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玥
拉赫玛尼诺夫是19世纪俄罗斯最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之一,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风格对他创作的影响极为深刻,他的音乐都有着浓厚的俄罗斯民间音乐基础和悲情色彩。本文是以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对其悲情色彩进行研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使用的每一个音符中都蕴含着悲情的力量,饱经风霜的拉赫玛尼诺夫把他所有的热情都带到了作品中,本文结合对作品的分析以及以悲情色彩为中心的研究,具体分析悲情在旋律、和声、调式和力度上的表现以及悲情色彩形成的原因,通过研究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从作品中感受音乐的悲情色彩。
一、作品的相关背景
(一)拉赫玛尼诺夫简介及创作风格介绍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是享有盛誉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品都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曾就读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的创作受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影响颇深,有显著的俄罗斯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丰富、动人地情感表达,易引起听众的共鸣。他以配器色彩丰富、华丽的抒情音乐以及偏爱悲剧题材而见长,拉赫玛尼诺夫对钢琴作品创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最为优秀的。
(二)创作背景
19世纪末,沙皇残暴统治使俄罗斯的人民生活得十分艰难,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尖锐,《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创作构思而成,拉赫玛尼诺夫共创作了五首钢琴协奏曲,他先创作了《第一交响曲》,当时的观众并不买单,大大打击了他的自信心,随后开始怀疑自己。在此郁闷沮丧的心情下,他不再积极进行创作。《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他在这次打击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他受爱乐协会委托创作一首协奏曲。在心理医生的治疗下他重拾信心《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出现得到了乐迷们的追捧,这同时也是拉赫玛尼诺夫一生的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是他步入创作黄金时期力量的积蓄与爆发。
二、“以悲诉请”的悲情色彩研究
(一)作品内容上的悲情色彩
1.“钟声”形象
他祖母十分虔诚信奉东正教,便常常带他去修道院和教堂。由于长期以来东正教对俄罗斯的影响,教堂的钟声早已成为俄罗斯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钟声”对于拉赫玛尼诺夫来说也是有着不一样的情结。他曾经回忆道:“在俄罗斯的许多城市,教堂的钟声从孩童时代一直回响在每个俄罗斯人的耳边,没有一个作曲家能离开钟声的影响,我曾想成功地将钟声包含着人类的情感融入我的作品中”。
拉赫玛尼诺夫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钟声”的情节出现,比如《升c小调前奏曲》中“钟声”,它的使用贯穿了整个作品,不仅创造出了一种庄严的感觉,而且还同时融入了拉赫玛尼诺夫对在沙皇统治下的劳苦人们的同情以及政治腐败的悲痛之感,“钟声”在警示着每一个人的内心。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开头用了八个小节“钟声”主题(见谱例1)。
使用大和弦音,高音持续在主音c音上,一小节通过一个和弦,和声的行进变化不复杂,由此来表现钟声的悠远纯净,如同悠扬的钟声由远及近,中声部以二度级进的形式,稍微改变和声色彩,低声部在下属音F上进行,这个引子的力度由轻到强,作曲家内心的悲愤一点点地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压抑和阴郁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有鲜明的拉赫玛尼诺夫风格。
2.“死亡”主题
“死亡”是格里高利圣咏《末日经》其中的一首名为“愤怒的日子”的旋律。(见谱例2)。
这个音调始终萦绕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中,它的主题简单、旋律流畅平稳,只有二、三度音程进行,其庄重、浓郁的宗教气氛有着极具震撼人心的魄力,这一音调被诠释为象征“死亡”的主题,很多作曲家在写曲子时都运用这一个古老的音调,如莫扎特的《安魂曲》、海顿《安魂曲》、斯克里亞宾的《第一奏鸣曲》《第四奏鸣曲》等等。在其创作初期“死亡”的主题出现在他的《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中,《死亡岛》是他1895年创作的《第一交响曲》首演不成功以后的又一部以死亡为主题的著名作品,他创作的《第一交响曲》首演不成功,几乎要压垮了这位作曲家,这是他经历的第一次打击,从此深深地阴郁、郁闷的悲情色彩便成了他作品中的灵魂,他经历着远离亲朋好友,对故土的思念和悲伤日夜萦绕在拉赫玛尼诺夫的脑海里。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主部主题便采用了“死亡”主题旋律,其中由弦乐交响乐奏出低沉的死亡进行曲,旋律平稳,节奏简单,庄严肃穆,表现出一种绝望与向往的交织,以及壮士般即将赴死的豪迈气概,像是死神迈着坚定的步伐出现,钢琴部分采用大跨度和弦来表现死神来临时的力量,紧张恐怖的气氛,该“死亡”的主题完整的线条加重了作品的悲情色彩。
(二)作品结构上的悲情色彩
1.“悲思”的小调
拉赫玛尼诺夫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小调占据了绝对优势。一般来说,“大调主要表现为积极正面的情绪如:喜悦、自信、胜利等;小调表现消极阴郁的情绪——悲伤、恐惧、不安等,弗洛伊德将人类的情感分为两类——快乐、痛苦,我们也可以将小调系统的等同于痛苦”。
小调总是更擅于唤起催人泪下、孤独、哀伤的情感,音乐从深邃的、化不开的悲伤基调开始,这丰富了作品的悲情色彩。作曲家的许多其他作品也用小调来表现悲伤,如《幻想小品集》中的《悲歌》《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都是小调式,历史上的作曲家,如门德尔松的《葬礼进行曲》和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上卷)的部分前奏曲与赋格都运用小调来表现悲伤情绪、对亡者的悼念以及最深刻的悲痛的产生。这部作品以c小调为主,每个乐章的开头和结尾主要是以c小调为主,然后发展使用f小调、a小调、d小调,大量的小调运用加重了悲情色彩。转调一般发生在展开部当中,调式的转换有利于音乐的推动,不同的小调色彩随之发展变化而来。
2.“悲愤”的和声
该作品和声技法的运用有作曲家自己的风格特点。作品的引子使用了大和弦音来表现悠扬的钟声,和声中悲情色彩的多样性是由和弦中微妙的变化而产生的,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张力体现在传统和声的基本进行和多次运用色彩性和声。
他的和声运用中,不仅有传统和声的基本进行T-SD-T的,也有离调和转调。他并不仅仅强调和声的功能作用,还同时使用色彩性和声的主要目的是音乐表现力的提高以及各种丰富的音乐形象塑造。作品创作中的色彩性和声包括高叠和弦、附加和弦和拿波里和弦等。同时,他经常使用大跨度的和弦来表达其无法抑制的悲伤,便常用到厚重的七和弦来表现其内心的压抑的情绪,刺耳的七和弦加强了作品中的紧张感营造出一种幽暗的氛围。
3.“叹息般”压抑的旋律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大作曲家应该首先关注音乐的主导元素——旋律,它是整个音乐的主要基础”。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旋律擅长调动忧伤和幻想情绪,跟他创作中悲情色彩有很大的关系。他的旋律结构拉长,呈示部的钢琴部分中旋律使用大跨度的分解和弦滚动,仿佛波涛汹涌的海水般连绵不断前赴后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暗藏着汹涌翻滚着的黑暗海水,蕴藏着浓烈的悲伤(见谱例3)。
3.饱含张力的强弱色彩
力度在拉赫玛尼诺夫的悲情色彩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力度是戏剧性的重要元素,交响化音乐通过强弱的对比才能突显”,他运用极具张力的强弱对比和鲜明的力度来表现。强弱对比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大幅度的渐强渐弱,如在引子当中如把pp作为一级的力度,那么到达ff时则变成了六级力度,在这8小节中进行的六个级别力度的变化,由弱到强,表现出来的音色悠远而响亮具有厚重感,表现情绪的高涨;其二,是对比力度的突然转换,强弱的转变十分直接,就像第一乐章的结束一样,高声部急进上行,在和弦的中声部都会有音在轻声划过,在这一强一弱一大一小的范围内进行着忽强忽弱的变化,由此來依次表现矛盾与对立情境中的情感宣泄。
(三)作品节奏上的悲情色彩
拉赫玛尼诺夫使用复合节奏来表现悲情色彩,复合节奏即是在一个节拍中不同的声部有着自己的节奏进行,如“三对二”“三对五”等,不仅在钢琴声部中有复合节奏的运用,在钢琴声部与管乐声部的交织中也运用了许多复合节奏。这部作品中也有很多的“三对二”的节奏,尤其是钢琴声部,第三主题中钢琴声部与管弦乐队的第一主题交织一起,形成了管乐与钢琴的“三对二”形式,这种节奏的风格常给人一种摇曳的不稳定感。拉赫玛尼诺夫喜欢用“动力型”的节奏来表达悲情色彩和酝酿情绪的爆发,在这种节奏中相同的音值均等的节奏在不断地重复,“二八、三连音、六连音、四十六”等均值的音符都是其常用的“动力型”节奏,使得情绪不断地高涨愈演愈烈。不同节奏的搭配,使乐曲的戏剧性富有张力,加深了悲情色彩。
三、结语
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作曲家,他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结合起来,“钟声”形象和“死亡”主题以及他特有的俄罗斯音乐气质都融入创作中,通过其高超的创作技法,在旋律、调式、和声和力度上展现出来。《c小调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能成为震撼灵魂的作品,不仅仅是他作品中的失望、孤独、忧郁、悲伤和痛苦,还有无法控制的悲愤等待着爆发。
这部作品是拉赫玛尼诺夫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同时这部作品也对我们研究悲情色彩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馨:《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死亡”主题》,《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2]张力:《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情结》,《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宋彦斌:《论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的悲剧性》,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1年。
[4]傅子君:《试论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悲剧性因素》,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6年。