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晶林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财务管理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涉及高校的各项业务和活动,对高校的发展和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人才,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取决于财务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关键。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和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人才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高校财务管理人才,是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其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企业和机构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财务理论基础,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其二,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等问题。而在质量方面,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存在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如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过于强调基础知识而忽视专业技能,过于依赖传统教材而忽视最新的案例和资料等。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目前,部分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仍以专业知识的灌输为主,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1]。这一现象与国际上先进的财务管理教育理念和模式存在较大的差距,美国哈佛商学院、英国伦敦商学院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了以案例教学、模拟实验、项目合作等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财务管理场景中学习和应用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此外,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重复化、过时化,缺乏与时俱进地更新和调整,不能反映财务管理的最新发展和趋势。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也导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视野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开始引入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等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技术,增加财务管理的前沿课程和选修课程,加强财务管理的跨学科和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等。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办学时间较短,经验尚且有限,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的问题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不足,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层次的教学科研人才,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的专业结构也不够多元化,大多数教师的专业背景为会计、财务或管理,缺乏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信息技术、数学等专业的教师,难以满足财务管理专业多学科交叉的教学需求。其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也不充分,教材教辅资料的选择和编写、教学实验设备的配备和更新、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利用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教辅资料主要依赖于国外的引进和翻译,缺乏符合我国国情和财务管理专业特点的原创教材。
数字化使高校财务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如数据安全、数据质量、数据分析、数据驱动的决策等[2]。这些都要求财务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其一,数字化使高校财务数据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泄露、篡改等风险的威胁,因此,财务人才需要具备数据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运用密码学、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其二,数字化使高校财务数据的来源、类型、规模和复杂度都大大增加,因此,财务人才需要具备数据清洗、整合、验证、管理等能力,能够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其三,数字化使高校财务数据的价值和潜力得到更好的挖掘和利用,因此,财务人才需要具备数据挖掘、建模、可视化、解释等能力,能够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从财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其四,数字化使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策略、流程和效果都更加依赖于数据的支持和指导,因此,财务人才需要具备数据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能力,能够运用数据分析的结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数字化使高校财务管理不再局限于财务会计的计量和反映,而是要发挥财务管理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的作用,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核心业务[3]。这就要求财务人才不仅要懂财务,还要懂业务,能够与高校的各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财务服务,助力高校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其一,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高校财务管理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快速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降低财务成本和风险。其二,数字化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促进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和变革。高校财务管理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与高校内外部的互动和协同,提升财务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其三,数字化使高校财务管理不仅关注高校的内部财务状况,还关注高校的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势。高校财务管理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对高校的绩效和价值进行全面和多维的评估,反映高校的社会责任和影响力。
数字化使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和需求不断变化,要求财务人才能够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革,具备敏捷的思维和行动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和解决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财务人才也要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跟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其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高校财务管理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处理、分析和呈现,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透明度,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成本和风险。其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高校财务管理不仅涉及传统的财务核算、预算、审计等,还涉及高校的战略规划、绩效评价、风险管理、创新创业等。其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高校财务管理能够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理念、方法和模式,以适应高校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变化。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传统的会计、财务、审计等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数字化技能、创新能力和跨领域的综合素养。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财务环境的高素质人才。其一,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应该掌握智能财务的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解决财务问题,提升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其二,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应该具备数字思维、会计思维、金融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能够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会计知识和金融技能,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和优化。其三,数字化时代的财务管理不仅涉及国内的财务规则和制度,还涉及国际的财务标准和准则,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环境。同时,数字化时代的财务管理也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财务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高校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加数字化技术和应用的相关课程,强化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字化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其一,在课程设置上,高校要充分考虑数字化技术和应用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和需求,增加和调整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和前沿。其二,在教学方法上,高校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采用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其三,在教学评价上,高校要结合数字化技术和应用改进评价方式和标准,运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工具,实现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其四,在教学实践上,高校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应用拓展教学资源和平台,与企业、机构、社会等开展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实践基地,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场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和工具,如在线教育、虚拟仿真、智能辅助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其一,线上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同时也可以节省教学资源和成本。其二,虚拟仿真可以模拟真实的财务管理场景,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践和探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其三,智能辅助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其四,线下教学可以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其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和工具的优势,同时也保留了传统教学的精髓,为高校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是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人才培养策略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应用场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财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财务数据分析、财务信息系统应用、财务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高校应该增加数字化应用场景下的实践教学,通过学、练、赛、创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财务管理问题中,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方法,进行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提出财务管理的建议和决策,从而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财务管理的实习、实训、实践、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数字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实务,增强学生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为了完善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高校应该选聘和培养具有数字化技术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其一,高校应加强教师的数字化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进行教学和科研,提高教学效率和科研水平。其二,高校应建立教师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更新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财务管理相关的学术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财务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其三,高校应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促进教师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增强教师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使教师能够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其四,高校应该建立教师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财务管理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成果质量,使教师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存在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不足、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限制等问题,亟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发挥财务管理的分析和决策支持作用、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革和学习等。因此,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人才培养策略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智能财务为核心,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以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为抓手,培养具有数字思维、会计思维和金融思维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