

曹旭

夜郎文化,是指古代夜郎地区(今贵州省西部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化,夜郎文化涉及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课题,其学术价值和意义非同寻常。随着夜郎文化的不断深入,民族葬俗研究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从夜郎考古中民族葬俗入手,对古代夜郎文化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学界提供参考。

关于夜郎地区的古代民族葬俗

葬俗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实践而逐步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它是社会群体中成员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体现,反映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种规律。古代夜郎地区的民族葬俗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古代夜郎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状况等因素,决定了该地区古代民族葬俗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贵州考古70年厚积薄发:2012年,发现海龙屯土司遗址;2014年,发现播州杨氏土司墓地;2016年,发现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2020年,发现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2022年,发现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贵州考古迎来“黄金十年”,以一个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刷新外界对贵州考古的固有印象。以夜郎、洞穴、土司、民族等为主的特色专业考古之路,不断讲述着贵州文化的自信自强。

夜郎地区古代民族葬俗研究涉及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地区古代民族葬俗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悬棺葬。悬棺葬,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葬俗。在古代西南地区,长江、黄河流域的各民族,在死后有把尸体安放在悬崖峭壁上的习俗。悬棺葬是将尸体放在两壁距离很高的石壁上或木架上。在悬崖峭壁上安放的棺木,有的高达几丈,有的只有十余尺,甚至更低。《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少数民族悬棺葬主要流行于黔中、湘西、黔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目前所见悬棺葬墓约有几十余座,墓葬分布于岩洞内或洞穴外的崖壁上,多位于崖顶、洞口或山洞内,有的距地面高约20米。葬时将棺木置于洞中,用石头砌成墓坑后,再将棺木放置于石洞中。墓葬内的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和漆木器等,其中以陶器为主。这些陶质器物多为日常生活用具,有釜、罐、钵等,此外还有一些铁器、铜器和漆木器,这些随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器物和遗物,多与历史上夜郎国的文化遗存有关。

套头葬。套头葬是发现于赫章可乐墓葬群中的一种特殊葬俗,其基本特征是在墓主头顶套有一件大型金属釜或铜鼓,釜侧立在墓坑一端,像是戴在墓主头顶的帽子,个别还同时在墓主的足部也套有釜。这种葬俗仅见于贵州赫章可乐地区,且数量有限,因此被视为夜郎族群具有代表性的特殊葬式。铜鼓与大棺作为夜郎国最高等级的礼器,其功能是很明确的,即以它来象征着墓主人至高无上的地位。据考古专家介绍,目前已发现的夜郎国墓葬多为小型墓葬,大型墓葬则非常少见。

洞穴葬。夜郎地区的古代民族葬俗,还流行着一种洞穴葬,即用石头或黄土在洞穴中将尸体埋葬。其葬式大致有二:一种是竖穴式,多在洞穴较深的地方挖土坑,把尸体放进去,再用土覆盖,填土时把土坑夯实。另一种是平穴式,将尸体用白灰、黄泥或其他材料填埋后即成。有学者认为洞穴葬是一种“过渡型”的葬俗。古时候的贵州,偏居西南一隅,山高路远,民风淳朴。延绵的大山里,流淌着一条北盘江,北盘江下游江面开阔,这段水域叫牂牁江,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境内,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提到:“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的名言,可见当时的牂牁江已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两岸已有水运往来。夜郎古国时期,共出现了4个国王。据史料记载:夜郎兴起于夏朝时期,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4个朝代。历史时期又分为夜郎、采默、多同、兴和苏阿纳4个历史阶段。夜郎王多同是夜郎国第三代国王,还有一个就是夜郎古国最后一个夜郎王兴,因举兵反叛朝廷被牂牁太守陈立斩杀,按照当时的情况,兴的首级或送至朝廷尸身或就地掩埋。但当时的夜郎国已十分衰弱,这个被斩杀的王不可能有条件被埋进老王山上的月亮洞里。那么,月亮洞里如果真的有夜郎王的坟墓,也只能是以上三个朝代中的某一位王。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墓主人生前身份一般不低,可能是上层贵族。从考古发掘来看,夜郎国的墓葬多分布在山坡上或山谷中的缓坡地带。从出土的器物来看,主要有石器、陶器、铜铁器等。竖穴葬在洞穴下部或中间位置开一横洞为墓门或墓道,死者遗体置于洞内或洞内横洞中。有的洞穴口小、宽而深;有的洞穴很大、深而狭。

水葬。“水葬”的习俗是一种古老的葬俗,据说是因苗民祖先为躲避战乱从中原地区南迁至云贵高原,其后裔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水葬”。他们或用木船载尸入水,或用竹筏载尸入水。对于水葬来说,在这一地区最为盛行。到了唐代以后,夜郎境内的许多地方又有了土葬、火葬和木棺等其他葬俗。明代以后,水葬逐渐被人们所抛弃。但在这些地区的一些偏远山区,至今还保留着水葬这种葬俗。

夜郎地区古代民族葬俗的地域文化特征

夜郎文化,是指贵州地区古代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古代夜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郎文化最具地域特色的是其民族葬俗,其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丧葬习俗、墓地的选址及建筑方式等方面,这些因素与该地区古代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形态息息相关。

夜郎国是在西汉时期形成的一个地方政权,其统治区域包括现在的贵州省北部、云南省东部、四川省南部及云南省东南部等地区。夜郎地区古代民族葬俗是夜郎国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本民族的传统葬俗为基础,吸收其他民族的葬俗和本民族文化元素,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而复杂的丧葬文化体系。夜郎文化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形态,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内涵的区域性文化现象。夜郎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其本身就是以西南少數民族为主体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夜郎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夜郎所处地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人口组成、社会结构等;夜郎所处地域的经济形态、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夜郎国及其君主等。因此,可以说夜郎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

夜郎地区古代民族的丧葬文化是在夜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夜郎文化又是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夜郎国时期,中原文化与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交流频繁,因此,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也在不断吸收中原地区的丧葬习俗。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是滇南、黔东南及川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葬俗。滇南、黔东南及川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其地势相对比较平缓,而且气候较为湿润,这为外来文化元素进入夜郎地区提供了天然条件。此外,云南、贵州及川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气候区过渡带,当地的农作物种类也较多。同时,由于当地土质肥沃、土壤结构较好、水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原因,这都为外来文化元素与夜郎民族葬俗融合提供了客观条件。

夜郎地区古代民族葬俗,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既体现出了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从夜郎国到西汉时期,夜郎地区的葬俗随着历史发展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是因为在夜郎国时期,夜郎人将丧葬礼仪看作是自己民族的一种神圣仪式,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丧葬礼仪。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兴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被汉朝牂柯太守陈立所杀,夜郎也随之被灭,前后约300年。在这一阶段,夜郎地区的丧葬礼仪逐渐汉化。可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夜郎地区的丧葬礼仪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从本质上看,夜郎人所追求的是对祖先和亡灵最大限度的祭祀与礼敬。

夜郎文化中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

夜郎民族的历史沿革与民族迁徙。夜郎文化是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它是以夜郎国为中心,辐射周边的文化。在这些文化中,既有夜郎先民留下的物质文化遗存,如铜鼓、铜剑等;也有夜郎先民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音乐、舞蹈、艺术等。夜郎文化中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在西南地区的延续,是中华文明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夜郎文化中包含着多种类型的文化,其中既有与中原汉族文化有明显区别的夜郎国文化,又有与周边其他民族文化有较大区别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因此,探讨夜郎文化中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将其置于整个中国西南地区进行考察。对夜郎文化中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探讨,需要从夜郎国出现之后的历史发展入手。夜郎民族的形成是在秦汉时期,随着汉王朝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控制的加强,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中原内地迁徙,其中一部分融入汉族。从这个角度看,夜郎民族的形成也是在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之间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夜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其他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夜郎文化。夜郎国当时是一个地域范围较大的国家,在西南地区分布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夜郎民族。这些夜郎民族分布区域较为广阔,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流融合,这些都使得夜郎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相互交融的态势。

夜郎文化是在中国西南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体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文化,它包括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悠久,其主要文化特征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民族众多、特色鲜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兼容并蓄、多元融合。西汉时期的夜郎国,不仅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文化上也影响巨大。当时,夜郎地区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夜郎文化。

面纱下的夜郎。随着时光的流逝,远去的夜郎国似乎已被岁月尘封。不过,自明清开始,很多人又开始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几百年来,“夜郎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扑朔迷离。甚至有人认为,夜郎国或许只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是一座历史的空中楼阁。从考古发现来看,夜郎古代文化发展的历程是一个由原始文化、早期文化、中期文化、晚期文化组成的发展过程。在早期和晚期夜郎古代文化中,又有不同的区域和民族在不同阶段对其进行了探索与发展。这些不同的区域和民族,在其活动区域内,相互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和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地区文化的区域文化。因此,在研究夜郎历史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到不同时期夜郎古代文化与其周围地区间的关系,这对认识夜郎地区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夜郎古代文化的地域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末,考古人员在贵州一些地区陆续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一些新的发现使人们开始重新揭开夜郎国的神秘面纱。近些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黔西南、黔西北等地发现了大批的墓葬群,出土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而其中的青铜器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其中一件镂空牌形茎首铜柄铁剑造型独特,制作精美,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夜郎考古研究表明,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葬俗与中原地区古代民族的葬俗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不同。西南民族传统葬俗是西南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长期文化交流的结果,而不是夜郎文化本身的特点。这些特征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葬俗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传统葬俗的区域文化内涵。夜郎历史发展中,各个时期和地区之间的不同文化现象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形成的,有的是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文化特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有的是通过交流融合逐渐形成的。在夜郎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和地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也是夜郎文化不能被各地区文化完全取代和同化的原因。同时,在各个时期和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研究各时期和地区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关系,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夜郎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文化现象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人们对夜郎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发展特征和演变规律的把握。

夜郎考古与古代民族葬俗研究是一個不断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积累,对古代夜郎文化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全面,夜郎考古与古代民族葬俗研究也会更加深入。在此笔者呼吁学术界,对夜郎考古与古代民族葬俗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夜郎考古与古代民族葬俗研究贡献更多的力量。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夜郎西南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潮”就这么说
三星堆考古解谜
寻踪夜郎历史 发现夜郎古歌
Country Driving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唐“夜郎”在何处
西南丝绸之路及其对西南经济的影响
夜郎湖:中国最美的拍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