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产业技术链重构

2024-06-11 07:37王韧
投资北京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发展

王韧

对“新质生产力”的关注发轫于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9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2023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 月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4年2 月29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则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到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高度;202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回顾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其在中国经济政策制定中的重要地位正在不断被突出和强调,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縱观现有研究,理论层面对于新质生产力概念的内涵阐释已较为丰富,实践层面对于新质生产力概念的产业影响及其重点方向也多有探讨。但从更深层次看,基于国际经济格局演变的宏观视角,结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围绕全球产业链和技术链的重构趋势与方向,梳理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定位与产业价值,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认知。

应对国际经济格局变迁的“新”举措

传统经济全球化模式的底层逻辑在于市场扩张较之于技术进步能够产生更加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会由此形成更加强大而高效的产业链条,这正是过去30 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愿意打破市场分割并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重要动因。

虽然基于统一大市场的竞争性融合是大势所趋,但这一进程却会时常受到其他因素干扰。伴随着国际关系的演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传统循环模式正在发生剧变,这不仅反映为原有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逐步瓦解,也在驱动全球产业技术链条的重构变革。对全球主要国家而言,关键产品的供给、尖端技术的控制、重要产能的保障、大宗商品的安全都至关重要,并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推动核心产业回归、建立关键库存、投资关键产品生产并升级能源电力网络,而这些都高度匹配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总体上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格局演变的必然要求,也契合于中国在产业和技术领域的加速赶超需求。从理论内涵上来看,新质生产力涵盖到制造业转型、服务业升级、商业模式创新三个不同领域,完美契合于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需求。

在制造业转型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覆盖到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制造装备和新信息技术等不同产业领域,同时也包括推动新的科学发现、新的制造技术、新的生产工具、新的生产要素、新的产品和用途,要求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些都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加速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向欧美发达国家的追赶,进而保障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驱动。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仅为13.4%;而“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应超过17%。2024 年工信部等7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则明确要求到2025 年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到2027 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而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推动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的关键依托。

在服务业升级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覆盖到传统消费性服务业的模式创新和规模扩张,也同时包括那些能够对全球产业链定位形成决定性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从目前的全球产业价值链构成来看,高端装备生产领域中的产业价值链往往对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着更高的依赖性,服务业基本占据着高端装备供给超过一半的附加值比例。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总量的比例超过50%,欧盟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总量的比例超过40%,而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不到20%,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契合于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比重中不断扩张的趋势,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当然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同时伴随着商业业态的不断创新,并意味着产业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而这些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产业发展更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全新要求。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制造”走向“ 中国创造” 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举措,更是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基于产业技术再平衡构建新全球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

实际上,中国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层面拥有着巨大潜力,并在全球的产业技术链重构过程中享有着四大独特优势:一是内需市场的支撑。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这将为各类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并带来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优势;二是基础设施的优势。中国已逐步在经济发展的软件和硬件方面形成两个“超级网络”,包括全球最大的无线互联网和高铁运输通道,这将为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效率支撑;三是工程师的新红利。尽管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在削弱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但大规模的高学历毕业生群体和高质量的工程师群体正塑造中国在研发成本和研发效率上的新优势,并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驱动;四是产业链集群优势。中国的众多产业发展均具有从上游到下游的链式覆盖特征,这有助于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对需求和技术变化的响应速度,实际上这种全产业链的覆盖也是中国的电动车产业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基础。

推进全球产业技术再平衡的“新”动能

传统基于全球化假设的供应链体系瓦解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均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传统的国际经济格局之下,中国的产业发展模式主要立足于“便宜的没我技术好,技术好的没我便宜”这一特殊的比较优势,面向全球市场出口各类标准化制造、对成本敏感以及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品;而在技术发展路径上则主要遵循“市场换技术”原则,更多通过“贸工技”的方式实现对发达国家的逐步技术追赶。由此造成的问题是:众多制造业领域的国内需求弱于供给能力,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影响;技术链条则在众多关键环节存在断点,容易在特殊情境下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和限制。由此,在全球产业技术链条重构的过程中,中国存在着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领域进行重新平衡的现实需求。

另外,在国际经济竞争不断加剧,产业技术安全诉求提升的背景下,加速技术追赶和强化产业自主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在于:一方面有助于更好保持和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快弥补中国在技术链条上的断点或短板,进而保障中国自身产业安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防止被某些颠覆性技术形成产业链条的整体压力,比如2023 年美国的AI 创新就因为其在商业模式促进和生产效率提升层面的潜在价值而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预期和资本市场表现带来了显著冲击。从这一角度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也是强化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举措,更是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基于产业技术再平衡构建新全球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

围绕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最新演变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约束,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型、产业供求的二元匹配、产业技术的创新协同、产业转移与市场开拓等四个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第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降低经济增长对于资本投入的过度依赖,强化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重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机制;第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应对中国特有的二元化产业供求错配问题,补强芯片半导体等供给能力明显弱于实际需求的薄弱领域,扩大供给强于需求的新能源等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第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保障两维度的产业技术创新,更好协同基于“大企业+ 大政府+ 大银行”的追赶式创新和基于“中小企业+ 制度建设+ 资本市场”的探索式创新;第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抓手,有助于驱动产业层面的“腾笼换鸟”和内外联动,加速“一带一路”大市场建设。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是推动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加速实现技术创新的产业化、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致力于实现新供给与新需求的“新平衡”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技术路径将存在着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模式与要求,会呈现出明显区别。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因此在产业突破和技术创新的方式上具有更强的探索性,并因此而具有更强的分散型和试错型特征;而对于中国来说,因为在产业技术层面存在更为繁重的赶超任务,因此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更需要边干边学,更强调组织学习型工作,因此对于从制造到科研的体系性支撑具有依赖性。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对于那些关键产业和卡脖子技术,我们应更多通过“大企业+ 大政府+ 大银行”的举国体制去推动追赶和突破;另一方面,对那些未来产业和探索性技术,又需要依赖于“中小企业+ 制度建设+ 资本市场”所构建的灵活机制去“摸着石头过河”。“双支柱”体制方能有效协同新的形势。

加速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突破

依据2024 年1 月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概念的重要论述,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和演进,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经济循环体系的“先手棋”;其基本内涵在于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全面覆盖更高素质的劳动力、更高技術含量的劳动资料,以及多种形态的新型生产工具和生产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全要素生产率(TFP)大幅提升”,即通过加快技术进步来应对资本空转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保障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向是推动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加速实现技术创新的产业化、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致力于实现新供给与新需求的“新平衡”。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上述内涵特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升级和拓展传统的资源要素配置组合方式,推动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全面优化,致力于建设掌握先进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技能的劳动者队伍,具备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等特征的劳动资料,在此基础上推动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生产力质态的跃迁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方向上,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产业层面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将主要围绕八大战略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和九大未来产业(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展开;技术层面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则主要聚焦于高端装备技术、前沿领域技术、融合应用技术、新型生产工具技术等四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全面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以上梳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中国产业技术突破将大概率遵循着以下三条主线形成:首先,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围绕着重构能源电力网络的战略需求,以储能设备和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基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系统发展,立足于用能设备能效水平提升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是潜在的重点突破方向;其次,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在传统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外,以数字创意、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增量战略新兴产业”将是重点关注对象;再次,对于未来产业的创新与探索,围绕着《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所明确的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六大重点方向,那些已具备一定技术成熟度的AI应用领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PE/VC投资活跃的新赛道,AI+PC/ 手机/ 汽车/ 机器人/ 可穿戴设备等国际科技巨头前瞻布局的方向等都可能成为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潜在突破方向。而那些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市场规模和原创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或其他类型的创新型企业则会因此而出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未来政策扶持的重点。

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产业层面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将主要围绕八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九大未来产业

综上所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格局变迁、全球产业技术链条重组这一现实变化的必要举措,也是充分挖掘中国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层面的潜在优势,积极应对发达国家产业技术施压和应对全球经济竞争的有效方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型、应对国内产业供求的二元错配、加强产业技术的创新协同、推进产业转移与市场开拓,推动产业和技术层面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未来产业的创新与探索,并借助于产业和技术领域的重点突破而塑造中国经济发展在新时代的新优势。

(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发展
寻找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